黃元御

《素問懸解》~ 卷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7)

1. 評熱病論(三十九)

黃帝問曰: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?岐伯對曰:夫寒盛則生熱也。此段舊誤在「水熱穴論」。

寒盛於外,束閉皮毛,營血鬱遏,則生內熱也。

帝曰: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?岐伯曰:病熱者,陽脈也,以三陽之動也。人迎一盛少陽,二盛太陽,三盛陽明,入陰也。夫陽入於陰,故病在頭與腹,乃䐜脹而頭痛也。此段舊誤在「腹中論」內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發熱並伴有疼痛的病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?

岐伯回答:發熱的病症是陽脈出問題,是由於三陽脈(太陽、陽明、少陽)的活動造成的。人迎脈搏一次強盛表示少陽脈有問題,兩次強盛表示太陽脈有問題,三次強盛表示陽明脈有問題,陽脈流入陰脈。陽脈進入陰脈,所以病症會在頭部和腹部,導致脹滿和頭痛。

(註:原文中有一段錯誤,將「病熱而有所痛」誤放在了「腹中論」內。)

病熱者,風邪在表,郁其陽脈也。病熱而有所痛者,以三陽之郁動而衝突也。太陰行氣於三陰,脈動寸口,陽明行氣於三陽,脈動人迎,人迎一盛,是少陽之郁發,二盛(二倍)。是太陽之郁發,三盛(三倍)。是陽明之郁發。三陽以陽明為長,病及陽明,陽旺極矣,由是自陽分而入陰分也。

白話文:

發燒的人,風邪在體表,阻滯陽氣經脈。發燒而身體某處疼痛的人,是由於三陽經絡阻滯不通,相互衝突。太陰經絡運氣在三陰經絡,脈搏跳動在寸口的位置;陽明經絡運氣在三陽經絡,脈搏跳動在人迎穴。人迎穴脈搏盛大一倍,表明少陽經絡阻滯;盛大兩倍,表明太陽經絡阻滯;盛大三倍,表明陽明經絡阻滯。三陽經絡中,陽明經絡最長,疾病波及陽明經絡,陽氣旺盛到極點,從而由陽部分轉移到陰部分。

夫陽入於陰,則經氣盛滿,脈絡弗容,故在上之經逆沖頭上,在下之經陷遏腹裡,乃腹脹而頭痛也。

帝曰:善。熱病已愈,時有所遺者何也?岐伯曰:諸遺者,熱甚而強食之,故有所遺也。若此者,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,因其穀氣相薄,兩熱相合,故有所遺也。帝曰:病熱當何禁之?岐伯曰:病熱少愈,食肉則復,多食則遺,此其禁也,帝曰:善。治遺奈何?岐伯曰:視其虛實,調其逆從,可使必已矣。

白話文:


黃帝說:很好。熱病已經痊癒,為什麼還會留下一些問題?岐伯說:這些問題,都是因為熱病嚴重時,強行進食造成的。如果是這種情況,都說明疾病已經衰退,但熱氣還有一些殘留,遇到食物後,穀氣和熱氣互相激發,兩股熱氣相互作用,所以會留下問題。

黃帝說:熱病應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?岐伯說:熱病剛痊癒時,如果吃肉,就會復發;吃得太多,就會留下問題,這就是應該禁止的。

黃帝說:很好。那要如何治療這些問題?岐伯說:要看患者是虛證還是實證,調整治療方法的寒熱性質,這樣就能讓問題完全消失。

熱病已愈,時有所遺者,餘熱遺留,纏綿未去也。諸遺者,以其熱邪猶甚,而遽強食之,脾土虛弱,未能消克,水穀不消,中氣脹滿,熱邪郁發,故有所遺也。若此者,皆病勢已衰,而餘熱有所伏藏,因其飲食新下,與穀氣相薄,兩熱相合(內熱與飲食之熱相合),故有所遺也。大凡病熱少愈,而餘熱未清,食肉而不消則病復,多食而難化則病遺,此其禁也。

白話文:

發燒的病症雖然已經好了,但有時候還會有一些殘留症狀,這是因為餘熱沒有完全消散。這些殘留症狀主要是因為熱邪還很嚴重,卻過早地強行進食,導致脾胃虛弱,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,食物和水穀不能正常消化,導致中氣脹滿,熱邪鬱結發作,所以才會出現殘留症狀。

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,說明疾病已經開始衰退,但餘熱還潛伏在體內。當病人進食後,食物會和體內的穀氣混雜,兩股熱氣相結合(體內的餘熱和食物的熱氣),於是會留下一些殘留症狀。

總之,當身體剛從發燒中恢復,餘熱還沒有完全消除時,如果吃肉類食物卻不消化,則疾病會再次復發;如果多吃食物而不易消化,則疾病會留下殘留症狀。這就是需要注意避免的事情。

