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平人脈准

羅東逸曰:劉守真嘗為《脈原》,以脈行同五臟四時之遷流,不知《內經》已極詳矣。而原脈之所以,則仍未之講也。夫脈為人之神,氣血之本,而見於營之行。營之行,其根原有二:一出於中焦之穀神,化精液以輸肺,肺主治節,以施隧道,故營血之能通流,實胃氣為之充徹,此脈之本於胃氣也;一起於太衝,出少陰腎,下匯血海於厥陰,上發真陽於太陽,此太衝之精氣,能灌溉十二經,皆得於陽明胃之盛氣同駐中焦,共為宗氣,與營俱行於十二經,而備五十營。故脈至五十營,則先後天之氣合,而五臟之真備矣,以是上朝於肺,肺統行之,會於太淵。

故曰:氣口成寸,以決生死。決死生者,以氣口能顯胃氣,形藏真,佔四時,度六部。而有諸中者,必形於外,無差忒,此脈之所以為人之神也。

《內經》論脈,必自下而起,推始以季脅,以次附上,定其部伍。自肘中曲池,量至神門,得一尺為尺。自尺至寸,得一寸為寸。其診先尺後寸,先陰後陽者,以人陰陽皆起於足下,五臟之氣會於章門,章門在季脅之次,脈從三陰起,足三陽而上之,先會於此,故《內經》詔人以脈必自下而上也。

然診之精微,其占亦有二: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呼吸脈行六寸,常流無間,晝夜六時,而為五十營,此以流行者占之也。五十動不一代,乃為生人之太和;不及是者,臟無氣,命曰狂生。狂生者,反太和也。候法左以候左,右以候右,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,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,六部一定,候之不移,而以五臟為占,此以部位占之也。

原其然者,肺統元氣,為心血脈之相,非獨能朝百脈,亦能顯百脈,脈雖藉以充著,其所以能充著者,皆肺神藏真之停泓。此其中之停泓,行者居者,固有其留而為地,與人以可占者,非特一為流行而盡之也。要其元神,能常照百脈為五臟鏡,以顯其純疵;故太淵一脈,五臟全體俱現。是以上下左右可占,六部可診矣。

然人之陰陽,必奉天而應四時,故春弦夏鉤秋毛冬石,雖六脈各為臟主,而又有不得不聽令於時也。此繇天人葆合,故人氣有不離如此矣。

乃人又有平生之診,陰陽之稟,氣態各不同形,其脈亦異,如六陰六陽,以至老少肥瘦,相因脈異。善脈者,先察其本原,次候其胃氣,藏真於四時之正,乃生平老少之分,而後及其病脈,茲四診兼之望、聞、問,謂之七診,而脈之道得矣。

今世以左手為人迎,此出自《難經》,叔和祖之。不知人迎者,陽明胃之本輸,在結喉兩傍動脈者是。此六陽之所迎,古人於此以候六腑之陽,若以右之寸口而候之,豈人迎之所候哉?更有趺陽者,穴之動脈在足趺三寸之間,是胃脈之下行復上,與太衝之脈合,故得先後天並符之氣,會合於此,為人之根柢,死生之診,於是最切。故仲景法,趺陽與少陰同診,並取以決百病。

今人廢之,此仲景所斥為按手不及足之庸工也。

岐伯曰:人一呼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定息,脈五動,閏以太息,命曰平人。平人者,不病也。人一呼脈一動,一吸脈一動,曰少氣。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熱曰病溫,尺不熱脈滑曰病風,脈澀曰痹。人一吸脈四動以上曰死,脈絕不至曰死,乍數乍疏曰死。

一日一夜五十營,以營五臟之精,不應數者,名曰狂生。所謂五十營者,五臟皆受氣。持其脈口,數其至也,五十動不一代者,五臟皆受氣;四十動一代者,一臟無氣;三十動一代者,二臟無氣;二十動一代者,三臟無氣;十動一代者,四臟無氣;不滿十動一代,五臟無氣。予之短期,要在終始。

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以為常也,以知五臟之期。予之短期者,乍數乍疏也。

張景岳曰:《難經》曰: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,一臟無氣者,何臟也?然人吸者隨陰入,呼者隨陽出,今吸不能至腎,至肝而還,故知一臟無氣者,腎氣先盡也。然則五臟和者,氣脈長;五臟病者,氣脈短。觀此,一臟無氣,必先乎腎。以至二臟,三臟、四臟、五臟者,當自遠而近,以次而短,則腎及肝,由肝及脾,由脾及心,由心及肺。

故凡病將危,氣促似喘,僅呼吸於胸中數寸之間,蓋真陰絕於下,孤陽浮於上,此氣短之極也,醫於此際,尚欲平之,未有不隨撲而滅者。夫人之死生由乎氣,氣之聚散由乎陰,而得以苟延者,賴一線之氣未絕耳。此臟氣之不可不察也。

又曰:代脈之義,自仲景、叔和,俱云動而中止,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,由是復止,尋之良久,乃復強起為代。故後世以結、促、代並言,均目之為止脈,然豈以盡其義哉!夫緩而一止為結,數而一止為促,其止或三或五,或七八至不等。此皆至數分明,起止有力。所主之病,有因氣逆痰壅而為間阻者,有因氣血虛脫而為續斷者,有因平素稟賦而脈道不流利者,此是結、促之謂也。

至於代脈之辨則又不同,如宣明五氣論曰脾脈代,臟腑病形篇曰黃者其脈代,皆言臟氣之常候,非謂代為止也。又平人氣象曰但代無胃曰死,乃言胃氣去而真臟見,亦非謂代為止也。觀此,則代本不一,各有深義。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乃至數之代,本篇所云是也。若脈本平勻,而忽強忽弱者,乃形體之代,即平人氣象論所云是也。

若脾主四季,隨時更代者,乃氣候之代,宣明五氣篇所云是也。凡脈無定候,更變不常,則均謂之代,但各因其變而察其情。按本篇但言動止以診五臟無氣,未嘗鑿言死期。而王氏曰脈來緩而一止,一臟無氣,卻後四歲春草生而死云云,恐未有一臟無氣尚活四歲,二臟無氣尚活三歲之理,診者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