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8)

1. 脾胃虧損心腹作痛等證

府庠徐道大母,胃脘當心而劇痛,脈右寸關俱無,左雖有,微而似絕,手足厥冷,病勢危篤。察其色,眼胞上下青黯。此脾虛肝木所勝,用參,朮、茯苓陳皮甘草補其中氣,用木香和胃氣以行肝氣,用吳茱萸散脾胃之寒,止心腹之痛,急與一劑,病悉愈。向使泥其痛無補法,而反用攻伐之藥,禍不旋踵。

白話文:

官府中徐道大的祖母,胃部像在心口一樣異常疼痛,把脈時右手寸關脈全無,左手雖然有脈,但微弱若無,手腳冰冷,病情十分危急。觀察她的氣色,上下眼皮發青發暗。這是脾虛而肝木太盛所致,應使用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來補益中氣,使用木香調和胃氣並疏通肝氣,使用吳茱萸來散去脾胃中的寒氣,止住心腹的疼痛,緊急給她服用了一劑藥,病情就完全康復了。如果死板地只治療疼痛而不進行補益,卻反而使用攻伐之藥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

2. 脾胃虧損暑濕所傷等證

一儒者,每春夏口乾發熱,勞則頭痛,服清涼化痰藥,瀉喘煩躁,用香茹飲,神思昏倦,脈大而虛。此因閉藏之際,不遠幃幕為患,名曰注夏。用補中益氣去升麻柴胡,加五味,麥冬、炮姜,一劑,脈益甚。仍用前藥加肉桂五分,服之即蘇,更用六味丸而痊。

白話文:

某位學者,每年到了春夏之際,總是口乾舌燥,同時伴有發熱的症狀,只要稍稍勞動就會頭痛。曾經服用了清涼化痰的藥物,結果卻導致呼吸急促煩躁。又服用了香茹飲,卻引起了頭昏腦脹,思緒不清。診脈後發現,脈象大而無力。這是因為這位學者在閉藏的季節裡,沒有遠離閨房之樂,導致身體出問題,這種情況稱之為「注夏」。服用了補中益氣湯,並去掉了升麻、柴胡,增加五味子、麥冬、炮薑,服一劑後,脈象明顯改善。接著又繼續服用原先的藥物,並加入五分肉桂,服用之後病情立即好轉,再服用了六味丸,才完全康復。

3. 肝脾虧損頭目耳鼻等證

給事張禹功,目赤不明,服祛風散熱藥,反畏明重聽,脈大而虛,此因勞心過度,飲食失節。以補中益氣加茯苓、棗仁,山藥、山萸,五味,頓愈。又勞役復甚,用十全大補兼以前藥,漸愈,卻用補中益氣加前藥而痊。東垣云:諸經脈絡,皆走於面而行空竅,其清氣散於目而為精,走於耳而為聽。

白話文:

官員張禹功,眼睛發紅看不清,服用了清熱祛風的藥物後,反而怕光、耳鳴加重。把脈後發現脈搏大而虛弱,這主要是因為用腦過度,飲食不規律造成的。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棗仁、山藥、山萸肉、五味子,很快就好了。但後來勞累過度又復發,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上之前的藥物,症狀逐漸好轉。但再次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之前的藥物後,才完全痊癒。東垣說:各經脈絡都經過面部,分佈在空隙的地方。其中清氣散佈到眼睛成為視力,散佈到耳朵成為聽力。

若心煩事冗,飲食失節,脾胃虧損,心火太甚,百脈沸騰,邪害空竅而失明矣。況脾為諸陰之首,目為血脈之宗,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為失所,若不理脾胃,不養氣血,乃治標而不治本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心煩意亂、事務繁多,飲食又不規律均衡,就會損傷脾胃。這會導致心火過旺,全身的經脈沸騰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,攻擊頭部竅穴,導致失明。況且脾是所有陰經的源頭,眼睛是血脈的總管。脾虛就會導致五臟的精氣失衡。如果不調理脾胃,不滋養氣血,那就是治標不治本。

少宰李浦汀,耳如蟬鳴,服四物湯,耳鳴益甚,此元氣虧損之症。五更服六味丸,食前服補中益氣,頓愈。此證若血虛而有火,用八珍加山梔、柴胡;氣虛而有火,四君加山梔、柴胡;若因怒遂聾,用小柴胡加芎、歸、山梔;虛用補中益氣加山梔;午前甚,用四物加朮,苓;久須用補中益氣;午後甚,用地黃丸

白話文:

少宰李浦汀患有耳鳴,如蟬嗚一樣。他服用四物湯後,耳鳴更加嚴重。這是因為他的元氣已經虧損。他凌晨服用六味丸,飯前服用補中益氣湯,很快就好了。

如果這種症狀是因為血虛兼有熱火,可以使用八珍湯加上山梔子、柴胡;如果是氣虛兼有熱火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山梔子、柴胡;如果是因為生氣而導致耳聾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川芎、當歸、山梔子;虛證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梔子;午前耳鳴加重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白朮、茯苓;長期耳鳴需要使用補中益氣湯;午後耳鳴加重,可以使用地黃丸。

一儒者,兩目作痛,服降火祛風之藥,兩目如絳,熱倦殊甚。余用十全大補湯數劑,諸證悉退,服補中益氣兼六味丸而愈。復因勞役,午後目澀體倦,服十全大補而痊。

白話文:

一位儒者,雙眼劇痛,服用清熱祛風的藥物後,雙眼如紫紅色,又熱又累,情況更加嚴重。我使用十全大補湯數次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,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六味丸後痊癒。後來,由於過度勞累,下午眼睛乾澀,身體疲倦,服用十全大補湯後康復。

4. 脾肺虧損咳嗽痰喘等證

鴻臚蘇龍溪,咳嗽氣喘,鼻塞流涕,余用參蘇飲一劑,以散寒邪,更用補中益氣,以實胰理而愈。後因勞怒仍作,自用前藥益甚,加黃連枳實,腹脹不食,小便短少,服二陳、四苓,前證愈劇,小便不通。余曰:腹脹不食,脾胃虛也;小便短少,肺腎虛也,悉因攻伐所致。

白話文:

太醫院官員蘇龍溪咳嗽氣喘,鼻子堵塞流鼻水。我給他服了一劑參蘇飲,用來驅散寒邪。又用補中益氣湯,用來補益脾胃而痊癒。後來因為勞累和生氣,再次發病,自己服用之前的藥方,病情反而更嚴重,又加了黃連和枳實,結果肚子脹而不吃東西,小便量少。服用了二陳湯和四苓散,先前的症狀更加嚴重,小便不通。我說:肚子脹而不吃東西,是脾胃虛弱;小便量少,是肺腎虛弱,都是因為亂用藥物攻伐所造成的。

投以六君加黃耆、炮薑、五味,二劑,諸證悉退。再用補中益氣加炮薑、五味、數劑全愈。

白話文:

服用六君子湯加黃耆、炮薑、五味,連續兩劑,各種症狀全部消失。接著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、五味,服用數劑後完全康復。

地官李北川,每患咳嗽,余用補中益氣即愈。一日復作,用參蘇飲益甚,更服人參敗毒散,項強口噤,腰背反張。余曰:此誤汗亡津液而變痙矣,仍以前湯加附子一錢,四劑而痊。感冒咳嗽,若誤行發汗過多,喘促呼吸不利,吐痰不止,必患肺癰矣。

白話文:

地官李北川,經常患有咳嗽。我用「補中益氣湯」治療,就會痊癒。一天他的咳嗽又發作了,我用了「參蘇飲」,他的病情反而加重了。接著他服用「人參敗毒散」,結果頭部僵硬、嘴巴緊閉,腰背部往後彎曲。我說:這是誤用發汗藥導致津液流失,而引起的抽搐。我繼續使用之前的藥方,加上附子一錢,經過四劑藥,他的病就痊癒了。感冒咳嗽,如果誤用了過多的發汗藥,就會出現呼吸困難、痰液不斷吐出、肺部化膿等症狀。

司廳陳國華,素陰虛,患咳嗽,以自知醫,用發表化痰之劑,不應,因清熱化痰等藥,其症愈甚。余曰:此脾肺虛也。不信,用牛黃清心丸,更加心腹作脹,飲食少思,足三陰虛症悉具。朝用六君、桔梗升麻、麥冬、五味,補脾以生肺金;夕用八味丸,補命門以生脾土,諸症漸愈。

白話文:

公務員陳國華,一向體質虛弱,得了咳嗽,自己當醫生用發汗化痰的藥,症狀沒有好轉,反而用清熱化痰等藥物後,病情加重。我說:這是脾肺虛弱造成的。他不信,服用牛黃清心丸後,腹脹心悸更嚴重,食慾不振,足三陰虛症的症狀全都具備了。早上給他用六君子、桔梗、升麻、麥冬、五味子,補脾生肺金;晚上用八味丸,補命門生脾土,各種症狀逐漸痊癒。

經云:不能治其虛,安問其餘?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而金病,復用前藥反瀉其火,吾不得而知也。

