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問懸解》~ 卷十三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 (8)

1. 六元正紀大論(八十一)

終之氣,客主皆太陽寒水司令,故寒大舉。上合司天之氣,故濕大化。寒甚,故霜冰堅。陰凝陽退,感於寒,則關節禁固,腰脽腫痛。寒濕之氣持於氣交,故為病如是。

歲宜以苦燥之溫之,甚者發之泄之,下發不泄,則濕氣外溢,肉潰皮拆,而水血交流,必贊其陽火,令御甚寒,折其鬱氣,而取化源,益其歲氣,無使邪勝,從氣異同少多其制,同濕者以燥化,同寒者以熱化,異者少之,同者多之,用涼遠涼,用寒遠寒,用溫遠溫,用熱遠熱,食宜同法,食歲谷以全其真,食間谷以保其精,假者反之,此其道也,反是者病也。

太陰濕土司天,故宜苦燥,太陽寒水在泉,故宜苦溫。濕甚者,發之泄之,以去其濕。不發不泄,則濕氣外溢,皮肉潰爛,水血交流。寒甚者,助其陽火,以御其寒。歲運不及,故益其歲氣,無使邪勝。從運氣之異同少多其制,運同司天之濕者,則以燥化之物治之(如少宮歲),運同在泉之寒者,則以熱化之物治之(如少羽歲)。

帝曰:善。少陰之政奈何?岐伯曰:子午之紀也。

少陰,太角,陽明

壬子,壬午

其運風鼓,其化鳴條啟坼,其變振拉摧拔,其病支滿。

太角(初正)少徵,太宮,少商,太羽(終)

少陰,太徵,陽明

戊子(天符),戊午(太一天符)

其運炎暑,其化暄曜郁懊,其變炎烈沸騰,其病上熱血溢。

太徵,少宮,太商,少羽(終),少角(初)

少陰,太宮,陽明

甲子,甲午

其運陰雨,其化柔潤時雨,其變振驚飄驟,其病中滿身重。

太宮,少商,太羽(終),太角(初),少徵

少陰,太商,陽明

庚子(同天符),庚午(同天符)

同正商(堅成之紀,上徵與正商同)

其運涼勁,其化霧露蕭飋,其變肅殺凋零,其病下清。

太商少羽(終),少角(初)太徵,少宮

少陰,太羽,陽明

丙子(歲會),丙午

其運寒,其化凝慘凜冽,其變冰雪霜雹,其病寒下。

太羽(終),太角(初),少徵,太宮,少商

凡此少陰司天之政,氣化運行先天,地氣肅,天氣明,寒交暑,熱加燥,云馳雨府,濕化乃行,時雨乃降,金火合德,上應熒惑、太白,其政明,其令切,其谷丹白,水火寒熱持於氣交,而為病始也,熱病生於上,清病生於下,寒熱凌犯而爭於中,民病咳喘鼽嚏,血溢血泄,目赤眥瘍,寒厥入胃,心痛,腰痛腹大,嗌乾腫上。

少陰君火司天,故天氣明。陽明燥金在泉,故地氣肅。寒交暑者,以地氣而交天氣,熱加燥者,以天氣而加地氣也。土生於火,金生於土,土者火金之中氣,故濕化行而云雨作也。金之氣涼,涼者寒之初氣,燥金在泉,寒水必旺,故水火寒熱持於氣交,而為諸病之始也。君火在天,故熱病生於上。

白話文:

六元正紀大論(八十一)

最後一氣(終之氣),主客之氣均為太陽寒水當令,因此寒氣大盛。上與司天之濕氣相合,故濕氣廣泛布化。寒氣極甚,所以霜雪冰凍堅固。陰寒凝聚而陽氣退避,若受寒邪侵襲,則關節拘緊僵硬,腰部及臀部腫脹疼痛。寒濕之氣在氣交階段持續作用,所以疾病表現如此。

當年適宜用苦味藥燥濕、溫散寒氣,若病情嚴重則需發散或洩下。若只瀉下而不發散,濕氣將向外溢散,導致肌肉潰爛、皮膚裂開,甚至水血混雜流出。此時必須助長陽氣之火,以抵御嚴寒,抑制郁結之氣,調理生化之源,補益歲氣,避免邪氣過盛。根據氣候與病氣的同異調整用藥比例:與濕氣相同者用燥化法,與寒氣相同者用熱化法;性質相異者少用,相同者多用。使用涼藥當避開涼時,用寒藥避開寒時,溫藥熱藥亦然。飲食原則相同,應吃當歲穀物保全真氣,搭配間谷以養精氣;若氣候反常則須逆其性調治。違背此法則易致病。

太陰濕土司天,故宜苦燥;太陽寒水在泉,故宜苦溫。濕重者宜發散洩下以除濕,否則濕氣外滲致皮肉潰爛、水血交流。寒甚者當助陽火禦寒。歲運不足時需補益歲氣防止邪勝。根據運與氣的同異調整治法:歲運與司天濕氣同者(如少宮年)用燥化法治,與在泉寒氣同者(如少羽年)用熱化法治。

少陰之政(子午年)

  1. 少陰司天,太角木運,陽明在泉
  • 壬子、壬午年
  • 運為風鼓動蕩,正常則風聲催發萬物,異常則狂風摧折,病症見胸脅脹滿。
  • 五運次序:太角(初)→少徵→太宮→少商→太羽(終)
  1. 少陰司天,太徵火運,陽明在泉
  • 戊子(天符)、戊午(太一天符)年
  • 運為炎熱暑氣,正常則溫暖光明,異常則烈火沸騰,病症見上部發熱、出血。
  • 五運次序:太徵→少宮→太商→少羽(終)→少角(初)
  1. 少陰司天,太宮土運,陽明在泉
  • 甲子、甲午年
  • 運為陰雨連綿,正常則柔潤細雨,異常則暴風驟雨,病症見腹滿身重。
  • 五運次序:太宮→少商→太羽(終)→太角(初)→少徵
  1. 少陰司天,太商金運,陽明在泉
  • 庚子、庚午(同天符)年
  • 運為清涼強勁,正常則霧露蕭瑟,異常則肅殺凋零,病症見下焦清冷。
  • 五運次序:太商→少羽(終)→少角(初)→太徵→少宮
  1. 少陰司天,太羽水運,陽明在泉
  • 丙子(歲會)、丙午年
  • 運為嚴寒,正常則凝冽肅殺,異常則冰雪雹災,病症見下部寒證。
  • 五運次序:太羽(終)→太角(初)→少徵→太宮→少商

少陰司天總論
氣化先於天時而至,地氣肅殺,天氣明亮。寒暑交替,熱燥相加,雲雨頻降,濕氣盛行。金火協同,對應的星象為熒惑(火星)與太白(金星)。政令清明而急切,穀物紅白相雜。水火寒熱在氣交中相持,成為疾病根源:上部多熱病,下部多寒病,寒熱交爭於中焦。民眾易患咳喘、鼻衄噴嚏、出血、目赤生瘡、寒厥入胃、心腹痛、腰腹脹大、咽乾頭腫等症。

:少陰君火司天則天氣明,陽明燥金在泉則地氣肅。"寒交暑"指地氣與天氣交接,"熱加燥"為天氣作用於地氣。土為火金之中氣,故濕化行而雲雨作。金氣涼(寒之初氣),燥金在泉則寒水必旺,因而水火寒熱相持引發諸病。君火在上,故熱病發於上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