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五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6)

1. 內傷陰虛發熱證

《治法綱》曰:內傷發熱,則從內自汗出,六脈微弱,或右手氣口大三倍於人迎,按之無力,渾身痠軟或痛,倦於言,動怠惰,屬內傷元氣虛,宜補中益氣湯加減。發熱甚於午後,遺滑,或咳嗽有紅,皮毛枯槁,屬陰虛,熱久則變為骨蒸勞極,治法如勞瘵條下。又有傷食發熱,惡寒頭痛,嘔惡,胸中飽悶而痛脹,右寸關俱緊而滑,左脈弦急,屬內傷飲食,外感風寒之熱,先宜解散,後消導和中。又有發熱晝重夜輕,口中無味,陽虛也;午後發熱,夜半則止,陰虛也。

白話文:

《治法綱要》上說:內傷發熱,就會從內部發汗,六脈脈搏微弱,或者右手氣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三倍以上,按下去沒有力,全身痠軟或疼痛,不想說話,動作懶散,這是因為內傷導致元氣虛弱,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加減減來治療。如果發熱在午後加重,有遺精,或者咳嗽帶血,皮膚毛髮枯槁,這是因為陰液不足,發熱時間長了會變成骨蒸勞極,治療方法見勞瘵條目。還有一種是傷食發熱,畏寒頭痛,嘔吐不適,胸中飽脹疼痛,右手寸關脈都緊而滑,左手脈弦急,這是因為內傷飲食,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,先要疏散風寒,後再消導和解。還有一種是白天發熱嚴重,晚上發熱輕,口中沒有味道,這是因為陽氣虛弱;午後發熱,到了半夜就停止發熱,這是因為陰氣虛弱。

陽虛責之胃,陰虛則之腎。蓋飢飽傷胃,房勞傷腎。以藥論之,甘溫補氣,甘寒滋陰。若氣血兩虛,只補其氣,陽旺生陰也。

白話文:

陽虛的原因是因為胃氣虛弱,陰虛的原因是因為腎氣虛弱。因為過度飢餓或飽食會損傷胃,過度房事會損傷腎。從中藥的性質來說,甘溫的藥物可以補氣,甘寒的藥物可以滋陰。如果氣血兩虛,只補氣,因為陽氣旺盛自然可以生出陰液。

東垣曰:晝則發熱,夜則安靜,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。夜則發熱,晝則安靜,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,名曰熱入血室。晝則發熱煩躁,夜亦發熱煩躁,是重陽無陰也,當亟瀉其陽,峻補其陰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:白天發熱,晚上平靜,這是陽氣在陽性的部位旺盛。晚上發熱,白天平靜,這是陽氣下降到陰性的部位,叫做熱入血室。白天發熱煩躁不安,晚上也發熱煩躁不安,這是陽氣太旺而陰氣不足,應該趕緊瀉掉陽氣,大力補充陰氣。

王冰曰:病熱而脈安,按之不鼓,乃寒盛格陽而致之,非熱也。形症是寒,按之脈氣鼓擊於手下者,此為熱盛拒陰,非寒也。

白話文:

王冰說:如果病人發燒但脈象安穩,按壓脈搏時沒有跳動感,這是因為寒氣過盛阻礙了陽氣所致,不是熱病。如果病人的外在症狀是寒證,但按壓脈搏時感到強勁有力,這說明是熱氣過盛抵禦寒氣所致,不是寒證。

趙養葵曰:病熱作渴,飲冷便閉,此屬實熱,人皆知之。或惡寒發熱,引衣蜷臥,四肢逆冷,大便清利,此屬真寒,人亦易知。至於煩擾狂越,不欲近衣,欲坐臥泥水中,此屬假熱之證。甚者煩極發躁,渴飲不絕,舌如芒刺,兩唇燥裂,面如塗朱,身如焚燎,足心如烙,吐痰如湧,喘急,大便閉結,小便淋瀝,三部脈洪大而無倫。當是時也,卻似承氣症,承氣入口即斃;卻似白虎症,白虎下咽即亡。

