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編注,宋·林億、高保衡、孫奇校正

《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》~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序 (2)

回本書目錄

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序 (2)

1.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序

又按漢張仲景《傷寒論》〈序〉云:『撰用《素問》、《九卷》、《八十一難經》、《隂陽大論》。』是《素問》與《隂陽大論》两書甚明,乃王氏并《隂大論》於《素問》中也,要之《隂陽大論》亦古醫經,終非《素問》第七矣。」。冀乎究尾明首,尋註㑹經,開發童蒙,宣揚至理而已。

其中簡脫文斷,義不相接者,捜求經論所有,遷移以補其處。篇目墜缺,指事不明者,量其意趣,加字以昭其義。篇論吞并,義不相涉,闕漏名目者,區分事類,別目以冠篇首。君臣請問,禮儀乖失者,考校尊卑,增益以光其意。錯簡碎文,前後重疊者,詳其指趣,削去繁雜,以存其要。

辭理秘密,難粗論述者,別撰《玄珠》,以陳其道新校正云:「詳《王氏玄珠》丗無傳者,𫝆有《玄珠》十卷,《昭明隱𣅀》三卷,蓋後人附託之文也。雖非王氏之書,亦於《素問》第十九卷至二十二四卷頗有發明,其《隱𣅀》三卷與𫝆丗所謂《天元玉𠕋》者,正相表裏而與王冰之義多不同。」。

凡所加字,皆朱書其文,使𫝆古必分,字不雜糅。庶厥昭彰聖𣅀,敷暢玄言,有如列宿髙懸,奎張不亂,深泉淨瀅,鱗介咸分,君臣無夭枉之期,夷夏有延齡之望。俾工徒勿誤,學者惟明,至道流行,徽音累屬,千載之後,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。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。

,,,,將仕郎守殿中丞孫~~,,~~重改誤

,朝奉郎守國子博士同校正醫書,上騎都尉賜緋魚袋,髙保衡

,朝奉郎守尚書屯田郎中同校正醫書,騎都尉賜緋魚袋,孫竒

,朝散大夫守光禄卿,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,林億

白話文:

這部《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》說明了編纂者對《黃帝內經素問》的整理過程。 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序言提到參考了《素問》、《九卷》、《八十一難經》、《陰陽大論》,而這部書將《陰陽大論》併入《素問》之中,並說明《陰陽大論》雖是古代醫學經典,但並非《素問》的第七卷。編纂的目標是考證、註釋,使醫書更容易理解,闡明其精髓。

在整理過程中,編纂者對原文進行了多種處理:對於斷句不通順的地方,查閱相關文獻補充完善;對於篇目缺失、含糊不清的地方,根據上下文推測增補文字,使其意思明確;對於內容重複或主題不相關的地方,則進行分類整理,重新命名篇目;對於君臣問答禮儀不當的地方,則根據尊卑關係進行修改;對於重複或雜亂的文字,則精簡取其要義。

對於一些難以理解的深奧內容,編纂者另撰寫了《玄珠》來闡述。 雖然市面上流傳的《王氏玄珠》並非王冰所作,而是後人所附託,但其中部分內容,特別是十九卷到二十四卷的部分,對《素問》有很好的闡釋,其與《昭明隱𣅀》三卷以及所謂的《天元玉𠕋》互為表裡,與王冰的注釋多有不同。

所有增補的文字都用朱筆標明,以區分原文與增補部分。 最終目的是使《素問》的內容清晰明了,如同星宿般井然有序,如同清澈的深泉,使醫學知識更容易被理解和應用,讓醫生不會誤診,學習者能深入理解,使這部醫學經典得以廣泛流傳,造福後世。 此序作於大唐寶應元年(762年)。 參與校正的官員有孫兆、高保衡、孫竒和林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