儒者張克明,咳嗽,用二陳、芩、連、枳殼,胸滿氣喘,清晨吐痰;加蘇子杏仁,口出痰涎,口乾作渴。余曰:清晨吐痰,脾虛不能消化;飲食胸滿氣喘,脾虛不能生肺金;涎沫自出,脾虛不能收攝;口乾作渴,脾虛不能生津液。遂用六君加炮薑、肉果溫補脾胃,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愈。

白話文:

儒生張克明患有咳嗽,服用二陳湯、黃芩、黃連、枳殼等藥物治療。但仍有胸悶氣喘,早晨吐痰的症狀;加用蘇子、杏仁後,出現口出泡沫,口渴的現象。我說:早晨吐痰,是因為脾臟虛弱,無法消化;飲食後胸悶氣喘,是因為脾臟虛弱,不能滋養肺臟;流出泡沫,是因為脾臟虛弱,無法收斂;口乾口渴,是因為脾臟虛弱,無法產生津液。於是我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肉桂來溫補脾胃,再用八味丸來補益脾臟而治癒了他的疾病。

5. 脾肺腎虧損小便自遺淋澀等證

考功楊樸庵,口舌乾燥,小便頻數。此膀胱陽燥陰虛,先用滋腎丸以補陰,而小便愈;再用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,以補脾腎而安。若汗多而小便少,或體不禁寒,乃脾肺氣虛也。

白話文:

考功官員楊樸庵,口乾舌燥,小便頻率很高。這是因為他的膀胱陽氣太盛、陰氣不足,先用滋腎丸補陰,小便就變正常了;再用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丸補脾腎,症狀就穩定下來了。如果出汗很多而小便很少,或者身體特別怕冷,那是因為脾肺氣虛導致的。

儒者楊文奎,痢後兩足浮腫,胸腹脹滿,小便短少,用分利之劑,遍身腫兼氣喘。余曰:兩足浮腫,脾氣下陷也;胸腹脹滿,脾虛作痞也;小便短少,肺不能生腎也;身腫氣喘,脾不能生肺也。用補中益氣加附子而愈。

白話文:

儒者楊文奎,痢疾之後,雙足浮腫,胸腹脹滿,小便不多。用利尿的藥物治療,結果全身浮腫,還伴有氣喘。我說:雙足浮腫,是脾氣下降所致;胸腹脹滿,是脾氣虛弱導致食積所致;小便不多,是肺部功能不佳,無法滋養腎臟所致;全身浮腫和氣喘,是脾臟無法滋養肺部所致。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治療後,他的病情得以痊癒。

大尹顧榮甫,尾閭作癢,小便赤澀,左尺脈洪數。屬腎經虛熱,法當滋補,不信,服黃柏知母等藥年許,高骨腫痛,小便淋瀝,肺腎二脈洪數無倫。余曰:子母俱敗,無能為矣。果歿。

白話文:

大尹姓顧名榮甫,尾骨附近發癢,小便赤痛,左手的尺脈脈搏洪大數急。這是腎經虛熱的症狀,應當用滋補的方法治療。但他不相信,服用黃柏、知母等藥一年多,結果高骨腫痛,小便淋瀝,肺腎兩脈的脈搏都洪大數急,無法調和。我說:母子脈都衰落了,沒法醫治了。果然不久後死去。

余甥凌雲漢,年十六,庚子夏作渴發熱,吐痰唇燥,遍身生疥,兩腿尤多,色黯作癢,日晡愈熾,仲冬腿患瘡,尺脈洪數。余曰:疥,腎疳也;瘡,骨疽也,皆腎經虛證。針之膿出,其氣氤氳。余謂火旺之際,必患瘵證,遂用六味、十全,不二旬,諸證愈。而瘵證具,仍用前藥而愈。抵冬娶妻,至春其證夏作,亦服地黃丸數斤,煎藥三百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我的外甥凌雲漢,十六歲,庚子年夏天得了一場熱病,吐痰、嘴脣乾燥,全身長了疥瘡,尤其是兩腿,顏色暗淡還會發癢,下午時分症狀會加重。仲冬時分腿上患處變成了瘡,尺脈洪數有力。我說:疥瘡是腎病引起的,瘡是骨疽,都是腎經虛證。用針灸治療時膿液流出,帶有腥臭味。我預測在火氣旺盛的時候,他必定會患上瘵病(肺結核),於是用了六味地黃丸和十全大補丸。不到二十天,各種症狀就都治癒了。不過,瘵病症狀出現了,還是用之前的藥方治好了。到了冬天他娶了妻,到了春天症狀再次發作,仍然服用地黃丸數斤,煎藥三百劑才治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