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素問懸解》~ 卷二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6)

1. 脈要精微論(十四)

黃帝問曰:診法何如?岐伯對曰:診法常以平旦,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飲食未進,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亂,故乃可診有過之脈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診斷方法如何?岐伯回答說:診斷最好在早晨,陰氣尚未活動,陽氣尚未散發,還沒進食,經絡尚未旺盛,絡脈調和,氣血未亂,所以這時診斷才能檢查出疾病的徵脈。

平旦經絡調勻,氣血安靜,故可診有過之脈。

切脈動靜,而視精明,察五色,觀五臟有餘不足,六腑強弱,形之盛衰,以此參伍,決死生之分。

視精明,察五色,觀目中五色也。余義詳下文。

夫脈者,血之府也,長則氣治,短則氣病,代則氣衰,細則氣少,上盛則氣高,下盛則氣脹,數則煩心,澀則心痛,大則病進。渾渾革革,至如湧泉,病進而危。弊弊綿綿,其去如弦絕者死。

白話文:

脈搏是血液的貯藏處。脈搏流動長緩,氣息通暢;短澀,氣息不暢;間隔時間長,氣息衰弱;細弱,氣息不足;脈搏上部強盛,氣息上升;下部強盛,氣息脹大;脈搏次數過多,心煩意亂;脈搏澀滯,心臟疼痛;脈搏強大,病情加重。

脈搏渾厚有力,如泉水湧動,病情加重而危急。脈搏微弱綿長,猶如琴絃斷裂,預示死亡。

長者,氣舒暢也。短者,氣迫促也。代者,動而中止也。細者,虛而不充也。上盛則氣高,肺胃之逆。下盛則氣脹,肝脾之下陷也。數則心煩,君火之升炎也。澀則心痛,寒水之上犯也。大則病進,正虛而邪旺也。渾渾,盛也,革革,硬也,渾渾革革,至如湧泉,病進而危,大則病進也。

白話文:

長:表示氣息順暢。

短:表示氣息急促。

代:表示氣息活動中斷。

細:表示氣息虛弱不充實。

上盛:表示氣息上衝,導致肺胃逆亂。

下盛:表示氣息下陷,導致肝脾下陷。

數:表示心跳加快,心煩意亂,是因為心火上升造成的。

澀:表示心臟疼痛,是因為寒水侵犯心臟造成的。

大:表示病情加重,正氣虛弱而邪氣旺盛。

渾渾:形容腫脹。革革:形容堅硬。渾渾革革,就像泉水不斷湧出一樣,表示病情嚴重,危及生命。

弊弊,虛浮也,綿綿,軟弱也,弊弊綿綿,去如弦絕者,氣不續也。此明切脈動靜之義。

夫精明五色者,氣之華也,赤欲如白裹朱,不欲如赭,白欲如鵝羽,不欲如鹽,青欲如蒼璧之澤,不欲如藍,黃欲如羅裹雄黃,不欲如黃土,黑欲如重漆色,不欲如地蒼。五色精微象見矣,其壽不久也。

白話文:

五種精華顏色,是氣血的表現。紅色應該像白布包裹著硃砂,不要像赭石那麼暗紅。白色應該像鵝毛,不要像鹽那麼死白。青色應該像蒼璧的顏色,不要像藍靛那麼深。黃色應該像包著雄黃的羅布,不要像黃土那麼土黃。黑色應該像濃漆的顏色,不要像黑泥那麼暗沉。如果這五種顏色微弱、模糊不清,表示此人壽命不會長。

精明者,氣之華也,言目乃五氣之光華也(精華髮越,而生光明,故曰精明)。其中五色欲鮮明,不欲晦黯。若五色微見晦黯之象(精微,微也),則光華外減,神氣乃敗,其壽不得久也。

白話文:

精明的人,是氣血旺盛的表現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的發散處。(精華旺盛,就會產生光亮,所以稱為精明。)其中,五種顏色應鮮明清晰,不應昏暗朦朧。如果五種顏色出現晦暗的徵兆(精微,微弱),就表示氣血衰退,精神也衰弱,壽命也不會長。

夫精明者,所以視萬物,別黑白,審短長,以長為短,以白為黑,如是則精衰矣。

目所以辨白黑短長,若長短黑白淆亂,則精華已衰,所以年壽不永也。此明視精明、察五色之義。

五臟者,中之守也。中盛臟滿,氣勝傷恐者,聲如從窖中言,是中氣之濕也。言而微,終日乃復言者,此奪氣也。衣被不斂,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,此神明之亂也。倉廩不藏者,是門戶不要也。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

白話文:

五臟就像身體中樞的守衛。中氣旺盛、臟腑充盈、氣血強盛的人,聲音會像從地窖裡發出,這是中氣濕盛的表現。言語微弱,一天後才能恢復說話,這是氣血受奪的表現。衣著散亂,言語不分好壞,不避親疏,這是精神混亂的表現。身體就像一座倉庫,如果無法儲存,就是門戶不守。水液持續流失,就是膀胱失藏。能守住中氣的人能活,失守中氣的人會死。

五臟者,中之守也,言五臟主藏精氣,中之守護也。中氣壅滿,語音不徹,聲如從土窖中言,是脾土之濕也。言而微弱,終日乃復言者,此肺氣之奪也。衣被不掩,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,此心神之亂也。水穀泄利,倉廩不藏者,是門戶失約也。小便遺失,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如此則失其守矣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此明觀五臟有餘不足之義。

白話文:

五臟是人體內部的守衛,負責儲藏精氣,守護身體。

如果中氣太旺盛,說話不流暢,聲音像從地窖裡傳出來,這是脾臟濕氣過重的緣故。

說話聲音微弱,很久才能說出一句話,這是肺氣被奪走的表現。

穿著不整齊,說話不注意分寸,親疏不避,這是心神混亂的症狀。

水穀拉肚子,無法儲藏,這是腸胃門戶失守。

小便失禁,水液不停流失,這是膀胱失藏所致。

出現這些情況,就說明身體失守了。能夠守護身體的就能生,失去守護的就會死。由此可見,觀察五臟的充盈與不足,是中醫的重要意義。

六腑者,身之強也。頭者,精明之府,頭傾視深,精神將奪矣。背者,胸中之府,背曲肩隨,腑將壞矣。腰者,腎之府,轉搖不能,腎將憊矣。膝者,筋之府,屈伸不能,行則僂俯,筋將憊矣。骨者,髓之府,不能久立,行則振掉,骨將憊矣,得強則生,失強則死。

