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七 (1)
卷七 (1)
1. 遺溺
張景岳曰:遺溺有睡中自遺,有氣門不固而不禁,又有氣脫於上,下焦不約而遺,三者皆虛,有輕重之辨。睡遺者,幼稚多有之,氣壯而固,自愈。若水泉不止,膀胱不藏,氣虛也。蓋氣為水母,水不蓄以氣不固,更至無所知覺,此虛極也。又年衰大病後多有之。仲景曰:下焦竭則遺溺失禁也。
古方有虛實之論,不知不禁多屬虛寒,若淋瀝痛澀,方是熱證,勿以遺失誤用涼藥。
白話文:
張景嶽說:遺尿有睡著後不自覺遺尿的,有氣門不牢固而忍不住遺尿的,還有氣往上衝,下焦不收斂而遺尿的,這三者都是虛症,有輕重之分。睡覺時遺尿的,兒童較多,氣壯而牢固,會自己痊癒。如果尿液不斷,膀胱不藏,這是氣虛。因為氣是水的根源,水不能儲存是因為氣不牢固,甚至完全沒有感覺,這是虛弱到了極點。老年人或大病初癒後也會有遺尿的情況。仲景說:下焦虛竭,則會失禁遺尿。
又古方多用固澀,此治標法也。小水雖主於腎,而腎上連肺,若肺氣無權,則腎水必不能攝,故治水必須治氣。宜參、耆、歸、朮、桂,附、乾薑之屬為主,佐以固澀之劑。
白話文:
古時候的許多方劑都使用固澀藥物,這種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。小便雖然以腎為主,但腎又與肺相連。如果肺氣不足,腎水就無法固攝。所以治療小便問題必須先治療肺氣。應該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桂枝、附子、乾薑等藥材為主,再配以固澀藥物。
2. 赤白濁遺精
李士材曰:赤白濁,按經文前哲所論,而知濁病即精病,非溺病也。故患濁者,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清,惟竅端時有穢物,如瘡之膿,如目之眵,淋漓不斷,與便溺絕不相混。大抵精敗而腐者,十之六也;由濕熱流注與虛者,十之二三。其有赤白之分者,何也?精者血之所化,濁氣太多,精化不及,赤未變白,故成赤濁,此虛之甚也。所以少年天癸未至,強力行房,所泄半精半血;壯年施泄無度,亦多精血雜出。
白話文:
李士材說:紅色和白色的混濁,根據經典和先賢的理論,我們可以得知混濁病症就是關於精液的疾病,而非尿液的問題。因此,患有混濁症的人,陰莖中感覺像是被刀割或火焰灼傷一樣,但是排尿卻是清澈的。只有尿道口時常有穢物出現,類似於傷口的膿液,或者眼睛的眵,持續不斷地流出,並且與大小便完全不混淆。
大致上,精液敗壞並腐爛的,佔了百分之六十;由濕熱導致流通與虛弱的情況,則佔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。為什麼會有紅色和白色的分類呢?因為精液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,如果混濁的氣體過多,精液轉化的速度不及其消耗,紅色還沒有轉化為白色,因此形成紅色的混濁,這是極度虛弱的表現。所以,對於青少年來說,如果在天癸尚未成熟的情況下,強行進行房事,會使得排泄的物質一半是精液一半是血液;對於壯年人來說,如果房事頻繁無度,也會導致大量精液和血液一起排出。
伴有發燒症狀時:
* 口渴且嘴脣發紅
* 脈搏滑數、有力
* 治療方法:清心蓮子飲、香苓散
如果伴有胃中濕痰:
* 將蒼白二陳湯加入升紫(升麻和紫蘇)
如果屬於虛勞:
* 六味地黃丸加上蓮鬚、芡實、菟絲子、五味子、龍骨、牡蠣
如果因伏暑所致:
* 四苓散加上香薷、麥冬、人參、石蓮等
如果症狀粘稠如膏,疼痛異常:
* 說明精液阻塞了通道
* 治療方法:香苓散送入八味丸,或金匱腎氣丸
白話文:
當出現發燒症狀時:
- 口渴且嘴脣發紅
- 心跳快速且強勁
- 治療方法:使用清心蓮子飲、香苓散
若同時伴有胃部有濕熱痰:
- 加入蒼白二陳湯和升紫(升麻和紫蘇)
若是虛勞的情況:
- 使用六味地黃丸,並添加蓮鬚、芡實、菟絲子、五味子、龍骨、牡蠣
如果是因為伏暑導致的症狀:
- 加入四苓散,以及香薷、麥冬、人參、石蓮等成分
如果症狀黏稠如膏,疼痛異常:
-
表示精液可能堵塞了某些通道
-
治療方法:使用香苓散配合八味丸,或者金匱腎氣丸
有熱者蓖薢分清飲、茯菟丸。有思想太過,心動煩擾,則精敗下焦,加味清心飲、瑞蓮丸之類。如上數端,此其大略也。若夫五臟之傷,六淫之感,更難以枚舉,慎勿輕忽。
白話文:
有發熱現象的,可以服用大青葉湯、茯菟丸。如果有思緒過度亢奮、心緒煩躁不安,則會導致精氣虛耗,應加服清心湯、瑞蓮丸之類的藥物。上述幾種情況,只是大體的概括。至於五臟的受損、六種外邪的侵襲,則難以一一列舉,務必謹慎對待,不可輕視忽視。
遺精,古今方論皆以遺精為腎氣衰弱之病,若與他臟不相干涉。不知《內經》言五臟六腑各有精,腎則受而藏之。以不夢而自遺者,心腎之傷居多;夢而後遺者,相火之強為害。若夫五臟各得其職,則精藏而治。苟一臟不得其正,甚則必害心腎之主精者焉。治之之法,獨因腎病而遺者,治其腎;由他臟而致者,則他臟與腎兩治之。
白話文:
遺精,古今的醫書中都認為是腎氣衰弱所致的疾病,與其他臟腑沒有關係。但是《內經》中記載,五臟六腑都有精氣,而腎臟負責接收和儲藏精氣。
不做夢就遺精的,大多是心腎受損所致;做了夢之後遺精的,則是相火(心火)過旺所害。如果五臟各司其職,精氣就會被儲藏好。如果某個臟腑出了問題,嚴重的時候一定會損害心腎,從而影響藏精。
治療的方法,如果是單純因為腎臟疾病而遺精的,就只治療腎臟;如果是由其他臟腑導致的,就要同時治療其他臟腑和腎臟。
如心病而遺者,必血脈空虛,本縱不收。肺病而遺者,必皮革毛焦,喘急不利。脾病而遺者,色黃肉消,四肢懈惰。肝病而遺者,色青而筋痿。腎病而遺者,色墨而髓空。更當六脈參詳。然所因病更多端,有用心過度,心不攝腎而失精者,宜遠志丸,佐以靈砂丹。有色欲不遂而致精泄者,四七湯吞白丸子。
白話文:
對於腎氣虛弱不固的人,可以服用五倍子二兩、茯苓四兩製成的藥丸,效果顯著。但這種症狀也會有所不同,有些人會在小便後出現漏尿,且無法控制;有些人會不小便就自動漏尿;有些人會感到陰莖內瘙癢疼痛,好像要小便一樣;有些人會在夢裡與女性交合,這些症狀都可以根據前述方法進行不同的治療。總體來說,精滑的症狀應該用澀精的方法來治療,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瀉心火,如果再沒有效果,則用補中益氣的方法來舉陽氣於上,防止它下流,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甚者耳聞目見,其精自出,名曰白淫,妙香散吞玉華白丹。有色欲過度,精竅虛滑,正元散加牡蠣粉、肉蓯蓉各半錢,吞靈砂丹,仍佐以鹿茸丸、山藥丸、。大菟絲子丸、固陽丸之類。有壯年久曠,精滿而溢,清心丸。有飲酒厚味,痰火濕熱,擾動精府,二朮、二陳、升、柴,俾清升濁降,脾胃健運,則遺滑自止矣。有脾虛下陷者,補中益氣湯。
