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四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2)

1. 噎膈

因是上之陽不足,日中已前所食,亦不消化;下之陽不足,日暮已後,陽亦不入於陰,而糟粕亦不輸於大小腸。故曰胃氣無餘,所以反胃而朝食暮吐也。蓋人身之脈法天地,微則陽不健運,數則陰不盡翁,陰陽兩乖其度,榮衛不充而胸中冷。榮衛本生於穀,能復消磨其谷,是榮衛非谷不充,谷非榮衛不化,胸中既冷,胃必不能出納其谷,證成反胃,又何疑乎?東逸改注。

喻嘉言曰:胸中之陽,如天之有日,其關係納穀之道,最為扼要,此條所云是也。蓋胸中下連脾胃,其陽氣虛者,陰血亦必虛,但宜用沖和之劑,以平調臟腑,安養榮衛,舍純粹以精之藥不可用也。腎中之陽如斷鱉立極,其關係命根存亡之機,尤為宏矩,後條四逆湯等是也。

蓋腎中內藏真陽,其陽外亡者,陰氣必極盛,惟從事剛猛之劑,以推鋒陷陣。勝陰復陽,非單刀直入之法,不可行也。

白話文:

噎膈是因為上焦陽氣不足,白天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;下焦陽氣不足,傍晚以後,陽氣無法進入陰分,食物殘渣也無法輸送到大小腸。因此胃氣不足,導致反胃,早上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又吐出來。人體經絡運作規律如同天地,陽氣不足,運化失常,陰氣過盛,陰陽失調,氣血不足,胸中感覺寒冷。氣血的生成依靠食物,又能消化食物,氣血的充盈依靠食物,食物的消化依靠氣血,胸中寒冷,胃部就不能正常運化食物,因此出現反胃的症狀,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?

喻嘉言說:胸中的陽氣,如同天上的太陽,與食物的消化吸收關係最為密切,這段文字正是說明這個道理。因為胸腹下連接著脾胃,陽氣虛弱的人,陰血也一定虛弱,所以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,調和臟腑,滋養氣血,不能使用純粹峻猛的藥物。腎中的陽氣就像支撐著天地萬物的根本,關係到生命的存亡,至關重要,後面提到的四逆湯等就是針對這個的。

腎中蘊藏著真陽之氣,如果陽氣外泄,陰氣就必然盛極,只有使用強烈的藥物,才能攻克陰寒,恢復陽氣,這需要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