白話文:

六腑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。

  • 頭部:是神明之府,如果頭部傾斜、目光深陷,說明精神快消散了。
  • 背部:是胸中的府邸,如果背部彎曲、肩部下垂,說明內臟快衰竭了。
  • 腰部:是腎臟的府邸,如果腰部轉動搖擺不便,說明腎臟快衰竭了。
  • 膝蓋:是筋脈的府邸,如果膝蓋屈伸不利,走路時彎腰駝背,說明筋脈快衰竭了。
  • 骨骼:是髓海的府邸,如果不能長時間站立,走路時搖搖晃晃,說明骨骼快衰竭了。

維持力量才能生存,失去力量才會死亡。

身之強也,言身之所以為強壯也。頭傾視下,(深,下也。)陽氣陷也。背曲肩垂(隨,垂也),宗氣衰也。頭背腰膝骨髓皆見頹敗,如此則失其強矣。得強則生,失強則死。此明六腑強弱、形之盛衰之義。

白話文:

身體強健,身體之所以強健。頭部前傾向下看,陽氣沉降。背部彎曲、肩膀下垂,宗氣衰弱。頭部、背部、腰部、膝蓋、骨髓都顯得衰敗,這樣就失去強健了。得到強健就會生存,失去強健就會死亡。這明確了六腑強弱、形體盛衰的道理。

帝曰:脈其四時動奈何?知病之所在奈何?知病乍在內奈何?知病乍在外奈何?知病之所變奈何?請問此五者,可得聞乎?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脈象在四季的變化情況如何?如何知道疾病所在的位置?如何知道疾病忽然在內部?如何知道疾病忽然在外表?如何知道疾病的變化規律?請問這五個問題,可以給我解答嗎?

義詳下文。

岐伯曰: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。萬物之外,六合之內,天地之變,陰陽之應,彼春之暖,為夏之暑,彼秋之忿,為冬之怒。四變之動,脈與之上下,以春應中規,夏應中矩,秋應中衡,冬應中權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請你談談《黃帝內經》中所說的與天體運行一致的萬物變化。

天空中所有事物,以及地球上所有空間,天地之間的變化,陰陽之間的相互影響:春天的溫暖,造成了夏天的酷暑;秋天的涼爽,造成了冬天的寒冷。

四季變化的運行,與人體經脈的上下運行相應。春天應對正規,夏天應對正方,秋天應對正衡,冬天應對正權。

與天運轉大,言與天運轉移,同其廣大也。凡萬物之外,六合之內,一切天地之變,莫非陰陽之應,彼春之暖化而為夏之暑,彼秋之忿化而為冬之怒。四變之動,見於天時,脈亦與之上下,以春應中規之圓,夏應中矩之方,秋應中衡之浮,冬應中權之沉,天人合氣也。

白話文:

隨著天運的轉動,脈象也會隨著天運的變化而變化,同樣廣闊無垠。凡是天地的萬物以內,六合的範圍之內,一切天地之間的變化,無不是陰陽之氣的相互作用。春天的溫暖轉變為夏天的炎熱,秋天的涼爽轉變為冬天的嚴寒。這四種變化在自然界中展現出來,脈象也隨著它們的變化而上下浮沉。春天脈象像指南針一樣圓整,夏天脈象像規矩一樣方正,秋天脈象像秤桿一樣浮起,冬天脈象像秤錘一樣沉重,這是天地人和氣息合一的體現。

持脈有道,虛靜為保。春日浮,如魚之遊在波,夏日在膚,泛泛乎萬物有餘,秋日下膚,蟄蟲將去,冬日在骨,蟄蟲周密,君子居室。

白話文:

診脈有方法,保持心神安靜平和。春季脈浮,像魚兒在水波上游動。夏季脈在皮肉之間,猶如萬物生長繁茂。秋季脈沉於皮肉之下,蟄伏的蟲子準備冬眠。冬季脈至骨中,蟄伏的蟲子周身密實,君子的心態也應如處於居室中一樣安靜沉穩。

持脈有道,以清虛寧靜為保(保與寶同)。春日浮,如魚之遊在水波之下,半沉半浮也。夏日在膚,泛泛乎(盛也)如萬物之有餘,則全浮矣。秋日下膚,如蟄蟲之將去,半浮半沉也。冬日在骨,如蟄蟲之周密,君子之居室,則全沉矣。

白話文:

把脈是有方法的,需要保持心神明靜。

春天脈象浮在表面,就像魚在水中游動時,一半浮在水面,一半沉在水中。

夏天脈象浮在皮膚表層,強盛旺盛,就像萬物欣欣向榮,脈象完全浮在表面。

秋天脈象在皮膚之下,就像冬眠的蟲子將要出洞,一半浮在表面,一半沉在皮下。

冬天脈象在骨頭內,就像冬眠的蟲子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,或者君子居住在房屋中,脈象完全沉在皮膚之下。

是故冬至四十五日,陽氣微上,陰氣微下,夏至四十五日,陰氣微上,陽氣微下。陰陽有時,與脈為期,期而相失,知脈所分,分之有期,故知死時。

白話文:

因此冬至後四十五天,陽氣微微上升,陰氣微微下降。夏至後四十五天,陰氣微微上升,陽氣微微下降。陰陽氣交替出現,而脈象也隨之而變。當陰陽氣時有時無,知道脈象上的變化,可以由此推算出人死亡的時間。

水藏於冬,陽在下而陰在上,及冬至四十五日,則陽氣微上,陰氣微下。火長於夏,陰在下而陽在上,及夏至四十五日,則陰氣微上,陽氣微下。陰陽之上下有時,悉皆與脈為期,期而相失,是何部不應,則知何脈所分,分之有其日期,故知人死之時節也。

白話文:

水藏在冬季,因此陽氣在下而陰氣在上。到了冬至後四十五天,陽氣略微上升,陰氣略微下降。火長在夏季,因此陰氣在下而陽氣在上。到了夏至後四十五天,陰氣略微上升,陽氣略微下降。陰陽上下有規律,都與脈搏相呼應。如果規律失調,就能知道哪一部位異常,就能分辨出哪條脈絡出了問題。由於脈絡異常有其時間規律,因此可以推算出人的死亡時間。

