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問懸解》~ 卷十三 (18)
卷十三 (18)
1. 六元正紀大論(八十一)
帝曰:善。五運之氣,亦復歲乎?岐伯曰:鬱極乃發,待時而作也。帝曰:請問其所謂也。岐伯曰:五常之氣,太過不及,其發異也。帝曰:願卒聞之。岐伯曰:太過者暴,不及者徐,暴者為病甚,徐者為病持。帝曰:太過不及,其數何如?岐伯曰:太過者其數成,不及者其數生,土常以生也。
帝問六氣既有勝復,五運之氣,亦有報復於歲中者否也?凡五行之理,有勝必復,鬱極乃發,待時而作也。蓋五常之氣,各有太過不及,其勝復之發,因而不同。太過者發之暴,不及者發之徐,暴者為病甚,徐者為病持(持久、遲延也)。太過者其化多,得五行之成數,不及者其化少,得五行之生數(義見前文)。
帝曰:其發也何如?岐伯曰:土鬱之發,埃昏黃黑,化為白氣,雷殷氣交,岩谷振驚,擊石飛空,飄驟高深,洪水乃從,川流漫衍,田牧土駒,化氣乃敷,善為時雨,始生始長,始化始成,故民病心腹脹,腸鳴而為數後,甚則心痛脅䐜,嘔吐霍亂,飲發注下,胕腫身重。云奔雨府,霞擁朝陽,山澤埃昏,而乃發也。其氣四,云橫天山,蜉蝣生滅,怫之先兆也。
水勝火敗,不能生土,則土鬱發作。發則濕氣熏蒸,化為雲霧。陽遏濕內,激為雷霆,鼓宕沖裂,殷干氣交,山谷震動,擊石飛空,風雨飄驟,自高及深,洪水從生,川流漫衍,瘀泛壘起,田野之間,如群駒散牧。化氣敷布,善為時雨,萬物得之,生長化成之力,於是始旺。
濕氣淫泆,傳之於人,民病心腹脹滿,腸鳴數後,甚則心痛脅䐜,嘔吐霍亂,飲發注下,胕腫身重。土鬱將發,濕氣先動,云奔雨府,霞擁朝陽,山澤埃昏,而乃發也。土主四氣,凡三氣之後,云橫天山,蜉蝣生滅(蜉蝣朝生暮死,濕氣所化),便是濕土怫鬱之先兆也。
金鬱之發,天潔地明,風清氣切,大涼乃舉,草樹浮煙,燥氣以行,霿霧數起,殺氣來至,草木蒼干,金乃有聲,故民病咳逆,心脅痛引少腹,善暴痛,不可反側,嗌乾面塵色惡。山澤焦枯,土凝霜滷,而乃發也。其氣五,夜零白露,林莽聲淒,怫之先兆也。
木勝土敗,不能生金,則金鬱發作。發則天地淨明,風氣清切,大涼變序,草樹浮煙,燥氣以行,霿霧數起(霿霧即煙靄也),殺氣來至,草木蒼干。收令當權,秋聲乃作。燥氣淫泆,傳之於人,肺氣受傷,民病咳嗽氣逆,心脅脹滿,下引少腹,善於暴痛,不可反側(肺與大腸表裡,肺氣上逆則心脅滿,大腸下陷則少腹滿,肺氣右降,逆而不降則右脅暴痛,不可反側也),咽喉乾燥,面色塵惡(肺氣通於喉,外主皮毛故)。金鬱將發,燥氣先動,山澤焦枯,土凝霜滷(露凝為霜,滷凝為硝),而乃發也。
白話文:
六元正紀大論(八十一)
黃帝說:好。五運之氣是否也會在一年內有復發的情況?岐伯回答:當鬱積達到極點時就會發作,等待時機而爆發。黃帝問:請詳細說明其含義。岐伯解釋:五運之氣的運行,有太過與不及之分,其發作的方式也不同。黃帝說:希望能夠全面瞭解。岐伯說:氣運太過則發作猛烈,不及則發作緩慢;猛烈者病症嚴重,緩慢者病症持續較久。黃帝問:太過與不及的數值如何?岐伯答:太過者按五行成數計算,不及者按五行生數計算,但有例外,土運通常按生數計算。
黃帝詢問六氣有勝復現象,五運之氣是否也會在年中產生報復作用?岐伯解釋:五行之理,有勝必有復,當鬱積極盛時就會爆發,等待時機而發作。五運之氣有太過與不及之分,其勝復發作的表現也有所不同。太過者發作猛烈,不及者發作緩慢;猛烈者病症嚴重,緩慢者病症持久。
黃帝問:發作時的情況如何?岐伯回答:土鬱發作時,天地昏暗,呈現黃黑色,水濕之氣化為白霧,雷聲在天地間回響,山谷震動,碎石飛揚,狂風暴雨席捲高處與深谷,洪水隨之暴發,河流泛濫,田野間堆積泥塊。土氣散佈後,適時降雨,萬物開始生長、發育、變化、成熟。但若濕氣過盛,則人體易患心腹脹滿、腸鳴腹瀉,嚴重時甚至心痛、脅部脹滿、嘔吐、霍亂、水腫、身體沈重。土鬱發作前會有徵兆,如雲霧湧動、朝霞密佈、山澤昏暗等,尤其是在四氣(長夏)時段,若見雲層橫亙山巔,或蜉蝣短暫出現,便是土鬱將發的跡象。
金鬱發作時,天空清朗,大地明亮,風涼氣爽,氣候轉寒,草木上浮現煙霧,燥氣盛行,霧氣頻發,肅殺之氣降臨,草木枯黃。金氣旺盛時,會產生秋風蕭瑟之聲。燥氣侵害人體,使人易患咳嗽、氣逆、心脅疼痛並擴散至小腹,常突發劇痛難以翻身,咽喉乾燥,面色憔悴。金鬱發作前,山澤乾枯,地面凝結霜露,尤其在五氣(秋季)時段,夜間露水凝結、樹林間風聲淒厲,皆為金鬱將發之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