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7)

1. 汗證

張景岳曰:汗出一症,有自汗,有盜汗。自汗屬陽虛,治宜實表補陽;盜汗屬陰虛,陰虛陽必湊之,故陽蒸陰分,治宜清火補陰。然自汗中亦有陰虛,盜汗中亦多陽虛。如遇煩勞火熱之類,最多自汗,故飲食之火起於胃,酒色之火起於腎,能令人自汗,此非陽盛陰衰而何?且人之寤寐,總由衛氣之出入,衛氣者,陽氣也,人寐時衛入於陰,非陽虛於表而何?欲辨陰陽,當察其有火無火。火盛而汗出者,以火爍陰,陰虛也;無火汗出者,表氣不固,陽虛也。

知斯二者,無餘義矣。

一、汗由血液,本乎陰也。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,此其根本,則由陽中之營氣;而其啟閉,則由陰中之衛氣。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,欲禁汗而不知陰陽之橐龠,吾知其必敗矣。

一、汗有陰陽。人但知熱能致汗,而不知寒亦能致汗。所謂寒者,非曰外寒,以陽氣內虛,則寒生於中,而陰中無陽,陰無所主,故汗隨氣泄。凡大驚恐懼,皆令汗出,是皆陽氣頓消,真元失守之兆。如病後、產後、大吐大泄失血後,必多汗出,豈非氣去而然乎?經曰:陰勝則自寒汗出,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,死。仲景曰:極寒反汗出,身必冷如冰。

是皆陰汗之謂。治此當察氣虛之微甚,微虛者略扶正氣,汗自收;甚虛者,非速救元氣不可,即薑、桂、附之屬,必所當用。

又濕氣乘脾,亦能作汗。症見身重困倦,脈見緩大,聲音如從甕中出者,多屬濕症。但濕熱甚者,去火而濕自清。寒濕勝者,助火而濕自退;健脾土之氣,則濕去而汗自收。丹溪曰:心之所藏,在內者為血,發外者為汗。汗為心液,故自汗之症,未有不由心腎俱虛而得者。故陰虛陽必湊,發熱而自汗;陽虛陰必乘,發厥而自汗。皆陰陽偏勝所致也。

李士材曰:汗為心之液,而腎主五液,故汗症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。心陽虛,不能衛外而為固,則外傷而自汗;腎陰虛,不能內營而退藏,則內傷而盜汗。及夫肺虛、脾虛,皆令汗出。

治法:肺虛者,固其皮毛,黃耆六一湯、玉屏風散;脾虛者,壯其中氣,補中益氣湯、四君子湯;心虛者,益其血脈,當歸六黃湯;肝虛者,禁其疏泄,白芍、棗仁、烏梅;腎虛者,助其封藏,五味、山萸、龍骨、牡蠣、遠志、五倍、首烏。五臟之內,更有宜溫、宜清、宜潤、宜燥,無膠一定之法,以應無窮,可耳。

張三錫曰:陽衰則衛虛,所虛之衛,行陰當瞑目之時,則更無氣以固其表,故腠理開、津液泄而為汗。迨寐則目張,其行陰之氣,復散於表,則汗止矣。夫如是者,謂之盜汗,即《內經》之寢汗也。然自汗、盜汗,雖分陰虛、陽虛,細而察之,悉屬於衛。且衛氣者,實由穀氣之所化,肺臟之所布,天真之陽必得是而後充大,無是則衰微。

故《素問》曰:陽氣者,如蒼天之氣,順之則陽氣固。又曰:陽因而上,衛外者也。又曰:陽者衛外而為固也。又曰:衛氣者,所以肥腠理,溫分肉,而司開闔者也。學者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標題: [汗證]

內容: 張景嶽說:出汗這一症狀,有自汗和盜汗兩種。自汗屬於陽虛,治療應着重在補陽和固表;盜汗屬於陰虛,因爲陰虛,陽氣必然聚集,因此陽氣蒸騰陰分,治療應該清火補陰。然而,自汗中也有因陰虛導致的情況,同樣地,盜汗中也常見到陽虛。例如,遇到煩勞或熱性食物時,最易出現自汗,所以飲食引發的火氣源於胃部,飲酒過度或性生活過度引發的火氣源於腎臟,這些都能使人自汗,這難道不是陽氣過盛而陰氣衰退的表現嗎?此外,人的清醒與睡眠,總體來說是由衛氣的出入決定的,衛氣是陽氣的一種,人在睡眠時,衛氣進入陰分,這難道不是表虛陽虛的表現嗎?要想辨別陰陽,應當觀察是否有火氣。火氣旺盛而出汗的人,是因爲火氣損傷了陰分,這是陰虛;沒有火氣而出汗的人,是表氣不固,這是陽虛。

