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七 (10)
卷七 (10)
1. 脾腎虧損頭眩痰氣等證
閣老梁厚齋,氣短有痰,小便赤澀,足跟作痛,尺脈浮大,按之則澀。此腎虛而痰飲也,用四物送六味丸,不月而康。仲景先生之氣虛有飲,用腎氣丸補而逐之,誠開後學之聾聵也。
白話文:
閣老梁厚齊,氣息短促有痰,小便發紅刺痛,腳後跟疼痛,手腕上的尺脈浮動且脈搏有力,按壓時感覺澀滯。這是腎氣虛弱導致痰液停滯。使用四物湯送服六味丸,不到一個月就康復了。東漢名醫張仲景提出「氣虛有飲」的概念,用腎氣丸來補腎氣並驅除痰液,這為後人醫學研究開拓了新的思路。
都憲孟有涯,氣短痰暈,服辛香之劑,痰盛遺尿,兩尺浮大,按之如無。余以為腎家不能納氣歸源,香燥致甚耳。用八味丸料,三劑而愈。
白話文:
都憲孟有涯,氣息短促,痰液壅盛,頭暈目眩。他服用了辛散香燥的藥物,導致痰液更盛,出現遺尿,脈象浮大,按壓時卻軟弱無力。我認為是腎臟無法攝納氣息回歸根本,加上香燥藥物加重了病情。於是我使用了八味丸的藥方,三劑藥後他的病情就好了。
孫都憲,形體豐厚,勞神善怒,面帶陽色,口渴吐痰,或頭目眩暈,或熱從腹起,左三脈洪而有力,右三脈洪而無力。余謂足三陰虧損,用補中益氣加麥冬、五味,及而減八味丸而愈。若人少有老態、不耐寒暑,不勝勞役,四時迭病,皆因氣血虧損,房勞過傷,故其見證難以悉狀。此精氣不足,但滋化源,其病自痊。
白話文:
孫督憲體格健壯,但過度勞心、容易發怒。面色紅潤,口渴多痰,有時頭暈眼花,有時熱從腹部產生。左手三脈強壯有力,右手三脈浮大但無力。我認為是足三陰虛損,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子,並且減少八味丸。這樣治療後,病情好轉痊癒。如果一個人年紀輕輕就有衰老的跡象,不耐寒熱、不能勝任勞役,四季輪流生病,都是因為氣血虧損、過度房事所傷。所以,表現出來的症狀很難一一列舉。這類病人精氣不足,只要滋補其根源,疾病自然會痊癒。
又若飲食勞倦,七情失宜,以致諸證,亦當治以前法。設或六淫所侵,而致諸證,亦因真氣內虛,而外邪乘襲,尤當固胃氣為主。蓋胃為五臟之根本,故黃柏、知母不宜輕用,恐復傷胃氣也。大凡雜症屬內因,乃形氣病氣俱不足,當補不當瀉。傷寒雖屬外因,亦宜分其表裡虛實,治當審之。
白話文:
如果因為飲食過度勞累,情緒失調導致各種症狀,也應該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因為外邪入侵而導致各種症狀,也是因為正氣不足,外邪趁虛而入,此時更應該以鞏固胃氣為主。因為胃是五臟之本,所以黃柏和知母不宜輕易使用,以免再次損傷胃氣。一般而言,雜症屬於內因,是形氣病氣都不足,應該補虛不宜瀉下。傷寒雖然屬於外因,也應該區分它的表裡虛實,治療時要仔細辨證。
先兄體貌豐偉,唾痰甚多,脈洪有力,殊不耐勞,遇風頭暈欲僕,口舌破裂,或至赤爛,誤食姜蒜少許,口痰益甚,服八味丸及補中益氣加附子即愈,停藥月餘,諸證仍作,此命門虛火不得歸源也。
白話文:
我哥哥體格壯碩,但常有大量痰液,脈搏強勁有力,卻容易疲倦。遇到風就會頭暈想倒,嘴破或潰爛。不小心吃到一點薑蒜,痰液就會更多。服用八味丸和補中益氣湯加入附子後,症狀就會改善。但停藥一個月後,症狀又會復發。這是因為命門虛火無法回歸本源所致。
2. 脾腎虧損停食泄瀉等證
