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七 (11)
卷七 (11)
1. 肝腎虧損血燥結核等證
儒者楊澤之,性躁嗜色,缺盆結一核,此肝火血燥筋攣,法當滋腎水生肝血。不信,乃內服降火化痰,外敷南顯、商陸,轉大如碗。余用補中益氣及六味地黃,間以蘆薈丸,年餘,元氣漸復而消。
白話文:
明朝儒者楊澤之,性情急躁而且好色,他的陰莖上長了一個腫瘤,像缺了盆子的形狀。這個腫瘤是由於肝火旺盛、血燥、筋攣引起的,治療方法應該是滋補腎水、生發肝血。但他不信我的話,自己服用清熱化痰的藥物,並敷用野百合、商陸等藥物,結果腫瘤長得像個碗那麼大。我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給他治療,並偶爾服用蘆薈丸,一年多後,他的元氣逐漸恢復,腫瘤也就消了。
一男子,素善怒,左項微腫,漸大如升,用清痰理氣,而大熱作渴,小便頻濁。余謂腎水虧損,用六味地黃、補中蓋氣而愈。亦有胸腹等處,大如升斗,或破而如菌如榴,不問大小,俱治如前法。
白話文:
有一位男子,一向容易發怒,左邊頸部微微腫脹,逐漸長大到像一個升一樣大。用清熱化痰、疏通氣機的藥物治療後,出現口渴、小便頻繁混濁的症狀。我認為是腎水不足所致,於是使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,患者的病症得以痊癒。也有一些患者胸部或腹部出現腫塊,大如升斗,有的破裂後形狀像蘑菇或石榴。無論腫塊大小,都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舉人江節夫,頸臂脅肋各結一核,誤服祛痰降火軟堅之劑,益甚。余曰:此肝膽經血少而火作也。彼執前藥,至明年六月,各核皆潰,脈浮大而澀。余斷以秋金將旺,肝木被克,必不起,果然。
白話文:
一位名叫江節夫的舉人,在脖子、肩臂和肋骨上長了幾個包塊。他誤服了化痰、清熱、軟堅的藥物,病情反而加重。我對他說:這是因為肝膽經氣血虧虛,導致肝火旺盛引起的。但他堅持服用之前的藥物,到了第二年的六月,這些包塊全部潰爛,脈象浮大有力而且澀。我判斷說,秋季金氣旺盛,肝木受克,他必然無法存活,結果果然如此。
2. 腎虛火不歸經發熱等證
顧大有父,年七十有九,仲冬將出,少妾入房,致頭疼發熱,眩運喘急,痰涎壅盛,小便頻數,口乾引飲,遍舌生刺,縮斂如荔枝然,下唇黑裂,而目俱赤,煩躁不寐,或時喉內如煙火上衝,急飲冷茶少解,已瀕於危。脈大而無倫且有力,捫其身烙手。此腎經虛火遊行於外,投以十全大補加山萸、澤瀉、丹皮、山藥、麥冬、五味、附子一鍾,熟寐良久,脈證各減三四。再與八味丸,服之諸證悉退,後畏冷物而痊。
白話文:
顧大有的父親,年過七十,在仲冬時節準備出門,但一個年輕的妾室進了他的房間,導致他頭痛發熱、頭暈、呼吸急促、痰液增多、小便頻繁、口乾口渴、舌苔上有尖刺狀的凸起,舌頭縮小且發紫、下嘴脣發黑且龜裂、眼睛發紅、心煩意亂、失眠,有時喉嚨如同有煙火向上衝,急飲冷茶才能稍微緩解,病情已經十分危急。把脈發現脈搏大而無規律且有力,摸他的身體時感覺很燙。這是腎經虛火在外遊走導致的,使用十全大補湯加山茱萸、澤瀉、丹皮、山藥、麥冬、五味子、附子一碗的劑量,讓他睡了很長時間,脈象和癥狀都減輕了三四分。再給他服用八味丸,服用後所有癥狀都消失了,後來他害怕冷的東西,病情才痊癒。
顧仁成,年六十有一,痢後入房,精滑自遺,二日方止。又房勞、感寒怒氣,遂發寒熱,右脅痛連心腹,胸痞,自汗盜汗如雨,四肢厥冷,睡中驚悸,或覺上升如浮,或覺下陷如墜,遂致廢寢。或用補藥二劑益甚。脈大洪數,按之微細。此屬無火虛熱,急與十全大補加山藥、山萸、丹皮、附子,一劑,諸證頓愈。此等元氣,百無一二。二顧氏,父子是也。
