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素問懸解》~ 卷五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6)

1. 熱論(三十八)

黃帝問曰:今夫熱病者,皆傷寒之類也,或愈或死,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,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?不知其解,願聞其故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「現在得熱病的人,都是因為受寒引起的,有些人會痊癒,有些人會死亡。死亡的人大都在六、七天之間,而痊癒的人則超過十天以上。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?我不得其解,請您告訴我。」

熱病者,春夏之月感冒風邪之病也。風秉木氣,其性疏泄,衛秉金氣,其氣收斂,春夏中風,開其皮毛,衛氣愈泄而愈斂,皮毛斂閉,營鬱熱發,是為熱病。其營熱之所以盛發者,以其冬水蟄封之日,相火失藏,升揚渫越,蘊隆於經脈之中,營熱蓄積,已成素秉。而冬時不病者,寒水司令,木火未交也。

白話文:

熱病是一種在春夏季節因感染風邪而發的疾病。風邪屬「木」,性質疏泄。衛氣屬「金」,性質收斂。春夏之際,風熱侵襲,打開人體皮毛,讓衛氣越來越鬆懈。衛氣鬆懈就會收斂閉塞,導致皮毛閉合,營血鬱積,內熱發作,稱為熱病。

營血內熱之所以會大量發作,是因爲冬季時水分藏伏,相火(心火和腎火)失藏,向上升騰,積聚在經脈中,讓營血積熱,成為一種潛在的因素。之所以冬季不發病,是因為寒水主令,木火未交互作用。

一交春氣,寒去溫來,經陽郁發,營熱漸劇,襲以風露,表閉熱隆,則成溫病,所謂冬傷於寒,春必溫病也(「生氣通天論」語)。發於春,則為溫病,發於夏,則為暑病,因時而異名,總皆熱病也。熱病感春夏之風,非傷冬令之寒,故曰傷寒之類,實非傷寒也。

白話文:

當春天來臨,寒冷消散,溫暖降臨,人體陽氣升發,營衛之氣逐漸旺盛。如果此時受到風寒邪氣侵襲,導致表層閉塞,熱勢加劇,就會形成溫病。就像《生氣通天論》所說,冬天受寒,春天就會患溫病。在春天發作的稱為溫病,在夏天發作的稱為暑病,根據發病季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,但總體都是熱病。熱病是由於感受春夏之風邪導致的,並不是冬天受寒造成的,所以雖然稱作傷寒,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傷寒。

岐伯對曰:人之傷於寒也,則為病熱,熱雖甚不死,其兩感於寒而病者,必不免於死。

外感之病,統曰傷寒,《難經》:傷寒有五,有中風、有傷寒、有濕溫、有熱病、有溫病是也。溫熱之病,本非傷寒,日傷寒者,感病之總名如是。人之春夏感傷,風泄其衛,衛閉而遏營血,則為病熱,熱雖至甚,而經盡熱泄,不至於死。其陽盛陰微,外被邪束,而表裡雙傳,一日兩經,是謂兩感,陰精枯槁,必不免於死也。

白話文:

外因引起的疾病,統稱為傷寒。《難經》中記載:傷寒有五種,包括中風、傷寒、濕溫、熱病、溫病。溫熱性疾病原本不屬於傷寒,之所以稱為傷寒,是因為這是感受疾病的總稱。在春夏季,人體感受外邪,導致衛氣發散,衛氣閉塞而阻滯營血,就會產生發熱。雖然發熱很嚴重,但經絡中的熱氣都已經散發出來,所以不會致命。如果陽氣過剩,陰精不足,外邪束縛,表裡俱病,一日之間感染兩條經絡,這就是「兩感」。陰精枯竭,必定難逃一死。

帝曰:願聞其狀。岐伯曰:傷寒一日,巨陽受之,巨陽者,諸陽之屬也,故為諸陽主氣也,其脈連於風府,故頭項痛,腰脊強。二日陽明受之,陽明主肉,其脈挾鼻絡於目,故身熱目痛而鼻乾,不得臥也。三日少陽受之,少陽主膽,其脈循脅絡於耳,故胸脅痛而耳聾。三陽經絡皆受其病,而未入於臟者,故可汗而已。

白話文:

皇帝說:我想要聽聽這種病症的表現。歧伯說:患上傷寒的第一天,陽陽經受到影響,陽經是所有陽經的總稱,所以它主管著陽經的氣,它的脈絡連接於風府,所以會頭部和頸項疼痛,腰部和脊椎僵硬。第二天,陽明經受到影響,陽明經主管著肌肉,它的脈絡沿著鼻子連接於眼睛,所以身體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,並且無法入睡。第三天,少陽經受到影響,少陽經主管著膽,它的脈絡沿著脅肋連接於耳朵,所以胸部和脅肋疼痛、耳朵發聾。這三條陽經的經絡都受到了影響,但病邪還沒有進入臟腑,所以只要出汗就可以痊癒。

傷寒一日,巨陽受之,巨陽者,經居三陽之表,最先受邪,是諸陽之所屬也,故為諸陽之主氣也。病傳三陽之經,總以太陽為主,以其為諸陽之主氣故也。督居脊背,總督諸陽,太陽行身之後,其脈連於督脈之風府(穴在頭後)。風府者,招風之府,其竅常開,風襲此穴,傳之太陽。

白話文:

如果傷寒症狀持續一天,就會影響到「巨陽」經脈。巨陽經脈位於三陽經脈最外側,最容易受到外邪侵襲,因此是所有陽經的統帥經脈,也稱之為諸陽的「主氣」。

由於巨陽經脈是諸陽的統帥,因此疾病傳變到三陽經脈後,都以太陽經脈為主。因為太陽經脈是諸陽的「主氣」的緣故。

督脈位於脊背,統領所有陽經。在太陽經脈運行於身體後部時,其經脈連接到督脈上的風府穴(位於後腦)。風府穴如同招引風邪的門戶,其竅道經常開啟。當風邪侵襲此穴時,就會傳變到太陽經脈。

太陽之脈,自頭下項,挾脊抵腰,風閉皮毛,郁其經脈,經氣不舒,故頭項痛,腰脊強。陽明居太陽之次,行身之前,風邪在表,日傳一經,二日則陽明受之。陽明主肉,其脈挾鼻絡於目,陽莫盛於陽明,陽明不降,胃氣上逆,肌肉熏蒸,燥火升逼,故身熱目痛而鼻乾,不得臥也。少陽居陽明之次,行身之側,三日少陽受之。

白話文:

太陽經的脈絡,從頭部往下到脖頸,沿著脊椎兩側到達腰部。如果風邪閉塞了皮毛,鬱積在經絡中,經氣不通暢,就會導致頭部和脖頸疼痛,腰脊僵硬。

陽明經在太陽經的旁邊,運行在身體的前側。風邪在表層,每天傳遞到一個不同的經絡。過了兩天,陽明經就會受到風邪的侵襲。陽明經主控肌肉,其脈絡與鼻子相連,絡於眼睛。在陽氣旺盛時,陽明經最為旺盛。如果陽明經不下降,胃氣就會上逆,肌肉就會被燻蒸,燥火上升逼迫,所以會出現身體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,導致無法入睡。

少陽經在陽明經的旁邊,運行在身體的側面。過了三天,少陽經就會受到風邪的侵襲。

少陽主膽,膽木化氣相火,其脈循耳下頸,貫膈而循脅裡,膽火逆升,經氣痞塞,故胸脅痛而耳聾。三陽經絡皆受其病,而未入於三陰之臟,經鬱熱發,汗之泄其經熱,則病已矣。

白話文:

少陽經系統主要掌控膽,膽屬木,可以化生氣血,而「氣血」到了極點就會化為「火」,稱為「相火」。少陽之脈從耳下流過頸部,貫穿橫膈,再循著脅部內側行經。如果膽火逆升,經絡氣機就會受阻,因此會造成胸脇疼痛和耳聾的症狀。三陽經絡都會受到少陽經病變的影響,但病邪尚未深入三陰臟腑。只要驅散經絡中的鬱熱(可以用發汗的方式),病症就能痊癒。

四日太陰受之,太陽脈布胃中,絡於嗌,故腹滿而嗌乾。五日少陰受之,少陰脈貫腎絡於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乾而渴。六日厥陰受之,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,故煩滿而囊縮。

白話文:

第四天,太陰經脈受傷,太陽經脈的脈絡貫穿胃,連接到咽喉,所以會出現腹脹和咽喉乾燥。

第五天,少陰經脈受傷,少陰經脈貫穿腎臟,連接到肺,繫著舌根,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和口渴。

第六天,厥陰經脈受傷,厥陰經脈沿著陰部行走,連接到肝臟,所以會出現心煩、腹脹和陰囊收縮。

太陰居少陽之次,行身之前,四日太陰受之。其脈入腹絡胃,上膈挾咽,脾精枯燥,故腹滿而嗌乾。少陰居太陰之次,行身之後,五日少陰受之。其脈貫脊屬腎,入肺而挾舌本,腎水焦涸,故口燥舌乾而渴。厥陰居少陰之次,行身之側,六日厥陰受之。其脈過陰器,抵小腹,屬肝絡膽,肝血消爍,故煩滿而囊縮。

白話文:

太陰經緊接著少陽經,運行於身體的前方,四天後太陰經開始運作。其脈絡進入腹中連接胃,上升經由橫膈膜挾著咽喉,脾臟精氣乾枯,因此腹部脹滿而喉嚨乾澀。少陰經緊接著太陰經,運行於身體的後方,五天後少陰經開始運作。其脈絡貫通脊椎連接腎臟,進入肺部並挾著舌根,腎臟津液乾涸,因此口乾舌燥而感到口渴。厥陰經緊接著少陰經,運行於身體的側面,六天後厥陰經開始運作。其脈絡經過陰器,抵達小腹,連接肝臟和膽囊,肝血虧損,因此煩悶脹滿而小便減少。

太陰曰脈布胃中,少陰曰脈貫腎,厥陰曰脈絡於肝,是則三陰之病,皆入於臟也。

其不兩感於寒者,七日巨陽病衰,頭痛少愈,八日陽明病衰,身熱少愈,九日少陽病衰,耳聾微聞,十日太陰病衰,腹減如故,則思飲食,十一日少陰病衰,渴止不滿,舌乾已而嚏,十二日厥陰病衰,囊縱,少腹微下,大氣皆去,病日已矣。

白話文:

對於那些寒邪入侵少的人,到了第七天,太陽經的病症會減弱,頭痛稍有緩解;第八天,陽明經的病症會減弱,發熱稍有減退;第九天,少陽經的病症會減弱,耳聾的症狀稍有改善;第十天,太陰經的病症會減弱,腹脹如故,不過會有想飲食的意願;第十一天,少陰經的病症會減弱,口渴的感覺消除,雖然不多,但舌頭乾燥的感覺已消失,並且有打噴嚏的現象;第十二天,厥陰經的病症會減弱,大便會變稀,小腹會輕微下墜,體內的病氣已基本消除,病情已經好轉。

六日而六經俱盡,臟陰弗衰,邪熱不能內傳,則經陽外發,汗出邪退。六日而六經俱解,共十二日而病全瘳,所謂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也。

白話文:

六天後,十二條經脈全部通暢,臟腑的陰液沒有衰竭,邪熱不能侵入體內。這時,經脈中的陽氣外發,流汗讓邪氣排出體外。六天後,十二條經脈全部解除阻滯。加起來總共十二天,疾病就能痊癒。所以說,中風的康復時間通常在十天以上。

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治之各通其臟脈,病日衰已矣。其未滿三日者,可汗而已,其滿三日者,可瀉而已。

腑亦稱臟,「十二臟相使論」:十二臟之貴賤相使是也。各通其臟脈,是何臟之經病,即針通其何臟之經脈也。其未滿三日者,所謂三陽經絡皆受其病,而未入於臟者,故可汗而已,其已滿三日者,已入於臟,故可瀉而已。

白話文:

腑與臟同名,「十二臟相使論」的意思就是:十二臟腑之間的貴賤相使關係。它們各自連通所屬經脈,我們可以根據患者所患何臟經病症,針灸對應臟腑的經脈。如果病症發作未滿三天,說明三陽經絡都受到病邪影響,但還沒有深入臟腑,所以只需要發汗就能治癒。如果病症超過三天,病邪已經深入臟腑,所以需要瀉下通便才能治癒。