瞭解這兩種情況,就沒有其他疑慮了。

一、汗液源自血液,本質上屬於陰。然而,汗液從陰分發出,卻通過陽分排出,它的根本,來源於陽中的營氣;而汗液的開閉,則由陰中的衛氣控制。所以,如果想要發汗卻不瞭解營衛的盛衰,想要止汗卻又不知道陰陽的平衡,我知道這樣做一定會失敗。

一、汗液有陰陽之分。人們只知道熱能導致出汗,卻不知道寒冷也能引起出汗。這裏所說的寒,不是指外界的寒冷,而是因爲體內陽氣虛弱,從而產生內寒,陰分中沒有陽氣的支撐,陰分便無法控制,因此汗液隨着氣的流失而排出。任何大驚大恐,都會使人出汗,這些都是陽氣突然消失,真元失去守護的徵兆。比如病後、產後、大吐大泄失血後,一定會大量出汗,這難道不是因爲氣的流失嗎?經書上說:陰勝則自然寒汗出,身體常常感覺冷,經常發抖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,是死兆。張仲景說:極寒反而出汗,身體一定冰冷如冰。

這些都是陰汗的表現。治療這種狀況,要觀察氣虛的程度,如果是輕微的虛損,稍微扶持正氣,汗液就會自然停止;如果是嚴重的虛損,必須立即救助元氣,使用生薑、肉桂、附子等藥物,是必須的。

另外,溼氣侵脾,也能導致出汗。症狀表現爲身體沉重疲倦,脈象緩大,聲音如甕中出,多數屬於溼症。但是,對於溼熱嚴重的人來說,去除火氣,溼氣自然會清除。對於寒溼嚴重的人,增加火氣,溼氣自然會退去;強化脾土之氣,溼氣去除,汗液自然停止。丹溪說:心之所藏,在內的爲血,發於外的爲汗。汗液是心的液體,因此自汗的症狀,沒有一個不是由心腎兩虛引起的。因此,陰虛陽必聚,發熱而自汗;陽虛陰必乘,發厥而自汗。這都是陰陽失衡所致。

李士材說:汗液是心的液體,而腎主五液,因此,汗證沒有一個不是由心腎虛引起的。心陽虛,不能保護外在而固守,因此受到外界傷害而自汗;腎陰虛,不能內在營護而藏納,因此內部受傷而盜汗。還有肺虛、脾虛,都會導致出汗。

治療方法:肺虛者,鞏固皮膚,可用黃芪六一湯、玉屏風散;脾虛者,增強中氣,可用補中益氣湯、四君子湯;心虛者,補充血脈,可用當歸六黃湯;肝虛者,禁止疏泄,可用白芍、酸棗仁、烏梅;腎虛者,幫助封藏,可用五味、山茱萸、龍骨、牡蠣、遠志、五倍、首烏。五臟之內,有適宜溫養、適宜清養、適宜滋潤、適宜燥養的,沒有固定的法則,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。

張三錫說:陽氣衰弱,則衛氣虛損,虛損的衛氣,在陰分運行,在睡眠閉眼時,就沒有氣來固守外表,因此毛孔打開,津液泄露而爲汗。等到醒來睜眼,運行陰分的氣,又散於表面,汗就停止了。像這樣,稱爲盜汗,就是《內經》所說的寢汗。然而,自汗和盜汗,雖然分爲陰虛和陽虛,仔細觀察,都與衛氣有關。況且,衛氣,實際上是由谷氣轉化而來,由肺臟分佈,真正的陽氣必須得到它才能充實壯大,沒有它就會衰弱。

因此,《素問》說:陽氣,就像蒼天之氣,順應它則陽氣固守。又說:陽氣向上,是衛外的力量。又說:陽氣是衛外而固守的。又說:衛氣,是用來肥厚腠理,溫暖肌肉,控制開合的。學習者不可不知。

2. 不能食證

李士材曰:不能食,東垣云胃中元氣盛,則能食而不傷,過時而不肌。脾胃俱旺,能食而肥。脾胃俱虛,不能食而瘦。羅謙甫云:脾胃弱而食少,不可克伐,補之自然能食。許學士云,不能食者,不可全作脾治。