白話文:
顧仁成,六十多歲,腹瀉後房事,精液流出,兩天才停止。又因房事過度、受寒和動怒,導致發燒、右脅疼痛連接心腹,胸口悶脹,白天夜晚出虛汗,四肢冰冷,睡夢中驚悸,有時覺得自己像要飛起來,有時覺得自己像要掉下去,因此無法入睡。曾服用補藥兩劑,病情反而加重。脈象寬大、快速,但按壓後感覺微細。這屬於沒有實熱的虛熱證,趕緊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加山藥、山茱萸、丹皮、附子,一劑藥下去,所有症狀都痊癒了。這樣的元氣充沛,百人中難得一二。父子兩位顧姓大夫都是這樣的例子。
州同韓用之,年四十有六,時仲夏,色欲過度,煩熱作渴,飲水不絕,小便淋瀝,大便秘結,唾痰如湧,面目俱赤,滿舌生刺,兩唇燥裂,遍身發熱,或時如芒刺而無定處,兩足心如烙,以冰折之作痛,脈洪而無倫,此腎陰虛而陽無所附,而發於外,非火也。蓋大熱而甚,寒之不寒,是無水也,當峻補其陰,遂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,內肉桂一兩,以水頓煎六碗,冰冷與飲。
白話文:
徐州同知韓用之,46歲,當時正值仲夏,因過度縱慾,導致煩熱口渴,喝水也止不住。小便滴瀝不暢,大便乾結。唾液像泉水一樣湧出,臉和脖子都發紅,舌頭上長滿刺,嘴脣乾裂,全身發熱,有時像芒刺一樣刺痛,但沒有固定位置,雙腳心像烙鐵烙過一樣,用冰敷還疼痛。脈搏洪盛而無規律,這是腎陰虛而陽無所依附,發於外部,不是火邪。因為太熱而嚴重,寒涼藥也不能止寒,這是因為體內缺水,應當大補其陰。於是按加減八味丸的方子增減藥材,共一斤,另加肉桂一兩,用六碗水煎煮,放涼後服用。
半響已用大半,睡覺而食溫粥一碗,復睡至晚,乃以前藥溫飲一碗,乃睡至曉,食熱粥二碗,諸證悉退。翌日畏寒,足冷至膝,諸證仍至,或以為傷寒。余曰:非也,大寒而甚,熱之不熱,是無火也,陽氣亦虛矣。急以八味丸一劑,服之稍緩。四劑,諸證悉退。大便至十三日不通,以豬膽導之,諸證復作,急用十全大補,數劑方愈。
白話文:
大半湯藥已經用完,病人睡覺時吃了一碗溫粥,又繼續睡到晚上,然後喝了一碗熱藥,再睡到天亮,吃兩碗熱粥,所有的病症都消退了。第二天病人怕冷,腳冷到膝蓋,所有的病症又復發了,有人認為是傷寒。我說:不是,寒邪非常嚴重,熱敷沒用,這是因為沒有陽氣,陽氣也虛弱了。趕緊用八味丸一劑,服用後稍微緩解了一點。服了四劑,所有的病症都消退了。病人十三天沒有大便,用豬膽汁導瀉,所有的病症又復發了,趕緊用十全大補,服了好幾劑才治癒。
3. 元氣虧損內傷外感等證
車駕王用之,卒中昏憒,口眼喎斜,痰氣上湧,咽喉有聲,六脈沉伏。此真氣虛而風邪所乘,以三生飲一兩,加人參一兩,煎服即蘇。若遺尿、手撒、口開、鼾睡,為不治,用前藥亦有得生者。夫前飲乃行經絡治寒痰之藥,有斬關奪門之功,每服必用人參兩許,駕馭其邪而補助真氣,否則不惟無益,適足以取敗矣。觀先哲用耆附、參附等湯,其義自見。
白話文:
車駕王某昏迷,口眼歪斜,痰氣上湧,喉嚨有聲,脈搏微弱而緩慢。這是因為正氣虛弱,風邪入侵所致。可以用三生飲一兩,加人參一兩,煎服後即可甦醒。如果出現遺尿、手抖、張口、打呼等症狀,則無法醫治。但服用上述藥物,還是有部分患者可以獲救。
三生飲是疏通經絡、治療寒痰的藥方,有破關而入之效。每次服用都必須加入人參兩錢,一方面驅邪,另一方面補益正氣。否則不僅無益,反而會適得其反。從前人使用耆附、參附等湯劑,其道理也由此可見。