熱病一傳三陰之經,即入於臟,經傳三陰,營熱深劇,則臟熱鬱發故也。汗瀉俱是刺法,詳見「刺熱」篇。《靈樞·熱病》:熱病三日,而氣口靜,人迎躁者,取之諸陽,五十九刺,以瀉其熱而出其汗。瀉之則熱去,補之則汗出,熱病陽有餘而陰不足,故瀉其陽而補其陰。

白話文:

熱性疾病的病氣傳播到三條陰經時,就會進入臟腑。病氣傳遍三條陰經,血熱嚴重,導致臟腑過熱,鬱結發熱。發汗和瀉下都是以針刺的方式治療,具體方法詳見「刺熱」篇。《靈樞·熱病》記載,熱性疾病持續三天,氣口平穩,人迎脈搏躁動的話,就要取諸陽穴,針刺五十九次,排出熱氣並引出汗液。瀉出的話,熱氣就會散去,補鋅的化汗液就會排出。熱性疾病是陽氣過盛、陰氣不足造成的,因此要瀉陽補陰。

其在三陽之經,而未入於臟者,熱邪尚淺,補其經中之陰,則汗自出,其在三陰之經,而已入於臟者,熱邪已深,非瀉其臟中之陽,則熱不去。溫熱之病,所以不能死者,臟陰之未亡也。已入於臟而不瀉,則臟陰亡矣,故用瀉法。

白話文:

在陽經的部位,還沒進入臟器的熱邪,程度還比較淺;補充經絡中的陰份,就會出汗排熱。在陰經的部位,已經進入臟器的熱邪,程度已經比較深;不清除臟器中的陽氣,熱邪就不會消退。溫熱疾病之所以不會致死,是因為臟陰還沒有完全耗盡。如果熱邪已經進入臟器,還不清除,那麼臟陰就會耗盡,所以要用清除法。

帝曰:其病兩感於寒者,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?岐伯曰:兩感於寒者,病一日巨陽與少陰俱病,則頭痛口乾而煩滿,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,則腹滿身熱不欲食,譫言,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,則耳聾囊縮而厥不知人,不知人,六日死。三陰三陽、五臟六腑皆受病,營衛不行,五臟不通,則死矣。

白話文:

皇帝說:同時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,它的脈絡特徵和病情表現如何?

岐伯回答:同時感受寒邪的疾病,病情持續一天:巨陽(陽明)經脈與少陰經脈同時發病,會出現頭痛、口乾、煩悶、胃腹脹滿的症狀。

病情持續到第二天:陽明經脈與太陰經脈同時發病,會出現胃腹脹滿、身體發熱、食慾不振、胡言亂語的症狀。

病情持續到第三天:少陽經脈與厥陰經脈同時發病,會出現耳聾、睪丸縮小、四肢厥冷、神志不清的症狀。

病情持續到第六天:就會死亡。

三條陰經、三條陽經、五臟六腑全部受到寒邪侵襲,營血和衛氣運行不暢,五臟之間氣機不通,就會導致死亡。

兩感者,陽亢陰枯,其太陽之寒,隨少陰而化熱,太陰之濕,隨陽明而化燥,厥陰之風,隨少陽而化火。表裡同氣,故一日之內,兩經俱病,三日六經俱遍,精液消亡,是以死也。

白話文:

當陽氣過盛,陰氣枯竭時,就會發生「兩感」的情況,也就是太陽經的寒氣會隨著少陰經而化為熱氣,太陰經的濕氣會隨著陽明經而化為乾燥,厥陰經的風氣會隨著少陽經而化為火氣。

由於內外同屬於一氣,因此在一天之內,就會出現兩個經絡同時發病的情況。如果持續三天,就會遍及六經,導致精氣液態消亡,因此會導致死亡。

帝曰:五臟已傷,六腑不通,營衛不行,如是之,後三日乃死何也?岐伯曰:陽明者,十二經脈之長也,其血氣盛,故不知人。三日其氣乃盡,故死矣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五臟已經受傷,六腑不通,營衛之氣不行,這樣的人過後三天就會死亡,這是為什麼呢?

岐伯回答說: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的主脈,它的氣血旺盛,所以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病重了。三天後陽明經的氣血耗盡,人就會死亡。

陽明多氣多血,三日之後,經絡臟腑俱病,又復不知人。三日陽明之氣血全消,然後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