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素問懸解》~ 卷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)

1. 陰陽離合論(二十一)

黃帝問曰:余聞天為陽,地為陰,日為陽,月為陰,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,人亦應之。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,其故何也?岐伯對曰:陰陽者,數之可十,推之可百,數之可千,推之可萬,萬之大,不可勝數,然其要一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「我聽說天是陽,地是陰;太陽是陽,月亮是陰。大月和小月,共三百六十天組成一年,人體也應對應它。現在三陰三陽不符合陰陽規律,這是什麼緣故?」岐伯回答:「陰陽之數,可以推算到十、百、千、萬,萬之大,不可勝數,但它的根本道理只有一個。」

三陰三陽,手三陰、足三陰、手三陽、足三陽也。陰陽之數,數之則少,推之則多,至於十百千萬,萬之大,不可勝數矣,然其要歸則一也。

白話文:

三陰三陽,包括手三陰(肺經、心包經、心經)、足三陰(脾經、肝經、腎經)、手三陽(大腸經、小腸經、三焦經)、足三陽(胃經、膽經、膀胱經)。陰陽的數量,計算起來很少,延伸推論起來卻很多,可以達到成百上千,甚至萬分之多,不可勝數。然而,它們的歸宿卻是一致的。

天覆地載,萬物方生,未出地者,命曰陰中之陰,則出地者,命曰陰中之陽。陽予之正,陰為之主,故生因春,長因夏,收因秋,藏因冬,失常則天地四塞。陰陽之變,其在人者,亦數之可數。

白話文:

天地之間,萬物紛呈,尚未從土中冒出的,叫做「陰中之陰」,已經從土中冒出的,叫做「陰中之陽」。陽氣使萬物生長,陰氣為之主導,因此春天萬物萌發,夏天萬物生長,秋天萬物成熟,冬天萬物收藏。如果季節有失常,那麼天地之間就會閉塞。陰陽的變化,在人體中也有規律可循。

天覆地載,萬物方生,地下曰陰,地上曰陽,未出地者,命曰陰中之陰,則出地者,命曰陰中之陽。天以陽予之正(天以生為正。正與政同),地以陰為之主(地以成為主),故生因於春,長因於夏,收因於秋,藏因於冬。此天地之常也,失常則天地四塞。天地不失其常,則天地之陰陽可數,人稟天地之氣,陰陽之變,其在人者,亦有數之可數也。

白話文:

天空覆蓋著大地,萬物才得以孕育。地下稱為陰,地上稱為陽。未出土的生物,稱為「陰中之陰」;出土後的生物,稱為「陰中之陽」。

天賦予生物陽氣,使之生長;地賦予生物陰氣,使之成形。因此,生物的生長在春天,茁壯在夏天,收成在秋天,儲藏在冬天。這是天地運行的不變法則。如果失衡了,天地四方都會混亂。

天地不失其常,那麼天地間的陰陽變化是可以預測的。人體稟受天地之氣,陰陽變化在人身上也有規律可循。

帝曰: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。岐伯曰:聖人南面而立,前曰廣明,後曰太衝,太衝之地,名曰少陰,少陰之上,名曰太陽。太陽根起於至陰,名曰陰中之陽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我想聽聽三陰三陽之間的相互關係。岐伯回答:聖人朝南站立,前面稱為廣明,後面稱為太衝,太衝這個部位叫做少陰,少陰之上,叫做太陽。太陽的根源生於至陰,稱為陰中之陽。

聖人南面而立,前向南面,後背北方,前曰廣明(廣大光明),後為太衝,太衝之地,名曰少陰(「水熱穴論」踝上各一行,行六者,此腎脈之下行也,名曰太衝),少陰之上,名曰太陽(少陰自足上行,太陽自頭下行)。太陽根起於至陰(穴名,在足小指),名曰陰中之陽。

白話文:

賢明的人面向南方站立,前面是南方,後面是北方。前面稱為「廣明」,後面稱為「太衝」。太衝所在的地方,叫做「少陰」(足踝上方的兩條脈絡,各有六條,這是腎脈向下運行的地方,稱為太衝)。少陰的上面,稱為「太陽」(少陰從足部向上運行,太陽從頭部向下運行)。太陽的根源從「至陰」開始(穴位名稱,位於小腳趾),稱為「陰中之陽」。

中身而上,名曰廣明,廣明之下,名曰太陰,太陰之前,名曰陽明。陽明根起於厲兌,名曰陰中之陽。

中身而上,名曰廣明(陽在上),廣明之下,名曰太陰(陰在下),太陰之前,名曰陽明(前即上也,太陰自足上行,陽明自頭下行)。陽明根起於厲兌(穴名,在足大指之次指),名曰陰中之陽。

白話文:

人體內部,上面稱為「廣明」(陽氣在上面),廣明之下稱為「太陰」(陰氣在下面),太陰的前面稱為「陽明」(前面也就是上面,太陰從腳向頭上行,陽明從頭向下行)。陽明之氣的根本從「厲兌」穴(穴位名,在大拇指邊上的第二個腳趾)開始,稱為「陰中之陽」。

厥陰之表,名曰少陽。少陽根起於竅陰,名曰陰中之少陽。

厥陰與少陽表裡,故少陽為厥陰之表。少陽根起於竅陰(穴名,在足小指之次指),名曰陰中之少陽。

是故三陽之離合也,太陽為開,陽明為闔,少陽為樞。三經者,不得相失也,搏而勿浮,命曰一陽。

太陽,陽之將衰,故為開。陽明,陽之盛極,故為闔。少陽,陽之未盛亦未衰,故為樞。三經者,不得參差相失也。陽性浮,搏而勿浮(鼓搏而不至太浮),命曰一陽,一陽者,三陽不失而合為一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經代表陽氣將要衰退,所以為「開」。陽明經代表陽氣達到極盛,所以為「闔」。少陽經代表陽氣既未盛也未衰,所以為「樞」。這三條經絡必須相協調,不能有偏差。陽性的氣血浮於體表,鼓動但又不浮起,稱為「一陽」。「一陽」指三條陽經沒有偏差,共同運作。

帝曰:願聞三陰。岐伯曰:外者為陽,內者為陰,然則中為陰,其衝在下。名曰太陰。太陰根起於隱白,名曰陰中之陰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希望能聽到關於三陰的理論。

岐伯答覆:外層的是陽,內層的是陰,那麼中間就是陰,它的通路在下面。這個通路叫做太陰。太陰的根源起始於腳底的隱白穴,稱為陰中之陰。

陽在外,陰在內,是中為陰也。其衝在下,名曰太陰,毛際兩旁,足太陰之衝門也(沖者,經氣之街衢也),太陰根起於隱白(穴名,在足大指),名曰陰中之陰。

白話文:

陽氣在表,陰氣在裡,體內為陰。陰氣的運行通路在下面,稱為太陰經。太陰經在小腿毛髮的兩側,腳太陰經的氣血通道在此位置(通路,指經絡氣血流動的通道)。太陰經的根源起於隱白穴(穴位名稱,位於腳大拇指),稱為陰中之陰。

太陰之後,名曰少陰。少陰根起於湧泉,名曰陰中之少陰。

太陰在前,少陰在後。少陰根起於湧泉(穴名,在足心),名曰陰中之少陰。

少陰之前,名曰厥陰。厥陰根起於大敦,陰之絕陽,名曰陰中之絕陰。

厥陰行身之側,亦在少陰之前。厥陰根起於大敦(穴名,在足大指),陰之極,陰而絕陽,名曰陰中之絕陰(純陰也)。

白話文:

厥陰經脈沿著身體兩側運行,位於少陰經脈之前。厥陰經的根源起於大敦穴(位於腳大拇指),是陰氣最盛之處,陰氣極盛導致陽氣完全消失,因此被稱為「陰中之絕陰」(純陰)。

是故三陰之離合也,太陰為開,厥陰為闔,少陰為樞。三經者,不得相失也,搏而勿沉,名曰一陰。陰陽沖沖,積傳為一周,氣里形表,而為相成也。

白話文:

所以三陰經的離合變化中:太陰經為開啟,厥陰經為閉合,少陰經為樞紐。這三條經絡不能互相脫離,互相抗衡而不沉降,稱為一陰。陰陽之氣互相激盪,累積傳遞形成一週,氣血在體內運行,作用於形體表面,而相互促進。

太陰,陰之將衰,為開。厥陰,陰之盛極,為闔。少陰,陰之未盛亦未衰,故為樞。三經者,不得參差相失也,陰性沉,搏而勿沉(鼓搏而不至極沉)命曰一陰,一陰者,三陰不失而合為一也。陰陽運行,沖沖流注,積至傳遍六經,而為一周。一日一夜,周身五十,氣布於里,形固於表,而為相成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陰經主陰氣漸衰,表示啟始。厥陰經主陰氣極盛,表示閉合。少陰經主陰氣未盛也未衰,所以稱為樞紐。這三條經絡是不可參差不齊地分別運行的,陰氣性質沉降,且鼓動而不過於沉降(鼓動而不極度沉降),稱為一陰。這個「一陰」是指三條陰經合而為一,並未失調。陰陽在體內運行,不斷流動,累積並傳佈到六條經絡中,運行了全身一週。一天一夜之間,全身循環五十次,氣血流佈於體內,形體保護於體表,相輔相成。

2. 血氣形志(二十二)

夫人之常數,太陽常多血少氣,少陽常少血多氣,陽明常多氣多血,少陰常少血多氣,厥陰常多血少氣,太陰常多氣少血,此天之常數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正常狀態,太陽經通常氣少血多,少陽經通常氣多血少,陽明經通常氣血都多,少陰經通常氣多血少,厥陰經通常氣少血多,太陰經通常氣多血少,這是人體氣血的自然運行規律。

六經氣血多少,常數如此。

刺太陽出血惡氣,刺少陽出氣惡血,刺陽明出血氣,刺少陰出氣惡血,刺厥陰出血惡氣,刺太陰出氣惡血也。

六經氣血多少既殊,故刺法不同。

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,少陽與厥陰為表裡,陽明與太陰為表裡,是為足之陰陽也。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,少陽與心主為表裡,陽明與太陰為表裡,是為手之陰陽也。凡治病,必先去其血,今知手足陰陽所苦,乃去其所苦,伺之所欲,然後瀉有餘,補不足。

白話文:

腳上的太陽經和少陰經是表裡關係,少陽經和厥陰經是表裡關係,陽明經和太陰經是表裡關係,這是腳部陰陽經絡的對應關係。

手上太陽經和少陰經是表裡關係,少陽經和心包經是表裡關係,陽明經和太陰經是表裡關係,這是手部陰陽經絡的對應關係。

治療疾病時,必須先找出病因,瞭解手足陰陽經絡的病症,找出病因所在,伺機治療,然後針對有病的部分瀉去多餘的氣血,針對有不足的部分補益氣血。

手足陰陽有所苦欲,刺者宜順其所苦欲而補瀉之。

形樂志苦,病生於脈,治之以灸刺。形樂志樂,病生於肉,治之以針石。形苦志樂,病生於筋,治之以熨引。形苦志苦,病生於咽嗌,治之以甘藥。形數驚恐,經絡不通,病生於不仁,治之以按摩醪藥。是謂五形志也。

白話文:

身體舒展、心志憂鬱,疾病產生在血管中,用燒灼和針刺治療。身體舒展、心志愉悅,疾病產生在肌肉中,用針灸和藥物治療。身體疲勞、心志愉悅,疾病產生在筋脈中,用熱敷和牽引治療。身體疲勞、心志憂鬱,疾病產生在咽喉中,用甘甜的藥物治療。身體虛弱,受到驚嚇,經絡不通暢,疾病產生在肌肉麻痺中,用按摩和溫熱藥物治療。這些就是"五形志"的原理。

形志苦樂有五等,故有五治。

3. 太陰陽明論(二十三)

黃帝問曰:太陰陽明為表裡,脾胃脈也,生病而異者,何也?岐伯對曰:陰陽異位,更虛更實,更逆更從,或從內,或從外,所從不同,故病異名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太陰(脾經)和陽明(胃經)是表裡關係,都是脾胃的經脈,但是生病時表現出不同的症狀,這是為什麼呢?

