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17)
卷二 (17)
1. 論脈象
且患虛損者,脈無不數;數脈之病,惟損最多。愈虛則愈數,愈數則愈危。若以虛數作熱數,萬無生理矣。一瘧脈有之,瘧作之時,脈必緊數;瘧止之時,脈則和緩。豈作則有火,止則無火乎?且火症無止時,能作能止者,唯寒邪之進退耳,不可盡以為熱。一痢脈有之,痢之作率由寒熱內傷,脾腎虛損,所以脈數。
但兼弦、澀、細、弱者,總皆虛數,非熱數也。溫補命門,百不一失。其有形症多火,年力強壯,亦必見洪、滑、實、數,乃為可清。一癰瘍有之,凡脈數身無熱而惡寒,飲食如常者,或身有熱得汗不解者,即癰瘍之候也。然瘡瘍之發,有陰有陽,可攻可補,亦不得盡以數為熱症。
一痙症有之,以邪毒未達也,達則不數矣。此當以虛實大小分陰陽,亦不得以數為熱脈,一癥瘕有之,凡積滯不行,脈必見數,若積久成疳,而致口臭牙疳發熱等證者,宜清胃火,如無火症,而脈見細數者,非熱矣。一胎孕有此,以衝任氣阻,本非火也。當以強弱分寒熱,勿以聖藥屬黃芩矣。
以上數脈諸證,凡邪盛者多數脈,虛甚者尤多數脈。其是熱非熱,諸所末盡,可類推矣。
洪脈為陽,舉按皆有餘,大而實也。主血氣燔灼內外,大熱之候。或為二便不通與動血,為頭疼、面熱、狂躁、煩渴、咽乾、喉痛等證。或為癰瘍,瘢疹。此陽實陰虛,氣實血虛之候。若洪大至四倍以上者,即陰陽離絕之脈也。
微脈,纖細無神,柔弱之極,是謂陰脈。凡細小虛濡之屬,皆其類也,乃陰陽俱虛之候,主畏寒恐懼,中寒少氣;或脹滿食不化,為嘔噦泄瀉;或腰腹痛,為眩運厥逆,皆系元陽虧損,傷精失血而然。
滑脈,往來流利,如珠走盤。凡洪、大、芤、革之屬,皆其類也。乃血熱氣壅之候,為食滯痰逆,滿悶嘔吐等症。滑大滑數為內熱,上為頭目咽喉心肺之熱,下為小腸二便之熱。婦人脈滑數而經斷,為有孕。若平人脈滑而和緩,此營衛充實,佳兆也。如過於清火,則為邪熱。凡病虛損者多弦滑,陰虛然也;瀉痢多弦滑,以脾腎受傷也,不得通以火論。
澀脈為陰,往來艱澀,如雨沾沙,如刀刮竹。凡虛、細、微、遲,結、促之類,皆相似也。主氣血俱虛之候,為脾寒少食,胃寒多嘔,二便違和,四肢厥冷,痹痛拘攣麻木,為憂煩,為無汗,為失血,男子傷精,女子不孕,月事不調。凡脈見澀滯,多由七情不遂,營衛耗傷,血無以充,氣無以暢。
在上則有上焦之不舒,在下則有下焦之不運,在表則有筋骨之疲勞,在裡則有精神之短少,總屬陽虛。諸家言氣多血少,豈以脈之不利,猶有氣多者乎?
