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3)

1. 三消

劉宗厚曰:三消之症,總由燥熱傷陰所致。然因乎飲食失節,腸胃乾涸,而氣液不得宣平;或耗亂精神,過違其度;或因大病,陰氣損而血液衰虛,陽氣悍而燥熱益甚;或久嗜咸物,恣食炙爆,飲食過度。亦有服金石丸散,積久實熱結於下焦,燥甚於腎,故渴而不飲。

白話文:

劉宗厚說:消渴病的發生,總是由於燥熱損傷陰液所造成的。這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,導致腸胃乾燥,氣液不能正常運行;或者耗費了過多的精神,超出了身體的承受範圍;或者因為大病,陰氣受到損傷,血液虧虛,陽氣亢盛,燥熱更加嚴重;或者長期喜好鹹味食物,經常吃烤炸辛辣的食物,飲食過度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長期服用金石類的丸藥散劑,積聚的熱毒結聚在下焦,比腎臟的燥熱更甚,所以患者口渴卻不願意喝水。

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,名曰消渴。若飲食多而不甚渴,小便數而消瘦者,名曰消中。若渴而飲水不絕,腿消瘦,而小便有脂液者,名曰腎消。此三消者,其燥熱同也。

白話文:

喝水多而小便也多,稱為「消渴」。若飲食雖多但不太口渴,小便頻繁且消瘦,稱為「消中」。若經常口渴,喝水也無法止渴,腿部消瘦,且小便中有油脂,稱為「腎消」。這三種「消」症狀都有共同的「乾燥發熱」特徵。

夫腎水屬陰而本寒,虛則為熱;心火屬陽而本熱。虛則為寒,若腎水陰虛,則心火陽實,水虛不能制火,陽實熱燥其液,是以燥熱太甚,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,緻密壅塞,而水液不能滲泄浸灌於外,以養乎百骸。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,雖多飲水入於腸胃之內,終不能浸潤於外,致渴不止而小便多。

白話文:

腎臟屬陰性而本質屬寒,不足則會化為熱;心臟屬陽性而本質屬熱,不足則會化為寒。如果腎臟陰液不足,則心臟陽火過盛,虛弱的腎水無法剋制旺盛的陽火,陽火過熱會灼傷體液,因此就會導致過度燥熱,而三焦和腸胃的組織就會鬱結不通,導致緊密阻塞,而水液無法滲透和灌溉到體外,無法滋養全身。因此,腸胃以外的部位會過度燥熱,即使喝再多的水進入腸胃,也不能滲透到體外,導致口渴不止而尿液增多。

水液既不能滲漉浸灌於外,則陰益燥竭,而無以自養,故久而多變為聾盲、瘡瘍、痤痱之類而危殆。

故治是疾者,補腎水真陰之虛,而泄心火陽熱之實,除腸胃燥熱之甚,濟一身津液之衰,使道路散而不結,津液生而不枯,氣血利而不澀,則病日已矣。若日用苦寒,反從火化,不危何待哉。

白話文:

因此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,是要滋補腎臟中的真陰,瀉出心臟中過盛的陽熱,消除腸胃中的嚴重燥熱,補足全身衰竭的津液,使氣血運行通暢而不停滯。津液生長而不枯竭,氣血流通而不阻塞,那麼病情就會逐漸康復。如果長期使用寒涼的藥物,反而會加重火熱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

喻嘉言曰:消渴之患,常始於微而成於著,始於胃而極於肺腎。始如以水沃焦,水入猶能消之;既而以水投石,水去而石自若。至於飲一溲二,則燥火動其真陰,而勢成熇熇矣。

白話文:

喻嘉言說:糖尿病的病患,通常是從細微的症狀開始,慢慢變成明顯的症狀,一開始是從胃部開始,到最後影響肺與腎。初期就像是用水澆火,水進入還能滅火;後來就像是用水澆石頭,水流走後,石頭依然故我。到了只能喝一杯水,卻要排兩杯尿的地步,這時候燥熱之火就會影響到體內的真陰,而形成嚴重的情況。

經謂凡治消癉、僕擊、偏估、痿、厥、氣滿發逆,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。此中消所由來也。夫既癉成為消中,隨其或上或下,火熱熾盛之區,以次傳入矣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,凡是治療消瘦、腹瀉、偏頭痛、癱瘓、抽搐、脹氣反胃等疾病,對於肥胖的人來說,都是由飲食過於豐盛導致的。這是消瘦產生的原因。當消瘦已經形成,就會在體內蔓延,根據不同的部位,先後傳到火熱旺盛的地方。

