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素問懸解》~ 卷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4)

1. 經絡論(二十七)

督脈者,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挺孔,其孔,溺孔之端也。其絡循陰器,合篡間。其男子循莖,下至篡,與女子等,繞篡後,別繞臀,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,合少陰,上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。

白話文:

督脈起於下腹部橫骨中央。女性的督脈會進入挺孔,這個孔位於尿道孔的上方。督脈的絡脈沿著陰器,會合於會陰(督脈從尾骶骨以上,位於脊背上的部分纔是經脈,而這裡提到的絡脈在前後兩個陰之間,也就是任脈的會陰)。男性的督脈則沿著陰莖,向下到達會陰,與女性的督脈相會。繞過會陰後,督脈又繞過臀部,到達足少陰經和足太陽經會合的地方,與足少陰經會合後,向上沿著大腿內側後緣,貫穿脊柱而屬於腎(足太陽經夾脊貫臀,進入膕窩中,這裡說的「中絡者」是指夾脊裡面的路徑,而不是外部的路徑)。

督脈者,起於少腹以下橫骨之中央,女子則入繫於挺孔,其孔當溺孔之端也。其絡循陰器,合於篡間(督脈自尾骶以上,在脊背者,方是經脈,此乃其絡脈也。前後二陰之間,即任脈之會陰也),其男子則循莖,下至篡間,與女子等,繞篡後,別繞臀,至足少陰經與足巨陽之中絡者,合少陰經,上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(足太陽經挾脊貫臀,入膕中,曰中絡者,是其挾脊之裡行,非外行也。

足少陰經上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,合於太陽少陰,二經並行,自尾骶以上,方是督脈之經),此督脈之下行,前通於任脈者。(橫骨中央,任脈之分也。篡間,會陰,督任沖三脈之所起也)

白話文:

足少陰經從股內後側貫穿脊椎連接腎臟,與太陽少陰經並行,從尾骨骶骨以上,才稱作督脈。這是督脈向下行,在前部與任脈相通(橫骨中央是任脈的分支,會陰是督脈、任脈、沖脈三條經絡的起始處)。

其少腹直上者,貫臍中央,上貫心,入喉,上頤,環唇,上系兩目之下中央。與太陽起於目內眥,上額,交巔上,入絡腦,還出,別下項,循肩膊內,挾脊,抵腰中,入循膂,絡腎。

白話文:

督脈從小腹部直線向上,經過肚臍中心,再向上經過心臟,進入喉嚨,到達下巴,環繞嘴脣,向上連接兩眼下方中央。而太陽經從眼睛內角開始,向上經過額頭,交會於頭頂,進入和腦相連的經絡,再出來後,分支出項部,沿着肩膀內側,經過脊柱,抵達腰部,進入並沿脊椎走,並連通腎臟。

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,繞篡後而後行,其少腹直上者,貫臍中央,上貫於心,入喉,上頤,環唇,上系兩目之中央,是任脈也。任督本一脈,以前後而異名耳。自兩目中央交於督脈,與足太陽經起於目內眥,上額顱,交巔上,入絡於腦,還出腦外,別行下項,循肩膊之內,挾脊骨,抵腰中,入循背膂,絡於腎,此督脈之自頭項而下行者也。

白話文:

督脈起始於下腹部骨骼中央,繞過腰部後再向上行,其從下腹部直上者,貫穿肚臍中央,向上和心相通,進入喉嚨,上到下巴,環繞著嘴脣,向上連接兩眼中央,這就是任脈。任脈和督脈原本是同脈,只是因為在前或在後而異名罷了。從兩眼中央與督脈相交,與足太陽經一起起始於內眼角,向上經過額頭、顱頂,交合於頭頂,與腦相連,再從腦外出來,分別向下方經過頸項,沿著肩膀內側,接近脊椎,到達腰部,進入並沿着背脊,與腎相連,這就是督脈從頭部和頸部向下的走向。

