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12)
卷二 (12)
1. 脈主病
邪脈乘脾,脾虛無以生血,故本臟之色見,脾弱不能生肺,故為少氣。若軟散色不澤者,尤見脾虛,脾絡內踝前廉。循䯒骨後,故病足脛腫。若水狀,以脾不制水也。
腎脈搏堅而長,其色黃而赤者,當病折腰;其軟而散者,當病少血,至今不復也。
邪干腎氣必衰,色黃赤為火土有餘,故病腰如折也。軟散則本虛,腎主水以生化津液,今腎氣不化,故病少血。按五臟病脈,一曰搏堅,一曰軟散,而其為病多皆不足。蓋搏堅之脈,邪勝於正,是謂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軟散者,本原不足,謂正氣奪則虛也。有邪致虛,無邪本虛。虛若一而病本不同,所當辨也。
陰搏陽別,謂之有子。
陰,主少陰而言。腎主子宮,胎孕之所主也。陽別者,言陰脈搏手,似乎陽邪,然其鼓動滑利,本非邪脈。蓋以陰中見陽,而別有和調之象,是謂陰搏陽別也。然猶當察孕婦之強弱老少,及平日之偏左偏右,尺寸之素強素弱,斯足以盡其義矣。
脈急者,曰疝瘕少腹痛。脈滑曰風。脈澀曰痹。緩而滑曰熱中。盛而緊曰脹。
緩因胃熱,滑以陽強,故病熱中。緩謂縱緩之狀,非遲也。盛則中氣滯緊,則邪有餘,故為脹也。
陰陽虛,腸澼死。
陰陽虛,尺寸俱虛也。胃氣不留,魄門不禁而陰陽虛者,臟氣竭也。故死。
陽加於陰,謂之汗。
陽言脈體,陰言脈位,汗液屬陰,而陽加以陰,陰氣泄矣。
陰虛陽搏,謂之崩。
陰虛,沉取不足;陽搏,浮取有餘。陽實陰虛,故曰內崩失血。
三陰俱搏,二十日夜半死。二陰俱搏,十三日夕時死。一陰俱搏,十日平旦死。三陽俱搏且鼓,三日死。三陰三陽俱搏,心腹滿。發盡不得隱曲,五日死。二陽俱搏,其病溫,死不治,不過十日死。
三陰俱脾肺也。搏即真臟之擊搏。二十日,肺脾成數。夜半陰極氣盡,故死。二陰俱心腎也。十三日,心腎之成數。夕時陰陽相半,水火分爭也。一陰俱心主與肝也。平旦木火旺極,而邪更甚,故死。三陽俱手足兩太陽也。水一火二,故死。在三日,既搏且鼓,陽邪盛極矣。
三陰三陽,四臟俱搏,則上下俱病。故在上則心腹滿脹,至於發盡;在下則不得隱曲,陰道不通也。四臟俱病,惟以胃氣為主,五穀盡而死矣。二陽俱,大腸胃也。獨闕一陽,必脫簡。
白話文:
脈主病
邪氣侵犯脾臟,脾虛弱無法生成血液,所以脾臟的顏色表現出來;脾氣虛弱不能滋養肺臟,所以出現氣短的症狀。如果脈象軟弱散漫,顏色暗淡無光澤,就更能看出脾虛,脾經循行於內踝前緣,沿脛骨後方上行,所以會出現足脛腫脹。如果脈象像流水一樣,是因為脾臟不能控制水液的運化。
腎臟的脈象搏動有力而長,顏色黃赤,則會患上腰痛如折斷般的疾病;如果脈象軟弱散漫,則會患上少血的疾病,而且久治不癒。
邪氣侵犯腎氣,必然導致腎氣衰弱,顏色黃赤是火土之氣過盛的表現,所以會患上腰痛如折斷般的疾病。脈象軟弱散漫則說明腎臟本身虛弱,腎臟主水,負責生成津液,現在腎氣不能化生津液,所以會患上少血的疾病。分析五臟的病脈,一種是搏動有力,一種是軟弱散漫,而這些疾病大多都是由於氣血不足引起的。搏動有力的脈象,說明邪氣勝過正氣,邪氣聚集的地方,正氣必然虛弱;軟弱散漫的脈象,說明臟腑本身不足,正氣衰弱則虛弱。有邪氣導致虛弱,也有無邪氣而本就虛弱的情況。虛弱表現相同,但致病原因不同,需要仔細辨別。
陰脈搏動,陽脈分開,稱為有孕。
陰,指的是少陰經,腎臟主管子宮,胎兒孕育也由它主宰。陽脈分開,指的是陰脈搏動有力,好像有陽邪之氣,但脈象鼓動滑利,並不是邪脈。這是因為在陰脈中見到陽氣的表現,並且有平和調順的徵象,所以稱為陰脈搏動,陽脈分開。但是仍然要觀察孕婦的體質強弱、年齡大小,以及平時脈象的偏左偏右,寸口脈的強弱,才能完全了解病情。
脈象急促,稱為疝氣、腹痛;脈象滑利,稱為風證;脈象澀滯,稱為痹證;脈象緩和而滑利,稱為熱在心中;脈象有力而緊,稱為脹滿。
緩慢的脈象是因為胃熱,滑利的脈象是因為陽氣過盛,所以患上熱在心中的疾病。緩慢指的是脈象舒緩的狀態,不是指脈象遲緩。脈象有力,說明中氣阻滯緊縮,邪氣過盛,所以導致脹滿。
陰陽俱虛,則腸梗阻而死。
陰陽俱虛,指的是寸口脈和關脈都虛弱。胃氣不能停留,魄門失守,陰陽俱虛,則臟腑元氣衰竭,所以死亡。
陽氣加於陰脈,稱為汗證。
陽指的是脈象的體態,陰指的是脈象的位置,汗液屬於陰,陽氣加於陰脈,陰氣外泄。
陰虛陽盛,稱為崩漏。
陰虛,深按脈象不足;陽盛,淺按脈象有力。陽氣實盛,陰氣虛弱,所以稱為內崩失血。
三條陰經都搏動有力,二十日後半夜死亡;兩條陰經都搏動有力,十三日後傍晚死亡;一條陰經搏動有力,十日後清晨死亡;三條陽經都搏動有力且鼓動,三日內死亡;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都搏動有力,心腹部脹滿,頭髮豎起不能梳理,五日內死亡;兩條陽經都搏動有力,病情危重,不治而亡,最長不超過十日死亡。
三條陰經指的是脾經和肺經。搏動指的是臟腑的跳動。二十日是肺脾經的數日。半夜陰氣最盛,氣血衰竭,所以死亡。兩條陰經指的是心經和腎經。十三日是心腎經的數日。傍晚陰陽相半,水火交爭。一條陰經指的是心經和肝經。清晨木火旺盛,邪氣更甚,所以死亡。三條陽經指的是手足兩太陽經。水一火二,所以死亡。三日內,脈象搏動有力且鼓動,陽邪盛極。
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,四臟都搏動有力,則上焦和下焦都生病。所以上焦則心腹部脹滿,頭髮豎起;下焦則不能彎腰,陰道不通。四臟都生病,以胃氣為主,五穀不化而死。兩條陽經指的是大腸和胃經。只缺一條陽經,必然脫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