上消者,胃以其熱上輸於肺,而子受母累;心復以其熱移之於肺,而金受火刑。金者,生水而出高源者也。飲入胃中,遊溢精氣而上。則肺通調水道而下,今火熱入之,高源之水為暴虐所逼,合外飲之水建瓴而下,飲一溲二,不但不能消外水,且並素醞水精竭絕而盡輸於下,較大腑之暴注暴泄,尤為甚矣,故死不治也。所謂由心之肺,謂之死陰,死陰之屬,不過三日而死者,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上半身消瘦的原因,是因為胃中之熱氣上傳至肺部,而肺部受到胃的影響;而心臟又將熱氣傳至肺部,於是肺部遭到火氣的灼傷。肺為金屬性,能生水並形成人體的水源。飲料進入胃部後,其中的精氣便會上升。原本肺部可以疏通水道並將水往下帶,但現在熱氣進入肺部,使得水源遭到侵襲,加上外來的水勢猛烈,導致喝一碗水小便兩碗。這樣不僅不能消除水腫,而且還會導致體內原本儲存的水分枯竭,全部排出體外,比起大腸出現急性的腹瀉更加嚴重。因此,無法治癒,病人最終會死亡。所謂「由心之肺,謂之死陰」,指的是因心臟病變而導致肺部受損,這種情況一般在三天內死亡,這就是這種疾病的表現。

至於胃以其熱由關門下傳於腎,又或以石藥耗其真,女欲竭其精,陽強於外,陰不內守,而小溲渾濁如膏,飲一溲一,腎消之症成矣。夫惑女色以喪志,精泄無度,以致水液渾濁,反從火化,亦最危候。經云:君火之下,陰精承之。故陰精有餘,足以上承心火,則其人壽;精不足,心火直下腎中,陽精所降,其人夭。

白話文:

胃火由關元穴傳遞到腎臟,或服用過多石藥耗損了腎精,女性過度房事,導致陽氣外強而陰氣內虛,小便渾濁如膏狀,喝水後小便也渾濁,這是腎虧的症狀。沉迷美色,志向消沉,精液過度流失,導致水液渾濁,反而被火氣耗損,也是最危險的徵兆。經文寫道:君火(心火)在上方,陰精在下方承接著。所以陰精充足,可以滋養心火,人就能長壽;精氣不足,心火直接下降到腎中,陽精衰敗,人就會夭折。

故腎者胃之關也。關門不開,則水無輸泄而為腫滿;關門不閉,則水無底止而為消渴。消渴屬腎一症,其曰飲一斗溲一斗者,腎氣丸主之。於以蒸動精水,上承君火,而止其下入之陽光,可謂其通天手眼。

白話文:

因此,腎臟是胃的關卡。如果關卡不打開,水液無法流動排泄,就會形成腫脹;如果關卡不關閉,水液就會無限制地流失,導致消渴症。消渴症屬於腎臟疾病,俗話說的「喝一桶,尿一桶」就是這種情況,此時應服用腎氣丸治療。這味藥可以蒸發滋養腎中的精水,讓精水向上承接肺部的陽氣,並阻止下方的陽氣流入腎臟,可謂是絕妙的療法。

戴人以承氣治壯火,然施之消渴,又無其事。故下消之火,水中之火也,下之則愈燔;中消之火,竭澤之火也,下之則愈傷;上消之火,燎原之火也,水從天降可滅,徒攻腸胃,無益反損。夫地氣上而為云,然後天氣下為雨,是故雨出地氣,地氣不上,天能雨乎?故亟升地氣,以慰三農;亟升腎氣,以溉三焦,皆事理之必然者乎。

白話文:

使用「承氣湯」治療陽盛的火熱之症,但是在治療消渴病上卻沒有效果。因此,下半身的火熱是「水中之火」,向下攻瀉只會更加灼熱;腹部中央的火熱是「竭澤之火」,向下攻瀉只會更加損傷;上半身的火熱是「燎原之火」,這需要從天上降下的雨水才能撲滅,徒然攻伐腸胃不僅無益,反而有害。

大地之氣上升才能形成雲層,然後天空之氣下降才能下雨,所以降雨源自於大地之氣。如果大地之氣不升,天空怎麼能下雨呢?