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陰陽經脈的位置發生變化,導致虛實不一,順逆不一。有的病症從內部發生,有的從外部發生,所受影響的經脈不同,所以疾病的表現也就不一樣。

帝問:太陰陽明相為表裡,此脾胃之脈也,生病而異者,何也?蓋脾胃雖皆屬土,而陰陽既異其位,則陽實而陰必虛,陽虛而陰必實,陽從而陰必逆,陽逆而陰必從,更實更虛,更逆更從,是其常也。陽主外,陰主內,其臟腑之虛實逆從,原無一定,則病邪之從外從內,實有不同,所從不同,故病異名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:太陰(脾)和陽明(胃)相表裡,這是脾胃的經脈,為什麼生病後表現不同呢?

其實脾胃雖然都屬土,但陰陽位置不同,就會出現陽氣實證,陰氣虛證,或者陽氣虛證,陰氣實證。陽氣順行,陰氣就會逆行,陽氣逆行,陰氣就會順行。陽氣越實,陰氣就越虛;陰氣越虛,陽氣越實;陽氣越逆,陰氣越從;陰氣越從,陽氣越逆,這是它們的規律。

陽氣主外,陰氣主內,臟腑的虛實逆從本來沒有固定的標準,所以病邪從外而來或從內而生,情況也不同。病邪從哪裡來不同,所以疾病的表現也不同。

帝曰:願聞其異狀也。岐伯曰:陽者,天氣也,主外,陰者,地氣也,主內。陽道實,陰道虛,故犯賊風虛邪者,陽受之,飲食不節,起居不時者,陰受之。陽受之則入六腑,陰受之則入五臟。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,上為喘呼,入五臟則䐜滿閉塞,下為飧泄,久為腸澼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我想聽聽不同的情況。岐伯說:陽氣是天上的氣,主宰外部;陰氣是地上的氣,主宰內部。陽氣的經絡充實,陰氣的經絡空虛,所以侵犯作祟的虛弱寒氣,陽氣會受到影響;飲食沒有節制,起居沒有規律,陰氣會受到影響。陽氣受影響就會進入六腑,陰氣受影響就會進入五臟。進入六腑就會發燒、經常臥牀不起,上面會出現喘息和呼號聲;進入五臟就會腹脹、閉塞、不通,下面就會腹瀉,久了就會導致腸道積液。

願聞其異狀者,願聞其所以異之狀也。陽為天氣,主外,陰為地氣,主內。陽道實,故能格拒風寒,陰道虛,故能容納水穀,賊風虛邪,外傷其表,故陽受之,飲食起居,內傷其里,故陰受之。陽受之則入六腑,六腑陽也,陰受之則入五臟,五臟陰也。入六腑則胃土上逆,心肺不降,身熱不能時臥,上為喘呼,入五臟則脾土下陷,肝木抑遏,少腹䐜滿閉塞,風木後沖,下為飧泄,久為腸澼不斂也。

白話文:

喉嚨主宰天上的天氣,咽喉主宰地下的天氣,因此陽氣會受到風邪的影響,陰氣會受到濕氣的影響。受到風邪侵襲的,會先影響頭部;受到濕氣侵襲的,會先影響下半身。陰氣從腳部向上運行到頭部,再從手臂向下運行到手指尖;陽氣從手部向上運行到頭部,再從腳部向下運行,所以說陽證的症狀會從上半身開始向下發展;陰證的症狀會從下半身開始向上發展。

