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平人脈准

羅東逸曰:劉守真嘗為《脈原》,以脈行同五臟四時之遷流,不知《內經》已極詳矣。而原脈之所以,則仍未之講也。夫脈為人之神,氣血之本,而見於營之行。營之行,其根原有二:一出於中焦之穀神,化精液以輸肺,肺主治節,以施隧道,故營血之能通流,實胃氣為之充徹,此脈之本於胃氣也;一起於太衝,出少陰腎,下匯血海於厥陰,上發真陽於太陽,此太衝之精氣,能灌溉十二經,皆得於陽明胃之盛氣同駐中焦,共為宗氣,與營俱行於十二經,而備五十營。故脈至五十營,則先後天之氣合,而五臟之真備矣,以是上朝於肺,肺統行之,會於太淵。

白話文:

羅東逸說:劉守真曾經寫過《脈原》,將脈的運行比喻為五臟四時交替運轉。殊不知《內經》早已對脈象詳細論述。而脈象的起源,劉守真仍未講清楚。脈是人體生命的根源,是氣血的根本,表現在血液的運行上。血液的運行,有兩個根源:一來自中焦的脾胃,將食物精華化為精液輸送到肺,肺主導氣機,布佈全身經絡,因此血液得以順暢運行,實際上是胃氣充盛的作用,這是脈象源於胃氣的原因;一來自足少陰腎經的太衝穴,腎經運血下行至厥陰肝經的血海,上行陽氣至足太陽膀胱經,由此太衝穴的精氣能夠灌溉十二經絡,這都歸功於陽明胃經旺盛的氣血與中焦相配合,共同形成宗氣,與血液同時運行於十二經絡,共為五十營。所以脈象運行到五十營,表示先天後天之氣相合,五臟真氣充足,再上行至肺,由肺主持運行,匯聚於太淵穴。

故曰:氣口成寸,以決生死。決死生者,以氣口能顯胃氣,形藏真,佔四時,度六部。而有諸中者,必形於外,無差忒,此脈之所以為人之神也。

白話文:

因此有句俗話說:「氣口成寸,能決定生死。」能決定生死是因為氣口能顯露出胃氣,形體內藏的真氣,掌握四季變化,衡量六腑的狀態。而身體內部的情況,必定會顯露在外,不會有誤差。這就是脈象之所以被人們視為神妙的原因。

《內經》論脈,必自下而起,推始以季脅,以次附上,定其部伍。自肘中曲池,量至神門,得一尺為尺。自尺至寸,得一寸為寸。其診先尺後寸,先陰後陽者,以人陰陽皆起於足下,五臟之氣會於章門,章門在季脅之次,脈從三陰起,足三陽而上之,先會於此,故《內經》詔人以脈必自下而上也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中論述脈象,必須從下方開始向上推論,從季脅處開始,依次向上,確定其部位。從肘關節中部的曲池穴,量度到腕部的神門穴,得到一尺的長度,稱為「寸」。從尺部到寸部,得到一寸的長度,稱為「寸」。診脈時,先診尺部再診寸部,先診陰脈再診陽脈,這是因為人體的陰陽脈都發源於足部,五臟之氣在章門穴會合,章門穴位於季脅旁,脈絡從足三陰經開始,循行足三陽經向上,先會合於此,因此《黃帝內經》指示人們診脈必定從下方開始向上診斷。

然診之精微,其占亦有二: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呼吸脈行六寸,常流無間,晝夜六時,而為五十營,此以流行者占之也。五十動不一代,乃為生人之太和;不及是者,臟無氣,命曰狂生。狂生者,反太和也。候法左以候左,右以候右,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,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,六部一定,候之不移,而以五臟為占,此以部位占之也。

白話文:

診脈的精微之處,預測疾病也有兩種方法:呼氣時脈搏走動三寸,吸氣時脈搏走動三寸,呼吸間脈搏走動六寸,持續不斷地流動,晝夜六個時辰,共計五十次循環,這是根據脈搏流動來預測的。五十次脈動不超過一個時辰,這纔是健康人的太和之脈;達不到這個標準的,臟腑沒有氣,叫做狂生。狂生就是與太和相反的意思。按照診脈的部位,左手脈代表左手,右手脈代表右手,上部脈代表上半身,下部脈代表下半身,前面脈代表前面,後面脈代表後面,六個部位的脈象一定,診脈的結果不會改變,並以此來預測五臟的健康狀況,這是根據脈象的部位來預測的。

原其然者,肺統元氣,為心血脈之相,非獨能朝百脈,亦能顯百脈,脈雖藉以充著,其所以能充著者,皆肺神藏真之停泓。此其中之停泓,行者居者,固有其留而為地,與人以可占者,非特一為流行而盡之也。要其元神,能常照百脈為五臟鏡,以顯其純疵;故太淵一脈,五臟全體俱現。是以上下左右可占,六部可診矣。

白話文:

理解其原理如下:肺主宰元氣,與心血脈息息相關。肺不僅能推動百脈,也能反映百脈。脈搏雖然依靠肺氣充盈,但能充盈的原因在於肺神藏真之氣的停注。其中停注的氣,有的行於脈中,有的停於脈中,必定有其停留在某處的原因,讓人可以通過把脈來診斷。肺氣不僅負責脈搏的運行,還能作為五臟的鏡子,以反映五臟的健康狀況。因此,太淵脈一處,就能反映五臟全體的情況。所以,可以通過上、下、左、右等方位來診斷,也可以通過六部來診脈。

然人之陰陽,必奉天而應四時,故春弦夏鉤秋毛冬石,雖六脈各為臟主,而又有不得不聽令於時也。此繇天人葆合,故人氣有不離如此矣。

白話文:

人的陰陽之氣順應著自然規律,與四季相應。因此,春季的脈象像琴絃,夏季的脈象像魚鉤,秋季的脈象像毛髮,冬季的脈象像石頭。雖然六種脈象分別對應著不同的臟器,但它們也必須聽從季節的變化。這是因為天地之間相互影響,所以人的氣息也離不開這種規律。

乃人又有平生之診,陰陽之稟,氣態各不同形,其脈亦異,如六陰六陽,以至老少肥瘦,相因脈異。善脈者,先察其本原,次候其胃氣,藏真於四時之正,乃生平老少之分,而後及其病脈,茲四診兼之望、聞、問,謂之七診,而脈之道得矣。

白話文:

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具有不同的體質,陰陽稟賦、氣態特徵各不相同,因此脈象也各不相同。例如六陰六陽證、老幼肥瘦之人,脈象都會有所差異。

高明的脈診者,首先要觀察患者的體質,其次要探查胃氣。在四時規律變化中隱藏著真氣,這可以區分出人的年齡、體質,然後再判斷病脈。上述四種診脈的方法,加上望診、聞診、問診,稱為「七診」。掌握了脈診之道,就可以瞭解患者的病情。

今世以左手為人迎,此出自《難經》,叔和祖之。不知人迎者,陽明胃之本輸,在結喉兩傍動脈者是。此六陽之所迎,古人於此以候六腑之陽,若以右之寸口而候之,豈人迎之所候哉?更有趺陽者,穴之動脈在足趺三寸之間,是胃脈之下行復上,與太衝之脈合,故得先後天並符之氣,會合於此,為人之根柢,死生之診,於是最切。故仲景法,趺陽與少陰同診,並取以決百病。

今人廢之,此仲景所斥為按手不及足之庸工也。

白話文:

現今用左手脈來診斷人,這是出自《難經》,由仲景和叔和發揚光大的。如果不知道「人迎」是什麼,它是足陽明胃經的原穴,位於喉結兩側的動脈處。它是六陽脈會合的地方,古人在此處切診來判斷六腑的陽氣。如果用右手的寸口脈來診斷,怎麼能觀察到人迎所反映的那些信息呢?

