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問懸解》~ 卷五 (2)
卷五 (2)
1. 痹論(三十三)
黃帝問曰:痹之安生?岐伯對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「痺病是如何發生的?」岐伯回答:「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同時進入人體,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痺病。其中如果風邪盛行,就表現為活動不利;寒邪盛行,就表現為疼痛;濕氣盛行,就表現為重著不舒。」
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為痹證,痹者,閉塞不通也。風性動宕,故風氣勝者為行痹。寒性凝澀,故寒氣勝者為痛痹。濕性黏滯,故濕氣勝者為著痹,著者,留而不去也。
白話文:
當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混雜侵襲人體時,就會導致痹證。痹是指關節肌肉不通暢,關節疼痛。
風的性質是飄動遊走,所以當風氣過重時,就會導致「行痹」,表現為關節遊走性疼痛,忽來忽去。
寒的性質是凝滯收斂,所以當寒氣過重時,就會導致「痛痹」,表現為持久的關節疼痛,伴有僵硬感。
濕的性質是黏著阻滯,所以當濕氣過重時,就會導致「著痹」,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,僵硬不適,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動。
帝曰:其有五者何也?岐伯曰:以春遇此者為筋痹,以夏遇此者為脈痹,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,以秋遇此者為皮痹,以冬遇此者為骨痹。
長夏為至陰。此五痹之由來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「所謂的『五痹』指的是哪五種?」
岐伯回答:「在春天出現的是『筋痹』,在夏天出現的是『脈痹』,在至陰(最冷)的時候出現的是『肌痹』,在秋天出現的是『皮痹』,在冬天出現的是『骨痹』。」
帝曰:內舍五臟六腑,何氣使然?岐伯曰:五臟各有合,病久而不去者,內舍於其合也。故筋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肝,脈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心,肌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脾,皮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肺,骨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腎。所謂痹者,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「內在的五臟六腑,是什麼氣在使它們運行?」