督脈為病,脊強反折。督脈生病治督脈。

督脈行於身後,其為病,脊強而反折。督脈生病治督脈,治其本經二十八穴。法詳「氣府論」。

任脈者,起於中極之下,以上毛際,循腹裡,上關元,至咽喉,上頤,循面,入目。

任脈者,起於中極之下,中極,任脈穴名,在臍下四寸,中極之下,謂會陰也。在前後二陰間。自會陰以上毛際,循腹裡,上關元(任脈穴名,在中極上),至咽喉,上頤,循面,入目,此任脈之經中行而上者也。(即上文之少腹直上者)

白話文:

任脈的起始點在中極穴下方,中極穴位於肚臍下方四寸,而其下方就是會陰穴。會陰穴位於前後二陰之間。從會陰處沿著陰毛邊緣往上,經過腹腔內部,到達關元穴(位於中極穴上方),再往上到咽喉,再往上到下巴,沿著臉部往上,進入眼睛,這就是任脈經絡從中間部位往上走的路線。(也就是文章前面提到的從少腹直線向上)

脈滿起,斜出尻脈,絡胸脅,支心,貫膈,上肩,加天突,斜下肩,交十椎下。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。(此段舊誤在「氣穴論」)

白話文:

脈搏強勁而浮出於體表,斜斜地向臀部延伸,交織於胸部和肋下,蔓延至心臟,貫穿膈肌,上升至肩部,再經過天突穴,斜向下至肩部,與十個脊椎骨下方相交。背部和胸部邪氣的流動方向,對應左右的陰陽氣血,是這樣的。(這段以前誤載於「氣穴論」中)

任脈之經滿溢而浮起者,是任脈之絡也,斜出尻脈(即督脈),前行而上,旁絡胸脅,支心,心旁偏支。貫膈,上肩,加於天突(任脈穴,在缺盆骨中),斜下肩後,行脊背,交於十椎之下,督脈之中樞也。

白話文:

任脈經絡溢滿浮起的部分,是任脈的絡脈。它斜出督脈,向前上方行進,在胸脅旁側分佈,連接心臟,偏向心臟的一側分出支脈。穿過橫膈膜,上達肩部,停留在天突穴(任脈穴,位於缺盆骨中),斜向下行到肩後,沿著脊背,交會於脊椎第十椎下方,也就是督脈的中樞部位。

督為諸陽之綱,行於背後,任為諸陰之長,行於胸前,而任脈之絡,左右上行而絡胸脅,自肩斜下而交脊背,其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,不但經脈中行自腹上頭而巳,此任脈之絡旁行而上者也。

白話文:

督脈是所有陽經的總統領,沿著背後運行;任脈是所有陰經的領導,沿著胸前運行。任脈的分支左右向上延伸,連接胸部和肋骨,從肩膀斜向下,與背部相交。因此,人體背部和胸部的陰陽經脈左右相連。不僅經脈流經從腹部到頭部,還有任脈的分支從側面向上運行。

任脈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瘕聚。此生病,從少腹上衝心而痛,不得前後,為沖疝,其女子不孕,癃痔遺溺嗌乾。其病前後痛澀,胸脅痛而不得息,不得臥,上氣短氣滿痛。其病前後痛澀至未,舊誤在「氣穴論」中。

白話文:

任脈出現問題,男性會出現腹股溝疝氣,女性會出現白帶異常和子宮頸肌瘤等問題。這種疾病的症狀是從小腹開始往上衝到心臟,引起疼痛,前後不能通暢,稱為沖疝,女性患者還會出現不孕、小便失禁、痔瘡、喉嚨乾澀等問題。這種疾病會引起前後疼痛、胸脅疼痛、呼吸困難、上氣短促、腹脹疼痛等症狀。這種前後疼痛的症狀一直持續到未時,過去常常誤認為是「氣穴論」中所說的疾病。

任為諸陰之長,陰凝氣滯,肝腎寒鬱,其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瘕聚。腎主蟄藏,肝主疏泄,寒水旺則結為疝瘕,風木旺則流為帶下,無二理也。此脈生病,從少腹而上,衝心而痛,不得前後便溺,名曰沖疝,其女子則不孕(女子胎妊,以任脈能孕也),癃痔遺溺嗌乾,木鬱莫泄則為癃,木鬱後陷則為痔,風木陷泄則為遺溺,風木升揚則為嗌乾,總緣任脈之陰盛,水寒而木鬱也。若男若女,其病前後痛澀,胸脅疼痛而不得喘息,不得睡臥,上氣短氣胸滿而痛也。