微妙在脈,不可不察,察之有紀,從陰陽始,始之有經,從五行生,生之有度,四時為宜。補瀉無失,與天地如一,得一之情,以知死生。是故聲合五音,色合五行,脈合陰陽。

白話文:

脈象微妙,不可不仔細觀察。觀察脈象有規律,從陰陽開始。陰陽有經脈,從五行生成。五行生成有節度,應合四時。補瀉得當,才能與天地相應。領悟陰陽一體的道理,就能知道人的生與死。因此,聲音與五音相合,顏色與五行相合,脈象與陰陽相合。

陰陽者,脈之綱紀,故察之有紀,從陰陽始。陰陽分而為五行,故始之有經,從五行生。五行運而為四時,故生之有度,四時為宜。法陰陽五行四時,以治百病,則補瀉無失,與天地如一。得此一之情,以知死生。是故聽五聲合乎五音,察五色合乎五行,診脈合乎陰陽,神聖工巧之妙盡矣。此答帝問脈其四時動之義。

白話文:

陰陽是脈絡的綱領和規律,所以觀察脈象時要以陰陽為綱。陰陽分化為五行,所以脈象的運行有固定的經絡。五行循環而產生四季,所以脈象的變化有四季的規律。根據陰陽、五行、四季的規律來治療疾病,就能做到補瀉得當,與天地合一。領悟了這個規律,就能預測生與死。所以,聆聽音樂時能跟五音相協調,觀察顏色時能跟五行相符合,診脈時能領悟陰陽的變化,這樣神通變化的妙處就完全展現了。這回答了帝王關於脈象在四季中動的道理。

心脈搏堅而長,當病舌卷不能言,其軟而散者,當消環自已。

心竅於舌,其脈搏堅而長,是心火之上炎也,當病舌卷不能言。其軟而散者,則心火退矣,當消環自巳。消,盡也,盡一經之環周,其病自已也。

白話文:

舌頭與心竅相通,如果舌脈堅硬而綿長,說明心火上炎。這時病人會出現舌頭捲曲,不能說話的症狀。如果舌脈變軟而散,說明心火已經消退,環繞周天的病症自然會好。

肺脈搏堅而長,當病唾血,其軟而散者,當病灌汗,至令不復散發也。

肺脈搏堅而長,是肺氣之上逆也,當病唾血。其軟而散者,則肺氣發達,泄於皮毛,當病灌汗(汗如澆灌),至令不復發散而愈也。

白話文:

肺部的脈搏堅硬而有力,表示肺氣上逆,可能會吐血。如果脈搏鬆軟而散漫,說明肺氣充足,從皮膚毛孔外洩,會大量出汗,直到汗液不再排出後才會痊癒。

肝脈搏堅而長,色不青,當病墜若搏,因血在脅下,令人喘逆,其軟而散,色澤者,當病溢飲。溢飲者,渴暴多飲,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也。

白話文:

肝脈搏動堅硬有力且持續時間長,但面色不青,可能會有下墜感,這是因為血積聚在脅肋之下,導致呼吸困難。如果肝脈柔軟而散亂,顏色蒼白,則可能是水液外溢。水液外溢的人會出現口渴、大量飲水,這些水液會滲透到皮肉、腸胃之外。

肝脈搏堅而長,是肝氣之郁陷也,色青者,為肝臟內傷,色不青,當病損墜與搏擊,因而瘀血在脅下,阻甲木下行之路,逆沖胸膈,令人喘逆。其軟而散,色光澤者,是水氣之泛溢,當病溢飲。溢飲者,渴而卒暴多飲,水未及消,而溢入於皮膚腸胃之外也(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)。

白話文:

肝臟的脈搏堅硬且有力,表明肝氣鬱積。如果面色青綠,表示肝臟受傷;如果不青,可能是傷口出血或搏鬥造成,導致瘀血積聚在肋骨下方,阻礙肝木氣的運行,逆流沖入胸腔和橫膈,導致呼吸困難。如果脈搏柔軟而散亂,色澤光亮,可能是水氣泛濫,也就是水腫。水腫是由於口渴而突然大量飲水,這些水還沒來得及消化,就溢出到皮膚和腸胃之外(皮膚內部和腸胃之外)。

脾脈搏堅而長,其色黃,當病少氣,其軟而散,色不澤者,當病足胻腫,若水狀也。

脾脈搏堅而長,是脾氣之郁,其色黃者,濕盛陽虛,脾土困乏,當病少氣。其軟而散,色不澤者,則濕不上侵,而下流膝踝,當病足胻腫,若水狀也。

白話文:

脾臟的脈搏硬而長,表明脾氣鬱結。如果脈色發黃,說明濕氣過盛,陽氣不足,脾胃功能受損,會導致氣虛。如果脈搏軟而散,脈色晦暗,則表明濕氣沒有侵犯上部,而是向下流到膝蓋和小腿,會導致腿部腫脹,類似水腫的症狀。

胃脈搏堅而長,其色赤,當病折髀,其軟而散者,當病食痹。

胃脈搏堅而長,是胃氣之郁,色不赤,為胃腑內傷,色赤者,當病折髀,胃脈從氣衝下髀,抵伏兔,經血瘀阻,故髀骨如折而色赤也。其軟而散者,則胃氣虛弱,當病食痹,食痹者,食下而氣滯如塞也。

白話文:

胃脈搏動堅硬且有力,表示胃氣鬱結。如果脈色不發紅,表示胃腑受傷。脈色發紅,應當患有腿骨骨折,因為胃脈隨著氣流往下衝到腿上,抵達膝蓋,如果經血瘀阻,就會導致腿骨像骨折一樣疼痛發紅。

胃脈搏動柔軟且散漫,說明胃氣虛弱,應當患有食痹。食痹是指食物進入胃內,但氣機不通暢,像堵塞了一樣。

腎脈搏堅而長,其色黃而赤者,當病折腰,其軟而散者,當病少血,至令不復也。

腎脈搏堅而長,是腎氣之郁,其色黃而赤者,土邪剋水,濕蒸為熱,當病折腰。腎位於腰。其軟而散者,腎氣微弱,當病少血,至令不能復舊也。

白話文:

腎脈搏動強勁有力且持續時間長,表示腎氣鬱滯,面色黃中帶紅,是土濕邪氣剋制水,濕熱蒸發成熱,會導致腰部疼痛。腎臟位於腰部。腎脈搏動微弱而散亂,表示腎氣虛弱,會導致血虛,以至於無法恢復健康。

肝與腎脈並至,其色蒼赤,當病毀傷,不見血,已見血,濕若中水也。

肝主筋,其脈弦,腎主骨,其脈沉,肝與腎脈並至,而其色蒼赤,蒼為肝色,赤為心色,心主脈,脈舍血(《靈樞·本神》語),脈色如此,是筋骨血脈皆病,當病形體毀傷。無論不見血與已見血,其身應濕,若中水也。中水者,水入於經,其身必濕。寒水侮土,脾濕內動,外溢經絡,故濕如中水(中水與中風、中濕之中同義)。

白話文:

肝臟掌管筋脈,它的脈象會呈弦狀緊繃。腎臟掌管骨骼,它的脈象會沉伏在深處。肝臟和腎臟的經脈並行,而它們的顏色會呈現青赤色。青色屬於肝臟,赤色屬於心臟,而心臟主管脈絡,脈絡會運載血液。(出自《靈樞·本神》)

如果脈象呈青赤色,就表示筋骨和血脈都出現問題,這時身體會出現損傷和毀壞。無論是否見血,患者的身體都會感到潮濕,就像浸泡在水中一樣。

這種潮濕的感覺是由於寒水侵犯了脾臟,導致脾臟濕氣內動,溢出經絡所造成的。這種潮濕感就像被水浸泡一樣(「中水」與「中風」、「中濕」中的「中」同義)。

帝曰:診得心脈而急,此為何病?病形何如?岐伯曰:病名心疝,少腹當有形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心為牡臟,小腸為之使,故曰少腹當有形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 診斷出病人的心脈跳動急促,這是什麼病?病徵是什麼樣?

岐伯答: 這種病稱為心疝,病人的小腹應該會隆起。

黃帝問: 為什麼這麼說?

岐伯答: 心臟是陽氣旺盛的臟器,而小腸是心臟的使者,所以說小腹應該會有腫脹。

心與小腸為表裡,故小腸為心之使道,凡心內瘀濁,必傳小腸。心脈緊急,病名心疝,小腸受之,是以少腹當有形也。

白話文:

心臟和小腸互為表裡,因此小腸是心臟的通道。如果心臟內部有鬱積或濁氣,必定會傳遞到小腸。心臟脈搏急促,稱為「心疝」,小腸受到影響,因此小腹可能會出現異常的形狀或硬塊。

帝曰:診得胃脈,病形何如?岐伯曰:胃脈實則脹,虛則泄。

胃主受盛,實則藏而不泄,故脹,虛則泄而不藏,故泄也。(此皆甲木刑胃之證,非但胃土自病)

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,寸口之脈中手短者,曰頭痛,寸口脈中手長者,曰足脛痛,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,曰肩背痛,寸口脈沉而橫,曰脅下有積,腹中有橫積痛,寸口脈沉而喘,曰寒熱,寸口脈沉而弱,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。脈急者,曰疝瘕少腹痛。

白話文:

要了解寸口脈的過度或不足:

  1. 寸口脈中手部短小,表示頭痛。

  2. 寸口脈中手部細長,表示足脛痛。

  3. 寸口脈中手部緊促向上搏動,表示肩背痛。

  4. 寸口脈深沉而橫向,表示脅下有積塊,腹部有橫向積塊疼痛。

  5. 寸口脈深沉而有喘氣,表示寒熱之間。

  6. 寸口脈深沉而微弱,表示寒熱及疝氣、少腹痛。

  7. 脈搏急促,表示疝氣、少腹痛。

中手,動應於手也,寸口脈中手而短者,足三陽之不降也,其病在上,曰頭痛(足三陽自頭走足,經氣不降則寸浮,故脈短)。中手而長者,足三陰之不升也,其病在下,曰足脛痛(足三陰自足走胸,經氣不升則尺浮,故脈長)。中手短促而上擊者,手三陽之不升也,病在升路之半,曰肩背痛(手三陽自手走頭,皆由肩升)。

白話文:

中手脈,是反映手部經絡狀況的脈象。

  • 中手脈短:表示足三陽經氣沒有下降,病症在上半身,表現為頭痛。(足三陽經由頭部至足部,經氣不降則寸脈浮起,因此脈象短。)

  • 中手脈長:表示足三陰經氣沒有上升,病症在下半身,表現為足脛疼痛。(足三陰經由足部至胸腔,經氣不升則尺脈浮起,因此脈象長。)

  • 中手脈短促且向上跳動:表示手三陽經氣沒有上升,病症在上升通道的中段,表現為肩背疼痛。(手三陽經由手部至頭部,都經過肩膀的上升通道。)

脈沉而橫者,足厥陰之不升也,病在升路之半,曰脅下有積,腹中有橫積痛(足厥陰由小腹上行脅肋)。脈沉而喘動應手者,曰寒熱,少陽膽經外閉於風寒也(足少陽化氣相火,風寒外束則生寒,相火內鬱則生熱也)。脈沉而軟弱不達者,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,厥陰肝經外閉於風寒也(厥陰,陰極陽生,陰極則生寒,陽復則發熱)。木弱由於水寒,水寒木鬱,結而不行,則生疝瘕,衝擊不寧,則少腹疼痛。

白話文:

脈沉且橫著走,是因為脾經氣血上行受阻,病症在腹部中段,表現為肋骨下有積塊,腹部有橫著的疼痛感(脾經從下腹部向上經過肋骨)。脈沉且隨著呼吸起伏,按壓有反應,說明有寒熱症狀,是少陽膽經被風寒阻閉所致(少陽膽經主升發陽氣,風寒外襲會產生寒氣,而膽火鬱結會產生熱氣)。脈沉且軟弱無力,說明有寒熱症及疝氣、腹中積塊、小腹疼痛,是厥陰肝經被風寒阻閉所致(厥陰肝經屬陰,陰極則生寒,陽氣回升則發熱。肝屬木,虛弱是由腎水寒涼所致,腎水寒涼導致肝鬱,鬱結不通則生疝氣,衝擊不暢則小腹疼痛)。