白話文:

趙養葵說:發燒後感到口渴,但喝冷水後大便不通,這是實熱的表現,大家都知道。或者畏寒發熱,縮著身體蓋著衣服蜷臥,四肢冰冷,大便清稀,這是真寒的表現,人們也容易知道。至於煩躁不安、狂躁衝動,不想靠近衣服,想坐在泥水裡,這屬於假熱的表現。嚴重的會煩躁到發狂,口渴難耐,舌頭像芒刺一樣疼痛,嘴脣乾裂,臉色像塗了硃砂一樣紅,身體像被火燒一樣,腳心像被烙鐵燙一樣,吐痰像水一樣湧出,呼吸急促,大便不通,小便淋漓,三部脈搏洪大而無規律。這時候,乍看之下很像承氣證,但是承氣湯一吃進去就會死;乍看之下也很像白虎證,但是白虎湯一喝下去也會死。

若用二丸,緩不濟事。急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,內肉桂一兩,以水煎五六碗,冰冷與飲,諸證自退。翌日必畏寒脈沉,是無火也,當補其陽,急以附子八味丸料,煎服自愈。此證與脈氣俱變其常,而不以常法治之者也。若有產後及大失血後,陰血暴傷,必大發熱,亦名陰虛發熱,若以涼藥正治,立斃。

白話文:

如果只用兩粒藥丸,緩慢治療可能不起作用。趕緊用八味丸材料一斤,加上肉桂一兩,用五六碗水煎煮,冷卻後飲用,各種症狀自然會消退。第二天肯定會怕冷,脈搏沉穩,這是因為沒有火氣,應該補充陽氣,緊急用附子八味丸材料煎服,即可自愈。這種症狀和脈象都與平常不同,所以不能用平常的方法治療。如果產後或失血過多,陰血嚴重受傷,肯定會發高燒,也稱為陰虛發熱,如果用涼藥治療,會立即死亡。

正所謂象白虎證,服白虎必死。須用獨參湯,或當歸補血湯,使無形生出,此陽生陰長之妙。或問:氣虛、血虛均是內傷,何以辨之?曰:陰虛者面必赤,無根之火戴於上也。若陽症,火入於內,面必不赤。其口渴者,腎水乾枯,引水自救也。但口雖渴而舌必滑,脈雖數而尺必無力,甚者尺雖洪數,而按之不鼓,此為辨耳。

白話文:

就像諺語說的,如果病人有「白虎證」,服用「白虎湯」必死無疑。應該使用「獨參湯」或「當歸補血湯」,使身體虛弱的狀態轉好,這就是「陽氣生發,陰氣增長」的奧妙。有人會問:氣虛和血虛都是內傷,如何區分呢?回答:陰虛的人臉色一定發紅,那是因為沒有根基的虛火浮在上面。如果是陽症,火氣內入,臉色一定不會發紅。口渴的人是腎水乾枯,引水自救。只不過,口渴但舌頭必定光滑,脈象雖然跳動頻繁但寸脈必定無力,嚴重的甚至寸脈雖然跳動有力而頻繁,但是按壓卻不會浮起。這就是區分的要點。

戴復庵云:服涼藥而脈數者火鬱,宜升補。

王節齋曰:世間發熱。類傷寒者數種,治各不同,外感、內傷乃大關鍵。張仲景論傷寒、傷風,此外感也。風寒自表入里,故宜發表,以解散之,此麻、桂二方之義也。以其感於冬春寒冷,藥用辛熱勝寒。若時非寒令,則藥當變矣。如春溫之月,則藥當以辛涼;夏暑之月,則藥當以甘苦寒。

白話文:

王節齋說:世間發燒像傷寒症狀的有好幾種,治療方法都不一樣,外感和內傷是最大的關鍵。張仲景論述的傷寒和傷風,都是外感引起的。風寒從體表侵入體內,所以應該發散表邪,用藥物來發散表邪,這就是麻黃和桂枝這兩個方劑的道理。因為這些發病的外感都是冬春時節的寒邪,所以用藥要辛熱以勝寒。如果發病時間不是在寒冷的季節,那麼用藥就要改變了。比如春天溫暖的月份,用藥就應該辛涼;夏天炎熱的月份,用藥就應該甘苦寒。

