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四 (2)
卷四 (2)
1. 濕證
《原病式》曰:諸痙強直,積飲痞膈,中滿霍亂吐下,體重跗腫,肉如泥,按之不起,皆屬於濕。
白話文:
《原病式》說:各種抽搐強直的症狀,以及胸腹間有積水造成的脹滿、心下痞塞,中焦壅滯引起的霍亂嘔吐腹瀉,身體沈重、腳面浮腫、肌肉鬆軟,按壓後無反彈,這些都屬於濕邪所致。
張三錫曰:濕有天之濕,霧露雨是也。天本乎氣,故先中表之榮衛。有地之濕,水泥是也。地本乎形,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。有飲食之濕,酒水乳酪之類是也。胃為水穀之海,故傷於脾胃。有汗液之濕,汗液亦氣也,止感於外。有人氣之濕,太陰濕土之所化也,乃動於中。治外感之濕,當表散,大法濕在上甚而熱者,平以苦,佐以甘辛,以汗為效而止。
治內傷之濕,宜健脾理胃,利小便。大抵皆宜發汗及利小便,使上下分消可也。
白話文:
張三錫說:濕氣有來自天空的,如霧露雨水。天空屬性為氣,所以先影響人體表面的經絡氣血。有來自地面的,如潮濕的土壤。地面屬性為形,所以先損傷皮肉筋骨血脈。有來自飲食的,如酒水乳酪等。胃是水穀的貯藏處,所以損傷脾胃。有來自汗液的,汗液也是氣,只感應於體外。有人體內化生的濕氣,是太陰濕土所化,在體內活動。治療外感濕氣,應該疏散表邪。一般原則是濕氣在上且伴有熱的,用苦味藥平降,佐以甘辛味藥,發汗治療。
2. 燥證
張三錫曰:金者水之源,金受火克,不能生水而源於上,則不能榮養皮膚、腸胃、筋骨,諸燥症作矣。情欲無涯,精髓枯竭,勞神過慮,心血耗散,加以濃酒炙爆,辛香厚味,邪火彌熾,真水頓虧。在上則咽乾口燥,在中則煩渴不已,在下則腸胃枯澀,為消渴,為噎膈,為經閉身熱,為干嗽。治須養血生津,潤澤腸胃,使源竭而複流,枝枯而再榮也。
白話文:
張三錫說:金屬為水的來源,如果金屬受到火的剋制,那麼它就不能生出水,而水的來源在身體的上部,就不能滋養皮膚、腸胃、筋骨,就會產生各種乾燥症狀。
情慾過度,精氣和骨髓枯竭,勞累過度思慮過多,心血耗損,再加上濃酒烤肉,辛辣香馥厚味的食物,邪火更熾,真水頓時虧損。在身體上方表現為咽喉乾燥,在身體中部表現為煩躁口渴不止,在身體下方表現為腸胃乾澀,導致消渴症、噎膈、經閉、身體發熱、乾咳。
治療必須養血生津,滋潤腸胃,使水源枯竭後重新流動,樹枝枯萎後重新繁榮。
醫者不察,謬指為火,大汗大下,復損津液,禍不旋踵。《原病式》曰:經云風、熱、火同陽也,寒、燥、濕同陰也。然燥金雖屬秋陰,而異於寒濕,故反同其風熱。燥萬物者莫熯於火,故火熱勝金,氣必衰而風生,風能勝濕,熱能耗精,風熱相扇而燥也。燥金主於收斂,勁切緊澀,故為病筋脈勁強緊急而口噤也,或消渴痿痹,筋緩毛落,色焦不潤,二便阻塞,皆屬金燥。如秋燥甚則草搖落,病之象也。
白話文:
醫生看錯病情,誤以為是火,用大量發汗、瀉下的方法,反而損傷津液,導致事態惡化得很快。《原病式》中說:醫經上說,風、熱、火都屬於陽性;寒、燥、濕都屬於陰性。但是,燥金雖然屬於秋陰,卻與寒濕不同,所以反而和風熱相似。所有乾燥的東西,沒有比火更厲害的,所以火熱勝過金,金氣必定虛弱而產生風,風能勝過濕,熱能耗損精氣,風熱互相助長,就會導致燥。燥金主於收斂,性情激烈而緊縮,所以患病時筋脈強硬拘急,口不能張開;或者消渴、痿痹,筋脈鬆弛、毛髮脫落,皮膚焦黃乾燥,二便不通暢,這些都屬於金燥。比如秋天的燥氣很重,草木就會枯萎凋落,這也是疾病的徵兆。
是以手得血而能握,足得血而能步。燥之為病,血液衰少,不能榮養四肢百骸也。或病後曾服汗下藥,及吐後、產後、老年見諸燥症,脈細澀或洪數者,俱屬血液不足,補以潤之。又縱欲人多腎虛,以腎主五液。
白話文:
所以手得到血液就能握住東西,腳得到血液就能行走。燥熱導致疾病時,血液會衰竭,無法滋養四肢百骸。有些人在生病後服用過發汗、瀉下的藥物,或者在嘔吐、生產後,以及老年人出現燥症,脈搏細澀或洪數的,都屬於血液不足,需要進補潤澤。此外,縱慾的人大多腎虛,因為腎臟主管五液。
3. 火證
張景岳曰:君火者其化虛,相火者其化實。化虛者無形者也,其或衰或旺,惟見於神明。神惟貴足,衰則可畏也。化實者有形者也,其或熱或寒,必著於血氣。確有證據,方可以言火也。然君火衰則相火亦敗,此以無形者虧及有形者也;相火熾則君火亦炎,此亦有形者病及無形者也。
白話文:
張景嶽說:心火(君火)的變化偏向於虛證。腎火(相火)的變化偏向於實證。虛證是無形的,只能從神志上看出來。神志最重要的是充足,如果衰弱了就令人擔憂。實證是有形的,既可以表現為熱證,也可以表現為寒證,一定會反映在氣血上。有確切的證據,才能說是火證。但是,心火衰竭,腎火也會衰敗,這是無形虧損累及有形。腎火旺盛,心火也會旺盛,這是有形病變影響無形。
故火得其正,即為陽氣,此火不可無,亦不可衰,衰則陽氣之虛也;火失其正,是為邪熱,此火不可有,尤不可甚,甚則真陰之敗也。然陽以元氣言,火以病氣言,病在元氣者不得以火論。蓋人之元氣止於充足,焉得有餘?既非有餘,何以言火?所謂無形者其化虛也。惟病在形體者,乃可以察火症,蓋其不在氣即在血,所謂有形者其火實也。
白話文:
所以火氣如果正常,就是陽氣。這種火氣不能沒有,也不能不足。不足的話,就是陽氣虛弱了。火氣失去平衡,就會變成邪熱。這種火氣應該排除,尤其是不要太盛。太盛的話,就會損害真正的陰氣。然而,陽氣指的是元氣,火氣指的是病氣。病在元氣上的人,不能用火氣來衡量。因為人的元氣只有充足這一種狀態,怎麼會有過剩的情況?既然沒有過剩,怎麼能說有火氣?所謂無形指的是這種過剩的火氣轉化為虛火。只有病在形體上的人,才能觀察到火症。因為這種火氣如果不在氣裡,就在血裡。所謂有形指的是這種實質性的火氣。
若以形質之間,本無熱症可據,而曰此火也熱也,是皆妄談者矣。且火症即具,猶有虛實之殊,真假之異,其可不為詳辨乎?
白話文:
如果從形體和性質之間來看,本來沒有所謂的熱症作為依據,而卻說這個是火、那個是熱,這些都是胡言亂語。而且就算出現火症,也會有虛實不同的情況、真假不同的現象,豈能不仔細分辨清楚呢?