弦脈,按之有餘,如張弓弦,與堅搏緊急相類,陽中伏陰之象也。主氣血不和,為氣逆邪勝,肝強脾弱,為虛勞寒熱,瘧痢痹疝,胸脅疼痛,痰飲宿食,積聚脹滿,拘攣等證。若洪弦相搏,外緊內熱,欲發瘡疽也。弦從木化氣,通於肝,可以陰亦可以陽,但弦大兼滑者,便是陽邪;弦緊兼細者,便是陰邪。凡臟腑得胃氣所及,則五臟相安;肝邪所浸,則五臟俱病。
白話文:
論脈象
患有虛損的人,脈象必定數;數脈的病症,大多是虛損造成的。虛損越厲害,脈象就越數,脈象越數,病情就越危險。如果把虛數的脈象誤認為熱數,那就完全錯誤了。瘧疾的脈象也有這種情況,瘧疾發作時,脈象必定緊數;瘧疾停止時,脈象則和緩。難道發作時就有火,停止時就沒有火嗎?而且火症不會自行停止,能發作能停止的,只有寒邪的進退而已,不能都當作熱症。痢疾的脈象也有這種情況,痢疾的發作往往是由於寒熱內傷,脾腎虛損,所以脈象數。
但是如果同時出現弦、澀、細、弱等脈象,總體來說都是虛數,而不是熱數。溫補命門,成功率很高。如果病人有明顯的火症,而且年紀輕體力強壯,脈象也必定會出現洪、滑、實、數的現象,這才可以用清熱的方法治療。癰瘍也有這種情況,凡是脈象數,身體沒有發熱卻惡寒,飲食如常,或者身體發熱但出汗後症狀沒有減輕的,就是癰瘍的徵兆。然而瘡瘍的發生,有陰有陽,可以攻可以補,也不能都用數脈來判斷為熱症。
痙攣也有這種情況,是因為邪毒還沒有到達極點,到達極點了就不會數了。這就要根據虛實、大小來區分陰陽,也不能單憑脈象數來判斷為熱脈。癥瘕也有這種情況,凡是積滯不通的,脈象必定數,如果積久成疳,並且出現口臭、牙疳、發熱等症狀,就應該清胃火;如果沒有火症,而脈象卻是細數,就不是熱症了。懷孕也有這種情況,是因為衝任氣阻,本身就不是火症。應該根據脈象的強弱來區分寒熱,不要盲目使用黃芩這種寒涼藥物。
以上這些數脈的症狀,凡是邪氣盛的,多數脈象數;虛損很厲害的,也多數脈象數。究竟是熱症還是非熱症,以上只是部分說明,可以根據這些類推。
洪脈屬於陽,按壓時都感覺有力,脈象大而實。主要表現為血氣燔灼內外,大熱的症狀。或者表現為二便不通和出血,以及頭痛、面熱、狂躁、煩渴、咽乾、喉痛等症狀。或者為癰瘍、瘢疹。這是陽實陰虛、氣實血虛的表現。如果洪大超過四倍以上,就是陰陽離絕的脈象。
微脈,纖細沒有神采,非常柔弱,這就是陰脈。凡是細小虛弱的脈象,都屬於這一類,是陰陽俱虛的表現,主要症狀是畏寒恐懼、中寒少氣;或者脹滿、食不消化,出現嘔吐、泄瀉;或者腰腹疼痛,出現眩暈、厥逆等症狀,都是因為元陽虧損,傷精失血造成的。
滑脈,脈來流利,像珠子滾動一樣。凡是洪、大、芤、革等脈象,都屬於這一類。是血熱氣壅的表現,症狀為食滯、痰逆、滿悶、嘔吐等。滑大滑數是內熱,上焦表現為頭目咽喉心肺的熱症,下焦表現為小腸二便的熱症。婦女脈滑數而月經停止,是懷孕的徵兆。如果普通人脈滑而和緩,這是營衛充實的良好徵兆。如果過度清火,就會變成邪熱。凡是病患虛損的人,多見弦滑脈,這是陰虛的表現;瀉痢也多見弦滑脈,是因為脾腎受傷,不能簡單地用火來解釋。
澀脈屬於陰,脈來艱澀,像雨水沾濕沙子,像刀刮竹子一樣。凡是虛、細、微、遲、結、促的脈象,都相似。主要表現為氣血俱虛,症狀為脾寒少食、胃寒多嘔、二便不調、四肢厥冷、痹痛拘攣麻木,以及憂煩、無汗、失血等,男子傷精,女子不孕,月經不調。凡是脈象見澀滯,多是由於七情不遂,營衛耗傷,血無以充,氣無以暢造成的。
在上焦則有上焦的不舒暢,在下焦則有下焦的不運轉,在表層則有筋骨的疲勞,在裡層則有精神的不足,總體來說屬於陽虛。古人說氣多血少,難道因為脈象不利,就還有氣多的人嗎?
弦脈,按壓時感覺有力,像拉緊的弓弦一樣,與堅實緊迫的脈象相似,是陽中伏陰的表現。主要表現為氣血不和,氣逆邪勝,肝強脾弱,以及虛勞寒熱、瘧痢痹疝、胸脅疼痛、痰飲宿食、積聚脹滿、拘攣等症狀。如果洪弦相搏,外緊內熱,就要注意瘡疽的發生。弦脈屬木化氣,通於肝,可以是陰也可以是陽,但是弦大兼滑的,就是陽邪;弦緊兼細的,就是陰邪。凡是臟腑都能得到胃氣的滋養,則五臟相安;如果肝邪入侵,則五臟都會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