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)

1. 《內經》脈要(並附名公諸論注)

診法常以平旦,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飲食未進,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亂,故乃可診有過之脈。

切脈動靜,而視精明,察五色,視五臟有餘不足,六腑強弱,形之盛衰,以此參伍,決死生之分。

切脈動靜,診陰陽也。視目精明,診神氣也。察五色變現,診生克邪正也。觀臟腑虛實,以診其內;別形容盛衰,以診其外。故凡診病者,必合脈色,內外參伍以求,則陰陽表裡寒熱之情無所遁,而先後緩急真假逆從之治必無瘥,故可以決生死之分。

白話文:

  • 切脈搏動與安靜,診斷身體的陰陽狀態。

  • 觀察眼睛的明亮與昏暗,診斷精神與氣血的狀態。

  • 察看五官顏色的變化,診斷身體的生、克、邪、正狀態。

  • 觀察臟腑的虛實,診斷身體的內部情況。

  • 區別身體外表的盛衰,診斷身體的外部情況。

  • 所以凡是看病的人,一定要結合脈象和麪色,從內部和外部綜合分析,才能全面瞭解身體的陰陽、表裡、寒熱情況,以及先後、緩急、真假、順逆的治療原則,這樣才能確定病情的生死分界線。

知醜知善,知病知不病,知高知下,知坐知起,知行知止,用之有紀,診道乃具。

凡此數者,皆有對待之理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故凡病之善惡,形之動靜,皆所當辯。能明此義,而用之有紀,診道斯備。

白話文:

上述諸項事項,皆有對立的道理,稍有差異,就會造成很大的偏差。因此,凡是疾病的吉凶,身體的動靜,都是需要辨別的。能夠明瞭這個道理,並且運用得有條理,診斷的技巧就非常完備了。

微妙在脈,不可不察,察之有紀,從陰陽始,始之有經從五行生,生之有度,四時為宜,補瀉勿失,與天地如一,得一之精,以知死生。

白話文:

微妙的現象在於脈象,不可不仔細觀察。觀察時有規律,從陰陽開始。陰陽最初的規律,源於五行相生。五行相生的規律,根據四季而有所適宜。補充或瀉除治療時,不要偏離規律,要與天地一體順應自然。掌握了一氣精華,就能預知生死。

陰陽五行,四時脈之正反所不能離,離則無從補瀉。所謂一之精,天人一理之精微也。故知此之所以然者,是謂得一則知人之生死矣。

白話文:

陰陽和五行理論,是四季脈象順利運行不可或缺的基礎。如果脫離了它們,就無法進行補瀉調理。所謂「一之精」,是指天人合一的精微道理。因此,如果能夠理解這個道理,那麼就可以知道人之生死存亡的緣由。

持脈有道,虛靜為保。

虛靜二字,診家當關一句:虛者,廓然無我,胸無一字之預留;靜者,遊神寂寞,前無一意之或雜,然後可診有過之脈。

白話文:

對於診斷醫生來說,「虛靜」兩字十分關鍵:「虛」的意思是心胸空闊,沒有任何預設立見;「靜」的意思是精神出遊、心無雜念,這樣才能診斷出過於虛弱的脈象。

春日浮,如魚之遊在波;夏日在膚,泛泛乎萬物有餘;秋日下膚,蟄蟲將去,冬日在骨,蟄蟲周密,君子居室。故曰:知內者按而紀之,知外者終而始之。此六者,持脈之大法。

白話文:

春天的時候,脈象浮動,就像魚兒在波浪中游動;夏天的時候,脈象表淺,說明體內陽氣旺盛;秋天的時候,脈象位於皮膚以下,說明蟲類準備冬眠;冬天的時候,脈象深藏在骨髓中,說明蟲類冬眠完成,君子也閉門不出。因此說:懂得內臟情況的人,可以按脈象來瞭解身體狀態;懂得外表情況的人,可以從脈象的終點推測起點。這六種脈象,是診脈的基本方法。

脈從四時,弦洪毛石。《內經》並之胃氣,而各形容其妙,使人可思可悟,而又兼內外以診:內則藏氣藏象有位,故可按而紀之;外則經氣經脈有序,故可終而始之。四時內外,六者之法,則脈之時動,病之所在。或內或外,皆可知之。

白話文:

脈象會隨著四季變化,呈現弦脈、洪脈、毛脈、石脈。古代醫書《內經》將它們與胃部功能聯繫起來,並具體描述了每種脈象的特點,讓人們可以思考領悟。這些脈象可以同時用於內外診斷:內在可以觀察臟腑經絡氣血的狀態,按脈就能瞭解;外在可以觀察經絡氣血的運行規律,通過觸脈就能推測。透過四季與內外的脈象變化,瞭解六種脈象的規律,就可以推測出脈象出現異常的時間點,以及身體疾病所在的位置。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的疾病,都可以通過脈象反映出來。