虛火病即假熱症也。病有寒熱真假之不同,真寒宜溫,真熱宜清,此正治也。而惟假熱假寒為難治,如虛火之病源有二,虛火之外症有四。一曰陰虛者能發熱,此以真陰虧損,水不制火也;二曰陽虛者能發熱,此以元陽敗竭,火不歸源也。此病源之二也。
白話文:
虛火病就是假性的熱症。疾病有寒熱真假之分,真正的寒症適合溫補,真正的熱症適合清熱,這屬於正確的治療方法。而假熱假寒最難治療。
虛火病的病因有兩種,虛火的外部症狀有四種。第一種:陰虛能夠導致發熱,這是因為真陰虧損,水不能控制火氣。第二種:陽虛能夠導致發熱,這是因為元陽衰竭,火氣不能歸位。這兩種就是虛火病的病因。
至若外症,一曰陽戴於上,而見於頭面咽喉之間者,此其上雖熱而下則寒,所謂無根之火也;二曰陽浮於外,而發於皮膚肌肉之間者,此其外雖熱而內則寒,所謂格陽之火也;三曰陽陷於下,而見於便溺二陰之間者,此其下雖熱而中則寒,所謂失位之火也;四曰陽亢乘陰,而見於精血髓液之間者,此其金水敗而鉛汞干,所謂陰虛之火也。此外症之四也。
白話文:
至於外感疾病:
- **陽戴於上:**熱邪聚集在頭部,如頭面、咽喉疼痛等,這是上熱下寒。
- **陽浮於外:**熱邪浮現於皮膚肌肉之間,如皮膚紅腫、肌肉疼痛等,這是外熱內寒。
- **陽陷於下:**熱邪下陷至小便和大便之間,如小便灼熱、大便燥結等,這是下熱中寒。
- **陽亢乘陰:**陽氣過盛,侵犯陰液,如盜汗、口乾、腰膝酸軟等,這是陰虛火旺。
以上便是外感疾病的四種類型。
證雖有四,本則惟二,陰虛陽虛盡之矣。第陰虛惟一金水敗者是也,治法當壯水,壯水之法只宜甘涼。陽虛有三,上中下者是也,治宜益火,益火之法只宜溫熱,大忌清涼。但溫熱之效速,每一二劑便可奏功;甘涼之力緩,非多服不能見效也。然清涼之藥,終損脾胃,如不得已,易以甘平。
倘甘平未效,則惟有甘溫之一法。斯堪實濟,否則生氣之機,終非清涼所能致也。此義最微,不可不察。
白話文:
各種證型雖然有四種,但根本上只有兩種,那就是陰虛和陽虛。
陰虛只有金水虧損的一種,治療方法應該是滋補腎水,而滋補腎水的藥物宜甘寒。
陽虛有上焦陽虛、中焦陽虛、下焦陽虛三種,治療方法應該是溫補元陽,而溫補元陽的藥物宜溫熱,最忌清涼。
但溫熱的藥物見效快,服用一兩劑就能起作用;甘寒的藥物見效慢,非得服用較多才能見效。
然而清涼的藥物,終究會損傷脾胃,如果不得已,應該換成甘平的藥物。
一火有虛實,故熱有假真,而察之之法,總當以中氣為主,而外寒外熱無足據也。故凡假熱之證,本中寒也;假寒之症,本中熱也。中寒者原是陰症,中熱者原是陽症,內有可據,本皆真病,又何假之有?
白話文:
火氣分為虛火和實火,因此發熱也有假熱和真熱之分。觀察時,應該以人體內氣的狀態為主,而外在的寒熱不足以作為依據。
因此,凡是假熱的症狀,其實是內在受寒引起的;假寒的症狀,其實是內在發熱引起的。內寒是陰寒的症狀,內熱是陽熱的症狀。內在的寒熱可以作為依據,都是真正的疾病,哪裡有假可言?