治遺之法,視其臟腑之虛實,補瀉無差,調其經絡之逆從,升降如故,可使其病必已矣。

凡病傷寒而成溫者,先夏至日為病溫,後夏至日為病暑,暑當與汗皆出,勿止。二段舊誤在「熱論」中。

凡病傷寒而成溫者,夏至以前謂之病溫,夏至以後謂之病暑,以其時令而異名也。溫暑之病,皆由風閉皮毛,郁其內熱而成,當泄其皮毛,令經熱與汗皆出,勿止也。熱病之遺者,熱未透泄耳,汗之既徹,經熱全清,則無所遺留矣。

白話文:

所有因傷寒而變成溫病的,在夏至之前稱為病溫,夏至之後稱為病暑,這是根據節氣不同而區分的不同名稱。溫暑病,都是由於風閉塞了皮毛,鬱結在體內化熱而形成的,治療時應該疏通皮毛,讓體內的熱和汗都排出,不要阻擋。熱病的遺留問題,就是熱邪沒有徹底疏泄出去而已。汗液完全排出後,體內熱邪完全清除,就沒有遺留問題了。

帝曰:有病溫者,汗出輒復熱,而脈躁疾,不為汗衰,狂言不能食,病名為何?岐伯曰:病名陰陽交,交者,死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說:有個人發燒,一冒汗就再次發熱,脈搏又急又快,出汗後沒有減輕,胡言亂語不能進食,請問這是什麼病?岐伯說:這叫陰陽交錯病,交錯,就是死了。

陰陽交者,陰陽交併,獨陽無陰也。

帝曰:願聞其說。岐伯曰: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,穀生於精。汗者,精氣也,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,是邪卻而精勝也,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。復熱者,邪氣也,汗出而輒復熱者,是邪勝也。不能食者,精無俾也。病而留者,其壽可立而傾也。且夫「熱論」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,今脈不與汗相應,此不勝其病也,其死明矣。

白話文:


皇帝問道:「我想聽聽你的說法。」岐伯回答:「人之所以出汗,都是因為吃了穀物,穀物是精氣所化。汗液,就是精氣。如今邪氣在體內與骨肉相爭,出汗就是邪氣被精氣擊退的表現,精氣戰勝了邪氣,自然就能吃東西而不再發熱。發熱是邪氣作祟的表現,如果出了汗又發熱,表明邪氣佔了上風。不能進食是精氣不足的緣故。如果病人出現以上症狀,他的生命將很快終結。還有,《熱論》中說,出汗而脈搏仍然急促者會死亡,現在脈搏和出汗情況不相符,說明病人無法戰勝疾病,他的死亡已經很明顯了。

狂言者,是失志,失志者死。今見三死,不見一生,雖愈,必死也。

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氣,穀氣即胃氣也(衛氣之本)。穀氣蒸發,泄而為汗,而氣化之原,實生於精。水穀消磨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而後氣化也,是汗乃精氣相合而醞釀者。今病溫熱發,邪氣不致內蒸臟腑,爍其陰精,乃致交蒸於骨肉而得汗者,是邪熱外卻,而陰精里勝也。精勝邪負,則當能食,而不復熱。

白話文:

人之所以會出汗,全都來自於食物中的營養氣,這種營養氣也就是胃氣(防衛氣的來源)。食物中的營養氣蒸發後就會排出體外變成汗水,而這種氣化作用的根源其實來自於精氣。水和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,脾氣會將精氣散佈出去,然後上升到肺部,最後才轉化為氣。所以,汗水是由精氣結合而產生的。

現在這個病人發燒,是因為外來的邪氣沒有深入內部灼燒臟腑,損耗體內的陰精,而是隻和骨肉發生了接觸,所以才會出汗。這說明邪熱在體外被排斥在外,而體內的陰精佔了上風。精氣戰勝邪氣,患者就應該可以進食,而不會再發燒。

復熱者,邪氣所為也。汗出而輒復熱者,是邪勝而精負也。邪勝而不能食者,精無餘也(無俾,猶言無噍類也)。病勢如此,而人尚存留者,其壽可立待而傾殞也。且夫「熱論」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(《靈樞·熱病》語),汗後脈宜安靜,今脈不與汗後相應,此正氣不勝其病邪也,其死明矣。狂言者,是失志,失志者死,緣腎藏精,精舍志(《靈樞·本神》語),精亡則志亂也。

白話文:

復熱是由於邪氣引起的。出汗後又發熱,說明邪氣強盛而人體虛弱。邪氣強盛而不能進食,說明人體精氣不足。病情至此,人還活著,但壽命已經岌岌可危。

《熱論》說,出汗後脈搏仍然急促的會死亡。出汗後脈搏應該平穩,現在脈搏與出汗後的情況不符,說明正氣無法戰勝邪氣,死亡是必然的。胡言亂語是由於失去意志,失去意志的人會死亡。這是因為腎臟藏著精氣,精氣能穩定意志。精氣消失則意志混亂。

今見三死(脈躁疾一,狂言二,不能食三),不見一生,雖汗出暫愈,亦必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