喉主天氣,咽主地氣,故陽受風氣,陰受濕氣。傷於風者,上先受之,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陰氣從足上行至頭,而下行循臂至指端,陽氣從手上行至頭,而下行至足,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,陰病者下行極而上。

喉主天氣而通於五臟,咽主地氣而通於六腑,六氣通於喉而傷在六腑,五味通於咽而傷在五臟者,陰陽各從其類也,故陽受天之風氣,陰受地之濕氣。傷於風者,上先受之,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,同氣相感也。

白話文:

喉嚨主導天氣,與五臟相通;咽喉主導地氣,與六腑相通。六種外邪之氣通過喉嚨進入身體,會損傷六腑;五種味道通過咽喉進入身體,會損傷五臟。這是因為陰陽各有自己的歸類。陽氣會受到天上的風氣影響,陰氣會受到地上的濕氣影響。受風邪傷害的人,會先從上半身開始;受濕邪傷害的人,會先從下半身開始。這是因為同類之氣會互相感受。

人之陰氣,從足上行至頭,而下行循臂至指端,足之三陰,自足走胸(足太陰上膈挾咽,連舌本,足少陰上膈循喉嚨,挾舌本,足厥陰上膈循喉嚨,連目系,與督脈會於巔,足三陰皆上行至頭),手之三陰,自胸走手也,陽氣從手上行至頭,而下行至足,手之三陽,自手走頭,足之三陽,自頭走足也。陽病者上行極而下,陽經升於手而降於足也,陰病者下行極而上,陰經降於手而升於足也。

白話文:

人的陰氣由腳底向上行至頭部,再從頭部向下行經手臂至手指末端。腳部的三條陰經從足部向上行至胸部(足太陰肺經經過橫膈,靠近咽喉,連接舌根;足少陰心經經過橫膈,沿喉嚨而上,靠近舌根;足厥陰肝經經過橫膈,沿喉嚨而上,連接眼睛,與督脈會合於頭頂。足三陰經都向上行至頭部)。手部的三條陰經從胸部向下行至手。陽氣從手上行至頭部,再由頭部向下行至腳。手部的三條陽經從手部向上行至頭部,腳部的三條陽經從頭部向下行至腳。得了陽病的人,陽氣上行到極點後就會向下,陽經氣血從手上運升到頭部,再降下來到腳上。得了陰病的人,陰氣下行到極點後就會向上,陰經氣血從手上降下來到腳上,再升上去到頭部。

帝曰:脾不主時何也?岐伯曰:脾者,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時長四臟,各十八日寄治,不得獨主於時也。脾臟者,常著於胃土之精也,土者,生萬物而法天地,故上下至頭足,不得主時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:脾髒為什麼不獨自掌管四時?

岐伯回答:脾髒屬於土行,主掌中央,輪流與其他四臟主導四時,各掌管十八天,因此無法獨自掌管四時。脾髒常駐於胃土的精氣中,而土行生萬物,效法天地運行。因此,從上到頭,從下到腳,脾髒無法獨自掌管四時。

脾土主治中央,常以四時之季長於四臟,各十八日,寄治於四維,不得獨主於時也。脾胃相為表裡,脾臟者,常附著於胃,是土之精也,土者,生萬物而法天地,頭象天,足象地,故上下至頭足(胃土自頭至足,脾土自足至頭),不得主時也。

白話文:

脾臟屬土,掌控中央,通常在四季中的特定時段特別強盛,各十八天,寄養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,不能獨自掌控時間。脾胃互為表裡,脾臟通常附著在胃上,是土之精華。土能生萬物,效法天地,頭像天,腳像地,所以上下貫穿頭足(胃土從頭到腳,脾土從腳到頭),所以不能獨自掌控時間。

帝曰: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?岐伯曰:四肢皆秉氣於胃,而不得至經,必因於脾,乃得稟也。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四肢不得稟水穀氣,氣日以衰,脈道不利,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,故不用焉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:脾臟出問題而四肢不能運作是什麼原因?岐伯回答:四肢都從胃部得到氣,而氣卻無法到達四肢的經絡,因為四肢必須透過脾臟,才能得到氣。現在脾臟有病,無法幫胃氣化津液,導致四肢無法吸收到水穀之氣,氣血越來越衰弱,經脈不通,筋骨肌肉都沒有氣血滋養,所以才會無法運作。