州判蔣大用,形體魁偉,中滿吐痰,勞則頭暈,所服皆清痰理氣。余曰:中滿者,脾氣虧損也。痰盛者,脾氣不能運也。頭暈者,脾氣不能升也。指麻者,脾氣不能周也。遂以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以補脾土,用八味丸以補脾母而愈。
白話文:
州政府長官蔣大用,體格魁梧,腹部脹滿且咳痰,勞累後會頭暈,服用的藥物都是清痰理氣的。我說:腹部脹滿是因為脾氣虛弱,痰液增多是因為脾氣不能運化,頭暈是因為脾氣不能上升,手指麻木是因為脾氣不能周流全身。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來補脾土,用八味丸來補脾母,最後病就好了。
一男卒中喎斜,不能言語,遇風寒四肢拘急,脈浮而緊。此手足陽明經虛,風寒所乘。用秦艽升麻治之稍愈,乃以補中益氣加山梔而痊。若舌喑不能言,足痿不能行,屬腎氣虛弱,名曰痱症,宜用地黃飲子治之。
白話文:
一名男子突然中風,嘴巴歪斜,不能言語。遇上風寒,四肢緊縮拘攣,脈象浮動而緊繃。這是手足陽明經氣虛,遭受風寒侵襲所致。使用秦艽和升麻治療後,病情稍有好轉。接著再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子,病情才徹底痊癒。如果舌頭不能言語,腳步虛弱不能行走,是腎氣虛弱所致,稱為痱疾。應使用地黃飲子治療。
一男子,體肥善飲,舌本強硬,語言不清,口眼喎斜,痰氣湧盛,肢體不遂,余以為脾虛濕熱,用六君加煨葛根、山梔、神麯而痊。
白話文:
一名男子,身材肥胖且嗜飲酒,舌根僵硬,說話不清楚,口眼歪斜,痰氣上湧,四肢活動不便。我診斷為脾虛濕熱,使用「六君子湯」加上煨葛根、山梔、神曲配伍,患者服藥後痊癒。
僉憲高如齋自大同回,謂余曰:吾成風病矣,兩腿逸則痿軟而無力,勞則作痛如針刺,脈洪數而有力。余曰:此肝腎陰虛火盛而致,痿軟無力,真病之形,作痛如錐,邪火之象也。用壯水益腎之劑而愈。
白話文:
高如齋巡撫從大同返回,對我說:「我得了風疾,兩腿一休息就發軟無力,活動就疼痛如針刺,脈搏強勁有力。」我說:「這是肝腎陰虛火氣旺盛造成的,發軟無力是真病的表現,疼痛如針刺是邪火的徵兆。」使用滋補腎陰的藥方而治癒了。
大尹劉孟春,素有痰,兩臂作麻,兩目流淚,服祛風化痰藥,痰愈盛,臂反痛不能伸手,指俱攣。余曰:麻屬氣虛,因前藥而復傷肝,火盛而筋攣耳。況風自火出,當補脾肺、滋腎水,則風自息,火自退、痰自清。遂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,不三月而愈。
白話文:
大理寺卿劉孟春,一向有痰,雙臂麻木,雙眼流淚。服用祛風化痰的藥物,痰反而更盛,手臂疼痛不能伸展,手指都抽筋攣縮。我說:麻木是氣虛導致的,由於之前的藥傷到了肝臟,導致火氣旺盛,筋脈攣縮。而且風本是火氣所生,應該補益脾肺、滋養腎水,這樣風氣自然會平息,火氣自然會消退,痰液自然會化清。於是使用了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,不到三個月就痊癒了。
進士王汝和,因勞役失於調養,忽然昏憒。此元氣虛,火妄動,挾痰而作,急令灌童便,神思漸爽。更用參、耆五錢,芎、歸各三錢,元參、柴胡、山梔、炙草各一錢,服之稍定。察其形倦甚,又以十全大補湯加五味、麥冬,治之而安。
白話文:
進士王汝和因為忙碌而沒有好好調理身體,突然昏迷神志不清。這是因為元氣虛弱,火氣上揚,挾帶痰液所造成的。我立刻給他灌了童便,他的神志逐漸清醒。接著,我開了一帖藥方:參、耆各五錢,芎、歸各三錢,元參、柴胡、山梔、炙草各一錢。王汝和服用後,情況稍有穩定。觀察他的狀況,身體非常疲倦,我又開了十全大補湯,加上五味、麥冬,治療後,他的病情才安穩下來。