4. 諸痹門
張子和曰:痹之為狀,麻木不仁,以風寒濕三氣合而成之。故《內經》曰:風氣勝者為行痹。風則陽受之,故其痹行,旦劇而夜靜。世俗不知,反呼為走注疼痛、虎咬之疾。寒氣勝者為痛痹。寒則陰受之,故其痹痛,旦靜而夜劇。世俗不知,反呼為鬼忤。濕氣勝者為著痹。濕勝則筋脈皮肉受之,故其痹不去,肌肉削而著骨。世俗不知,反呼為偏枯。
白話文:
張子和說:痹症的表現,是麻木沒有知覺,是由風、寒、濕三種病邪共同造成的。所以《內經》說:風氣盛行的人會得行痹。風邪陽氣會受到影響,所以痹症會遊走,早上嚴重晚上緩解。世人都不知道,反而叫它走注疼痛、虎咬病。寒氣盛行的人會得痛痹。寒邪陰氣會受到影響,所以痹症疼痛,早上緩解晚上嚴重。世人都不知道,反而叫它鬼忤。濕氣盛行的人會得著痹。濕邪會影響筋脈、皮膚和肌肉,所以痹症不會消失,肌肉萎縮貼著骨頭。世人都不知道,反而叫它偏枯。
痹則從外入,所受之邪各有淺深,或痛或不痛,或仁或不仁,或筋屈而不能伸,或引而不縮,寒則蟲行,熱則縮緩,不相亂也。
白話文:
痹症是由外來邪氣入侵引起的,受到的邪氣輕重不同,症狀也不一樣。有的疼痛,有的不痛;有的溫和,有的不溫和;有的筋脈攣縮,無法伸展;有的抽動卻縮不回來。寒邪入侵時,會讓邪氣流動擴散;熱邪入侵時,會讓邪氣縮小變緩。這些不同的症狀不會相互混淆。
皮痹不已,而成肉痹;肉痹不已,而成脈痹,脈痹不已,而成筋痹;筋痹不已,而川芎痹。久而不已,乃舍其合。若臟腑俱病,雖有智者不能善圖也。
凡病痹,其脈沉澀。其病以濕熱為源,風寒為兼,三氣合而為痹。
白話文:
皮膚麻痺一直存在,就會變成肌肉麻痺;肌肉麻痺一直存在,就會變成脈絡麻痺;脈絡麻痺一直存在,就會變成筋脈麻痺;筋脈麻痺一直存在,就會變成川芎穴麻痺。如果長期不癒,就會放棄治療。如果內臟器官同時出現疾病,即使有經驗的醫師也難以妥善處理。
李士材曰:痹病初在外,久而不去,則各因其合,而內舍於臟。在外者祛之猶易,入臟者攻之實難。治外者散邪為亟,治臟者養正為先。治行痹者散風為主,禦寒利濕仍不可廢,大抵參以補血之劑,蓋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也。治痛痹者散寒為主,疏風燥濕仍不可缺,大抵參以補火之劑,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。
白話文:
李士材說:痹病初期在外,時間久了不治癒,就會因為身體的反應,而內移到臟腑。在外的痹病驅除比較容易,入臟的痹病治療就比較困難。治療外在痹病要快速驅邪,治療臟腑痹病要先養護正氣。治療行痹以祛風為主,防寒除濕也不能忽略,通常加入補血的藥材,因為治療風病要先治血,血行通暢,風病自然消失。治療痛痹以祛寒為主,疏風除濕也不能漏掉,通常加入補火的藥材,不是大辛大溫的藥材,不能緩解凝寒帶來的危害。
治著痹者利濕為主,祛風解寒亦不可缺,大抵參以補脾補氣之劑,蓋土強可以勝濕,而氣足自無頑麻也。分條治法,別列於左。
白話文:
治療關節疼痛的主要方法是祛除濕邪,但驅散風寒也不可少。通常配合補脾益氣的藥物一起使用。因為脾氣強健才能勝過濕氣,氣血充足自然就不會出現僵麻疼痛。具體的治療方法按類別列於以下:
筋痹即風痹也,遊行無定,上下左右,隨其虛邪與氣血相搏,聚於關節,或赤或腫,筋脈弛縱,古稱走注,今名流火,防風湯主之,如意通聖散、桂心散、沒藥散、虎骨丸、十生丹、一粒金丹、乳香應痛丸。
白話文:
筋痹就是風痹,遊走不定,上下左右,隨著虛弱的部位,與氣血搏鬥,聚集在關節,或紅腫,筋脈鬆弛,古代稱為「走注」,現在稱為「流火」,防風湯是主要治療方法,如意通聖散、桂心散、沒藥散、虎骨丸、十生丹、一粒金丹、乳香應痛丸等藥物也有效。
脈痹即熱痹也,臟腑移熱,復遇外邪,客搏經絡,留而不行,故𤸷痹,肌肉熱極,唇口反裂,皮膚色變,升麻湯主之。
白話文:
脈痹又稱熱痹,是臟腑熱氣轉移,又被外邪侵入,外邪在經絡中逗留不去,因此導致身體麻痹。而肌肉發熱到了極點,嘴脣和嘴巴乾裂,皮膚顏色改變,可用升麻湯治療。
肌痹即著痹,濕痹也,留而不移,汗多,四肢緩弱,皮膚不仁,精神昏塞,今名麻木,神效黃耆湯主之。
白話文:
肌痺就是沾黏的痺,也是濕痺,停留在某處不移動,流汗很多,四肢疲軟無力,皮膚沒有知覺,精神恍惚,現在稱為麻痺,可用神效黃耆湯治療。
皮痹者,邪在皮毛,癮疹風瘡,搔之不痛,宜疏風養血。
骨痹即寒痹,痛痹也,痛苦切心,四肢攣急,關節浮腫,五積散主之。
白話文:
皮膚發生麻痺的情況,是因為邪氣侵犯了皮毛,會出現像癢疹或風濕性皮疹的症狀,搔抓時沒有疼痛感,應該使用疏散風邪和滋養血液的方法來治療。
骨頭發生麻痺通常是寒邪引起的,這種情況會讓人感到劇烈的疼痛,甚至痛到心坎裡,同時還會有四肢抽搐緊張以及關節浮腫的現象,這時候可以使用五積散來治療。
喻嘉言曰:痹症非不有風,然風入於陰分,與寒濕互結,擾亂其血脈,致身中之陽不通於陰,故致痹也。古方多有用麻黃、白芷者,以麻黃能通陽氣,白芷能行榮衛也,然入在四君、四物等藥之內,非專發表明矣。至於攻裡之藥,從無用之者,以攻裡之藥皆屬苦寒,用之則陽愈不通,其痹轉入諸腑,而成危症者多矣。
白話文:
喻嘉言說:痹症不能說是沒有風,但是風入侵人體陰分,與寒濕相互結合,擾亂了經脈血氣,導致身體內的陽氣不能通達陰分,所以會出現痹症。
古代的方劑中多用麻黃、白芷,因為麻黃可以通陽氣,白芷可以運行全身氣血。但是,這些藥材一般用於四君子、四物等方劑中,並非專門發散表寒。
至於攻裡面的藥物,從來都沒有使用過,因為攻裡面的藥物大多苦寒,使用後會導致陽氣更加不通,痹症轉入諸腑,變成危急重症的案例很多。
朱丹溪痛風論曰:氣行脈外,血行脈內,晝夜五十營,此平人之造化也。得寒則行遲而不及,得熱則行速而太過,內傷於七情,外感於六淫,則氣血之運,或遲或速,而病作矣。痛風者,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,其後或涉於水,或立濕地,或扇取涼,或臥當風,寒涼外搏,熱血得寒,汙濁凝滯,所以作痛。夜則痛甚,行於陰也。