因此,必須不斷升發大地之氣以滋養脾胃肝膽等臟腑;不斷升發腎氣以滋潤心肺脾胃等臟腑,這些都是合乎事理的。

《金匱》云:寸口脈浮而遲,浮即為虛,遲即為勞。虛則衛氣不足,勞則榮氣竭。趺陽脈浮而數,浮則為氣,數則消穀而大堅,氣盛則溲數,溲數則堅,堅數相搏,即為消渴。舉寸口以候胸中之氣,舉趺陽以候胃中之氣。蓋陰在內為陽之守,陽在外為陰之固。寸口脈浮,陰不內守,故衛外之陽浮,即為虛也;寸口脈遲,陽不外固,故內守之陰遲,即為勞也。總因榮傷榮衛,致寸口脈虛而遲也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:寸口脈浮而遲,浮表示虛弱,遲表示勞累。虛弱則護衛身體的氣血不足,勞累則濡養身體的氣血耗盡。趺陽脈浮而數,浮表示氣多,數表示化穀氣多且大而堅,氣盛則小便次數增多,小便次數多則便於成形,氣多與便於成形相互作用,就形成了消渴症。觀察寸口脈可以瞭解胸中的氣,觀察趺陽脈可以瞭解胃中的氣。因為陰在內守衛陽,陽在外固護陰。寸口脈浮,表示陰不內守,所以衛護身體的氣血浮於體外,即是虛弱;寸口脈遲,表示陽不外固,所以濡養身體的氣血遲緩,即是勞累。總的來說,由於濡養身體的氣血受損,導致寸口脈虛而遲。

然榮者水穀之精,衛者水穀之悍氣,虛而且遲,水穀之氣不上充而內郁,已見膈虛胃熱之一斑矣。更參以趺陽脈之浮數,浮則為氣,即《內經》熱氣熏胸中之變文;數則谷消而大堅,是胃中堅燥不受水之潤浸,轉從火熱之勢,急奔膀胱,故溲數,溲去其內愈燥。所以堅數相搏,即為消渴。

白話文:

人的氣血旺盛是靠水穀精華,抵禦外邪的是水穀中的激昂之氣,如果氣血虛弱且運行緩慢,水穀精華不能上升而內部積鬱,已經出現了膈肌虛弱、胃部發熱的症狀。加上趺陽脈浮而跳動得厲害,浮動表示氣,也就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熱氣薰蒸胸中;跳動得厲害表示穀物消化不良而變得堅硬,這是因為胃中乾燥堅硬不受水液滋潤,反而隨著熱氣的勢頭,迅速流向膀胱,所以小便次數多,小便排出後胃中更乾燥。因此,堅硬和快速跳動同時出現,就是消渴病。

直引《內經》味過於苦,反從火化,脾氣不濡,胃氣乃厚之意,為消渴之源,精矣微矣。

潔古云:能食而渴者,白虎加人參湯;不食而渴者,錢氏白朮散葛根。末傳瘡疽者,火邪盛也,急攻其陽,無攻其陰。下焦元氣,得強者生,失強者死。此皆慮泉竭之徽言。

白話文:

清代醫家古云:

能吃東西而口渴的患者,可用白虎湯加人參湯治療;不能吃東西而口渴的患者,可用錢氏白朮散加葛根治療。

如果瘡疽已經擴散,表示火邪旺盛,應趕緊治療陽氣,不要治療陰氣。下焦的元氣,得到補強的就會好轉,失去補強的就會死亡。這些都是重視津液充足的重要提醒。

然火之在陽在陰,分何臟腑,合何臟腑,宜升宜降,宜抑宜伏,各各不同,從其性而治之,使不相扦格,乃為良法。若不治其火,但治其熱,火無所歸,熱寧有止耶?如腎消,陰病用六味,陽病用八味,此亦一法。若謂下消只此一法,其在中消宜下之說,能以寸哉?

白話文:

火性有陰有陽,分屬不同的臟腑,會與不同的臟腑相合。火性應升、降、抑、伏的方式各有不同,要依其特性施治,讓它們不要互相阻抗,纔是好的方法。如果不治療火,只治療熱,火沒有去處,熱怎麼會消失呢?例如腎虛,陰虛用六味地黃丸,陽虛用八味地黃丸,這也是一種方法。但如果認為下焦虛寒只有這一種治療方法,那麼其他臟腑虛寒應該用下法治療的說法,又怎麼能說得通呢?