此人元氣素弱,或因起居失宜,或因飲食勞倦,或因用心太過,致遺精白濁,自汗盜汗:或內熱、晡熱、潮熱發熱;或口乾作渴,,喉痛舌裂;或胸乳膨脹,脅肋作痛;或頭頸時痛,眩暈目花;或心神不寧,寤而不寐;或小便赤澀,莖中作痛;或便溺餘瀝,臍腹陰冷;或形容不充,肢體畏寒;或鼻息急促;或更有一切熱證,皆是無根虛火。但服前湯固其根本,諸證自息。
若攻其風熱,則誤矣。
白話文:
這個人身體虛弱,可能是因為作息不規律,或者飲食勞累,或者思慮過度,導致遺精白濁、自汗盜汗。或者有內熱、午後發熱、潮熱、發燒。或者口乾口渴、喉嚨痛、舌頭乾裂。或者胸部脹痛、肋部疼痛。或者頭頸部時常疼痛、眩暈目花。或者心神不安、失眠。或者小便赤澀、尿道疼痛。或者排便後有餘瀝、臍部和腹部發涼。或者面色蒼白、肢體畏寒。或者呼吸急促。或者其他所有熱症,這些都是沒有根基的虛火造成的。只要服用前面提到的方劑,就能鞏固根本,各種症狀自然會消失。
光祿高署丞,脾胃素虛,因飲食勞倦,腹痛胸痞,誤用大黃等藥下之,譫語煩躁,頭痛喘汗,吐瀉頻頻,時或昏憒,脈大而無倫次,用六君加炮姜,四劑而安。但倦怠少食,口乾發熱,六脈浮數,欲用瀉火之藥。余曰:不時發熱,是無火也;脈浮大,是血虛也;脈浮虛,是氣虛也。此因胃虛,五臟虧損,虛證發見。服補脾胃之劑,諸證悉退。
白話文:
擔任光祿署丞的高官,脾胃一向虛弱。因飲食過度和勞累,腹痛胸悶。誤服了大黃等瀉藥,導致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、頭痛氣喘、盜汗、頻繁嘔吐腹瀉,有時還會昏迷不醒。脈搏強大而沒有規律,用六君子湯加炮製的生薑,連服四劑後症狀得到緩解。但仍感到疲倦乏力,食慾不振,口乾發熱,六脈浮數。高官想用瀉火的藥物調理。但我認為:不時發熱,並非上火所致;脈搏浮大,是血虛的跡象;脈搏浮虛,是氣虛的表現。這是由於胃虛導致五臟虧損,虛證才顯現出來。服用補脾胃的藥方後,各種症狀都得到了改善。
大尹徐克明,因飲食失宜,日晡發熱,口乾體倦,小便赤澀,兩腿痠痛,余用補中益氣湯治之。彼知醫,自用四物、黃柏、知母之劑,反頭眩目赤,耳鳴唇燥,寒熱痰湧,大便熱痛,小便赤澀;又用四物、芩,連、枳實之類,胸膈痞滿,飲食少思,汗出如水;再用二陳、芩連、黃柏、知母、麥冬、五味,言語譫妄,兩手舉拂。屢治反甚。
白話文:
大尹徐克明,因為飲食不當,下午開始發燒,口乾身倦,小便發赤發澀,雙腿痠痛。我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他。他懂醫術,自己服用了由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白芍和黃柏、知母等藥物配成的中藥湯劑。結果出現了頭暈、眼睛發紅,耳鳴、嘴脣乾燥,忽冷忽熱、痰液湧出的症狀,大便時感到疼痛和小便發赤發澀。他又服用了由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白芍和黃芩、黃連、枳實等藥物配成的中藥湯劑。結果出現胸悶、飲食不思,汗出如水。又服用了由茯苓、陳皮和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知母、麥冬、五味等藥物配成的中藥湯劑。結果出現言語錯亂,雙手亂舞。多次治療,病情反而加重。
復求余,用參、耆各五錢,歸、術各三錢,遠志、茯神、棗仁、炙草各一錢,服之熟睡良久,四劑稍安,又用八珍湯調理而愈。夫陰虛乃肺虛也,脾為至陰,因脾虛而致前證。蓋脾稟於胃,故用甘溫之劑,以生髮胃中元氣而除大熱,胡乃反用苦寒,復傷脾血耶?若前證果屬腎經陰虛,惟因腎經陽虛不能生陰耳,尤不宜用苦寒之藥,當用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以補其母。此以脾虛誤為腎虛,輒用黃柏、知母之類,反傷胃中生氣,害人多矣。