岐伯回答道:「五臟各有所屬的經絡,如果疾病長期不癒,是因為病邪深入到了它們所屬的經絡之中。因此,筋絡麻痺不癒,再受到邪氣侵襲,病邪就會深入到肝臟的經絡中;脈絡麻痺不癒,再受到邪氣侵襲,病邪就會深入到心臟的經絡中;肌肉麻痺不癒,再受到邪氣侵襲,病邪就會深入到脾臟的經絡中;皮膚麻痺不癒,再受到邪氣侵襲,病邪就會深入到肺臟的經絡中;骨骼麻痺不癒,再受到邪氣侵襲,病邪就會深入到腎臟的經絡中。所謂的麻痺,就是因為在不同的季節,反覆受到風寒濕邪氣的侵襲所導致的。」
五臟各有所合,肝合筋,心合脈,脾合肉,肺合皮,腎合骨。病久而不去者,重感於邪,郁其臟氣,則內舍於其所合,而入五臟也。
白話文:
五臟都相應著不同的組織:肝臟與筋脈相合,心臟與脈絡相合,脾臟與肌肉相合,肺臟與皮膚相合,腎臟與骨骼相合。如果疾病久治不癒,可能是受到邪氣嚴重侵犯,導致臟腑氣機鬱滯。這時,邪氣會深入到與其相應的組織中,並進入五臟。
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淫氣乏竭,痹聚在肝,淫氣憂思,痹聚在心,淫氣肌絕,痹聚在脾,淫氣喘息,痹聚在肺,淫氣遺溺,痹聚在腎。諸痹不已,亦益內也。
白話文:
陰氣在沉靜時會藏住精神,在浮躁時會消耗精神。
- 身體陽氣虛弱,痹症就會積聚在肝臟。
- 情志抑鬱憂思,痹症就會積聚在心臟。
- 筋肌衰弱無力,痹症就會積聚在脾臟。
- 呼吸短促或喘息,痹症就會積聚在肺臟。
- 小便失禁,痹症就會積聚在腎臟。
如果這些痹症無法根除,還會進一步加重體內的病症。
五臟陰也,陰氣者,靜則五神內藏,躁則消亡而不藏。痹在皮脈肉筋骨,久而不去,復感於邪,郁其臟氣,則從其所合,而入五臟。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非內傷五臟,裡氣虛損,先有受邪之隙,邪不遽入也。
白話文:
五臟屬陰,陰氣特點是安靜時五神內藏,煩躁時五神消散不得藏匿。痹症滯留在皮脈肌肉筋骨中,長久不愈,再次遇到邪氣,鬱結在臟腑之氣中,就會從它相合的臟腑進入五臟。邪氣所到的地方,其氣必定虛弱,並不是內部損傷五臟,導致裡氣虛損,纔有邪氣得以侵入的空隙,邪氣不會輕易進入。
是以淫氣乏竭,筋力疲極,則痹聚在肝,淫氣憂思,神明勞悴,則痹聚在心,淫氣肌絕,肌肉消減,則痹聚在脾,淫氣喘息,宗氣虧損,則痹聚在肺,淫氣遺溺,腎精亡泄,則痹聚在腎。諸痹之在皮脈肉筋骨者,久而不已,乘其淫氣內傷,亦益內入五臟也。淫氣者,氣之過用而至淫泆者也。
白話文:
肝臟主管筋脈,晚上睡覺的時候,血液會回歸肝臟,血液承載著魂魄,如果肝臟有問題,魂魄就會不安,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容易驚醒。
凡痹之客五臟者,肝痹者,夜臥則驚,多飲,數小便,上為引如懷。
肝主筋,夜臥則血歸於肝,血舍魂,肝病而魂不守舍,故夜臥則驚。肝為風木,風動津耗,則為消渴(仲景《傷寒》、《金匱》:厥陰之為病,消渴),是以多飲。木主疏泄水道,故數小便。肝脈抵小腹,挾胃,上貫膈,布脅肋,肝病克脾,脾氣脹滿,上引脅肋,如懷胎妊也。
肝屬風木,風氣會消耗津液,就會導致口渴(就像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的:厥陰病的症狀之一就是口渴)。
木屬疏泄,因此尿液較多。
肝臟的經絡通到小腹,緊鄰胃,向上貫穿橫膈膜,分佈在肋骨部位。如果肝臟有問題,就會影響脾臟,導致脾氣脹滿,上升到肋骨下方,就像懷孕一樣。
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而喘,嗌乾,善噫,厥氣上則恐。
白話文:
肝臟與風木相應,風氣會消耗體內的津液,導致口渴,就像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中所述,厥陰病的症狀之一就是口渴。木屬疏泄,所以尿量會較多。肝臟的經絡連通小腹,緊挨著胃,向上穿過橫膈膜,分佈在肋骨部位。如果肝臟出現問題,就會影響脾臟,導致脾氣脹滿,上升到肋骨下方,就像懷孕一樣。
心臟痺痛的人,脈絡不通暢,煩躁時則心下鼓脹,突然喘不過氣,喉嚨乾渴,容易打嗝,厥氣上涌則會感到恐懼。
心主脈,心痹,故脈不通。心氣不降則煩生,煩則濁氣上逆,心下鼓郁。火炎金傷,肺失收降之令,暴上氣而喘。火炎津枯則嗌乾。濁氣不降則善噫。火上熱而水下寒,腎主恐,寒水上凌,火負水勝,則恐生也。
白話文:
心臟掌管脈絡,若心臟受阻,脈絡就無法通暢。心氣不能下行就會產生煩躁,煩躁之氣上升,在心臟下方聚集。火氣旺盛,金氣受損,肺部失去收斂下降的功能,出現氣逆喘息。火氣旺盛,體液枯竭,就會口乾舌燥。濁氣無法下行,容易打嗝。火氣上升導致上面發熱,而水氣下降導致下面發冷,腎主恐懼,寒水向上湧升,火氣壓制水氣,就會產生恐懼。
脾痹者,四肢解墮,發咳嘔汁,上為大塞。
脾主四肢,脾痹則土氣困乏,四肢解墮。脾為濕土,濕旺胃逆,肺氣不降,故發咳嘔汁,上為大塞也。
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。
肺主宗氣,而性降斂,冒逆肺阻,故胸膈煩滿,喘促而嘔吐也。
腎痹者,善脹,尻以代踵,脊以代頭。尻,丘刀切,考,平聲。
白話文:
脾臟如果出現問題,就會導致四肢無力、鬆垮無力,並且伴隨咳嗽、嘔吐、痰液,嚴重的甚至會呼吸不暢。
因為脾臟負責控制四肢,脾臟出現問題,就會導致土氣不足,四肢無力。脾臟也主濕,濕氣過盛會導致胃氣逆流,肺氣無法下降,因此才會出現咳嗽、嘔吐、痰液。
肺臟如果出現問題,就會導致胸悶、喘不過氣、嘔吐。
肺臟主宰著人體的宗氣,負責下降和收斂,如果肺臟受阻,就會導致胸悶、呼吸急促、嘔吐。
腎臟如果出現問題,就會容易腹脹,臀部會貼近腳跟,脊椎會頂著頭部。
水寒土濕,木氣不達,則生脹滿,故腎痹者善脹。腎脈入跟中,上踹內,貫脊入肺,腎痹則筋脈攣縮,足卷而不伸,故尻以代踵(尻,尾骶骨),身僂而不仰,故脊以代頭也。
腸痹者,數飲而出不得,中氣喘爭,時發飧泄。
白話文:
水濕的寒氣侵入體內,導致木材性質的臟腑氣息無法流通,就會產生腹脹。因此,腎臟受寒時,容易出現腹脹。腎臟的經脈從腳底進入身體內部,向上經過內側,貫穿脊椎連通到肺部。當腎臟受寒時,相關筋脈就會攣縮,導致腳掌蜷縮無法伸展,所以會用臀部代替腳後跟。身體彎曲無法仰起頭,所以會用脊椎代替頭部。
大腸為燥金,小腸為丙火,二腸痹塞,燥熱鬱發,故數飲而不得下行。積水阻礙,中氣脹滿,鳴喘鬥爭,莫有去路,鬱極而發,下衝魄門,則時為飧泄也。
胞痹者,少腹膀胱按之內痛,若沃以湯,澀於小便,上為清涕。
白話文:
大腸屬性為燥金,小腸屬性為丙火。如果大、小腸受到阻滯,燥熱就會堆積發作,所以喝了很多水,但水卻無法順利排出。積水造成阻礙,中氣就會脹滿,發出喘鳴聲,好像在掙扎反抗,但卻找不到出路。當積鬱到極點時,便會往下衝向肛門,就變成時而出現的腹瀉。
胞即膀胱也,胞痹則膀胱不通,乙木失其疏泄之令,郁陷而生下熱,故按之內痛,若沃以熱湯,澀於小便。水道不通,則肺氣莫降,淫泆而化清涕,逆流鼻竅也。
白話文:
胞指的是膀胱,膀胱不通的情況下,乙木失去疏泄的作用,氣血鬱結下陷而產生下焦濕熱,所以按壓小腹會內部疼痛,就像用熱水澆灌一樣,小便也變得困難。水液不能通過正常管道排出,肺氣也無法下降,這樣就會產生過多的清鼻涕,逆流到鼻腔。