白話文:

任脈是諸陰經脈的領導者,當陰氣凝聚、氣機滯留,肝腎寒冷鬱結時,男性就會產生七種疝氣,女性則會有帶下、瘕聚等病症。腎主封藏,肝主疏泄,寒水旺盛就形成疝氣和瘕聚,風木旺盛就演變成帶下,這兩個道理是一致的。任脈經絡生病時,病症從下腹部開始,向上衝擊心臟而疼痛,大小便排洩困難,這就是所謂的沖疝。女性則會不孕(女性懷孕時,是因為任脈能夠孕育胎兒)。小便不利、痔瘡、遺尿、口乾,這些都是因為肝木鬱結,無法疏泄所致。肝木鬱結後陷,會形成痔瘡;風木陷泄,會導致遺尿;風木升揚,會導致口乾。這些病症都是由任脈陰盛,水寒而肝木鬱結所引起的。無論男女,這種病的前後都會出現疼痛和不通暢,胸脅疼痛而無法喘息,無法入睡,呼吸短促,胸悶疼痛。

治在骨上,甚者在臍下營。其上氣有音者,治其喉中央。在缺盆中者,背與心相控而痛,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,上紀者,胃脘也,下紀者,關元也。

白話文:

病根在骨頭上,嚴重的時候在臍下肚腹。

如果上面有聲響的氣,治療喉嚨的正中央。

如果在缺盆穴的地方(後腦杓),背部和心臟會互相牽制而疼痛,治療天突穴、十椎穴和上紀穴。上紀穴是指胃脘,下紀穴是指關元穴。

治在骨上,謂毛際中間,任脈之曲骨穴也。甚者在臍下營,臍下之陰交穴也(任脈穴)。其上氣有音者,治其喉中央,在缺盆骨中者,天突穴也(任脈穴)。背與心相控(牽也)而痛,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。十椎,督脈之筋束也(以其脈斜下肩,交十椎下),上紀者,胃脘也,任脈之中脘也,下紀者,任脈之關元也。(背與心相控至末,舊誤在「氣穴論」)

白話文:

治療骨上疼痛:

  • 在毛髮邊緣的中間位置,「任脈」上的「曲骨穴」。
  • 嚴重者在肚臍下方,「任脈」上的「陰交穴」。

治療上半身疼痛:

  • 如果有氣鳴聲,治療喉嚨中央,「任脈」上的「天突穴」。
  • 如果背部和心臟連接處疼痛,治療「天突穴」、「十椎」和「上紀」。「十椎」是「督脈」上的筋結;「上紀」是指胃脘,「任脈」上的「中脘穴」;「下紀」是指「任脈」上的「關元穴」。

衝脈者,起於氣街,並少陰之經,挾臍上行,至胸中而散。

衝脈者,起於氣街,足陽明之動脈也(在毛際旁)。並足少陰之經,挾臍兩旁上行,至胸中而散。

衝脈為病,逆氣裡急。其病上衝喉者,治其漸,漸者,上挾頤也。

衝脈為病,經氣上衝,逆氣而裡急。其病氣逆之極,上衝咽喉者,則治其漸,漸者,上挾頤也,足陽明之大迎也。(舊本「經絡論」是「皮部論」後文,王冰分為兩篇,此篇誤在「骨空論」中。詳「皮部論」論十二正經,此篇論奇經三脈,徵之「氣府論」,亦前論十二正經,後論奇經三脈,則此是「經絡論」無疑,取此篇以補之)

白話文:

衝脈發生病症時,經絡中的氣會向上衝逆,逆氣往上沖到腹部,感到急迫。而氣逆極致,上衝到咽喉的,則應該治療它的漸進階段。這個「漸」是指上壓到下顎骨,也就是足陽明經絡中的「大迎穴」。

2. 氣穴論(二十八)

