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問懸解》~ 卷十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17)

1. 五常政大論(七十九)

帝曰:願聞其道。岐伯曰:寒熱燥濕,不同其化也。

在泉之氣,寒熱燥濕,其化不同,故生化成熟亦殊。

故少陽在泉,寒毒不生,其味辛,其治苦酸,其谷蒼丹。

少陽相火在泉,熱甚,故寒毒不生(性之極寒者,則有毒。下文仿此)。金受火刑,則作辛味,故其味辛。少陽在下,則厥陰在上,相火味苦而色丹,風木味酸而色蒼,故其治苦酸(治者,乘權而主治也)。其谷蒼丹(與木火同氣,是以獨旺也)。

陽明在泉,濕毒不生,其味酸,其治辛苦甘,其谷丹素。

陽明燥金在泉,燥盛,故濕毒不生。木受金刑,則作酸味,故其味酸。陽明在下,則少陰在上,燥金味辛而色素,君火味苦而色丹,故其治辛苦,其谷丹素。土味甘,土者,火之子,金之母,位居火金之間,故兼甘味。

太陽在泉,熱毒不生,其味苦,其治淡咸,其谷黅秬。

太陽寒水在泉,寒盛,故熱毒不生。火受水刑,則作苦味,故其味苦。太陽在下,則太陰在上,寒水味鹹而色秬(秬,黑黍也)。濕土味淡而色黅,故其治淡酸,其谷黅秬。

厥陰在泉,清毒不生,其味甘,其治酸苦,其谷蒼赤。

厥陰風木在泉,風盛,故清毒不生。土受木刑,則作甘味,故其味甘。厥陰在下,則少陽在上,故其治鹹苦,其谷蒼赤。

少陰在泉,寒毒不生,其味辛,其治辛苦甘,其谷白丹。

少陰君火在泉,熱盛,故寒毒不生。金受火刑,則作辛味,故其味辛。少陰在下,則陽明在上,故其治辛苦(其義見前),其谷白丹。

太陰在泉,燥毒不生,其味鹹,其治甘鹹,其谷黅秬。

太陰濕土在泉,濕盛,故燥毒不生。水受土刑,則作鹹味,故其味成。太陰在下,則太陽在上,故其治甘鹹,其谷黅秬。

其氣專,其味正,化淳則咸守,氣專則辛化而俱治。

六氣惟太陰濕土在泉,則為得位(以土歸土故也),其氣最專,其味最正(土主五味,其味為甘,甘得五味之中)。土主化,化生五味,自得為甘,化淳則水不侮土,鹹得其守,氣專則金有所生,與辛化俱治也。

帝曰:歲有胎孕不育,治之不全,何氣使然?岐伯曰:六氣五類,有相勝制也,同者盛之,異者衰之,此天地之道,生化之常也。

六氣化生動物有五,毛蟲之類,麟為之長,羽蟲之類,鳳為之長,倮蟲之類,人為之長,介蟲之類,龜為之長,鱗蟲之類,龍為之長。毛蟲屬木,羽蟲屬火,倮蟲屬土,介蟲屬金,鱗蟲屬水。其於六氣,各有勝制生化之殊,同其氣則盛,異其氣則衰,此天地之道,生化之常也。

故厥陰司天,毛蟲靜,羽蟲育,介蟲不成,在泉,毛蟲育,倮蟲不育。

風木司天,與毛蟲同氣,故靜。相火在下,與羽蟲同氣,故育。金受火刑,故介蟲不成。風木在泉,故毛蟲育。土受木刑,故倮蟲不育。

白話文:

五常政大論(七十九)

黃帝問:希望能聽聽其中的道理。岐伯回答:寒、熱、燥、濕等氣候變化,會產生不同的影響。

在地之氣(指當令氣候)有寒、熱、燥、濕之分,其影響各異,因此萬物的生長、成熟也有所不同。

少陽在泉時(相火主宰地氣),寒性劇毒之物難以生成,氣味偏辛,主導苦酸之味,對應穀物為青色和紅色。這是因為少陽相火旺盛,極寒之物無法生存;金受火剋制而產生辛味。少陽在下,厥陰在上,相火味苦色紅,風木味酸色青,故主導苦酸之味。穀物也與木火之氣相應,因此青色與紅色穀物旺盛。

陽明在泉時(燥金主宰地氣),濕性劇毒之物難以生成,氣味偏酸,主導辛、苦、甘之味,對應穀物為紅色和白色。燥金旺盛使濕毒不生,木受金剋制而產生酸味。陽明在下,少陰在上,燥金味辛色白,君火味苦色紅,故主導辛、苦之味;土味甘,因土位於火金之間,故兼有甘味。

太陽在泉時(寒水主宰地氣),熱性劇毒之物難以生成,氣味偏苦,主導淡、鹹之味,對應穀物為黃色和黑色。寒水旺盛使熱毒不生,火受水剋制產生苦味。太陽在下,太陰在上,寒水味鹹色黑,濕土味淡色黃,故主導淡、鹹之味。

厥陰在泉時(風木主宰地氣),清涼劇毒之物難以生成,氣味偏甘,主導酸、苦之味,對應穀物為青色和紅色。風木旺盛使清毒不生,土受木剋制而產生甘味。厥陰在下,少陽在上,因此主導酸、苦之味。

少陰在泉時(君火主宰地氣),寒性劇毒之物難以生成,氣味偏辛,主導辛、苦、甘之味,對應穀物為白色和紅色。君火旺盛使寒毒不生,金受火剋制而產生辛味。少陰在下,陽明在上,主導辛、苦之味。

太陰在泉時(濕土主宰地氣),燥性劇毒之物難以生成,氣味偏鹹,主導甘、鹹之味,對應穀物為黃色和黑色。濕土旺盛使燥毒不生,水受土剋制而產生鹹味。太陰在下,太陽在上,故主導甘、鹹之味。

當氣候純正專一時,滋味也相應純正。若土氣純厚,則鹹味得以保存;氣專一時,辛味也能發揮作用。

太陰濕土在泉時,氣最專一,味最純正(土主甘味,居五味之中)。土化生萬物,甘味自然彰顯;土氣醇厚則水不侵土,鹹味得以保留;氣專則金能生發,與辛味共同作用。

黃帝問:每年有胎孕或無法生育的現象,是否與氣候有關?岐伯答:六氣與五類生物(毛、羽、倮、介、鱗蟲)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。同氣則興旺,異氣則衰微,這是天地運行、生化變化的自然規律。

例如:

  • 厥陰風木司天時,毛蟲安靜,羽蟲繁育,介蟲難以生成;若風木在泉,則毛蟲興盛,倮蟲難以生育。
    這是因為風木與毛蟲同氣,故毛蟲安穩;相火在下與羽蟲同氣,故羽蟲旺盛;金受火剋制,介蟲難成;風木在泉時剋制土氣,倮蟲(屬土)則無法繁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