帝曰:其客於六腑者何也?岐伯曰:此亦其飲食居處,為其病本也。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六腑亦各有腧,風寒濕氣中其腧,而食飲應之,循腧而入,各舍其腑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六腑為什麼會生病?岐伯回答:飲食和居住環境是疾病的根源。飲食過量會損傷腸胃。六腑各有一個特定的出入孔,風寒濕邪侵犯這些出入孔,與飲食結合,通過出入孔進入體內,分別停留在相應的腑中。
腸痹、胞痹,是六腑之痹也。其舍於六腑者,此亦其食飲居處調攝不謹,為其病本也。飲食自倍,不能消腐,脹滿泄利,腸胃乃傷。六腑亦各有腧穴,風寒濕氣,中其腧穴,而飲食所傷,應之於內,則風寒濕循腧而入,各舍其腑也。
帝曰:以針治之奈何?岐伯曰:五臟有俞,六腑有合,循脈之分,各有所發,各隨其過,則病瘳也。
白話文:
腸道阻塞、膀胱阻塞,是六腑的阻塞。這些阻塞發生在六腑,是因為飲食起居調養不當,這是疾病的根本原因。飲食過量,不能消化和腐化,導致腹脹、腹瀉和腹痛,腸胃就會受損。六腑各有對應的穴位,風寒濕氣侵襲這些穴位,同時飲食又使內臟受損,則風寒濕就會沿著穴位而入,各自停留於不同的腑臟。
手足經脈所起,五臟有腧,六腑有合(五臟之脈五俞,井滎俞經合也,六腑之脈六俞,井滎俞原經合也),循脈之分部,各有氣穴所發,各隨其過而刺之,泄其經邪,則病瘳矣。
白話文:
手和腳的經絡起始點,與五臟有俞穴,與六腑有合穴(五臟的經絡有五個俞穴,包括井、滎、俞、經合;六腑的經絡有六個俞穴,包括井、滎、俞、原、經合)。沿著經絡的分支,各有氣穴所在,根據經絡的循行途徑進行針刺,疏通經絡中的邪氣,疾病就會痊癒。
帝曰:營衛之氣,亦令人痹乎?岐伯曰:營者,水穀之精氣也,和調於五臟,灑陳於六腑,乃能入於脈也,故循脈上下,貫五臟,絡六腑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營氣和衛氣也能導致痹證嗎?
岐伯答:營氣是由水穀精氣所化,在五臟內調和,分佈在六腑,然後才能進入經脈。所以營氣會沿着經脈上下運行,貫穿五臟,聯繫六腑。
營者,水穀之精氣所化也,精氣遊溢,和調於五臟之中,灑陳於六腑之內,乃能入於經脈,而化營血也。營行脈中,故循脈上下,貫五臟而絡六腑也。
白話文:
營,是由食物中精氣轉化而來的。精氣流動遍佈全身,在五臟六腑中協調平衡,才能進入經脈,並轉化為營血。營血在經脈中運行,因此會沿著經脈上下循環,貫通五臟,連接六腑。
故人臥血歸於肝,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攝。臥出而風吹之,血凝於膚者為痹,凝於脈者為泣,凝於足者為厥。此三者,血行而不得反其空,故為痹厥也。此段舊誤在「五臟生成論」。
白話文:
一個人臥牀不起,導致血液迴流到肝臟。肝臟受到血液,就能發揮視力;腳受到血液,就能行走;手掌受到血液,就能握物;手指受到血液,就能抓握。如果臥牀不起的人突然被風吹到,血液凝結在皮膚上就會產生麻痺,凝結在血管中就會產生皮下出血,凝結在腳上就會產生腳部麻痺。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血液流動受阻,無法回歸到原處,所以才會造成麻痺。這段記載原本被誤放在「五臟生成論」中。
營行於脈而統於肝,故人臥血歸於肝。肝藏血,血舍魂,魂化神,魂神者,陽氣之虛靈者也,而總皆血中溫氣所化。魂神發露,則生光明,是以肝受血而能視。推之足行手持,悉由神氣所發,故使足受血而能步履,掌受血而能卷握,指受血而能攝取。人於夜臥,衣被溫暖,營血淖澤,出於臥內,而清風吹之,則營血凝瘀。
白話文:
營血在脈中運行,並由肝臟主導。因此,人睡覺時,血液會迴流到肝臟。肝臟儲藏血液,血液又寄存著魂魄。魂魄化為神識,神識是人體陽氣的虛靈部分,而這一切都是血液中溫暖之氣所化。魂魄顯現,就會產生光明,所以肝臟得到血液後,就能夠視物。推而廣之,人體的行走抓握等動作,都是由神氣所驅使。因此,足部收到血液,就能行走;手掌收到血液,就能握物;手指收到血液,就能抓取。人在晚上睡覺時,有衣被保暖,營血充足,在睡著後流出體外。如果此時有清風吹拂,就會導致營血凝結瘀滯。
血凝於膚者為痹,凝於脈者為泣(泣與澀通,此即脈痹也),凝於足者為厥。此三者,營血正行,為風所閉,堙阻結滯,而不得反其經絡(空,脈道也),故為痹厥也。
白話文:
血液凝滯於皮膚表面,叫做「痺」;凝滯於經脈中,稱為「泣」(泣與痺相通,即指經脈痺阻);凝滯於足部,叫做「厥」。這三種情況都是正常的血液運行受風邪阻滯,導致血管阻塞不通,血液無法迴流經絡,因此產生痺厥。
衛者,水穀之悍氣也,其氣慓疾滑利,不能入於脈也,故循皮膚之中,分肉之間,熏於肓膜,散於胸腹。逆其氣則病,從其氣則愈,不與風寒濕氣合,故不為痹。
白話文:
衛氣是水穀中的強壯之氣,它的氣性質烈、迅捷、順滑,不能進入脈絡,因此沿着皮膚中間、肌肉之間的部位運行,薰蒸胸腹的內壁,並散發於胸腹。如果逆其氣的運行,就會生病;順着它的氣運行,就能治癒疾病。衛氣不與風、寒、濕邪氣結合,所以不會引起痺證。
衛者,水穀之悍氣所化也,其氣慓疾滑利,不能入於經脈之中也,故行於脈外,循乎皮膚之中,分肉之間,熏於肓膜(肓者,腠理空隙之處也。「刺禁論」:膈肓之上,中有父母,是膈上之肓也。「病能論」: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,肓之原在臍下,是膈下之肓也。《靈樞·脹論》:陷於肉肓,而中氣穴,是諸經隧之肓也。
白話文:
衛氣,是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的精氣所化,它的特性是迅速、銳利、順滑,不能進入經脈中,所以會在經脈之外運行,沿着皮膚內側和肌肉之間的空隙運行,佈散於肌膚之間。
膜者,肓以外之筋膜也),散於胸腹(肺主衛,宗氣在胸,衛之根本。胸腹者,宗氣之所降,即衛氣偏盛之所也)。逆其氣則病生,從其氣則人愈,不與風寒濕氣相合,故不為痹也。
白話文:
膜,是指罩在肓之外的筋膜,分佈在胸部和腹部。因為肺臟掌管我們的抵抗力,而宗氣在胸中,是抵抗力的根本。胸部和腹部是宗氣下降的地方,也就是抵抗力較強的地方。如果違逆抵抗力的氣則會生病,順應抵抗力的氣則會好轉。由於膜不與風、寒、濕氣結合,所以不會患上痹症。
帝曰:痹,其時有死者,或疼久者,或易已者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其入臟者死,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,其留皮膚間者易已,其風氣勝者,其人易已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「痹症,有些人會因此死亡,有些人疼痛時間很長,還有些人很快康復,這是什麼原因呢?」岐伯回答道:
- 痹症侵犯內臟的,會導致死亡。
- 痹症停留在筋骨之間的,會疼痛很長一段時間。
- 痹症停留在皮膚之間的,易於康復。
- 風氣較強盛的,病情易於康復。
入臟者,神氣消亡,故死。留連筋骨間者,氣血凝澀,故疼久。留於皮膚間者,經臟無傷,故易已。風氣勝者,行而不著,驅之則去,故其人易已也。
白話文:
病邪進入臟腑,會耗損神氣,導致死亡。病邪停留於筋骨之間,氣血凝結不通暢,所以疼痛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。病邪停留於皮膚之間,沒有損傷臟腑,所以比較容易康復。風邪力量強大,無形無跡,驅趕它就能離開,所以病人也容易康復。
帝曰:善。痹,或痛、或不痛、或不仁、或寒、或熱、或燥、或濕,其故何也?岐伯曰:痛者,寒氣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其不痛不仁者,病久入深,營衛之行澀,經絡時疏,故不痛,皮膚不營,故為不仁。其寒者,陽氣少,陰氣多,與病相益,故寒也。其熱者,陽氣多,陰氣少,病氣勝,陽遭陰,故為熱。
其多汗而濡者,此其逢濕甚也,陽氣少,陰氣盛,兩氣相感,故汗出而濡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好。痹症有的疼痛、有的不痛、有的感覺失靈、有的發冷、有的發熱、有的乾燥、有的濕潤,這是什麼原因?岐伯說:疼痛是因為寒氣太多,有寒氣所以疼痛。不痛不失靈的,是因為疾病已經久久深入,氣血運行受阻,經絡時而暢通,所以不痛;皮膚沒有氣血滋養,所以感覺失靈。發冷的是因為陽氣少,陰氣多,病氣相互加重,所以發冷。發熱的是因為陽氣多,陰氣少,病氣強盛,陽氣受到陰氣阻礙,所以發熱。
痛者,寒氣偏多,血脈凝澀,故衛阻而痛生也。其不痛不仁者,病久入深,經脈不利,營衛之行澀,經絡時常空疏,故不痛,皮膚不得營養,故不仁。其寒者,素稟陽氣少,陰氣多,陰氣與病邪相益,故寒也。其熱者,素稟陽氣多,陰氣少,而病氣外勝,陽遭陰束,愈郁愈旺,故熱也。
其多汗而濡者,此其逢外濕偏甚也,素稟陽氣少,陰氣盛,原有內濕,而再逢外濕,兩氣相感,故汗出而濡也。
白話文:
疼痛:是因為寒氣過多,導致血管凝結,衛氣運行不暢而產生的。
沒有疼痛和麻木感:是因為疾病已經深入,經脈不通暢,營衛之氣運行不順,經絡經常空虛,所以不痛;皮膚得不到營養,所以沒有知覺。
寒症:是因為本來就陽氣少,陰氣多,陰氣和病邪相結合,所以造成寒症。
熱症:是因為本來就陽氣多,陰氣少,而病邪從外入侵,陽氣被陰氣束縛,越鬱結越旺盛,所以造成熱症。
帝曰:夫痹之為病,不痛何也?岐伯曰:痹在於骨則重,在於筋則屈不伸,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,在於肉則不仁,在於皮則寒,故具此五者,則不痛也。凡痹之類,逢寒則急,逢熱則縱。帝曰:善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痹症發作時,為什麼不會疼痛呢?
岐伯回答:如果是骨頭痹症,就會感到沉重;如果是筋絡痹症,就會屈伸困難;如果是脈絡痹症,血流不暢凝固;如果是肌肉痹症,就會失去知覺;如果是皮膚痹症,就會感覺冰冷。所以同時具備這五種症狀時,反而不會感覺疼痛。
各種痹症,遇到寒冷時會加劇,遇到熱量時會緩解。
黃帝說:好。
痹之為病,應當痛也,而不痛者,以其在於骨則骨重,在於筋則筋屈,在於脈則血凝,在於肉則肉苛,在於皮則皮寒,具此五者,故不痛也。凡痹之類,逢寒則急,急則痛,逢熱則縱,縱則不痛,其不痛者,筋脈松和而舒緩也。
白話文:
痹症發病時通常會有疼痛,但如果沒有疼痛,原因可能是:
- 在骨頭:骨頭沉重
- 在肌肉:肌肉攣縮
- 在血管:血液凝滯
- 在肉中:肌肉發硬
- 在皮膚:皮膚受寒
具備這五種情況,就會沒有疼痛。
所有痹症都有一個特點:遇寒會加重,加重就會疼痛;遇熱會緩解,緩解就不會疼痛。不疼痛的原因是筋脈鬆弛和舒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