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問懸解》~ 卷七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1)

1. 四時刺逆從論(五十五)

皮膚引急,收斂而不發也。

帝曰:逆四時而生亂氣奈何?岐伯曰:春刺絡脈,血氣外溢,令人少氣。春刺肌肉,血氣環逆,令人上氣。春刺筋骨,血氣內著,令人腹脹。

春刺絡脈,則瀉心氣,血氣外溢,令人少氣。春刺肌肉,則瀉脾氣,血氣環逆(環逆,四維俱逆。土居五行之中,土病則四旁俱逆也),令人上氣,胃逆而肺阻也。春刺筋骨,則瀉腎氣,血氣內著,令人腹脹,水寒而土濕也。

夏刺經脈,血氣乃竭,令人解㑊。夏刺肌肉,血氣內卻,令人善恐。夏刺筋骨,血氣上逆,令人善怒。

夏刺經脈,則瀉肝氣,血氣衰竭,令人解㑊(㑊與跡同,形跡懈怠也)。夏刺肌肉,則瀉脾氣,血氣內卻,令人善恐,土陷而水侮也(腎主恐故)。夏刺筋骨,則瀉腎氣,血氣上逆,令人善怒,水不能生木,甲木逆而乙木陷,肝陷則怒生,升氣不遂也。

秋刺經脈,血氣上逆,令人善忘。秋刺絡脈,氣不外行,令人臥不欲動。秋刺筋骨,血氣內散,令人寒慄。

秋刺經脈,則瀉肝氣,血氣上逆,令人善忘,甲木逆而乙木陷,木鬱風生,疏泄太過,不能藏往也。秋刺絡脈,則瀉心氣,氣不外行,令人臥不欲動,火敗而陽虛也。秋刺筋骨,則瀉腎氣,血氣內散,令人寒慄,陽根失藏而寒水下動也。

冬刺經脈,血氣皆脫,令人目不明。冬刺絡脈,內氣外泄,留為大痹。冬刺肌肉,陽氣竭絕,令人善忘。

冬刺經脈,則瀉肝氣,血氣皆脫,令人目不明,魂傷而神敗,不能外光也。冬刺絡脈,則瀉心氣,內氣外瀉,留為大痹,火瀉而陰凝也。冬刺肌肉,則瀉脾氣,陽氣竭絕,令人善忘,脾陷胃逆,戊土不能降蟄,陽氣升泄而失藏也。(四段與「刺法論」略同)

凡此四時刺者,六經之病不可不從也,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。故刺不知四時之經,病之所生,以從為逆,正氣內亂,與精相薄。必審九候,正氣不亂,精氣不轉。

相淫病者,亂氣相淫而生病也。正氣內亂,與精相薄,正氣亂常,與未亂之精氣彼此薄迫也。正氣不亂,精氣不轉,正氣不至內亂,則精氣自不迴轉而為邪淫也。正氣,經氣也。精氣,臟氣也。

刺五臟,中心一日死,其動為噫,中肝五日死,其動為語,中腎六日死,其動為嚏欠,中肺三日死,其動為咳,中脾十日死,其動為吞。刺傷人五臟必死,其動則依其臟之所變候知其死也。

刺五臟中心至其動為吞一段,與「刺禁論」同。動即變也,五臟之變動有近遠,依其臟之所變而候其動,則知其死期矣。

白話文:

四時刺逆從論(五十五)

皮膚緊繃,收斂而不舒展。

黃帝問:違反四時規律而引發氣血紊亂會怎樣?
岐伯答:
春季若針刺絡脈,會使血氣外溢,令人氣短。若針刺肌肉,血氣循環逆亂,令人喘息上逆。若針刺筋骨,血氣內滯,令人腹脹。
春季刺絡脈會耗損心氣,血氣外溢導致氣短;刺肌肉會耗損脾氣,血氣逆亂(土居中位,土病則四周皆逆)引發喘息,因胃氣上逆、肺氣受阻;刺筋骨會耗損腎氣,血氣內滯導致腹脹,因水寒土濕。

夏季若針刺經脈,血氣衰竭,令人疲乏無力。若針刺肌肉,血氣內退,令人易驚恐。若針刺筋骨,血氣上逆,令人易怒。
夏季刺經脈會耗損肝氣,血氣衰竭導致懈怠;刺肌肉會耗損脾氣,血氣內退引發恐懼(土陷腎侮);刺筋骨會耗損腎氣,血氣上逆易怒(因水不涵木,肝氣逆陷)。

秋季若針刺經脈,血氣上逆,令人健忘。若針刺絡脈,氣不外行,令人嗜臥懶動。若針刺筋骨,血氣內散,令人寒戰。
秋季刺經脈會耗損肝氣,血氣上逆致健忘(木郁風生,記憶不藏);刺絡脈會耗損心氣,氣不外行致倦怠(火衰陽虛);刺筋骨會耗損腎氣,血氣內散致寒戰(陽根不固,寒水內動)。

冬季若針刺經脈,血氣外脫,令人視力模糊。若針刺絡脈,內氣外洩,易成頑固痹症。若針刺肌肉,陽氣衰絕,令人健忘。
冬季刺經脈會耗損肝氣,血氣外脫致目不明(魂傷神敗);刺絡脈會耗損心氣,內氣外洩成痹(火瀉陰凝);刺肌肉會耗損脾氣,陽氣衰絕致健忘(脾陷胃逆,陽氣失藏)。

以上四時刺法,須順應六經病症規律,否則會引亂氣交雜致病。針刺若不識四時經脈與病因,反逆為順,將致正氣內亂,擾亂精氣。必須細察九候脈象,確保正氣不亂,精氣不妄動。

所謂“相淫病”,即亂氣交織致病。正氣內亂則與精氣相衝,未亂之精氣受迫。若正氣不亂,精氣自不妄動。正氣指經氣,精氣指臟氣。

誤刺五臟的後果:
刺中心臟一日內死,症狀為噯氣;
刺中肝臟五日內死,症狀為多語;
刺中腎臟六日內死,症狀為打噴嚏、呵欠;
刺中肺臟三日內死,症狀為咳嗽;
刺中脾臟十日內死,症狀為吞咽。
刺傷五臟必致命,觀察相應症狀可預知死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