脈緊急者,曰疝瘕少腹痛,以其水寒之深,而木鬱之極也。

脈滑曰風。脈澀曰痹。緩而滑曰熱中。盛而緊曰脹。尺脈緩澀,謂之解㑊。安臥脈盛,謂之脫血。尺澀脈滑,謂之多汗。尺寒脈細,謂之後泄。尺粗長熱者,謂之熱中。解與懈同,㑊與跡同。

白話文:

脈搏滑利表示有風。脈搏澀滯表示有痹症。脈搏緩慢而滑表示有熱在體內。脈搏強盛而緊繃表示有腹脹。尺脈緩慢而澀滯,稱為懈跡。安臥時脈搏強盛,稱為脫血。尺脈澀滯而滑利,稱為多汗。尺脈寒涼而細弱,稱為後泄。尺脈粗大、長熱,稱為熱中。解和懈同義,跡和㑊同義。

風病脈滑,衛氣閉斂而營血鬱動也。痹病脈澀,營血凝瘀而衛氣阻滯也。緩而滑曰熱中,熱氣之外達也。盛而緊曰脹,寒氣之外束也。尺脈緩澀,謂之解㑊,邪熱消爍,陰精耗損,而形跡懈怠也。安臥脈盛,謂之脫血,身未動搖而脈不寧靜,是血亡而氣不守也。尺膚澀而脈滑,謂之多汗,是營血化汗而外泄也(血亡則皮澀,臟氣不行則脈滑)。

白話文:

脈象的意義:

  • 脈搏滑利:風邪導致衛氣閉塞,營血鬱滯。
  • 脈搏澀滯:痹證導致營血凝滯,衛氣阻滯。
  • 脈搏緩而滑:熱邪在體內,熱氣向外發散。
  • 脈搏強而緊:寒邪在體外,寒氣向內收束。
  • 尺脈緩而澀:邪熱消散,陰精耗損,身體疲倦。
  • 安靜臥牀時脈搏強勁:氣血脫失,身體未動脈搏卻不安靜,表示血氣不足而不能守住脈搏。
  • 尺部皮膚乾燥而脈搏滑利:出汗過多,營血化為汗液而外泄。(氣血不足會導致皮膚乾燥,臟腑功能失常會導致脈搏滑利。)

尺膚寒而脈細,謂之後泄,是水寒木陷而下衝也。尺膚粗而常熱,謂之熱中,是邪熱爍陰,而皮膚失其潤澤也。(此上二段,舊誤在「平人氣象」中)

白話文:

手腳皮膚發寒且脈搏細微,稱為「後泄」,是水寒侵入肝木(屬木)而下衝損傷的表現。

手腳皮膚粗糙且經常發熱,稱為「熱中」,是邪熱灼傷陰液,使得皮膚失去滋潤的結果。(此兩段原文過去誤置於「平人氣象」一章中)

粗大者,陰不足,陽有餘,為熱中也。來疾去徐,上實下虛,為厥巔疾。來徐去疾,上虛下實,為惡風也,故中惡風者,陽氣受也。

白話文:

身體強壯的人,是因為陰氣不足,陽氣有餘,屬於熱病。

發病急,好轉慢,上半身實熱,下半身虛寒,這是癲癇。

發病慢,好轉快,上半身虛寒,下半身實熱,這是傷風。所以,傷風的人是因為陽氣受到感染。

皮粗而脈大者(統尺寸言),陰不足,陽有餘,此為熱中也(承上尺粗常熱者,謂之熱中,而申明之)。來疾而去徐,是上實而下虛,上實者,此為厥巔之疾(三陽不降,其病在頭)。來徐去疾,是上虛而下實,上虛者,此為惡風也(「仲景脈法」:風則浮虛,惡風,邪風也)。故中惡風者,陽氣受之,陽氣在上,是以上虛也。

白話文:

皮膚粗糙、脈搏粗大(指尺寸脈),表示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,這是熱中症的現象(承接上文,如果尺脈粗且經常發熱,稱為熱中,這裡進一步說明)。脈搏來得快去得慢,表示上面實、下面虛,上面實是因為厥巔之疾(三陽經氣不降,病症在頭部)。脈搏來得慢去得快,表示上面虛、下面實,上面虛是因為惡風(《仲景脈法》:「風則浮虛」,惡風,指邪風)。因此,得惡風的人,陽氣會受到影響,陽氣在上面,所以上面虛。

有脈俱沉細數者,少陰厥也。沉細數散者,寒熱也。浮而散者,為眴僕。諸浮不躁者,皆在陽,則為熱,其有躁者,在手。諸細而沉者,皆在陰,則為骨痛,其有靜者,在足。數動一代者,病在陽之脈也,泄及便膿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脈搏都沉細而又數快的,這是少陰厥症。脈搏沉細數散的,是寒熱病。脈搏浮而散亂的,是熱病。所有浮脈但不急躁的,都在陽脈,主熱證,其中急躁的,在手部。所有細而沉的脈象,都在陰脈,主骨痛,其中平靜的,在足部。脈搏數動,每動一下就動得很快,是陽脈有病,伴有拉肚子和膿便。

有脈俱沉細數者,此少陰之厥也。足少陰自足走胸,上行為順,下行為逆,腎氣虛寒,不能上化木火,故脈沉細數者,乙木沉陷而鬱動於水中也。此緣少陰逆行,肝木失生,故脈象如是。沉細數散者,此為寒熱也,沉細則水旺而生寒,數散則木鬱而生熱。沉細者,少陰之陰勝而陽敗也,數散者,厥陰之陰極而陽復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象都表現出沉、細、數這三種特徵,則屬於少陰經的厥證。足少陰腎經從足部運行到胸部,向上運行是順行,向下運行是逆行。如果腎氣虛寒,無法上化為木火,因此脈象表現為沉、細、數,乙木沉陷而鬱動於水中。這是因為少陰經逆行,肝木失去生髮之氣,所以脈象如此。

如果沉、細、數外還表現出散亂,則代表既有寒證又有熱證。沉、細表示水氣旺盛而生寒,數、散表示木氣鬱結而生熱。沉、細表示少陰經的陰氣勝而陽氣衰,數、散表示厥陰經的陰氣極盛而陽氣復甦。