治以辛熱之劑,流散寒濕,開發腠理,其血得行,與氣相和,其病自安,然亦有數種。
白話文:
朱丹溪關於痛風的論述說:氣血在脈絡中運行,一天有五十個循環。這是健康人的生理規律。如果受寒,運行就會變慢,趕不上;如果受熱,運行就會變快,過於急促。內因是七情傷心,外因是六淫侵襲,這樣氣血運行的節奏就會不正常,導致疾病發生。
痛風大多是因為血受熱而沸騰,後來又沾了水,或者站在潮濕的地方,或者被風吹,或者睡著時著涼。寒涼在體外侵襲,熱血遇到寒涼,凝聚凝滯,所以會疼痛。晚上疼痛會加重,因為晚上屬陰。
東陽傅文年逾六十,性急作勞,患兩腿痛,動則更甚。予視之曰:此兼虛症,當補血溫血,病當自安。遂與四物湯加桃仁、陳皮、牛膝、生甘草,煎入生薑汁,研潛行散,熱飲三四十帖而安。
白話文:
東陽的傅文年已經超過六十歲了,性急又勞累,得了兩腿痛的毛病,一動就更痛。我看了他之後說:這是虛寒的癥狀,應該補血、溫暖血脈,病自然就會好了。於是給他開了四物湯,並加入桃仁、陳皮、牛膝、生甘草,煎好後加入生薑汁,研磨成散劑,熱飲三十到四十劑就痊癒了。
又朱宅閫內,年近三十,食味甚厚,性躁急,患痛風攣縮數月,予視之曰:此挾痰與氣症,當和血疏氣導痰,病自安。遂以潛行散入生甘草、牛膝、炒枳殼、通草,陳皮、桃仁、薑汁,煎服半年而安。
白話文:
那個朱姓人家裡,有位女子大約三十歲,口味很重,性情又急躁。患了痛風,四肢攣縮好幾個月。我診察她後說:「這是痰氣瘀滯所致,應該和血疏氣,並化痰,病情自然會好轉。」於是使用潛行散,加入生甘草、牛膝、炒枳殼、通草、陳皮、桃仁和薑汁煎服,半年後痊癒。
又鄰鮑六,年二十餘,因患血痢,用澀藥取效,後患痛風,叫號撼鄰。予視之曰:此惡血入經絡症,血受濕熱,久必凝濁,所下未盡,留滯隧道,所以作痛。經久不治,恐成偏枯。遂與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黃芩,陳皮、生甘草,煎入生薑汁,研潛行散,入少酒飲之,數十劑而安。
白話文:
還有鄰居鮑六,二十多歲時因患上痢疾,使用收斂藥物見效,之後卻患上痛風,痛得大叫,聲震四鄰。我診察後說:這是惡血進入經絡引起的症狀,血受濕熱影響,時間久了必定凝結成濁血,之前痢疾未痊癒,濁血殘留於經脈中,因此疼痛。如果長時間不治療,恐怕會導致半身不遂。於是給他服用四物湯,並加入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黃芩、陳皮、生甘草,煎煮後加入生薑汁,研磨成細粉狀,用少量酒送服,服用數十劑後痊癒。
張三錫曰:痛風即《內經》痛痹。但今人多內傷,氣血虧損,濕痰陰火流滯經絡,或在四肢,或在腰背,痛不可當,一名白虎歷節風是也。大抵濕多則腫,熱多則痛,陰虛則脈數而重在夜,氣虛則脈大而重在晝。
白話文:
張三錫說:痛風就是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痛痹。但是現在的人大多是內傷,氣血虧損,濕痰和虛火在經絡中淤滯,有的在四肢,有的在腰背,疼痛難忍,又叫作白虎歷節風。一般來說,濕氣多會導致腫脹,熱氣多會導致疼痛,陰氣虛弱脈搏較快且晚上較明顯,氣虛脈搏較大且白天較明顯。