進士劉華甫,停食腹痛,瀉黃吐痰,服二陳、山梔、黃連、枳實之類,其證益甚,左關弦緊,右關弦長,乃肝木克脾土,用六君加木香治之而愈。若食已消而泄未已,宜用異功散以補脾胃。如不應,用補中益氣湯升發陽氣。凡瀉痢色黃,脾土虧損,真氣下陷,必用前湯加木香、肉蔻溫補。如不應,當補其母,宜八味丸。
白話文:
進士劉華甫,不吃東西肚子痛,拉黃色大便,吐痰,服用二陳湯、山梔子、黃連、枳實等藥,症狀卻更加嚴重。左邊脈象緊而弦,右邊脈象長而弦,這是肝木克脾土。於是使用六君子湯加木香治療,才痊癒。
如果食物已經消化,但腹瀉還沒有停止,應該使用異功散來補脾胃。如果仍然無效,則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昇發陽氣。
凡是腹瀉、痢疾,便色發黃,表示脾土受損,真氣下陷,一定要在前面所說的湯藥中加入木香、肉蔻溫補。如果仍然無效,應該補其母,也就是脾,可以使用八味丸。
一男子,清晨或五更吐痰,或有酸味,此是脾氣虛弱,用六君送四神丸而愈。若脾氣鬱滯,用二陳加桔梗、山梔,送香連丸。若鬱結傷脾,用歸脾送香連丸。若胸膈不舒,歸脾加柴胡、山梔送左金丸。若胃氣虛,津液不能運化,用補中益氣送左金丸。
白話文:
一位男子,在清晨或凌晨出現咳痰,痰液帶有酸味,這是因為脾氣虛弱,可以使用六君丸加四神丸來治療。
如果脾氣鬱結,可以使用二陳湯加桔梗、山梔,送服香連丸。
如果鬱結損傷脾臟,可以使用歸脾丸送服香連丸。
如果胸部和膈肌不舒暢,可以使用歸脾丸加柴胡、山梔送服左金丸。
如果胃氣虛弱,津液不能運化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送服左金丸。
長洲朱紹,患肝木克脾,面赤生風,大腸燥結,炎火上衝,久之遂致臟毒下血,腸鳴溏泄,腹脹喘急,馴至絕谷,諸醫方以枳實、黃連之劑,投之展轉增劇。余曰:爾病脾肺兩虛,內真寒而外假熱,法當溫補,遂以參、術為君,山藥、黃耆、肉果、薑、附為臣,茱萸。骨脂、五味、歸、芩為佐,治十劑,俾以次服之。
諸醫皆曰此火病也,以火濟火可乎?服之浹旬,盡劑而血止。
白話文:
長洲地區的朱紹,患有肝木克脾的疾病,表現為臉部發紅發熱,大腸乾燥便祕,炎熱之氣上衝,久而久之導致體內毒熱下血,腸鳴溏瀉,腹脹氣喘,嚴重到不吃東西的程度。其他醫師採用枳實和黃連的藥物治療,結果病情反而加重。我說:你的病是脾肺兩虛,體內實際上是虛寒,而外在表現是假象的發熱。因此治療方法應該是溫補。於是我以人參和山藥作為君藥,黃芪、肉桂、生薑、附子作為臣藥,茱萸、骨脂、五味子、當歸、黃芩作為佐藥,治療十劑,讓他逐漸服用。
3. 脾腎虛寒陽氣脫陷等證
一男子,食少胸滿,手足逆冷,飲食畏寒,發熱吐痰,時欲作嘔。自用清氣化痰及二陳、枳實之類,胸腹膨脹,嘔吐痰食,小便淋漓;又用四苓、連、柏、知母、車前,小便不利,諸病益甚。余曰:此脾胃虛寒無火之證,故食入不消而反出,遂用八味丸補火以生土,用補中益氣加薑、桂培養中宮,生髮陽氣,尋愈。
白話文:
有一個男性,食慾不振,胸悶脹滿,手腳冰涼,飲食後怕冷,發燒咳嗽有痰,偶爾有嘔吐感。他自行服用化痰中藥,以及二陳湯、枳實等藥物,導致胸腹脹氣,嘔吐痰食,小便淋漓。後來又服用四苓湯、連翹、柏子仁、知母、車前子等藥物,小便不利,各種症狀加重。
我診斷後認為,這是脾胃虛寒,陽氣不足的證狀,因此食物無法消化,反倒吐了出來。於是,我使用八味丸溫補陽氣,並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薑、桂,培育脾胃,生髮陽氣,患者很快就康復了。