浮而散者,此為眴僕,浮則相火上逆,散則甲木拔根,甲木失根,陽氣浮散,旋轉不寧,故頭目眴運而昏迷顛仆也。諸浮而不躁者,皆在陽經,則為熱,其有躁者,則在手三陽,手三陽者,陽中之陽也。諸細而沉者,皆在陰經,則為骨痛,其有靜者,則在足三陰,足三陰者,陰中之陰也(陽性浮,故浮則皆在陽經,浮而躁,則陽盛極矣,是以在手。陰性沉,故沉則皆在陰經,沉而靜,則陰盛極矣,是以在足也)。

白話文:

浮動而散亂的,稱為眴僕。浮動是因為心火上逆,散亂是因為肝木拔根(肝屬木)。肝木失根,陽氣浮散,旋轉不寧,所以頭目眴運而昏迷顛僕。

所有浮動而不躁動的,都循行於陽經,這是熱象。如果有躁動的,循行於手三陽經(手太陰肺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)。手三陽經是陽中之陽。

所有細微而沉潛的,都循行於陰經,這是骨痛。如果有靜止不動的,循行於足三陰經(足太陰脾經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少陰腎經)。足三陰經是陰中之陰。

(陽性浮越,所以浮動的都循行於陽經,浮動而躁動,則是陽氣旺盛到了極點,所以循行於手三陽經。陰性沉降,所以沉潛的都循行於陰經,沉潛而靜止,則是陰氣旺盛到了極點,所以循行於足三陰經。)

數動而一代者,此病在陽之脈也,主大便泄利及便膿血。蓋陽明胃腑,主受盛水穀,胃土上逆,壅礙少陽下行之路,甲木不舒,侵逼胃腑,水穀莫容,故生泄利。少陽相火,傳於胃腑,自胃腑而傳大腸,瘀蒸腐爛,故便膿血。其數動而一止者,少陽陽明之經瘀塞而不通暢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搏數次跳動後才跳動一次,這種情況屬於陽脈的病症,主要表現為腹瀉、便中帶有膿血。這是因為陽明胃腸負責接收和儲存食物和水,而胃液上逆,會阻塞少陽脈下行的通路。甲木受阻,不能舒展筋骨,會侵犯胃腸,導致食物和水無法容納,從而引起腹瀉。少陽相火通過胃腸傳到大腸,引起瘀滯、腐爛,所以便中會帶有膿血。脈搏數次跳動後才跳動一次,是因為少陽陽明經絡瘀塞不通暢導致的。

諸過者,切之澀者,陽氣有餘也,滑者,陰氣有餘也。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,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,陰陽有餘,則無汗而寒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把脈時,脈象粗澀,表示陽氣過剩;脈象滑利,表示陰氣過剩。陽氣過剩,會導致身體發熱但不出汗;陰氣過剩,會導致出汗過多且身體發冷;陰陽同時過剩,則會既不出汗又感到寒冷。

衛性收斂,斂則脈澀,營性疏泄,泄則脈滑,諸脈有過者,切之澀者,是陽氣有餘也,滑者,是陰氣有餘也。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,清氣之外斂也,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,溫氣之外泄也,陰陽俱有餘,則無汗而寒,營衛皆閉,表寒而裡熱也。

白話文:

衛氣性質收斂,收斂則脈絡緊澀,營氣性質疏泄,疏泄則脈絡滑利。如果某條脈絡超過正常,摸起來緊澀,說明陽氣過剩;摸起來滑利,說明陰氣過剩。陽氣過剩,會出現身體發熱、不流汗的現象,這是清氣向外收斂所致;陰氣過剩,會出現流汗多、身體發冷的現象,這是溫氣向外疏泄所致;陰陽同時過剩,則會出現不流汗、身體發冷的現象,這是營氣和衛氣都閉塞,表層發冷、裡層發熱所致。

臂多青脈曰脫血。頸脈動喘疾咳曰水。目裹微腫,如臥蠶起之狀,曰水。溺黃赤,安臥者,黃疸。目黃者,曰黃疸。已食如飢者,胃疸。面腫曰風。足脛腫曰水。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,妊子也。

白話文:

  • 手臂上青筋明顯,叫做「脫血」。
  • 頸部脈搏搏動快,伴有喘息、咳嗽,叫做「水」。
  • 眼睛周圍略微腫脹,像臥蠶一樣,叫做「水」。
  • 尿液呈黃色或紅色,且平躺著,叫做「黃疸」。
  • 眼睛發黃的,叫做「黃疸」。
  • 吃完東西還感到飢餓,叫做「胃疸」。
  • 臉部腫脹,叫做「風」。
  • 小腿腫脹,叫做「水」。
  • 女性手少陰脈搏動得特別明顯的,表示懷孕了。

肝藏血,其色青,臂多青脈者,風木疏泄而肝血脫亡也。頸脈者,足陽明之大迎(結喉旁之動脈),頸脈動喘疾咳者,水邪上逆而肺胃之氣阻也。目裹者,足陽明之承泣(穴名),目裹微腫.如臥蠶起狀者,水邪侮土,直犯陽位也。溺黃赤者,脾土濕陷,肝木抑遏,郁生下熱,傳於膀胱,膀胱濕熱,故溺黃赤。

白話文:

肝臟儲存血液,肝的顏色是青色。手臂上有許多青色脈絡的人,表示風邪疏散了肝血,使肝血耗盡。

頸部的脈搏,屬於足陽明經的「大迎穴」(喉結旁的動脈)。頸脈搏動快,伴有氣喘和咳嗽,表示水邪上逆,阻礙了肺和胃的氣機。

眼睛下有眼袋的人,屬於足陽明經的「承泣穴」。眼袋微腫,像臥蠶一樣,表示水邪侵犯了脾土,直接影響了陽位(膀胱)。

尿液呈黃赤色,表示脾土濕陷,肝木受到壓抑,鬱積產生下焦的熱,傳到膀胱。膀胱濕熱,所以尿液呈黃赤色。

水道梗澀,風木不能疏泄,濕熱淫蒸,傳於周身,則為黃疸。脾氣困乏,故安臥不欲動轉。目黃者,亦曰黃疸,濕氣浸淫於頭目也。已食如飢者,胃疸,胃腑濕熱,水穀消化之速也(疸與癉同,熱也)。面腫曰風,風動則面浮也。足脛腫曰水,水旺土濕,陽氣不能下達也。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,妊子也,手少陰脈動神門(在掌後下廉高骨內)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文:

水道梗澀,風木不能疏泄,濕熱淫蒸,傳於周身,則為黃疸。脾氣睏乏,故安臥不欲動轉。目黃者,亦曰黃疸,濕氣浸淫於頭目也。已食如飢者,胃疸,胃腑濕熱,水穀消化之速也(疸與癉同,熱也)。面腫曰風,風動則面浮也。足脛腫曰水,水旺土濕,陽氣不能下達也。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,妊子也,手少陰脈動神門(在掌後下廉高骨內)。

身體的水道不通暢,風木之氣無法發揮疏通的作用,濕熱之氣過盛,蔓延到全身,就會導致黃疸。脾氣虛弱,因此會安詳地躺在牀上,不想動彈。眼睛發黃的現象也叫黃疸,是濕氣浸潤頭目所致。吃飽了還感到飢餓,是胃疸,是由於胃腑濕熱,導致食物消化過快(疸和癉同義,指熱證)。面部腫大稱之為風腫,是風氣活動導致面部浮腫。小腿腫脹稱之為水腫,是水氣過盛,土氣濕潤,陽氣無法下達所致。婦女生殖系統的經絡脈搏跳動顯著,是懷孕的徵兆,手少陰脈搏動神門穴(位於手掌後下方,掌骨內側)。

胎生土位,礙水火交濟之路,君火上炎,故神門動甚。其於氣口,則應在左寸也(此段舊誤在「平人氣象」中)。此答黃帝問知病所在之義。

白話文:

胎兒位於土位,阻礙了水火交會的通路。君火(心火)上炎,因此神門(心神)受到極大影響。在氣口(寸口脈)的方位,應當在左手的寸脈位置(這一段以前錯誤地放在「平人氣象」中)。這是回答黃帝提出的問題,得知疾病發生的所在部位。

寸口脈沉而堅者,曰病在中,寸口脈浮而盛者,曰病在外。脈盛滑堅者,曰病在外,脈小實而堅者,病在內。

沉堅為中,浮盛為外,盛滑為外,小實為內,此表陽里陰之形體也。(此段舊誤在「平人氣象」中)

尺內兩傍,則季脅也,尺外以候腎,尺裡以候腹。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,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,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,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,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。

白話文:

尺骨內側的兩旁是兩脅,尺骨外側用來診候腎,尺骨內側用來診候腹部。

中指上方,靠外用來診候肝,靠內用來診候膈;靠外用來診候胃,靠內用來診候脾。

無名指上方,靠外用來診候肺,靠內用來診候胸中;靠外用來診候心,靠內用來診候膻中。

拇指前方診候身體前部,後方診候身體後部;上端到最頂端診候胸喉中的情況;下端到最底端診候少腹、腰股、膝脛、足中的情況。

尺內兩傍,則季脅以下之部也,尺之外側以候腎,尺之內側以候腹,此診下焦之法也。中附上,兩關脈也,左之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,右之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,此診中焦之法也。上附上,兩寸部也,右之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,左之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(手心主也)。此診上焦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尺骨內外兩側的區域,是季脅以下的部位。尺骨外側可以反映腎臟的狀態,內側可以反映腹部的狀態。這是診斷下焦的方法。

中指上方,兩根關脈的區域。左邊外側可以反映肝臟的狀態,內側可以反映橫膈的狀態。右邊外側可以反映胃的狀態,內側可以反映脾臟的狀態。這是診斷中焦的方法。

食指上方,兩根寸脈的區域。右邊外側可以反映肺的狀態,內側可以反映胸中的狀態。左邊外側可以反映心的狀態,內側可以反映膻中的狀態(與心主相關)。這是診斷上焦的方法。

前部之脈以候前半,後部之脈以候後半,上竟上者(竟,盡也)。胸膈咽喉中事也,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。

白話文:

身體前方的脈象反應前半身的情況,後方的脈象反應後半身的情況,向上到達頭部,反應胸、膈、咽喉等部位的狀況;向下到達足部,反應小腹、腰、腿、膝蓋、腳踝、腳部等部位的狀況。

推而外之,內而不外,有心腹積也。推而內之,外而不內,身有熱也。推而上之,上而不下,腰足清也。推而下之,下兩不上,頭項痛也。按之至骨,脈氣少者,腰脊痛而身有痹也。故曰知內者,按而紀之,知外者,終而始之。此六者,持脈之大法。

白話文:

向外推動脈象,而脈內部不反映於外部,表示內有腹中積聚。向內推動脈象,而脈外部不反應於內部,表示身體有熱。向上面推動脈象,而脈只在上面而不往下傳,表示腰部和足部清爽。向下面推動脈象,而脈只在下面不往上傳,表示頭部和頸部疼痛。按壓脈象一直到骨頭,脈氣微弱者,表示腰部和脊椎骨疼痛,且身體麻痹。所以說,瞭解脈象內部的變化,就要按壓脈象並記錄。瞭解脈象外部的變化,就要從頭到尾按壓脈象。這六種方法,是把脈的大原則。

知內者,按其處而經紀之,言不差也。知外者,終其事而如始之,言不亂也。此六者,持脈之大法,謂兩寸、兩關、兩尺診法之大要也。此答帝問知病乍在內、知病乍在外之義。

白話文:

懂得內在病情的人,根據疾病所在的部位判斷病情,不會有差錯。瞭解外在病情的人,從疾病的症狀和發展過程中,找出疾病的根源,不會雜亂無章。這六條是診脈的基本法,指兩寸、兩關、兩尺的診脈方法。這是回答皇上所提的「如何得知疾病的根源究竟是內還是外」這個問題的原則。

帝曰:病成而變何謂?岐伯曰:風成為寒熱,久風為飧泄,脈風成為癘,癉成為消中,厥成為巔疾,病之變化,不可勝數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:疾病形成後會產生什麼變化?

