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2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3)

1. 平病脈

諸病惟心腹痛一症,脈多難辨。雖滑實有力固多實邪,虛弱無神者固多虛邪,然暴痛之極,每多沉伏細澀,最是極虛之候。不知氣為邪逆,脈道不行而伏沉異常,此正邪實之脈也。若火邪作痛則不然,辨此之法,暴病痛急而脈忽細伏者多實邪,痛緩而脈本微弱者為虛邪,酌之以理可矣。

白話文:

各種疾病中,單就腹痛這一症狀來說,脈象往往很難辨別。雖然脈象滑數有力通常代表實邪,脈象虛弱無力則通常代表虛邪,但劇烈疼痛時,脈象往往沉伏細澀,這是極度虛弱的表現。這是因為邪氣逆亂衝擊,氣血運行受阻,導致脈象沉伏異常,這其實是實邪的脈象。但如果是火邪引起的疼痛則不同。辨別的方法是:劇烈疼痛而脈象突然細弱者多為實邪;疼痛緩慢而脈象本來就微弱者則為虛邪,根據這些道理就能夠判斷了。

2. 王中暘痰脈論

一切痰症,脈有蝦游、雀啄、代止之形,須知其痰凝氣滯,關格不通,脈因有不動者。有兩三路亂動者,有時無者,或尺寸一有一無者,有關上不見者,或時動而大小不常者,有平居之人忽然而然者,有素稟痰病不時而然者,有僵仆暴中而然者,皆非死脈也,實因痰而然。

白話文:

所有痰症的情況下,脈搏可能呈現出像蝦遊、雀啄、或是偶爾停頓的樣子,這代表痰液凝結,氣血運行受阻,導致脈搏有時候會停頓。有時候脈搏在兩個或三個部位亂跳,有時候又完全沒有脈搏,或者在手腕內側的寸部和尺部,一個有脈搏一個沒有。有時候關部摸不到脈搏,或者脈搏出現的時間和強弱都不固定。有些人平常突然就出現這種脈象,有些人本來就有痰症,不定期就會出現這種情況,還有些人是因為突然倒下、中風後出現這種脈象。這些都不是代表死亡的脈象,實際上都是因為痰液造成的。

3. 柯韻伯脈論二則

脈有對看法,有正看法,有反看法,有平看法,有仄看法,有徹底看法。如有浮即有沉,有大即有弱,有滑即有澀,有數即有遲。合之於病,則浮為在表,沉為在裡;大為有餘,弱為不足;滑為血盛,澀為氣少;動為搏陽,弦為搏陰;數為在腑,遲為在臟,此對看法也。如浮、大、滑、動、數脈,氣之有餘,名陽,當知其中有陰病陽勝之機。

沉、弱、澀、弦、遲脈,氣之不足,名陰,當知其中有陰勝陽病之機。此正看法也,夫陰陽之在天地也,有餘而往,不足隨之;不足而往,有餘從之。知從知隨,氣可與期。故其始也為浮、為大、為滑、為動、為數,其始也反沉、反弱、反澀、反弦、反遲,是陽消陰長之機,其病為進;其始也為沉、為弱、為澀、為弦、為遲,其繼也微浮、微大、微滑、微動、微數,是陽進陰退之機,其病為欲愈。此反看法也。

浮為陽,如更兼大、動、滑、數之陽,是為純陽,必陽盛陰虛之病矣;沉為陰,更兼弱、澀、弦、遲之陰脈,是為重陰,必陰盛陽虛之病矣。此為平看法。如浮而弱、浮而澀、浮而弦、浮而遲者,此陽中有陰,其人陽虛而陰氣伏於陽脈中也;將有亡陽之變,當以扶陽為急務矣;如沉而大、沉而滑、沉而數者,此陰中有陽,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於陰脈中也,將有陰虛之患,當以存陰為深慮矣。此為仄看法。

如五陽脈體不變,而始為有力之強陽,終為無力之微陽,知陽將絕矣。五陰脈雖喜變陽,如忽然暴見,是陰極似陽,知反照之不長,餘燼之易滅也,是為徹底看法。更有真陰真陽之看法。所謂陽者,胃脘之陽也,脈有胃氣,是知不死;所謂陰者,真臟之脈也,脈見真臟者死。

然邪氣來也緊而疾,穀氣來也徐而和,此又不得以遲數等定陰陽矣。蓋十脈中,浮沉是脈體,大弱是脈勢,滑澀是脈氣,動弦是脈形,遲數是脈息,總是病脈,而非平脈也。

先哲云:浮而無力為陽虛,沉而無力為陰虛。此道其常耳。然陰虛者必反見陰脈,故陽愈虛脈愈沉。如沉之極而復浮,是微陽欲脫之兆也,若服藥而漸浮,僅得中脈為吉。若忽然而浮,浮而短澀是肺之真臟見,浮而散大是心之真臟矣。陽脈反是陰虛,然陰愈虛則愈浮,如浮極而復沉,是真陰已絕之兆。