黃帝問曰:余聞上古聖人,論理人形,列別臟腑,端絡經脈,會通六合,各從其經,氣穴所發,各有處名,溪谷屬骨,皆有所起,分部逆從,各有條理,四時陰陽,盡有經紀,內外之應,皆有表裡,其信然乎?氣穴三百六十五,以應一歲,未知其所,願卒聞之。其信然乎以上,舊誤在陰陽應象論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我聽說古代聖人,詳論人體構造,區分臟腑位置,延伸經脈絡穴,連通天地四方。各種經絡,氣穴交會,各有專屬名稱。山川溝壑和骨骼相連,都有源頭和去處。各部經絡分佈逆順,都各有條理。四季陰陽變化,都有經絡主持。內外臟腑相應,都有表裡之別。這些說法是否屬實?據說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氣穴,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應。我還不知道這些氣穴的具體位置,希望能夠徹底瞭解。

六合,十二經脈之合,太陰陽明為一合,少陰太陽為一合,厥陰少陽為一合,手足十二經表裡相合,是謂六合。氣穴,脈氣之孔穴。屬骨,骨節之連屬。分部,分野之部位。外內之應,皆有表裡,陽外陰內,表裡相應也。

白話文:

六合:十二經脈之間的配對,太陰經與陽明經是一對,少陰經與太陽經是一對,厥陰經與少陽經是一對。手部和足部的十二經脈表裡配對,這就是六合。

氣穴:經脈氣血流通的孔穴。

屬骨:骨節的連接處。

分部:身體不同部位的分區。

外內之應:身體的外部和內部都互相聯繫,表裡相合。陽經在體外,陰經在體內,它們表裡相應。

岐伯稽首再拜對曰:窘乎哉問也!其非聖帝,孰能窮其道焉,因請溢意盡言其處。帝捧手逡巡而卻曰:夫子之開余道也,目未見其處,耳未聞其數,而目以明,耳以聰矣。岐伯曰:此所謂聖人易語,良馬易御也。帝曰:余非聖人之易語也,世言真數開人意,今余所訪問者真數,發蒙解惑,未足以論也。

白話文:

岐伯恭敬地叩拜後說道:「您的問題問得真是精妙啊!如果不聖明的皇帝,誰能徹底窮盡這條道路呢?因此冒昧請示聖意,盡力陳述我的見解。」

皇帝合手恭敬地後退道:「先生開啟了我的道術,雖然我尚未親眼看見它的終點,也未親耳聽聞它的法則,但我的眼睛卻因此而明亮,耳朵也因此而聰明。」

岐伯說:「這就是所謂的聖人用淺顯易懂的語言,像駕著一匹良馬一樣容易控制。」

皇帝說:「我並不是聖人用淺顯易懂的語言,世人都說真實的法則能開闊人的心胸,如今我所詢問的正是真實的法則,用它來啟蒙解惑,還不足以討論。」

然余願夫子溢志盡言其處,令解其意,請藏之金匱,不敢復出。

真數,至數也。

岐伯再拜而起曰:臣請言之,臟俞五十穴,腑俞七十二穴,水俞五十七穴,熱俞五十九穴。俞與腧同。

臟腧五十穴,五臟之脈,各有井滎輸經合五穴,五五二十五,左右合五十穴,腑腧七十二穴,六腑之脈,各有井滎輸原經合六穴,六六三十六,左右共七十二穴,詳見《靈樞·本輸》。水腧五十七穴,熱腧五十九穴,詳見「水熱穴論」。

白話文:

五臟穴位

每個臟器的經脈上,各有井、滎、輸、經、合五個穴位,五個臟器共二十五個穴位,左右兩側共五十個穴位。

六腑穴位

每個腑器的經脈上,各有井、滎、輸、原、經、合六個穴位,六個腑器共三十六個穴位,左右兩側共七十二個穴位。詳細內容請見《靈樞·本輸》篇。

水穴和熱穴

水穴有五十七個,熱穴有五十九個。詳細內容請見「水熱穴論」。

項中央一穴,喑門一穴,耳中多所聞二穴,天窗二穴,肩貞二穴,眉本二穴,天柱二穴,大椎上兩旁各一,凡二穴,背俞二穴,中𦛗兩旁各五,凡十穴,委陽二穴。

白話文:

項部中間:喑門穴

耳朵內部,可以聽到很多聲音:聽宮穴、聽會穴

頭頂正中:天窗穴、天窗下穴

肩部正中:肩貞穴、肩貞下穴

眉毛根部:眉本穴、眉本下穴

後腦正中:天柱穴、天柱下穴

大椎穴上方左右各一:風池穴、風池下穴

背部膀胱經的俞穴:俞府穴、俞府下穴

中𦛗穴左右各五,共十個:中膂穴、中膂下穴、中俞穴、中俞下穴、腎穴、腎俞下穴

身後膀胱經的委陽穴:委陽穴、委陽下穴

項中央-—風府,一穴,暗門,即病症門,一穴,皆督脈穴也。耳中多所聞,即聽宮,,左右二穴,天窗左右二穴,肩貞左右二穴,皆手太陽經穴也。眉本——攢竹,左右二穴,天柱左右二穴,大椎上兩旁各一,凡二穴(王冰注:《甲乙經》、《孔穴圖經》並不載,未詳何俞。

白話文:

項中央 —— 風府,一個穴位,是暗門,也就是疾病的門戶。另外一個穴位,都是督脈的穴位。

耳朵中經常聽到的 —— 聽宮,左右兩個穴位,天窗左右兩個穴位,肩貞 左右兩個穴位,都是手太陽經的穴位。

眉毛的根部 —— 攢竹,左右兩個穴位,天柱左右兩個穴位,大椎 上兩側各一個,共有兩個穴位(王冰注:《甲乙經》、《孔穴圖經》中沒有記載,不清楚是哪些穴位)。

林億新校正:大椎上旁無穴,大椎下旁穴名大杼),背俞(王冰注:即大杼)左右二穴,中𦛗兩旁各五,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腎俞,左右凡十穴,委陽左右二穴,皆足太陽經穴也。

白話文:

林億新校正:大椎骨上方沒有穴位,大椎骨下方旁開的穴位名為大杼。背俞穴(即大杼穴),左右各兩個,中柱兩旁各五個,分別為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腎俞,左右共有十個穴位。委陽穴在左右兩側,都是足太陽經的穴位。

天突一穴,臍一穴,關元一穴,扶突二穴,下關二穴,曲牙二穴,大迎二穴,犢鼻二穴,巨虛上下廉四穴。

天突一穴,臍中——神闕,一穴,關元一穴,皆任脈穴也。扶突左右二穴,手陽明經穴也。下關左右二穴,曲牙,即頰車,左右二穴,大迎左右二穴,犢鼻左右二穴,巨虛上下廉——上巨虛、下巨虛,左右四穴,皆足陽明經穴也。

白話文:

天突穴、臍中的神闕穴、關元穴,這些都是任脈上的穴道。

扶突穴(左右兩穴)、下關穴(左右兩穴)、曲牙穴(左右兩穴)、頰車穴(左右兩穴)、大迎穴(左右兩穴)、犢鼻穴(左右兩穴)、巨虛穴(上巨虛、下巨虛),這八個穴道,分別在足陽明經上。

天牖二穴,上關二穴,目瞳子、浮白二穴,枕骨二穴,完骨二穴,肩解二穴,兩髀厭分中二穴,分肉二穴。

天牖左右二穴,手少陽經穴也。上關,即客主人,左右二穴,目瞳子髎、浮白,左右四穴,枕骨——上竅陰,左右二穴,完骨左右二穴,肩解,即肩井,左右二穴,兩髀厭分中(髀樞骨分縫中)——環跳,左右二穴,分肉(新校正:按《甲乙經》無分肉穴詳處,所疑是陽輔,在足外踝上),左右二穴,皆足少陽經穴也。

白話文:

天牖穴左右各一,位於手少陽經脈上。

上關穴,又稱客主人穴,左右各一。目瞳子髎穴、浮白穴,左右各兩穴。枕骨上竅陰穴,左右各一。完骨穴左右各一。肩解穴,又稱肩井穴,左右各一。兩髀厭分中(大腿股骨分縫處)——環跳穴,左右各一。分肉穴(按《甲乙經》中未記載分肉穴的詳細位置,推測可能是陽輔穴,位於足外踝上),左右各一。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少陽經脈。