一婦女,飲食無過碗許,非大便不實,必吞酸噯腐,或用二陳、黃連,更加內熱作嘔。余謂:東垣先生云,邪熱不殺穀,此脾胃虛弱,末傳寒中。以六君子湯加炮薑、木香,數劑漸復,飲食漸進。又以補中益氣加木香、炮薑、茯苓、半夏全愈。後怒,飲食頓少,元氣頓怯,更加發熱,誠似實火,脈洪大而虛,兩尺如無,用益氣湯、八味丸,悉愈。
白話文:
有一位婦女,平日飲食不多,不足以填滿一個碗的量,但是沒有大便不通的情形,一定會吞酸水、打嗝有腐敗味。有人用二陳湯、黃連湯治療,結果反而加重內熱和嘔吐。
我認為:東垣先生說過,病邪的熱性不會破壞消化食物的能力。這個婦女是脾胃虛弱,導致寒氣侵犯了胃腸。我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木香治療,服用幾劑後逐漸康復,飲食量也逐漸增加。後來,她又加上補中益氣湯、木香、炮薑、茯苓、半夏,完全痊癒。
後來,她生氣後,飲食量驟減,元氣大傷,又發燒了,好像實火一樣,脈搏洪大但空虛,兩尺脈幾乎感覺不到。我用益氣湯、八味丸治療,她才完全康復。
朱介庵,向因失足,劃然有聲,坐立久則手足麻木,雖夏月足寒如冰,又因醉覺而飲水復睡,遂覺右腹痞結,以手摩之,腹則瀝漉有聲,熱摩則氣泄而止,每每加劇,飲食稍多則作痛泄,醫令服枳朮丸罔效。余曰:此非脾胃病,乃命門火衰,虛寒便之然也,可服八味丸則愈。果驗。
白話文:
朱介庵,因為之前失足跌倒,發出很大的聲響。坐或站的時間稍長,手腳就會麻木。即使是在夏天,腳也冷得像冰一樣。此外,他因為喝醉了酒後喝水又睡著了,導致右腹部腫脹堅硬。用手撫摸腹部,會發出液體流動的聲音。用熱手按摩就會有氣排出,症狀就會緩解。但是症狀一再加劇,只要飲食稍多就會腹痛腹瀉。醫生開了枳朮丸給他服用,但沒有效果。我說:這不是脾胃的疾病,而是命門之火衰弱,虛寒導致的腹瀉。服用八味丸就能治癒。果然見效。
工部陳禪亭,發熱即痰,服二陳、黃連、枳殼之類,病益甚,請治。其脈左尺微弱,右關浮大,重按微弱。余曰:此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而脾病,當補火以生土,或可愈也。不悟,仍服前藥,脾土愈弱。至乙巳,病已革,復邀治,右寸脈平脫,此土不能生金,生氣絕於內矣,經云:虛則補其母,實則瀉其子。凡病在子,當補其母,況病在母而屬不足,反瀉其子,不死何俟?
白話文:
工部官員陳禪亭,發熱後就出現痰液。他服用二陳湯、黃連、枳殼等藥,但病情反而加重,於是請我去治療。我為他診脈時發現,他的左手小指側脈脈搏虛弱,右手關脈脈搏浮大,用力加重按壓卻又微弱。我說:這是因為腎中陽氣(命門火)衰弱,不能溫養脾臟(生土),因此導致脾臟疾病。我們應該補腎陽來溫養脾臟,或許能讓病情好轉。他不理解我的診斷,仍然服用之前的藥物,導致脾臟越發虛弱。到了乙巳年,他的病情已經嚴重惡化,再次請我治療。我發現他的右手寸口脈已經平穩消失,說明脾臟已經不能溫養肺臟(生金),體內的生氣已經喪失。經典上說:「虛弱時要補養它的母臟,實證時要瀉它的子臟。」凡是子臟有病,都應該補養它的母臟,更何況他的病情在母臟,而且屬於虛症,卻反過來瀉其子臟,不致於死亡還能等待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