尺內兩傍,則季脅也。

此言氣口左右三部候脈法也。

柯韻伯曰:季脅之位在章門(穴名),後包於腹,前合於臍,天樞(穴名)之分,帶脈所束。古聖欲明氣口成寸之義,將分肺脈三部,以候五臟。而先提此句者,以氣口獨為五臟主,而臟氣會季脅故也,夫脈之有尺,如木之有根。季脅包於腎外,人之元氣在腎,包含全賴乎季脅。

白話文:

柯韻伯說:

季脅這個穴位位於章門穴,後邊包覆著肚子,前邊與肚臍相連,是天樞穴的分支,帶脈把它束縛住。古聖人想要說明氣口成寸的意義,將肺脈分成三部分,用來觀察五臟的狀況。

之所以先提到這句話,是因為氣口是五臟的主位,而五臟之氣會合在季脅。脈之所以有寸尺之分,就像樹木有根一樣。季脅包覆在腎臟外面,而人的元氣在腎臟,包含滋養腎臟就靠季脅。

前賢只講得脈會太淵,而不審臟會季脅,仲景所謂按寸不及尺也。經曰:善調尺者,不待於寸。此尺內兩傍診季脅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名醫只講究在太淵穴號脈,而不審慎地檢查季脅處(肋骨下緣),就像仲景所說的「按寸不及尺」一樣。醫經上說:擅長診斷尺脈的人,不需要看寸脈。這裡的尺脈是指內兩旁診斷季脅的部位。

尺列以候腎,尺內以候脾中。

人身揹包乎外,胸腹隱於手足之裡,故兩腎附於背脊者,謂之外。二腸、膀胱、三焦之在腹者,謂之內,故內以候腹中,所謂腹中者,凡大小腸、膀胱、命門皆在其中矣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背部就像背著一個包,胸腔和腹部則隱藏在雙手和雙腳之內。因此,附著在脊椎骨上的兩個腎臟,稱為外。大腸、小腸、膀胱和三焦位於腹中,稱為內。所以,內部用來探測腹中的情況。所謂的腹中,包括大腸、小腸、膀胱和命門等器官。

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;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肺。

柯韻伯曰:從尺而上之,故以為附上,即尺前膈骨,所謂關也。肝居左而近背,故外候;膈在胸中,故內候,人之有膈,前齊鳩尾,後齊權骨,所以膈中下焦之濁氣,不使上熏心肺,而傷清陽之氣,心肺居膈上,肝、脾、腎居膈下,五臟俱注於膈,肺、脾、腎、膽之脈俱貫膈而上,腸、胃、心、腎、包絡、三焦之脈從膈而下,是十一經必由之道也。越人廢而不講,故後人不知此義。

白話文:

柯韻伯說:從腳寸向上,所以稱為附上,就是位於腳寸前方的膈骨,也就是所謂的關元穴。肝臟位於左側且靠近背後,因此從外面可以察覺到;膈肌位於胸腔內部,因此從內部可以察覺到。人體的膈肌,前面連接鳩尾穴,後面連接權骨穴,這樣可以阻止下焦的濁氣通過膈肌往上燻蒸到心肺,傷害清陽之氣。心肺位於膈肌上方,肝、脾、腎位於膈肌下方,五臟都依附在膈肌上。肺、脾、腎、膽的經脈都從膈肌穿過並向上,腸、胃、心、腎、包絡、三焦的經脈都從膈肌穿過並向下。也就是說,這十一條經脈都必須通過膈肌。越人卻不注意這些道理,因此後人不知道這個意義。

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;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

柯曰:上附上,謂寸也,心居肺下,而位於中,肺偏於右,是心居肺左矣。心肺俱近背,故俱外候。胸中主宗氣,膻中主包絡相火之氣,在中,故內候。此三部中上部天一候之法耳。《難經》不審氣口候陰,以六腑配三部之中,胸、膻、膈、腹廢而不講矣。

白話文:

柯氏說:上部與上焦相應,指的是寸口脈。心位於肺的下方,但處於兩肺之間。肺略偏於右,因此心位於肺的左側。心和肺都接近背部,所以都可以通過外部脈象候診。而胸中藏有宗氣,膻中藏有包絡相火之氣,他們都位於胸腔內部,所以通過內臟脈象來候診。這三部中的上部,就是天一脈候診的方法。《難經》沒有詳細講述氣口候診陰脈的方法,只是將六腑配屬在三部之中,對於胸、羶、膈、腹等部卻忽略不講。

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,上竟上者,胸、喉中事也;下竟下者,少腹、腰、股、膝、脛、足中事也。

喻嘉言曰:上古神聖首重切脈,《內經》部位分明。後人以心與小腸為表裡,遂舉越人之言以定部位。不知此可論病機,如心遺熱於小腸,遺熱於大腸之類,不可以定部位也。

白話文:

喻嘉言說:古代聖人重視切脈診斷,《內經》中將部位劃分得很清楚。後人認為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,於是引用了越國人的說法來確定部位。但這種說法只可以探討疾病的機理,比如心臟的熱氣遺留到小腸、大腸等,不能用來確定部位。