此外,還有「趺陽」穴,它的脈動在足背三寸的位置。這是胃經經脈下行後又上行的部位,與足厥陰肝經的太衝穴相合,因此可以得到先天和後天的元氣,它們在這裡匯聚,是人之根本,也是生死診斷最重要的部位。因此,仲景在診病時,常常會同時切趺陽脈和少陰脈,以此來判斷百病。

岐伯曰:人一呼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定息,脈五動,閏以太息,命曰平人。平人者,不病也。人一呼脈一動,一吸脈一動,曰少氣。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熱曰病溫,尺不熱脈滑曰病風,脈澀曰痹。人一吸脈四動以上曰死,脈絕不至曰死,乍數乍疏曰死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人呼氣時,脈搏動兩次;吸氣時,脈搏也動兩次;呼吸平穩時,脈搏動五次,加上嘆息,稱為正常人。正常人沒有生病。人呼氣時,脈搏動一次;吸氣時,脈搏也動一次,叫做「少氣」。人呼氣時,脈搏動三次;吸氣時,脈搏也動三次而且急促,尺脈(手少陰心經)發熱則稱為「溫病」,尺脈不發熱,脈搏滑利則稱為「風病」,脈搏澀滯則稱為「痺證」。人吸氣時,脈搏動四次以上表示死亡;脈搏消失不跳動也表示死亡;脈搏時而快速,時而稀疏也表示死亡。

一日一夜五十營,以營五臟之精,不應數者,名曰狂生。所謂五十營者,五臟皆受氣。持其脈口,數其至也,五十動不一代者,五臟皆受氣;四十動一代者,一臟無氣;三十動一代者,二臟無氣;二十動一代者,三臟無氣;十動一代者,四臟無氣;不滿十動一代,五臟無氣。予之短期,要在終始。

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以為常也,以知五臟之期。予之短期者,乍數乍疏也。

白話文:

一天一夜五十次脈搏,代表五臟之精氣都得到滋養。如果脈率不符合這個規律,稱之為「狂生」。所謂五十營,是指五臟都受到氣血的濡養。把脈時,如果脈搏連續跳動五十次以上,表示五臟都得到氣血滋養;如果四十次脈搏跳動一次,表示一個臟腑沒有得到氣血滋養;如果三十次脈搏跳動一次,表示兩個臟腑沒有得到氣血滋養;以此類推,十次脈搏跳動一次,表示四個臟腑沒有得到氣血滋養;少於十次脈搏跳動一次,表示五個臟腑都沒有得到氣血滋養。判斷預後,關鍵在於脈搏的持續時間。

張景岳曰:《難經》曰: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,一臟無氣者,何臟也?然人吸者隨陰入,呼者隨陽出,今吸不能至腎,至肝而還,故知一臟無氣者,腎氣先盡也。然則五臟和者,氣脈長;五臟病者,氣脈短。觀此,一臟無氣,必先乎腎。以至二臟,三臟、四臟、五臟者,當自遠而近,以次而短,則腎及肝,由肝及脾,由脾及心,由心及肺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

《難經》寫道:根據經絡的理論,脈搏如果不足50次,動一下停一下,那麼哪個臟腑沒有氣呢?

人吸氣是跟著「陰氣」進來的,呼氣是跟著「陽氣」出去的。現在,吸氣不能到達腎,只能到達肝就又回去了,所以知道沒有氣的臟腑,是腎氣首先耗盡了。

因此,五臟和諧,氣血脈絡就長久;五臟有病,氣血脈絡就短暫。

根據這個道理,一臟無氣,必定是腎氣先敗。如果波及到兩個臟腑、三個臟腑、四個臟腑、五個臟腑,那麼氣脈長短的順序應該是:腎及肝、肝及脾、脾及心、心及肺,由遠及近,逐漸縮短。