腎氣虛弱,不能消化飲食,譬之釜中水穀,不有火力,其何能熟?嚴用和云:房勞過度,真陽衰弱,不能上蒸脾土,中州不運,以致飲食不進,或脹滿痞塞,或滯痛不消,須知補腎。腎氣若壯,丹田火盛,上蒸脾土,脾土溫和,中焦自治,膈開能食矣。

愚按:脾胃者,具坤順之德,而有乾健之運。故坤德所漸,補土以培其卑監;乾健稍弛,益火以助其轉運。故東垣、謙甫以補土立言,學士、用和以壯火垂訓,蓋有見於土強則出納自如,火強則轉輸不怠。火者土之母也,虛則補其母,治病之常經。每見世俗一遇不通食者,便投香、砂、積、樸、曲、卜、楂、芽,甚而黃連、山梔,以為開胃良方,而夭枉者多矣。不知此皆實則瀉子之法,因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,元氣未衰,邪氣方張者設也。

虛而伐之,則愈虛。虛而寒之,遏真火生化之源,有不敗其氣而絕其谷乎?且誤以參、術為滯悶之品。畏之如砒毒,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,又云塞因塞用乎?又不聞東垣云:脾胃之氣,實則枳實、黃連瀉之,虛則白朮、陳皮補之。故不能食者,皆屬脾虛。補之不效,當補其母,八味地黃丸、二神丸。

挾痰宜化,六君子湯;挾郁宜開,育氣湯;仇木宜安,異功散加木香,沉香;子金宜顧,肺氣虛則盜土母之氣以自救,而脾益虛,甘、桔、參、苓之屬。夫脾為五臟之母,土為萬物之根,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,慎毋少忽。

趙養葵曰:余於脾胃,分別陰陽水火而調之。如不思飲食,此屬陽明胃土受病,須補少陰心火,歸脾湯補心火以生胃土也;能食不化,此屬太陰脾土,須補少陽相火,八味丸補相火以生脾土也。理中湯用乾薑,所以制土中之水也;建中湯用芍藥,所以制土中之木也。黃耆湯所以益土之子,使不食母之氣也。

六味丸所以壯水之主也,八味丸所以益火之源也。土無定位,寄旺於四季,無專能,代天以成化,故以四臟兼用。總之,以補為主,不用克伐。脾氣下陷,補中益氣。肝火乘脾,加左金丸,鬱怒傷脾,歸脾湯。脾虛不能攝痰,六君子湯。脾腎兩虛,四君、四神。陰火乘脾,六味丸。

命門火衰,不生脾土,八味丸。先天之氣足,而後天之氣不足者,補中氣為主;後天之氣足,而先天之氣不足者,補元氣為主。

張三錫曰:《內經》曰,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勝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大凡勞倦過度,則陽和之氣亢極而化為火矣。況水穀之味,少食是陽愈亢而陰愈衰。此陰字,指身中之陰,與水穀之氣耳。然有所勞倦者,過勞傷氣也。形氣衰少者,壯火食氣也。

穀氣不勝者,食少不能勝邪火也。上焦能行者,清陽不升也。下脘不通者,濁陰不降也。夫胃受水穀,生化氣血,故清陽升而濁陰降,以傳化出入,滋養一身。今胃不納食而穀氣少,則清無升濁無降矣。故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非謂全不行不通,但較之平時不行不通耳。上不行下下通,則鬱矣。

鬱則少火皆成壯火,而胃居上焦、下脘兩者之間,若虛火上炎,故熏胸中而為內熱。此勞倦內傷生熱如此。

白話文:

標題: [無法進食症狀]

內容: 李士材說:無法進食的情況,東垣先生認爲是因爲胃中的元氣旺盛,才能進食而不會受傷,即使過了飯點也不會感到肌肉飢餓。如果脾胃都旺盛,人就能進食並變得肥胖。但如果脾胃都虛弱,則會無法進食而變得消瘦。羅謙甫說:脾胃功能減弱導致進食量減少時,不應過度用藥刺激,應該通過補養脾胃,自然就能增進食慾。許學士則認爲,無法進食不一定都是脾臟的問題。

腎氣虛弱,無法消化飲食,就像鍋中的食物,如果沒有火的加熱,怎麼能煮熟呢?嚴用和認爲:過度性生活導致真陽衰弱,無法上升到脾胃,脾胃功能下降,導致無法正常進食,或者有脹滿、堵塞感,或者食物滯留不消化,這時必須知道要補腎。如果腎氣強壯,丹田的火旺盛,上升到脾胃,脾胃溫和,中焦自然可以自理,隔膜打開,就能進食了。