《內經》尺裡以候腹中,尺外以候腎二語,已盡其義。蓋胸中屬陽,腹中屬陰,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所傳渣滓水液,惟腹中是其位置,非若胃為水穀之海。清氣在上,膽為決斷之官,靜藏於肝,為十一藏之所決,可得部之於中焦也,至於上焦,重重膈膜,惟心肺得以居之,所謂膈肓之上,中有父母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中「尺裡以候腹中,尺外以候腎」這兩句話已經概括了其中的含義。

因為胸部屬陽,腹中屬陰,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傳送的廢物和水液,只有腹中才是它們的位置,不像胃是水穀積聚的地方。

清氣上升,膽是決斷的官吏,安靜地儲藏在肝臟,由十一臟腑所決斷,可以從中焦得到它。至於上焦,層層膈膜,只有心肺能居其中,所謂膈膜之上,中間有父母,指的就是心肺。

二腸濁穢之腑,與膈上清陽迥不相通,豈可因外絡連屬;反謂寸之清陽上浮為腑,沉者為臟?經所謂臟真高於肺者,乃臟真高於大腸矣。且左浮為小腸脈,沉為心脈,是水中汙泥反浮於蓮花之上,有是理乎?若膻中為臣使,包裹而絡於心下,以寄心君喉舌之司,下膈歷絡三焦,與手少陽之脈散絡心包,正見心胞相火與少陽相火相輸應也。心胞關係之重,是亦以待分手經之一,而可稱為臟耳。

白話文:

大腸和小腸是儲藏濁氣污穢的臟腑,與上焦之氣完全不同,怎麼能因為表面的連結,就認為浮在上的寸脈是臟,沉在下的尺脈是腑呢?經書所說的「肺以上為臟」,指的是大腸以上是臟。

此外,左邊浮起的脈是「小腸脈」,沉下去的脈是「心脈」,這就好像水中髒污的泥土反而浮在清澈的蓮花之上,可能嗎?如果膻中是臣子,包裹連結在心臟之下,負責傳達君主(心)的命令,在隔肌以下連結三焦,與手少陽之脈散佈在心包,正好說明心胞之火與少陽之火互相呼應。

心胞的重要性在於它與手經相連,因此可以稱為臟。

羅東逸曰:喻說二腸,止明部之不當,未嘗明其脈之謬也。今姑以《脈經》之所謂陰陽,即其所謂而辨之。其曰: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。又曰:關前為陽,心肺主之;關後為陰,肝腎主之。又曰:脈浮而大散者心,脈浮而短澀者肺。是心肺主陽而出關前,為浮而呼出;腎肝主陰出關後,為沉而吸入者也。

白話文:

羅東逸說:喻嘉言所說的兩條腸道,只是說明腹部的病理不對,並沒有說明脈象的錯誤。現在暫且根據《脈經》中所說的陰陽,來分辨喻嘉言的說法。喻嘉言的說法是:呼氣時涉及心臟和肺部,吸氣時涉及腎臟和肝臟。又說:關脈之前是陽脈,心肺主之;關脈之後是陰脈,肝腎主之。又說:脈浮而鬆散的是心臟脈,脈浮而短澀的是肺脈。由此可見,心肺主陽,出於關脈之前,脈象為浮而呼出;腎肝主陰,出於關脈之後,脈象為沉而吸入。

今其書百條,乃曰左寸陽實者,小腸實也;陽虛者,小腸虛也;陽絕者,小腸絕也;左寸陰實者,少陰實也等語。夫浮而大散者為心脈,為關前,主陽矣。其脈之有虛、實、絕,皆以為陰。

白話文:

這本書寫著一百條內容,其中說:「左寸陽脈如果實大,表示小腸實熱;左寸陽脈如果虛弱,表示小腸虛寒;左寸陽脈如果消失,表示小腸功能完全喪失;左寸陰脈如果實大,表示少陰(腎)實熱。」浮而散的大脈是心脈,位於關脈之前,主管陽氣。脈的虛、實、消失的症狀,都屬於陰證。

而杜撰一小腸之虛、實、絕為陽,而加以心脈之上,則小腸之陽脈當作何狀,得加於浮大而散之上耶?且右脈浮澀而短,又以為陰,彼大腸陽脈更當作何狀?而云虛實與絕也,終《脈經》竟無一舉二腸脈據者。不寧唯是,候外感風寒,必於左寸,則又太陽、膀胱與小腸同居左寸,俱在心之上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硬說小腸有虛、實、絕三證,並且把它們放在心脈之上,那麼小腸的陽脈應該是怎樣的?難道是在浮大而散的脈象之上再加三證嗎?而且右寸脈浮澀而短,又認為是陰證,那麼大腸陽脈又會是什麼狀況?而關於虛、實、絕三證,《脈經》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過二腸脈。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的問題。像外感風寒時一定要檢查左寸,那麼太陽、膀胱和小腸三者就都位於左寸,而左寸又位於心臟之上。

其瑕不攻自破,特莫之覺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