故云:傷寒不即病,至春變溫,至夏變熱。而其治法,必因時而有異也。又有一種冬溫之病,謂之非其時而有其氣,冬寒也而反病溫。此天時不正,陽氣反泄,用藥不可溫熱。又有一種時行寒疫,卻在溫暖之時,而寒反為病。此亦天時不正,陰氣反逆,用藥不可寒涼。又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,多發於春夏之交,沿門闔境相同。

白話文:

因此說,傷寒暫時不發病,到了春天可能變成溫病,到了夏天可能變成熱病。而其治療方法,必須根據時令的不同而有差異。還有一種冬天的溫病,稱為「非其時而有其氣」,天氣寒冷卻反得溫病。這是因為天氣反常,陽氣外洩所致,用藥不能溫熱。還有一種時行寒疫,卻發生在溫暖季節,寒氣反而致病。這也是因為天氣反常,陰氣上逆所致,用藥不能寒涼。還有一種時行溫疫熱病,多發生在春夏之交,一戶一戶、滿城滿鄉的人都染上。

此天地之厲氣,當隨時令,參運氣而施治,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,以清熱解毒。以上諸症,皆外感天地之邪氣也。

白話文:

這些天地間的兇猛病氣,會隨著時令變化,在運行中發作,因此治療時應配合時令和病情的變化,可以採用劉河間提出的用辛涼、甘苦、寒涼藥物,以清熱解毒。以上這些症狀,都是因為受到天地間的邪氣侵襲所致。

若夫飲食勞倦,內傷乎元氣,此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。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,用人參黃耆等甘溫之藥,以補其氣而提其下陷,此用氣藥以補其氣之不足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飲食不當或過度勞累,而損傷了身體的原始能量,會導致陽氣下降,體內產生虛火。因此,東垣提出了補中益氣的理論,使用人參、黃耆等溫補藥材來滋補氣血,並讓下陷的氣血得以提升。這類氣補藥材用於補足氣血不足。

又若勞心好色,內傷真陰,陰血既傷,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,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證。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,用四物湯黃柏知母,補其陰而火自降,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。益氣、補陰,皆內傷症也。一則因陽氣之下陷以升提之,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,一升一降,迥然不同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過度操勞心神或沉迷於情慾,就會內傷真陰。陰血受傷之後,陽氣就會偏勝而化為火,這就是陰虛火旺、勞倦成疾的證狀。

因此,丹溪提出「發陽有餘陰不足」的理論,用四物湯加上黃柏和知母,來補益陰血,火氣自然會下降。這類補血藥物是為了補益不足的血陰。

益氣和補陰,都是治療內傷的症狀。一種情況是因為陽氣下陷,所以要把它升提起來;另一種情況是因為陽火上升,所以要滋養陰血,把它降下來。一升一降,完全不同。

又有夏月傷暑之病,雖屬外感,卻類內傷,與傷寒大異。蓋寒傷形,寒邪客表,有餘之症,故宜汗之;暑傷氣,元氣為熱氣所傷,為耗散不足之症,故宜補之,東垣所謂益氣清暑是也。

白話文:

夏季有因暑熱引起的疾病,雖然是外來的感染,但症狀卻類似於內傷,與傷寒有很大的不同。這是因為傷寒會損傷我們的形體,寒邪會侵入體表,是一種過剩的症狀,所以應該發汗來治療;而中暑會損傷我們的氣血,元氣被暑熱所傷,是一種耗散不足的症狀,所以應該用補氣來治療,就像李東垣所說的那樣,用增強體質的方法來清除暑熱。