癉成為消中,胃熱極深,胃火極熾,以故能食、易飢、多渴。諸家咸謂宜大承氣下之,不知積漸之熱,素蘊之火,無取急下。下之亦不去,徒損腸胃,轉增其困耳。即當用大黃,當久蒸以和其性,更不可用枳、樸助其疾趨之勢。大黃與甘草合用,則緩急互用;與人參合用,則攻補兼施,如充國之屯田乃可耳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了消渴症,就是胃中過熱,胃火特別旺盛,所以會特別想吃東西、容易飢餓、口渴。很多醫家都認為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,但不知道這種逐漸累積的熱氣,從來就蘊含的火氣,不能夠急著瀉下。即使瀉下也無法消除,反而會損傷腸胃,讓病情更加嚴重。應該使用大黃,用蒸煮的方式緩和大黃的藥性。而且絕對不能夠使用枳實、厚樸這類藥物,讓大黃的瀉下作用過快。大黃可以跟甘草一起使用,達到緩和急迫的作用;也可以跟人參一起使用,同時達到攻補兼施的效果,就像充國的屯田策略一樣。

張景岳曰:消症有陰陽,不可不察。如多渴者曰消渴,善飢者曰消穀,小便淋濁如膏曰腎消,凡此者多由於火,火盛則陰虛,是皆陽消之症也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消症分陰陽,不能不注意。例如很口渴的稱為消渴,容易餓的稱為消穀,小便混濁如油膏的稱為腎消,凡是這些多是由於火氣,火盛則陰液不足,這些都是陽消症。

至於陰消之義,則未有知之者。凡陰陽血氣之屬,日見消敗者,皆謂之消,此不可盡以火為言。如氣厥論曰:心移寒於肺為肺消,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此正以元氣之衰,而金寒水冷,故水不化氣,而氣悉化水,詎非陽虛之症也。又如邪氣臟腑病形篇曰:五臟之脈細小者,皆為消癉。豈以微小之脈,而為有餘之陽症也。此《內經》陰消之義顯然,而人多未察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陰虛衰敗的含義,沒有人知道。所有陰陽血氣的虧耗,日漸衰敗的,都稱為消,不能只用火熱來解釋。

就像《氣厥論》中說的:心臟將寒氣傳給肺臟,導致肺虛衰敗,喝一杯水小便兩次,不治療就沒救了。這正是因為元氣衰弱,金屬寒氣和水液寒冷,水液不能化為氣,而氣全部化為水液,難道不是陽虛的症狀嗎?

又如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中說:五臟的脈搏細小,都是消瘦衰弱的表現。難道這些細小的脈搏是因為陽氣過盛嗎?《內經》中陰虛衰敗的含義很明顯,但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。

故古人雖以上焦屬肺,中焦屬胃,下焦屬腎,皆從火治,而不知三焦之火,多有病本乎腎,而無不由乎命門者。夫命門為水火之腑,已水虧而為消渴者,以水不濟火,則火不歸源,故有火遊於肺而為上消者,火遊於胃而為中消者,火鑠陰精而為下消者。是皆真陰不足,而水虧於下消症也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古代醫家雖然認為上焦屬於肺,中焦屬於胃,下焦屬於腎,都需要用火屬性的藥物來治療。但是他們不知道,三焦的火往往源於腎,而且都沒有不經過命門(腎中主宰生殖和生命活動的地方)的。命門是水火之腑,如果腎水不足而患上消渴病,由於水不能制約火,那麼火就無法歸於本源。因此,火會遊走到肺而引起上焦消渴,火會遊走到胃而引起中焦消渴,火會灼傷陰精而引起下焦消渴。這些都是真陰不足,水液不足於下焦而引起的消渴症。

若火虧而消鑠者,以陽不化氣,則水精不布,水不得火,則有降無升,所以直入膀胱,而飲一溲二,以致泉源不滋,天壤枯涸,是皆真陽不足,火虧於下之消症也。陰虛之消,治宜壯水矣。若陽虛之消,謂宜補火,人必不信,不知釜底加薪,槁禾得雨,徹頂歸巔,所必然耳。

白話文:

如果陽氣虛弱,導致氣化不足,水津則無法運布。水離不開火,就有下降沒有上升,所以會直接進入膀胱,飲水一斗,小便兩鬥,以至於水源不滋潤,身體乾枯。這都是因為真陽不足,導致下焦陽氣虛弱而引起的消瘦症。

陰虛引起的消瘦,治療上應該滋養腎水。如果陽虛引起的消瘦,說是應該補火,人們肯定不信。殊不知就像鍋底添柴,乾枯的禾苗得到雨水,會從根部恢復生機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