故凡病將危,氣促似喘,僅呼吸於胸中數寸之間,蓋真陰絕於下,孤陽浮於上,此氣短之極也,醫於此際,尚欲平之,未有不隨撲而滅者。夫人之死生由乎氣,氣之聚散由乎陰,而得以苟延者,賴一線之氣未絕耳。此臟氣之不可不察也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凡是病情危急,氣喘得像呼吸困難一樣嚴重,只能在胸部數寸範圍內呼吸,這是因為真正的陰液已經斷絕於下,只有陽氣浮於上,這是氣短到了極點。醫生在這種情況下,還想讓氣平順,沒有不跟著氣息消滅掉的。人的生死取決於氣,氣的聚散取決於陰,那些能夠苟延殘喘的人,是因為還有一絲氣未斷。因此,臟腑之氣是不可不考察的。

又曰:代脈之義,自仲景、叔和,俱云動而中止,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,由是復止,尋之良久,乃復強起為代。故後世以結、促、代並言,均目之為止脈,然豈以盡其義哉!夫緩而一止為結,數而一止為促,其止或三或五,或七八至不等。此皆至數分明,起止有力。所主之病,有因氣逆痰壅而為間阻者,有因氣血虛脫而為續斷者,有因平素稟賦而脈道不流利者,此是結、促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:代脈的意思,從仲景、叔和以來,都說它動了一下就停止,不能自己恢復,再動一下,又再停止,這樣持續很久,才又強行起來,這就是代脈。所以後人把結脈、促脈、代脈並列,都稱之為止脈,但是這樣能完全說明它們的意思嗎?緩慢地跳動一下就停止的是結脈,跳動多次後才停止的是促脈,而停止的次數可能是三次,也可能是五次,或七、八次不等。這些脈象的跳動次數分明,起落有力。它們所反映的疾病,可能是氣逆痰堵導致間隔阻滯,可能是氣血虛脫導致脈道續斷,也可能是天生脈道不流利。這就是結脈、促脈的意思。

至於代脈之辨則又不同,如宣明五氣論曰脾脈代,臟腑病形篇曰黃者其脈代,皆言臟氣之常候,非謂代為止也。又平人氣象曰但代無胃曰死,乃言胃氣去而真臟見,亦非謂代為止也。觀此,則代本不一,各有深義。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乃至數之代,本篇所云是也。若脈本平勻,而忽強忽弱者,乃形體之代,即平人氣象論所云是也。

白話文:

代脈(脈搏間歇)的辨別又有所不同。比如《宣明五氣論》說脾臟脈搏代,而《臟腑病形篇》說面色黃的人脈搏會代,這些都說明是臟氣正常的徵候,並不是說只有代脈才符合。另外,《平人氣象論》說只有代脈沒有胃氣時才會死亡,意思是胃氣消散,真臟顯現,也不是說只有代脈一類。綜觀這些說法,可以看出代脈本就種類繁多,各有深意。比如脈搏在五十次跳動中不出現間歇,乃至多次纔出現一次間歇的,指的是本篇所說的。如果脈搏原本均勻,卻忽然變得忽強忽弱,那指的是身體的代脈,就是《平人氣象論》所說的。

若脾主四季,隨時更代者,乃氣候之代,宣明五氣篇所云是也。凡脈無定候,更變不常,則均謂之代,但各因其變而察其情。按本篇但言動止以診五臟無氣,未嘗鑿言死期。而王氏曰脈來緩而一止,一臟無氣,卻後四歲春草生而死云云,恐未有一臟無氣尚活四歲,二臟無氣尚活三歲之理,診者辨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說脾臟主導四季變化,隨著時間推移而更替,那麼這便是氣候交替的結果,正如《宣明五氣篇》所說的那樣。如果脈搏沒有固定的規律,經常發生變化,那麼我們都稱之為變異,但具體情況需要根據變化的特點來觀察。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法,主要是通過觀察動作和神態來診斷五臟是否有氣,並沒有明確地預測死亡時間。然而王氏說,脈搏緩慢,一下一下地跳動,表示一個臟器沒有氣,然後在四年後的春天死去。我認為,一個臟器沒有氣還能活四年,兩個臟器沒有氣還能活三年,這是不合理的。醫生們在診斷時應該注意分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