天府二穴,膺俞十二穴,胸俞十二穴,踝上橫二穴,陰陽蹺四穴。

天府左右二穴,手太陰經穴也。膺俞十二穴,雲門、中府,左右四穴,手太陰經穴也,周榮、胸鄉、天溪、食竇,左右八穴,足太陰經穴也。胸俞十二穴,俞府、彧中。神藏、靈墟、神封、步廊,左右十二穴,足少陰經穴也。踝上橫二穴,內踝上——交信,左右二穴,足少陰經穴也,外踝上——跗陽,左右二穴,足太陽經穴也。

白話文:

**天府、左右二穴:**屬於手太陰肺經

膺俞十二穴: 雲門、中府,左右四穴屬於手太陰肺經;周榮、胸鄉、天溪、食竇,左右八穴屬於足太陰脾經

胸俞十二穴: 俞府、彧中,左右四穴屬於足少陰腎經;神藏、靈墟、神封、步廊,左右八穴屬於足少陰腎經

踝上橫二穴: 內踝上方——交信,左右二穴屬於足少陰腎經;外踝上方——跗陽,左右二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

陰陽蹺四穴,陰蹺,即照海,左右二穴,足少陰經穴也,陽蹺,即申脈,左右二穴,足太陽經穴也。

水俞在諸分,熱俞在氣分,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,大禁二十五,在天府下五寸。凡三百六十五穴,針之所遊行也。

白話文:

水液聚集的地方在五臟六腑,熱量聚集的地方在氣脈,寒熱聚集的地方在肩胛骨和肋骨之間的兩個穴位。大禁穴,一共二十五個,位於天府穴下方五寸。所有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個,針灸施術時針刺經過這些穴位。

水俞在諸陰絡,聚水之分(「水熱穴論」:凡五十七穴,皆臟之陰絡,水之所容,外側骨厭中)。陽關,左右二穴,足少陽經穴也。大禁二十五,在天府下五寸一五里,左右二穴,手陽明經穴也。大禁,謂禁刺之穴。《靈樞·玉版篇》:迎之五里,五往而臟之氣盡矣,故五五二十五,而竭其腧矣,傳之後世,以為刺禁,故曰大禁二十五。凡此三百六十五穴,皆針之所遊行也。

白話文:

水俞穴在所有陰經的絡脈中,是水液聚集的地方(《水熱穴論》說:水俞穴共有五十七個,都是臟腑的陰絡,水液能容納的地方,在外側骨頭凹陷的地方)。陽關穴,左右各一個穴位,是足少陽經的穴位。大禁穴有二十五個,在天府穴下五寸,約一寸五分處,左右各一個穴位,是手陽明經的穴位。大禁穴,指的是禁止扎針的穴位。《靈樞·玉版篇》說:迎向穴位針刺五寸,五次針刺就能夠讓臟腑之氣耗盡,因此五次五次共二十五次,便能耗盡穴位之氣,後世相傳,認為這是禁止針刺的穴位,所以稱為大禁二十五穴。這三百六十五個穴位,都是針灸施術的部位。

(舊本:頭上五行,行五,五五二十五穴,即熱俞五十九內之穴,系「水熱穴論」文,誤衍於此。今刪之,止得三百三十九穴。意者,大禁二十五,是五臟禁刺之穴各五,五五二十五穴,非但五里一穴也)

白話文:

頭頂有五條經脈,每條經脈上有五個穴位,總共有二十五個穴位。這些穴位源於《水熱穴論》中的「熱俞五十九穴」,但此處錯誤地沿用,應予刪除。糾正後,總共有三百三十九個穴位。其中,二十五個大禁穴是五臟禁刺的穴位,每臟五個,這二十五個穴位並非單指五里的穴位。

帝曰:余已知氣穴之處,遊針之居,願聞孫絡溪谷亦有所應乎?岐伯曰: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,亦以應一歲,以溢奇邪,以通營衛。營衛稽留,氣竭血著,衛散營溢,外為發熱,內為少氣。疾瀉無怠,以通營衛,見而瀉之,無問所會。內解瀉於中者十脈,孫絡之脈別經,其血盛而當瀉者,亦三百六十五脈。並注於絡,傳注十二絡脈,非獨十四絡脈也。

白話文:

**皇帝問:**我已經明白了氣穴的所在,針灸施行的地方,請問孫絡溪谷也有相應的效用嗎?

岐伯答: 孫絡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,分別對應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。它們的作用是宣洩奇邪之氣,疏通營衛之氣。

如果營衛之氣運行不暢,氣血瘀滯,衛氣散亂,營氣外溢,就會導致體外發熱,體內氣虛。

這時應毫不猶豫地瀉血,以疏通營衛之氣。不管對應哪個穴位,只要發現不適,就瀉血治療。

內臟器官有問題時,可瀉出體內的十條脈絡。孫絡的脈絡與其他經脈不同,當某條脈絡的氣血過盛需要瀉血時,也有三百六十五條脈絡。

這些脈絡都通向孫絡,並傳輸至十二條絡脈,並非只有十四條絡脈。

孫絡,絡脈之支分者。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(穴與別經會通,故曰穴會,經深絡淺,悉共此穴,非經穴之外又有絡穴也),亦以應一歲,與三百六十五穴之應歲相同,以遊溢外感之奇邪(奇邪自此遊溢傳衍),以通達本經之營衛。若奇邪外感,營衛稽留,氣竭血著,衛散營溢(奇邪外客,營澀衛阻,衛氣不通,則上下斷竭,郁發而散越。營血不流,則經脈痹著,瘀蓄而滿溢),血著營溢,則外為發熱,氣竭衛散,則內為少氣。

白話文:

孫絡,是經絡的分支。孫絡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相連接(穴位與其他經絡相通,所以稱為穴會。經絡深層,孫絡淺表,它們都共用這些穴位,並非經穴之外還有孫絡穴)。三百六十五個穴位也對應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,與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對應一年的原理相同。孫絡的作用是運行外來的奇邪之氣(奇邪之氣從這裡擴散蔓延),並調節本經的營氣和衛氣。如果外來奇邪之氣侵入體內,導致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,氣血耗竭,衛氣散失,營氣鬱滯(奇邪外侵,營氣不暢,衛氣受阻,衛氣不通暢,就會上下斷絕,鬱滯而向外擴散。營血不運行,經脈就會瘀著,瘀血蓄積而滿溢),營氣鬱滯,外在就會發熱;衛氣散失,內在就會氣虛。

此宜疾瀉無怠,以通營衛之阻。一見奇邪留著,而即瀉之,無問其穴俞之所會在於何經。奇邪內解,瀉於在中之大經者十脈(五臟之經,左右十脈),而孫絡之脈,別經而行,其血盛而當瀉者,與穴數相同,亦三百六十五脈。孫絡滿則注於大絡,傳注十二絡脈之中。十二經之大絡。

白話文:

這個時候應該毫不猶豫地快速瀉下,以打通營衛氣血的阻滯。一旦發現有異常邪氣滯留,就立刻瀉下,而不需要追究它的穴道和俞穴分佈在什麼經絡上。異常邪氣在身體內部穿行,瀉下通過身體中十條大經絡(五臟經絡,左右各十條)來排出,而孫絡經脈,是獨立運行於其他經絡之外的,它的血氣充盈到需要瀉下的程度,與穴位數量相同,也是三百六十五條經脈。孫絡經脈滿溢後,會灌入大絡經脈,再傳導到十二絡脈中。十二經絡的大絡經脈。

絡脈之多,以至三百六十五,非獨奇經之十四絡脈而已也。(奇經八脈,經脈之絡也,任、督各一,沖、帶、陽維、陰維、陽蹺、陰蹺左右各二,合為十四絡脈也)

白話文:

人體的經絡數量極多,多達三百六十五條,不只是奇經的十四條絡脈而已。(奇經是八條經脈的別絡,任脈和督脈各一條,沖脈、帶脈、陽維脈、陰維脈、陽蹺脈和陰蹺脈左右各兩條,總共十四條絡脈)

帝曰:善。願聞溪谷之會也。岐伯曰: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,亦以應一歲。肉之大會為谷,肉之小會為溪,肉分之間,溪谷之會,以行營衛,以會大氣。邪溢氣壅,營衛不行,脈熱肉敗,必將為膿,內銷骨髓,外破大䐃。留於節腠,必將為敗,積寒留舍,營衛不居,卷肉縮筋,肋肘不得伸,內為骨痹,外為不仁,命曰不足,大寒留於溪谷也。其小痹淫溢,循脈往來,微針所及,與法相同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很好,我希望瞭解溪谷經絡系統的會穴。