有腎虛不固者,五倍子二兩、茯苓四兩,為丸服之,神驗。然其證亦復不同,或小便後出,多不可禁者;或不小便而自出;或莖中癢痛,如欲小便者;或夢女交者,並從前法中分別施治。總共大綱言之,精滑宜澀之,不效即瀉心火,不效即以補中益氣,舉其氣上而不下,往往有功。
王節齋曰:夢遺滑精,世人多作腎虛治,而用補腎澀精之藥不效。殊不知此證多屬脾胃,飲食厚味,痰火濕熱之人多有之。蓋腎藏精,精之所生由脾胃,飲食化生而輸歸於腎。今脾胃傷於濃厚濕熱,內郁中氣,濁而不清,則其所化生之精,亦得濁氣。腎主閉藏,臟靜則寧,今所輸之精既有濁氣,則邪火動於腎中,而水不得寧靜,故遺而滑也。此症與白濁同,丹溪論白濁為腎中濁氣下流,滲入膀胱,而云無人知此也。
其有色心太重,妄想過用而致遺滑者,自從心腎治。但兼肺胃者不少,要當審察。
白話文:
中醫學者王節齋說:夢遺滑精,一般人都認為是腎虛,使用補腎固精的藥物卻不見效。殊不知這個問題多半與脾胃有關,飲食口味濃重,有痰火濕熱的人容易有這些症狀。因為腎臟儲存精氣,精氣的來源是脾胃,脾胃消化食物後,將營養輸送到腎臟。如果脾胃受到濃稠濕熱之氣的影響,內部氣機能鬱結,變得渾濁不清,那麼所轉化成的精氣也會受到影響,變得渾濁。腎臟主司封藏,臟腑安定才能平靜,現在輸送到腎臟的精氣帶有濁氣,邪火就會在腎中躁動,導致水分無法安靜,所以才會出現夢遺滑精的症狀。這種症狀與白濁類似,明朝醫家朱震亨認為白濁是腎中濁氣下流,滲入膀胱所致,而他說沒有人知曉這個道理。
張介賓曰:夢遺精滑,總皆失精之病,無不始由於心,心為君火,腎為相火,心動腎必應之。凡少年多欲妄想,多致此。然精之藏蓄在腎,而主宰在心,精之蓄泄聽命於心,治此宜淨心為要。遺精有九:有注戀而夢者,此精為神動,因於心。有欲事不遂而夢者,此精失其位,因於腎。
白話文:
凡是思慮過度疲倦的人,總記不住東西,應補養心脾,可以使用歸脾湯,但去掉木香。氣機運行不暢,不能服用人參的人,可以服用人參吞茯苓、白朮、菟絲子的複方藥丸。
有勞倦即遺,此肝脾氣弱也。思慮而遺,心脾虛陷也。濕熱下流,相火妄動,肺腎之火不清也。有無故滑而不禁,此下元虛。腎肺不固也。有素稟不足而精滑者,此先天元氣薄也。有久服冷利等藥,元陽失守而滑也。有年壯節欲而遺,精滿而溢也。諸症五臟皆有所主,心主神,肺主氣,脾主濕,肝主疏泄,腎主閉藏,當各求其所因治之。
夢遺有情有火,情動者清心,精動者固腎。滑精無非因腎氣不守而然。若暴滑兼痛,當從赤白濁論治。
凡勞倦思慮,每觸即遺,當補心脾,歸脾湯去木香。氣分稍滯,不堪耆者,人參吞茯苓白朮菟絲丸。
凡心火甚者清火,相火甚者壯水,氣焰者升舉,滑泄者固澀,濕熱乘者分利,虛寒利者溫補下元,元陽不足,精氣兩虛,專培根本。若概用坎離丸輩,苦寒適害腎耳。
白話文:
凡是心火過旺的,應該清心瀉火;腎陰不足的,應該滋陰壯水;氣虛的,應該升舉益氣;滑泄的,應該固澀止瀉;濕熱交蒸的,應該分利濕熱;虛寒泄瀉的,應該溫補下元;元陽不足,精氣虛弱的,應該專門培補根本。如果概括地使用坎離丸這類藥物,它的苦寒性質反而會損傷腎臟。
濁症有赤、白、精、溺之辨:赤者多由於火,白者寒熱俱有,由精者在心腎,由溺者在膀胱肝脾。有濁在溺者,色白如泔,凡肥甘辛熱所致,此濕熱由內生也,宜清之。
白話文:
濁症有「赤」、「白」、「精」、「溺」四種分類:
- 赤色:通常是由於火氣過盛所致。
- 白色:既有寒也有熱,可能與心腎有關。
- 精濁:與膀胱有關。
- 溺濁:與肝脾有關,呈現白色如淘米水,通常是因食用過於油膩、辛辣、溫熱的食物導致,由體內生濕熱所引起,需要透過清熱的方式治療。
柯韻伯曰:白赤濁之病,有傷精傷血之分,由腎肝相火搖動之所致也。夫腎者作強之官,其人或妄想淫欲,或好為陰陽,腎火內熾,不能藏精,強忍其精而精逆焉。精未泄而離其處,不復仍歸於腎,乃滲入於水道,與小便同出。敗精雖出,腎火內蘊,因之竅孔不閉,熱虛相搏,新精虛應之,淋瀝不止,因名為白濁。
白話文:
肝臟是身體疲勞、衰竭的根本。如果一個人過度勞累、辛勞,或因生氣而內傷,肝火下行,無法貯藏血液,熱邪灼傷陰液經絡,導致血液外溢。這些血液尚未在經絡中運行就脫離經脈,無法迴流到肝臟,也會滲入輸尿系統,和尿液一起排出。儘管已排盡敗血,但陰液經絡損傷仍未癒合,肝氣無法收斂,鬱火內聚,又引致新血繼續流出,不斷浸潤,形成所謂的「赤濁」。「白濁」與「遺精」、「膏淋」不同,「赤濁」也與「血淋」、「尿血」有別。
肝者罷極之本,其人或勞役苦辛,或惱怒內傷,肝火下流,不能藏血,熱傷陰絡而血溢焉。血未行而離其經,不得反於肝,亦滲入於水道,合小便同出。敗血雖盡,陰絡未完,肝極不攝,鬱火內守,復以新血繼之,浸淫不絕,是名曰赤濁。白濁與遺精、膏淋不同,赤濁與血淋、尿血亦異。
治之必當兼浚其源。源者何?至陰是也。脾為陰中之至陰,精血所由生。又腎為陰中之太陰,精為陰中之陰;肝為陰中之少陽,血為陰中之陽。故白濁當理脾腎之陰,法在滋陰降火,先用導赤散加知柏以清之,繼用六味加五味子以收之,而精自藏矣。赤濁當理脾肝二陰,法在升陽散火,先用逍遙散加丹皮以清之,繼用補中益氣加白芍以收之,而血自藏矣。夫下者舉之,白濁用補中益氣湯而不應,是陰虛,不宜升,助陽則陰愈虛也。
白話文:
治療白濁或赤濁必須同時治療病源。病源是什麼?是極陰。脾臟是陰中之極陰,是精血產生的地方。腎臟是陰中之太陰,精液是陰中之陰;肝臟是陰中之少陽,血液是陰中之陽。因此,白濁應調理脾臟和腎臟的陰氣,方法是滋陰降火,先用導赤散加知柏清熱,再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收斂,精液自然會儲藏起來。赤濁應調理脾臟和肝臟的陰氣,方法是升陽散火,先用逍遙散加丹皮清熱,再用補中益氣湯加白芍收斂,血液自然會儲藏起來。而下陷的應升提,白濁用補中益氣湯但沒用,可能是陰虛,不宜升陽,助陽會讓陰虛更嚴重。
赤濁用六味湯而無不平復者,是虛則補母之法,癸乙同歸一治也。至於脾虛不能散精歸肺,以致濕熱下流而然,所謂中氣不足而溲便為之變也,嬰兒最多此症。宜四君子倍茯苓,加升麻、砂仁主之,則水精四布,膀胱得氣化而清出矣。
白話文:
對於小便赤濁的症狀,使用六味湯幾乎都能有效改善。這是因為六味湯具有補腎益母的作用,能夠調整體內陰陽平衡。另外,腎水不足,無法將精氣輸送回肺,導致濕熱下流,從而引發小便赤濁。這種情況在嬰兒中較為常見。此時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倍茯苓,再加入升麻和砂仁。這樣可以促進水分代謝,讓膀胱恢復正常的功能,小便赤濁的症狀也就會得到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