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四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9)

1. 三消

若火虧而消鑠者,以陽不化氣,則水精不布,水不得火,則有降無升,所以直入膀胱,而飲一溲二,以致泉源不滋,天壤枯涸,是皆真陽不足,火虧於下之消症也。陰虛之消,治宜壯水矣。若陽虛之消,謂宜補火,人必不信,不知釜底加薪,槁禾得雨,徹頂歸巔,所必然耳。

白話文:

三消

如果因為火氣不足而消瘦,是因為陽氣不能化生氣血,導致水精不能佈散,水得不到火的溫煦,就會下降而不能上升,所以直接流入膀胱,小便量多,導致體內津液不足,如同天地乾涸一般,這都是因為真陽不足,火氣虧損而導致的消瘦症狀。陰虛引起的消瘦,治療應該滋補腎陰;如果陽虛引起的消瘦,應該補益陽氣,雖然很多人不信,但就像在鍋底加柴,乾枯的禾苗得到雨水一樣,陽氣充足後,才能從頭到腳都恢復健康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