岐伯說:溪谷經絡共有三百六十五個會穴,與一年的天數相應。其中,較大的會穴稱為「谷」,較小的會穴稱為「溪」,位於肌肉之間。這些會穴協調營氣和衛氣的運行,並與大氣相呼應。

如果體內邪氣過盛,氣血運行不暢,營氣和衛氣就會停滯,導致脈絡發熱,肌肉潰敗,最終形成膿液,從內部侵蝕骨髓,從外部穿破皮膚形成大瘡。

邪氣滯留在關節縫隙中,會導致關節腫痛;寒邪長期滯留,阻礙營氣和衛氣運行,肌肉會萎縮,筋脈會攣縮,導致肋骨和肘部無法伸展;在體內會形成骨痹,在體外會導致局部麻木不仁,稱為「不足」,是因體內寒邪停留在溪谷經絡所致。

至於較輕微的關節腫痛,是由邪氣循著經絡流動所致,治療方法與較重的關節腫痛相同,都可以使用細小的針灸來治療。

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,亦以應一歲,與三百六十五絡之應歲相同。肉之大會為谷,聚會。肉之小會為溪,肉分之間(肉腠分理),溪谷之會,以行營衛,以會大氣。奇邪淫溢,經氣壅阻,以至營衛閉澀不行,蓄積鬱蒸,脈熱肉敗,必將為膿,內銷骨髓,外破大䐃。若留於節腠之間,必將為廢敗之證,以積寒留舍弗去,則營衛格礙不居,久而肉卷筋縮,肋肘不得直伸,內為骨痹,外為不仁(肌肉麻痹),命曰正氣不足,此以大寒留於溪谷也。其小痹淫溢,循脈往來,而不深入者,則微針所及,與大痹之法相同也。

白話文:

身體上共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,它們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呼應,就像三百六十五條經絡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呼應一樣。

身體的大會穴位叫「谷」,是氣血聚集的地方。小會穴位叫「溪」,是肌肉和組織之間的溝壑。溪谷穴位相會,可以促進氣血運行,匯聚體內的能量。

如果邪氣入侵,經氣受阻,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積聚在體內化為熱氣,損害肌肉組織,最終形成膿腫,內部消耗骨髓,外部破損流膿。

如果邪氣停留在肌肉組織和皮膚之間,會形成廢棄的證狀,由於寒氣留滯不散,氣血就會受阻,久而久之,肌肉收縮、筋骨彎曲,肋骨和肘部無法伸直,內部形成骨病,外部出現麻痹(肌肉不仁)。這種情況叫做正氣不足,是由於大寒之氣停留在溪谷穴位造成的。

如果是小面積的麻痹,邪氣沿著經絡流動,但不深入體內,那麼只需要針灸治療,方法與治療大面積麻痹相同。

人有大谷十二分,小溪三百五十四名,少十二俞,此皆衛氣之所留止,邪氣之所客也,針石緣而去之。

大谷十二分,四肢之十二節也(此肉之所大會,亦經脈之所大會,故曰大谷)。小溪三百五十四名,十二經之氣穴也。少十二俞者,除十二經之俞穴也。除十二俞外,大谷十二,小溪三百五十四,是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,以應一歲也(計三百六十六穴,中多一穴,王冰注:四當作三字之訛也),此皆衛氣之所留止,邪氣之所客也。法用針石因而去之,去其邪而復其正也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主要關節有12個,對應四肢的12個部位。(這些關節是肌肉和經脈匯聚的地方,因此稱為大谷。)人體有354個小穴,是12條經脈的氣穴。除了12條經脈的俞穴,還有12個大谷穴。上述大谷12穴和354個小穴,共365個穴位,與一年365天相呼應。(實際有366個穴位,多了一個是因為「四」字誤寫成「三」字。)這些穴位都是衛氣停駐和邪氣侵犯的部位。治療方法是使用針灸或藥物去除邪氣,恢復正氣。

(此段舊誤在「五臟生成論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