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問懸解》~ 卷一 (16)
卷一 (16)
1. 陰陽應象論(五 舊名大論。)
東方生風,風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,肝主目。神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,在體為筋,在臟為肝,在竅為目,在味為酸,在色為蒼,在音為角,在聲為呼,在變動為握,在志為怒。怒傷肝,悲勝怒,風傷筋,燥勝風,酸傷筋,辛勝酸。
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,在人為肝,肝者,人之風木也。筋生心,木生火也。握,筋縮手卷也。悲勝怒,金剋木也,燥勝風、辛勝酸亦同。
南方生熱,熱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心生血,血生脾,心主舌。其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體為脈,在臟為心,在竅為舌,在味為苦,在色為赤,在音為徵,在聲為笑,在變動為憂,在志為喜。喜傷心,恐勝喜,熱傷氣,寒勝熱,苦傷氣,咸勝苦。
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人為心,心者,人之君火也。血生脾,入生土也。恐勝喜,水剋火也,寒勝熱、咸勝苦亦同。
中央生濕,濕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,脾生肉,肉生肺,脾主口。其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,在體為肉,在臟為脾,在竅為口,在味為甘,在色為黃,在音為宮,在聲為歌,在變動為噦,在志為思。思傷脾,怒勝思,濕傷肉,風勝濕,甘傷肉,酸勝甘。
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,在人為脾,脾者,人之濕土也。肉生肺,土生金也。怒勝思,木剋土也,風勝濕、酸勝甘亦同。
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,肺生皮毛,皮毛生腎,肺主鼻。其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,在體為皮毛,在臟為肺,在竅為鼻,在味為辛,在色為白,在音為商,在聲為哭,在變動為咳,在志為悲。悲傷肺,喜勝悲,燥傷皮毛,熱勝燥,辛傷皮毛,苦勝辛。
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,在人為肺,肺者,人之燥金也。皮毛生腎,金生水也。喜勝悲,火剋金也,熱勝燥、苦勝辛亦同。
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腎,腎生骨髓,髓生肝,腎主耳。其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在體為骨,在臟為腎,在竅為耳,在味為咸,在色為黑,在音為羽,在聲為呻,在變動為慄,在志為恐。恐傷腎,思勝恐,寒傷骨,濕勝寒,咸傷骨,甘勝咸。
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在人為腎,腎者,人之寒水也。髓生肝,水生木也。思勝恐,土剋水也,濕勝寒、甘勝咸亦同。
故曰天地者,萬物之上下也。陰陽者,萬物之能始也。水火者,陰陽之徵兆也。左右者,陰陽之道路也。陰陽者,血氣之男女也。
天在上,地在下,萬物在中,是萬物之上下也。物秉陰陽,而化形神,是萬物之能始也(才能所始)。陽盛則化火,陰盛則化水,是水火為陰陽之徵兆也。陽升於左,陰降於右,是左右為陰陽之道路也。男子為陽,女子為陰,是陰陽即血氣之男女也。蓋天之六氣在上,地之五行在下,人居天地之中,稟天氣而生六腑,稟地氣而生五臟。
白話文:
陰陽應象論(五 舊名大論。)
東方產生風,風生成木氣,木氣產生酸味,酸味滋養肝,肝生成筋,筋滋養心,肝主導眼睛的功能。神靈在天表現為風,在地表現為木,在身體表現為筋,在臟腑表現為肝,在孔竅表現為眼睛,在味道表現為酸,在顏色表現為青色,在音律表現為角音,在聲音表現為呼喚,在身體變化表現為握拳,在情緒表現為憤怒。憤怒會損傷肝,悲傷能抑制憤怒;風邪會傷害筋,燥氣能抑制風;酸味過多會傷害筋,辛味能抑制酸味。
南方產生熱,熱生成火氣,火氣產生苦味,苦味滋養心,心生成血,血滋養脾,心主導舌頭的功能。神靈在天表現為熱,在地表現為火,在身體表現為脈絡,在臟腑表現為心,在孔竅表現為舌頭,在味道表現為苦,在顏色表現為紅色,在音律表現為徵音,在聲音表現為笑聲,在身體變化表現為憂慮,在情緒表現為喜悅。過度喜悅會損傷心,恐懼能抑制喜悅;熱邪會傷害氣,寒氣能抑制熱;苦味過多會傷害氣,鹹味能抑制苦味。
中央產生濕氣,濕氣生成土氣,土氣產生甘味,甘味滋養脾,脾生成肉,肉滋養肺,脾主導口的功能。神靈在天表現為濕,在地表現為土,在身體表現為肌肉,在臟腑表現為脾,在孔竅表現為口,在味道表現為甘,在顏色表現為黃色,在音律表現為宮音,在聲音表現為歌聲,在身體變化表現為噁心嘔吐,在情緒表現為思慮。過度思慮會損傷脾,憤怒能抑制思慮;濕氣會傷害肌肉,風氣能抑制濕氣;甘味過多會傷害肌肉,酸味能抑制甘味。
西方產生燥氣,燥氣生成金氣,金氣產生辛味,辛味滋養肺,肺生成皮毛,皮毛滋養腎,肺主導鼻子的功能。神靈在天表現為燥,在地表現為金,在身體表現為皮毛,在臟腑表現為肺,在孔竅表現為鼻子,在味道表現為辛,在顏色表現為白色,在音律表現為商音,在聲音表現為哭泣,在身體變化表現為咳嗽,在情緒表現為悲傷。悲傷會損傷肺,喜悅能抑制悲傷;燥邪會傷害皮毛,熱氣能抑制燥氣;辛味過多會傷害皮毛,苦味能抑制辛味。
北方產生寒氣,寒氣生成水氣,水氣產生鹹味,鹹味滋養腎,腎生成骨髓,骨髓滋養肝,腎主導耳朵的功能。神靈在天表現為寒,在地表現為水,在身體表現為骨骼,在臟腑表現為腎,在孔竅表現為耳朵,在味道表現為鹹,在顏色表現為黑色,在音律表現為羽音,在聲音表現為呻吟,在身體變化表現為顫抖,在情緒表現為恐懼。恐懼會損傷腎,思慮能抑制恐懼;寒邪會傷害骨骼,濕氣能抑制寒氣;鹹味過多會傷害骨骼,甘味能抑制鹹味。
因此說,天與地,是萬物運行的根本。陰與陽,是萬物變化的源頭。水與火,是陰陽的具體表現。左與右,是陰陽變化的途徑。陰陽的分別,就如同男女血氣的區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