又有因時暑熱,而過食冷物,以傷其內;或過取涼風,以傷其外。此則非暑傷人,乃因暑而自致之病。治宜辛熱解表,或辛溫理中之藥,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些人在熱天氣時過度食用冷食,導致內傷;有些人過度吹涼風,導致外傷。這不是暑氣造成的傷害,而是因暑熱而自己造成的疾病。治療宜用辛熱解表的藥物,或辛溫理中的藥物,與傷寒的治療方法類似。

凡此數證,外形相似,而實有不同,治法多端,而不可或謬。蓋外感之與內傷,寒病之與熱病,氣虛之與血虛,如冰炭相反,治之若差,則輕病必重,重病必死矣,可不謹哉。

白話文:

凡是這些症狀,外觀相似,但實際上有所不同,治療方法也不一樣,不可出錯。因為外感和內傷、寒病和熱病、氣虛和血虛,就像冰炭一樣相反,治療方法如果錯誤,輕微的病會加重,嚴重的病會致命,不可不謹慎啊。

張景岳曰:陰虛陽勝,或陰陽俱虛,為寒熱往來者,此以真陰不足,總屬虛損之病也。然其陰陽微甚,亦所當辨。如晝熱夜靜,此陽邪旺於陽分,陽有餘也;晝靜夜熱,陽邪陷入陰中,陰不足也。其有晝夜俱熱,兼煩躁多汗,而本非外感,此症雖曰重陽,而實則陰虛之極也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陰液不足陽氣旺盛,或陰陽兩虛,導致寒熱交替出現,這是因為真陰不足,總體屬於虛損疾病。但是,陰陽偏盛的程度不同,也應該加以區分。例如,白天發熱夜晚安靜,這是陽邪旺盛於陽部,陽氣有餘;白天安靜夜晚發熱,陽邪深入陰部,陰氣不足。如果晝夜都發熱,還有煩躁多汗的症狀,而且本來不是外感,這種情況雖然說陽氣很旺,但實際上是陰虛到了極點。

又有或見溏泄,或上見嘔惡,而潮熱夜熱者,此元氣無根,陽虛之病也。大都陽實宜瀉陽,瀉陽者宜用苦寒;陰虛者宜補陰,補陰者宜用甘涼。惟陽虛一證,則身雖有熱,大忌寒涼,此則人多不識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,有些病人出現腹瀉,或噁心嘔吐,同時伴有潮熱或夜間發熱;這表明元氣沒有根源,是陽虛造成的疾病。一般來說,陽盛的毛病應該瀉陽,瀉陽要用苦寒的藥材;陰虛的毛病應該補陰,補陰要用甘涼的藥材。只有陽虛這一種毛病,儘管身體有熱症,也忌諱用寒涼的藥材治療,這一點很多人都不懂。

又有寒邪抑伏經絡,而為寒為熱,此似瘧非瘧之類也,治法雖宜表散,然邪氣得以久留者,必其元氣之虛,而正不勝邪。故凡治此者,皆當以兼補氣血為主。若病久元氣大虛,而寒熱不退者,但當單培元氣,不必兼散。察其陰陽,擇而用之,若果陽虛,非用溫補不可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有一種情況,寒邪壓抑在經絡中,忽冷忽熱,症狀類似瘧疾,但又不同於瘧疾。治療時雖然需要發散表邪,但邪氣之所以能長期停留,是因為正氣虛弱,無法抵禦邪氣。因此,治療這種情況時,應以補氣血為主要方針。如果病情拖延已久,正氣極度虛弱,而寒熱症狀仍未消退,那就應該單純地補益正氣,不必再兼顧發散表邪。根據患者陰陽虛實,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,如果確定陽虛,就必須使用溫補藥物。

又曰:凡寒自內生者,必由臟及表,所以戰慄憎寒,或厥逆拘攣。總之熱者多實,寒者多虛,故凡治寒證者,當兼察其虛,而仍察其臟,此不易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另有說法:凡是由身體內部發生的寒證,一定是從內臟蔓延到體表的,所以會出現發抖、怕冷,或者手腳冰冷、抽筋等症狀。總的來說,熱證多為實證,寒證多為虛證,因此治療寒證時,既要考慮虛症,也要考慮內臟。這是不可變通的法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