白話文:
後來又來求我,我用人蔘、黃耆各五錢,當歸、白術各三錢,遠志、茯苓、大棗仁、炙甘草各一錢,服後能安穩入睡許久。四劑後病情稍緩解,再用八珍湯調治而痊癒。陰虛是肺虛,脾是至陰,因為脾虛才會導致前面提到的症狀。脾氣來自於胃,所以使用甘溫的藥劑,來滋養胃中的元氣並除去大熱。胡醫師為什麼反而用苦寒的藥,再次損傷脾血呢?如果前面提到的症狀真的是腎經陰虛,只是因為腎經陽虛無法滋生陰氣,更不適合使用苦寒藥物,應該使用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丸來滋補腎母。因脾虛誤以為腎虛,隨便使用黃柏、知母之類的藥物,反而會傷害胃中的生氣,害人不少。
大凡足三陰虛,多因飲食勞役,以致腎不能生肝,肝不能生火,而害脾土,不能滋化。但補脾土,則金旺水生,木得平而自相生矣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足三陰(肝、脾、腎)虛弱,大多是由於飲食不當或過度勞累,導致腎臟無法滋養肝臟,肝臟無法產生陽氣,進而損害脾臟,使脾臟無法運化食物。不過,只要補益脾臟,就能讓金(肺)旺盛,水(腎)生養,木(肝)得到平衡,從而實現相互滋養。
一儒者,素勤苦,因飲食失節,大便下血,或赤或黯,半載之後,非便血則盜汗,非惡寒則發熱,血汗二藥用之無效,六脈浮大,心脾則澀。此思傷心脾,不能攝血歸源。然血即汗,汗即血,其色赤黯,便血盜汗,皆火之升降微甚耳;惡寒發熱,氣血俱虛也。乃午前用補中益氣,以補脾肺之原,舉下陷之氣;午後用歸脾加麥冬、五味,以補心脾之血,收耗散之液。不兩月而諸證悉愈。
白話文:
有一位讀書人,平常勤奮苦讀,但飲食不節制,導致大便出血,有時是鮮紅色,有時是暗紅色。半年後,不是大便出血,而是盜汗;不是怕冷,而是發燒。使用了治療血癥和汗症的藥物都沒有效果,把脈發現脈象浮大,心脾虛弱。這是因為思慮傷心脾,導致血液不能正常迴流。然而,血液就是汗液,汗液就是血液,血色赤黯,大便出血、盜汗,都是因為火氣升降過於劇烈所致;惡寒、發燒則是氣血俱虛的緣故。於是,在上午服用補中益氣湯,用以補益脾肺的根本,提升下陷的氣;在下午服用歸脾湯加麥冬、五味子,用以補益心脾的血液,收斂流失的津液。不到兩個月,各種症狀都痊癒了。
馬生者,發熱煩渴時或頭痛,昨用發散藥,反加喘急腹痛,其汗如水,晝夜譫語。余意此勞傷元氣,誤汗所致,其腹心喜手按,詢之果然,遂與十全大補湯加附子一錢,服之熟睡,喚之不醒,及覺諸證悉退。再劑而痊。凡人飲食勞倦,起居失宜,見一切火症,悉屬內真寒而外假熱,故肚腹喜暖,口畏冷物。此乃形氣病氣俱不足,法當純補上元氣為善。
白話文:
馬生得病的情況是,發熱、口渴,偶爾頭痛,昨天吃了發散藥,反而加重了氣喘和腹痛,出汗像流水一樣,晝夜胡言亂語。我認為這是損傷了元氣,又誤用了發汗的藥物導致的。他喜歡用手按在腹部和胸口,詢問後也得到了確認。於是我給他開了十全大補湯,並加了一錢附子。服藥後他很快就睡著了,叫也叫不醒。醒來後,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。再服用了一劑藥後就痊癒了。一般來說,對於飲食辛勞、起居失調後出現的所有發熱症狀,如果患者腹部喜歡溫暖、口怕冷,那麼實際上往往是體內虛寒而外表假熱,也就是說,形體和氣血都虛弱。這種情況下,治療方法應該是純粹地補益元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