個人理解:脾胃具有坤順的品德,同時有乾健的運作能力。因此坤德漸進,通過補土來培養其根本;乾健稍微鬆弛,就通過增加火的力量來幫助其運轉。因此東垣、謙甫主張通過補土來建立理論,學士、用和則以增強火的力量爲指導,因爲他們看到了土強則可以自由吸收與排泄,火強則可以持續運輸。火是土的母親,虛則補其母,這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。

經常看到,一旦遇到無法進食的人,就立刻使用香、砂、積、樸、曲、卜、楂、芽,甚至黃連、山梔,以爲這是開胃的好方法,但是這樣導致的夭折卻很多。這些人不知道這其實是在處理實則瀉子的方法,是因爲脾胃中有積滯,有實火,元氣尚未衰退,邪氣正在增長的情況下才使用的。

虛而伐之,則會更加虛弱。虛而寒之,阻礙了真火的生成,豈不是會破壞其氣而斷絕其谷嗎?而且誤將參、術視爲導致沉悶的物品,像對待砒霜一樣害怕,難道沒聽說過經典中說“虛者補之”,還有“塞因塞用”嗎?也沒聽說過東垣說:“脾胃之氣,實則用枳實、黃連瀉之,虛則用白朮、陳皮補之。”因此無法進食的人,都是屬於脾虛。如果補脾無效,應當補其母,比如八味地黃丸、二神丸。

如果伴有痰溼,適合使用六君子湯;如果伴有抑鬱,適合使用育氣湯;如果木氣過盛,適合使用異功散加木香、沉香;如果金氣過盛,需要保護肺氣,因爲肺氣虛則會盜取土母之氣自救,導致脾更虛,可以使用甘草、桔梗、人參、茯苓等藥物。脾臟是五臟之母,土是萬物之根,有谷則昌,無谷則亡,一定要慎重對待。

趙養葵說:對於脾胃問題,我區分陰陽水火進行調養。如果不想吃東西,這屬於陽明胃土受病,需要補充少陰心火,歸脾湯就是補充心火以生胃土;如果能吃但不消化,這屬於太陰脾土,需要補充少陽相火,八味丸就是補充相火以生脾土。理中湯使用乾薑,是爲了控制土中的水;建中湯使用芍藥,是爲了控制土中的木。黃芪湯用於益土之子,使不消耗母之氣。

六味丸用於增強水的主宰力量,八味丸用於增強火的源頭。土沒有固定的位置,寄生於四季之中,沒有專門的功能,而是代替天來進行轉化,因此要與其他四髒共同使用。總的來說,以補爲主,不使用剋制的方法。脾氣下陷,使用補中益氣湯;肝火乘脾,加左金丸;怒氣傷脾,使用歸脾湯;脾虛不能攝痰,使用六君子湯;脾腎兩虛,使用四君子湯和四神丸;陰火乘脾,使用六味丸。

命門火衰,不能生脾土,使用八味丸。先天之氣充足,而後天之氣不足的,以補中氣爲主;後天之氣充足,而先天之氣不足的,以補元氣爲主。

張三錫說:《內經》中說,如果過度勞累,身體氣力衰弱,谷氣不足以勝過邪氣,上焦無法正常運行,下脘無法通暢,胃氣熱,熱氣燻蒸胸中,所以會有內熱。一般來說,過度勞累會導致陽和之氣亢奮而轉化爲火。況且,如果吃的較少,陽氣就會更加亢奮而陰氣更加衰弱。這裏的陰字,指的是身體中的陰,以及水谷之氣。然而,有所勞倦,是指過度勞動傷害了氣力;形氣衰少,是指壯火消耗了氣力。

谷氣不勝,是指吃得少不能戰勝邪火;上焦無法正常運行,是指清陽無法上升;下脘無法通暢,是指濁陰無法下降。胃接受水谷,產生氣血,因此清陽上升而濁陰下降,以傳化出入,滋養全身。現在胃無法進食,谷氣少,那麼清無升而濁無降。所以上焦無法正常運行,下脘無法通暢,並非完全不行不通,只是比平時更不行不通。上不行下不通,則會導致鬱結。

鬱結會使少火變成壯火,而胃位於上焦、下脘兩者之間,如果虛火上炎,就會燻蒸胸中,產生內熱。這就是勞累過度導致的內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