肢節痛須用羌活,去風濕亦宜用之。如肥人肢節痛,多是風濕,與痰飲流注經絡而痛,宜南星、半夏。如瘦人肢節痛,是血虛,宜四物湯加防風、羌活。如瘦人性急躁、肢節痛、發熱,是血熱,宜四物加酒炒黃芩、黃柏。如肢節腫痛脈滑者,常用燥濕,宜蒼朮、南星,兼行氣藥木香、枳殼、檳榔,在下加漢防己。若肢節腫痛脈澀數者,此是淤血,宜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,及大黃微利之。
如倦怠無力而肢節痛,此是氣虛。兼有痰飲流注,宜參、朮、星、半。
白話文:
肢體關節疼痛
- 肢節疼痛應使用羌活,也可以用來祛除風濕。
- 如果肥胖的人有肢節疼痛,多半是風濕,還有痰飲流注在經絡中而疼痛,應服用南星、半夏。
- 如果瘦弱的人有肢節疼痛,這是血虛,應服用四物湯加防風、羌活。
- 如果瘦弱的人性情急躁,肢節疼痛,發熱,這是血熱,應服用四物湯加酒炒黃芩、黃柏。
- 如果肢節腫痛,脈搏滑利,通常是濕氣過重,應服用蒼朮、南星,兼用行氣藥木香、枳殼、檳榔,再加漢防己。
- 如果肢節腫痛,脈搏澀數,這是淤血,應服用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,以及微量的大黃通利氣血。
戴院使曰:臂痛有血虛一症,血不榮於筋,或致臂痛,宜蠲痹湯、四物湯各半煎服。若坐臥為風濕所搏,或睡後手在被外,為寒邪所襲,遂令臂痛,宜五積散及蠲痹湯、烏藥順氣散。審知是濕,蠲痹湯加蒼朮、防己三四分。
白話文:
戴院使說:手臂疼痛有一種是血虛症狀,血不能滋養筋脈,或者會導致手臂疼痛,應該用蠲痺湯和四物湯各半煎服。如果因為坐臥受風濕影響,或者睡覺時手在被子外受寒邪侵襲,就會導致手臂疼痛,應該用五積散、蠲痺湯和烏藥順氣散。如果確定是濕氣引起,應在蠲痺湯中加入蒼朮和防己,各用三分到四分。
方約之曰:風、痿之別,痛則為風,不痛則為痿。經曰:痛則為實,不痛則為虛,曰風曰痿,虛實二者而已。東垣曰:氣盛病盛,氣衰病衰。何則?人之氣血充實,而風寒客於經絡之間,則邪正交攻,而疼痛作矣。人之氣血虛弱,而痰火起於手足之內,則正不勝邪,而痿痹作矣。
白話文:
方約說:風病和痿症的區別在於,有疼痛感的就是風病,沒有疼痛感的就是痿症。經典中說:有疼痛感的是實證,沒有疼痛感的是虛證,所以風病和痿症,其實就是虛證和實證兩種情況而已。東垣說:氣盛的人,病情也嚴重;氣衰的人,病情也輕微。為什麼呢?因為氣血充實的人,如果風寒侵襲經絡,正邪相爭就會產生疼痛。氣血虛弱的人,如果痰火在手腳內部產生,正氣不敵邪氣,就會導致痿痺。
故丹溪先生曰:痿症切不可作風治,而用風藥。蓋以風為實而痿為虛也。曰散邪曰補虛,豈可紊亂乎?
附腳氣
白話文:
所以丹溪先生說:治療痿症千萬不可以當作風病來治,並且使用疏散風邪的藥物。因為風邪是實證,而痿症是虛證。一個是散邪,一個是補虛,怎麼可以混淆呢?