若服補劑而漸沉,得中脈者吉。忽然而沉,或沉之散澀,或綿綿欲絕者,不可復治矣。此陰陽反作之脈法。

白話文:

脈象有各種不同的觀察角度,包括相對比的觀看方式、正確的觀看方式、相反的觀看方式、平衡的觀看方式、偏斜的觀看方式以及深入透徹的觀看方式。例如,有浮脈就一定有沉脈,有大脈就有弱脈,有滑脈就有澀脈,有數脈就有遲脈。將這些脈象和疾病結合,浮脈表示病在表層,沉脈表示病在深層;大脈表示實證,弱脈表示虛證;滑脈表示血液旺盛,澀脈表示氣血不足;動脈表示陽性搏動,弦脈表示陰性搏動;數脈表示腑病,遲脈表示臟病,這是相對比的觀看方式。

像浮、大、滑、動、數這類脈象,表示氣血過剩,稱為陽,但要理解其中可能有陰病導致陽氣過剩的情況。沉、弱、澀、弦、遲這類脈象,表示氣血不足,稱為陰,但也要理解其中可能有陰氣過剩導致陽氣不足的情況。這是正確的觀看方式。陰陽在自然界中,過剩時會趨向另一方,不足時也會跟隨另一方。瞭解了這種隨從關係,就可以預測氣血的變化。疾病的初始可能是浮、大、滑、動、數脈,但開始轉為沉、弱、澀、弦、遲脈,這代表陽氣正在衰退,陰氣正在增長,病情正在惡化;反之,如果開始出現的是沉、弱、澀、弦、遲脈,但後續出現微浮、微大、微滑、微動、微數脈,這代表陽氣正在增強,陰氣正在衰退,病情將有好轉的跡象。這是相反的觀看方式。

浮脈屬陽,如果同時出現大、動、滑、數的陽脈,代表純陽,必定是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的病症;沉脈屬陰,如果同時出現弱、澀、弦、遲的陰脈,代表極陰,必定是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的病症。這是平衡的觀看方式。如果浮脈同時伴隨弱、澀、弦、遲脈,代表陽中有陰,顯示此人陽氣不足,陰氣潛藏於陽脈中,可能出現陽氣衰竭的轉變,應立即補充陽氣;如果沉脈同時伴隨大、滑、數脈,代表陰中有陽,顯示此人陰氣不足,陽氣陷入陰脈中,可能出現陰虛的問題,應盡早保存陰氣。這是偏斜的觀看方式。

如果五種陽脈的特徵未改變,從強烈的陽脈轉為微弱的陽脈,代表陽氣即將耗盡。即使五種陰脈喜愛轉換為陽脈,但突然顯現,代表陰極似陽,反照的陽光不會持久,殘餘的火光很容易熄滅,這是深入透徹的觀看方式。還有真正陰脈和真正陽脈的觀看方式,所謂的陽脈,指的是胃部的陽氣,脈象中包含胃氣,代表人還活著;所謂的陰脈,指的是真正的臟器脈象,出現這種脈象的人會死亡。

然而,邪氣來臨時脈象緊繃且快速,穀氣來臨時脈象緩慢且平和,因此不能單憑遲脈或數脈來判斷陰陽。在十種脈象中,浮脈和沉脈代表脈象的特徵,大脈和弱脈代表脈象的勢頭,滑脈和澀脈代表脈象的氣質,動脈和絃脈代表脈象的形態,遲脈和數脈代表脈象的節奏,總之這些都是病脈,而非健康脈象。

古人說:「浮脈無力表示陽虛,沉脈無力表示陰虛。」這是一般的道理。然而,陰虛的人必然會出現陰脈,所以陽氣越虛,脈象越沉。如果脈象極度沉下後又開始浮起,代表微弱的陽氣即將流失,如果服用藥物後脈象逐漸浮起,出現中脈為吉祥的跡象。但如果突然浮起,並且短而澀,表示肺部的真正臟器脈象出現;如果浮起且散大,表示心臟的真正臟器脈象出現。陽脈反而是陰虛,但陰氣越虛,脈象越浮,如果脈象極度浮起後又開始沉下,代表真正的陰氣已經耗盡。

如果服用補藥後脈象逐漸沉下,出現中脈者為吉祥;但如果突然沉下,或者散亂而澀,或者持續地接近消失,就不能再治療了。這是陰陽反轉的脈象法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