岐伯答:風濕會演變成寒熱,長期的風濕會導致腹瀉,脈絡受風會變成瘟疫,瘟疫會演變成腸胃消化不良,厥氣會轉化為頭暈,疾病的變化,難以一一列舉。

病成而變者,病成而變生諸證也,此因上文知病之所變而重問之。風成為寒熱者,風閉皮毛,則生寒熱。久風為飧泄者,風木鬱陷,則生飧泄。脈風成為癘者,風傷衛氣,衛閉而遏營血,血熱不得透發,經脈腐敗,則生疝癩也。癉成為消中者,胃腑濕熱,故善食而善消也。厥成為巔疾者,足之三陽,厥逆不降,故生巔頂之疾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形成後又發生變化,就會出現各種症狀。這是因為上文知道疾病會發生哪些變化,所以進一步詢問這些變化。風病變成寒熱,是因為風閉塞皮毛,就會產生寒熱。長期的風病變成腹瀉,是因為風木鬱積下陷,就會產生腹瀉。脈風變成疝氣,是因為風邪損傷衛氣,衛氣閉塞而阻遏營血,營血熱毒無法透發,經脈腐敗,就會產生疝氣。癉疾變成消瘦,是因為胃腑濕熱,所以食量大但容易消瘦。厥逆變成頭頂疾病,是因為足部的三條陽經,厥逆不下降,所以會產生頭頂的疾病。

此皆病成之所變化,諸如此類,不可勝數也。

帝曰:諸癰腫筋攣骨痛,此皆安生?岐伯曰:此寒氣之腫,八風之變也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此四時之病,以其所勝治之則愈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各種癰腫、筋攣和骨痛,這些都是哪來的?

岐伯答:這是寒氣引起的腫脹,是八種風邪轉化造成的。

黃帝問:該如何治療呢?

岐伯答:這屬於四時之病,用與所患之時相反的氣候來治療,就能治癒。

癰疽腫硬,筋攣骨痛,此因風寒閉其經脈,營衛阻梗而成,乃八風感襲之所變化也。按其四時之病,以其所勝治之則愈,如以寒治熱、以風治濕之類。

白話文:

癰疽腫脹變硬,筋骨疼痛,這是因為風寒閉塞了經脈,營衛不暢通而造成的,它是八風侵襲身體所產生的變化。根據不同季節的病症,用相剋的治療方法就可以治癒,比如用寒性藥物治療熱性疾病、用風性藥物治療濕性疾病。

帝曰:人之居處動靜勇怯,脈亦為之變乎?岐伯曰: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,皆為變也。是以夜行則喘出於心,淫氣病肺,有所驚恐,喘出於肺,淫氣傷肝,有所墜恐,喘出於肝,淫氣害脾,度水跌僕,喘出於腎與骨,淫氣傷心。當是之時,勇者氣行則已,怯者則著而為病也。故曰診病之道,觀人勇怯骨肉皮膚,能知其情,以為診法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人的生活起居、動靜、勇敢或膽小,脈搏也會因此變化嗎?

岐伯回答:凡是人的驚嚇、害怕、憤怒、勞累、運動或靜止,都會引起脈搏的變化。所以,夜間行走會氣喘,是由於心臟的氣喘息,外邪侵犯肺部所致;受到驚嚇會氣喘,是由於肺部的氣喘息,外邪侵犯肝臟所致;從高處墜落會氣喘,是由於肝臟的氣喘息,外邪侵犯脾臟所致;渡水跌倒會氣喘,是由於腎臟和骨骼的氣喘息,外邪侵犯心臟所致。在這些情況下,勇敢的人氣血運行順暢,就能恢復健康;而膽怯的人氣血瘀滯,就會得病。所以,診病的方法,要觀察患者的勇敢或膽怯程度、骨肉皮膚的情況,就能瞭解他們的病情,作為診斷的依據。

夜行勞力汗出,君火失藏,汗為心液。則喘出於心。心火淫泆,而刑肺金,是以病肺。有所驚恐,膽火升炎(膽主驚),肺金受傷,則喘出於肺。肝木被刑,是以傷肝。有所墮恐,風木下陷,則喘出於肝(墮墜亦生驚恐。肝膽皆主驚,膽病則上逆,肝病則下陷,故墮墜驚恐,肝偏受之)。

白話文:

晚上從事勞力活出汗過多,體內的君火失去了約束。汗液是心臟的津液,所以喘氣問題出於心臟。心火旺盛氾濫,剋制了肺金,因此會導致肺部疾病。

受到了驚嚇,膽火上升(膽臟主驚),肺金受傷,就會出現喘氣問題。肝木被剋制,因此會傷及肝臟。受到了驚嚇或墜落,風木下陷,這時喘氣問題就出於肝臟(墜落也會產生驚嚇。肝膽都主驚,膽臟有病則向上逆,肝臟有病則向下陷,因此墜落驚嚇的問題,肝臟受影響較大)。

脾土被刑,是以害脾。度水跌僕,而生恐懼,腎水受病(腎屬水而主恐)。心火被刑,是以傷心。勇者氣盛,故流行而不病,怯者氣虛,故留著而為病也。

白話文:

當脾土(脾臟)受到侵害時,會導致脾臟受傷。如果在水中跌倒,就會產生恐懼,這是因為腎臟受損(腎臟屬水且主掌恐懼)。心火(心臟機能)受到侵害時,會導致心臟受傷。勇敢的人氣盛,所以可以隨意行動而不會生病;膽小的人氣虛,所以容易感到恐懼並產生疾病。

夫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,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,持重遠行,汗出於腎,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,搖體勞苦,汗出於脾。故春秋冬夏四時,陰陽生病,起於過用,此為常也。

白話文:

過度飲食後,胃裡食物過多會導致出汗。突然受到驚嚇會導致心神受損,從而出汗。負重遠行會導致腎氣損耗,從而出汗。快速奔跑和恐懼會導致肝氣耗傷,從而出汗。過度勞動會導致脾氣損耗,從而出汗。因此,無論在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,由於過度使用身體,陰陽失衡就會導致疾病產生。這是很常見的現象。

汗出則氣泄而陽亡,是以病生。故春秋冬夏四時之中,或陰或陽(春夏為陽,秋冬為陰),其一切生病,皆起於過用其精氣而得,此為常事也。(二段舊誤在「經脈別論」)

白話文:

如果出汗過多,就會導致氣血虧虛和陽氣喪失,從而引發疾病。因此,在春秋冬夏四個季節中,無論是陰氣或陽氣盛行(春夏為陽,秋冬為陰),所有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過度消耗精氣所致,這是很常見的情況。(第二段的舊錯誤出現在「經脈別論」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