土無專宮,寄旺於四維,四肢者,脾土之四維也,故脾主四肢。脾病而四肢不用者,以四肢所稟,水穀之氣,胃者水穀之海,是四肢皆稟氣於胃也。而水穀消化,權在脾土,故水穀入胃,脾土消之,化生精氣,注於四肢,然後至手足之經。胃腑但主受盛,不主消化,水穀不消,則泄利而下,不能化生精氣,至於手足經絡,必因脾土之消磨,四肢乃得稟水穀之氣也。

白話文:

脾臟沒有固定的位置,而是寄居於身體的四個方位,四肢就是脾臟的四個方位。因此,脾臟主管四肢的運作。脾臟生病而導致四肢無法活動,是因為四肢接收到的,是水穀之氣。胃是水穀的海洋,所以四肢都從胃部接收氣。而水穀的消化,則由脾臟負責。因此,水穀進入胃之後,脾臟會將它消化,轉化為精氣,注入四肢,最後到達手足的經絡中。胃和腸胃只負責接收食物,並不負責消化。如果水穀無法消化,就會產生腹瀉和腹痛,無法轉化為精氣,也無法到達手足的經絡。因此,四肢必須依賴脾臟的消化作用,才能得到水穀之氣。

今脾病不能消磨水穀,為胃腑行其津液,四肢不得稟水穀之氣,氣日以衰,則脈道不利,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之,故手足不用也。

白話文:

現在脾臟出了問題,無法消化吸收食物,無法為胃腸提供津液。四肢無法得到食物營養,身體機能日漸衰弱。因此,經絡氣血運行不暢,筋骨肌肉因為缺少營養而無法生長,所以手腳才會變得癱軟無力。

帝曰:脾與胃,以膜相連耳,而能為之行其津液,何也?岐伯曰:足太陰者,三陰也,其脈貫胃屬脾絡嗌,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。陽明者,表也,五臟六腑之海也,亦為之行氣於三陽。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,故為胃行其津液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「脾臟和胃部只是隔著一層膜相連,為什麼脾臟還能運行胃部的津液呢?」

岐伯回答道:「足太陰經是三陰經中的主經,它的經脈貫通胃部,連接脾臟和咽喉,因此足太陰經能運行氣血於三陰經之中。

陽明經是人體的陽經之首,它是五臟六腑匯聚的地方,也被稱為氣血之海。陽明經也能運行氣血於三陽經之中。

各個臟腑通過它們各自的經絡與陽明經相連,從而能從陽明經中獲得氣血。所以,陽明經能幫助胃部運行津液。」

足太陰為三陰,其脈貫胃屬脾絡嗌,是手足三陰之長也,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。行氣於手足三陰。陽明者,太陰之表,五臟六腑之海也,水穀入胃,得脾土之消磨,化生精氣,傳於陽明之經,亦為之行氣於三陽。行氣於手足三陽。臟腑各因其經絡而受氣於陽明,實即太陰之力,故為胃行其津液者,以其善消也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陰脾經是三條陰經的主脈,它的經脈通至胃部,連接著脾臟,並與喉嚨相連,是手足三條陰經中最長的。因此,足太陰脾經負責運氣通暢三條陰經,即手太陰肺經、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。

陽明胃經是足太陰脾經的外表,是五臟六腑的氣血匯聚之地。食物和水進入胃部後,通過脾臟的運化而產生精氣,並輸送至陽明胃經。陽明胃經也負責運氣通暢三條陽經,即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和足陽明胃經。

臟腑各憑藉其經絡而從陽明胃經得到氣血,這其實是足太陰脾經的作用。因此,足太陰脾經能幫助胃部運送津液,因為脾臟善於將食物轉化為津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