附帶腳氣病
張三錫曰:腳氣委屬濕熱。《內經》曰:諸濕腫滿,皆屬脾土。又曰: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蓋脾主四肢,足居於下,而足多受其濕,濕鬱成熱,濕熱相搏,其病作矣。是以先從氣衝穴隱核痛起,及兩足紅腫,或惡寒發熱,狀若傷寒,是其候也。或一旬,或半月,復作如故,漸至足筋腫大如瓠者有之。
白話文:
張三錫說:腳氣是濕熱引起的。黃帝內經中說:各種水腫和脹滿,都與脾胃有關。又說:受到濕邪侵害,最先受到的部位是下半身。因為脾統治四肢,腳位於下部,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。濕邪鬱積化熱,濕熱交替作用,就會產生腳氣病。所以一開始會從氣衝穴隱隱作痛,接著雙腳紅腫,或有惡寒發燒,症狀類似傷寒,這就是腳氣病的初期表現。這種病有可能過幾天或半個月後又復發,逐漸發展成腳筋腫脹變大,像葫蘆一樣。
古方名為緩風,宋元以來呼為腳氣。原其所由,非止一端;有從外感而得者,有從內傷而得者。所感雖有內外之殊,其濕熱為患則一也。凡腳氣初起,其勢甚微,飲食起居如故。惟卒起腳屈弱不能動為異耳。
風痹
白話文:
這個古方叫「緩風」,宋元以來的人稱為「腳氣」。病因不只一種,有從外在感染而來的,也有從內在損傷而來的。雖然感病的來源不同,但濕熱造成的危害卻是一樣的。所有腳氣剛開始的時候,症狀都很輕微,飲食和生活起居都跟平常一樣。只有突然腳部彎曲、無力行走,纔算是不一樣的。
薛立齋曰:手足不隨,由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。風多者為風痹,其狀肌膚盡痛。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,而循行於身體,風寒之氣客於肌膚始為痹,復傷陽經,隨其虛處而停滯,與血氣相搏,血氣行則遲緩,故風痹而手足不隨也。
白話文:
薛立齋說:手腳不聽使喚,是風寒濕三種病氣聚合在一起導致的痹症。風氣較重的稱為風痹,其症狀是肌肉皮膚都疼痛。人體所有陽經都起於手腳,然後沿著身體運行,風寒之邪氣侵入肌膚,一開始會形成痹症,接著就會損傷陽經,在陽經虛弱的地方停滯,與血氣相爭,導致血氣運行緩慢,所以風痹會導致手腳不聽使喚。
若風邪淫旺,或怒動肝火,血燥筋攣,用加味逍遙散。脾肺氣虛不能滋養筋骨,或肝脾血虛而筋痿痹,用六味丸。服燥藥而筋攣者,用四物湯加生甘草。氣血俱虛,用八珍湯。
白話文:
如果外來的邪氣過於旺盛,或者動怒引起肝火旺盛,導致血氣乾燥,肌肉痙攣,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脾肺虛弱,不能滋養筋骨,或者肝脾血虛導致筋脈痿弱麻痺,可以使用六味丸。服用乾燥藥物而肌肉痙攣的人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生甘草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可以使用八珍湯。
何《醫林集要》等方,新刊《丹溪心法》附錄,云若人大拇指麻木不仁,或手足少力,或肌肉微掣,三年內必有大風之證,宜先服八風湯、天麻丸、防風通聖散以預防之?不知河間云:風者,病之末也。所以中風有癱瘓者,非謂肝木之風內中,亦非六淫風邪外襲,良由五志過極,心火熾盛,腎水虛衰不能制之,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拂鬱,心神昏冒,筋骨無所用,而卒倒無知也。治法當以固元氣為主。
白話文:
《醫林集要》等書上的處方,在《丹溪心法》附錄中提到,如果大拇指麻木不仁,或手腳無力、肌肉輕微抽動,三年內必定有大風病發作。因此建議先服用八風湯、天麻丸、防風通聖散來預防。但是,河間先生認為:風病是疾病的末期表現。中風導致癱瘓,並不是肝木之風在體內,也不是六淫風邪從外部入侵。而是因為過度的情緒波動,心火旺盛,腎水虛弱,無法剋制。於是陰虛陽實,熱氣鬱結,導致心神昏迷,筋骨失去機能,最終突然倒地昏迷。治療應以固本元氣為主。
若遽服八風等藥,則反傷元氣,適足以招風取中。醫風先醫血,此論得之經曰:風客淫氣,精乃亡,邪傷肝也。夫風搏則熱盛,熱盛則水乾,水乾則氣不榮,精乃亡。此風病之所由作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驟然服用八風等藥物,反而會損傷元氣,恰恰會招來風寒而中邪。治療風寒首先要治療血,這個論點在《內經》中就有記載:「風邪侵入體內,精氣就會枯竭,這是因為邪氣侵害了肝臟。」風氣侵襲會導致熱盛,熱盛會導致津液枯竭,津液枯竭則氣血不榮養,精氣也就枯竭了。這就是風寒病產生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