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三 (26)
卷三 (26)
1. 吐瀉門(霍亂、水泄、脾瀉、腎瀉)
張景岳曰:泄瀉之本,由於脾胃受傷,則水反為濕,谷反為滯,精華之氣不能輸化。惟脾強者滯去則愈,此可以清利攻逐也。脾弱者因虛,所以易泄,因泄所以愈虛。蓋關門不固,則氣隨泄去,氣去則陽衰,而寒從中生。且陰寒之性降下,必及腎,故泄多亡陰,謂亡其陰中之陽耳。
所以泄瀉不愈,必自太陰傳於少陰,而為腸澼,詎非降泄之甚,而陽氣不升,臟氣不固之病乎?若復以寒涼攻逐,無不致敗。
先哲曰:治泄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然小便不利,其因非一,宜詳辨之。如濕勝而不利,以水土相亂,並歸大腸而然也。熱勝而不利,以火乘陰分,水道閉澀而然也。有寒瀉而不利,以小腸之火受傷,氣化無權也。有脾虛而不利,以土不制水,清濁不分也,有命門火衰而不利,以真陰虧損,元精枯涸也。
凡此小水不利之候,惟暴注新病,形氣強壯者可利。若病久形不足,脈症多寒,形氣虛弱者不可利。蓋虛寒之泄,本非水有餘,實因火不足;本非水不利,實因氣不行。倘不察其所病之根,未有不愈利愈虛,而速其危者矣。
又氣泄症,必先怒時挾食,隨觸而發。此肝、脾二臟受病,法當補脾之虛,順肝之氣。但虛實有微甚,宜分輕重治之。
程郊倩曰:凡病至而能奠安治定者,全賴脾胃之氣為之主。今則邪犯中焦,卒然而起,致令脾胃失其主持,一任邪之揮霍,嘔吐下利,從其治處而擾亂之。毋論受寒中暑及挾飲食之邪,皆屬中氣乖張,陰邪來侮。以其病陰而症則陽,變治為亂,是名霍亂。故中虛受擾,外氣輒亦失治,病發熱、頭痛、身疼、惡寒,夾此吐利而來,其脈則微澀。
此屬正虛邪勝,陽微陰擾。舍溫經散寒、扶陽抑陰外,均非其治。自其初證言之,其有頭疼、發熱、身疼痛之表症,要以分寒熱而治。熱多飲水者,五苓散主之,於溫經植土中,徹其寒水;寒多惡飲水者,理中丸主之,一意溫中補土。若惡寒脈微複利,利止為亡血,所以更復發熱,四逆加人參湯主之,助陽生陰,務復盡真陽為主。若吐利止而身痛不休,當消息和解其外,宜桂枝湯小和之。
若吐利汗出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者,與既吐且利,小便複利,而大汗出,下利清穀,內寒外熱,脈微欲絕者,四逆湯主之,回陽救急,交通其氣,用仲景之法可耳。
白話文:
吐瀉門(霍亂、水泄、脾瀉、腎瀉)
張景岳認為,泄瀉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受損,導致水液代謝失常,食物消化不良,精華之氣無法正常運化。脾胃功能強的人,只要去除滯留之物就能痊癒,可以用清熱利濕、攻邪逐穢的方法治療。但脾胃虛弱的人則因為虛弱而容易泄瀉,泄瀉又進一步加重虛弱。因為腸道門戶失守,氣機隨瀉洩而外泄,氣虛則陽氣衰弱,寒邪趁虛而入。而且陰寒之邪的特性是下降,必然會影響到腎臟,所以泄瀉多會耗損陰精,也就是損傷陰精中的陽氣。
因此,泄瀉久治不愈,必定會從脾胃(太陰)轉移到腎(少陰),導致腸道阻塞,這不正說明是過度泄瀉,陽氣不能上升,臟腑氣機虛弱的疾病嗎?如果再用寒涼的藥物攻邪逐穢,必然會加重病情。
前輩們說:治療泄瀉而不利尿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但是小便不利的原因有很多,需要仔細辨別。例如,濕邪過盛而小便不利,是因為水液代謝失調,水濕停滯在大腸;熱邪過盛而小便不利,是因為火邪侵犯陰分,水道阻塞;寒邪導致的泄瀉而小便不利,是因為小腸的陽氣受損,氣化功能失常;脾虛而小便不利,是因為脾土不能制約水液,清濁不分;腎陽不足而小便不利,是因為真陰虧損,元精不足。
總之,小便不利的情況,只有病情初發、體質強壯的人才可以考慮利尿。如果病情纏綿日久,體質虛弱,脈象多見寒象,則不可以利尿。因為虛寒導致的泄瀉,根本原因不是水液過多,而是陽氣不足;根本原因不是小便不利,而是氣機運行不暢。如果不仔細分析病情的根本原因,盲目使用利尿的方法,必然會導致病情加重,危及生命。
此外,氣機泄瀉的症狀,往往是因暴怒時飲食不節,觸發而發病。這是肝脾兩臟受損,治療應當補益脾胃的虛弱,疏通肝氣的鬱滯。但虛實有輕重之分,治療也應當區分輕重緩急。
程郊倩認為:任何疾病到了可以穩定治療、病情好轉的階段,都依靠脾胃之氣的主導作用。現在邪氣侵犯中焦,突然發病,導致脾胃失調,不能主持運化,任由邪氣肆虐,出現嘔吐洩瀉,從而擾亂正常的生理功能。無論是受寒、中暑,還是飲食不節引起的疾病,都屬於中氣失調,陰邪侵犯。由於疾病屬陰,但症狀表現為陽,治療方法與病情相反,這就稱為霍亂。所以,中氣虛弱受邪侵擾,外邪也容易入侵,就會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惡寒,伴隨嘔吐洩瀉,脈象微弱而澀滯。
這屬於正氣虛弱、邪氣亢盛,陽氣虛弱、陰邪內擾的證候。除了溫經散寒、扶陽抑陰之外,其他方法都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從最初的症狀來看,如有頭痛、發熱、身痛等表證,要根據寒熱的不同而治療。熱多且喜飲水的,用五苓散治療,溫經散寒,利水消腫;寒多且惡飲水的,用理中丸治療,溫中補土。如果惡寒、脈微、泄瀉不止,泄瀉導致失血,又再次發熱,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,益氣生陰,恢復真陽。如果嘔吐洩瀉停止,但身痛不止,就應該緩和解表,可以用桂枝湯少量服用。
如果嘔吐洩瀉、出汗、發熱惡寒、四肢拘急、手足厥冷,或者嘔吐洩瀉、小便頻繁,大量出汗、大便稀溏,裡寒外熱,脈微欲絕,用四逆湯治療,回陽救急,調和氣機,按照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