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7)

1. 格言二

丹溪曰,陽旺則能生陰,如失血後即當用參、耆、歸、地大補之。若遷延日久,虛火克肺,即難用矣。

夏月煩渴,不可遽為暑熱,而用香薷、益元散,須斟酌之。果脈虛大,自汗煩渴,遠行,不曾用冷物,無房勞,亦可作暑治。

李士材曰:救腎者必本於陰血,血為陰,主下降,虛則上升,當斂而抑之;救脾者,必本於陽氣,氣為陽,主上升,虛則下陷,當升而舉之。

虛勞起死,獨參有大力,可以倚賴。故主於滋陰,如朱丹溪治勞之案,用參者十有其七;神以治勞,如葛可久垂訓之方,十居其七也。自好古肺熱傷肺之說,節齋服參必死之說,印定後人眼目,甘用苦寒,至死不悔,良可悲也。不知肺家本經自有熱者,肺脈獨實,參誠不宜用。若金被火乘者,肺方受虧。非參莫救。

腎之陰虛則精不藏,肝之陽強則氣不固,以腎主閉藏,肝主疏泄也。

天下無逆流之水,人身無倒上之痰。故善治痰者,不治痰而治氣。氣順則一身之津液隨氣而順矣。治痰無他法,健其脾而已矣;健脾無他法,去其濕而已,濕去則脾自健,脾健則痰自消,此治虛治本之法也。治痰無他法,清其火而已矣;清火無他法,順其氣而已矣。氣降則火自清,火清則痰自化,此治痰治標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[格言二]

張元素說,陽氣旺盛就能滋生陰氣,例如失血後就應該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生地等藥材大補。如果拖延很久,虛火傷及肺部,就難以用這些藥了。

夏天煩渴,不能馬上就認為是暑熱,而使用香薷、益元散等藥,需要仔細考慮。如果脈象虛弱而有力,自汗煩渴,又曾長途跋涉,沒有食用寒涼食物,也沒有房事勞累,也可以當作暑熱來治療。

李士材說:治療腎虛一定要從陰血入手,血屬陰,主下降,腎虛則血氣上升,應當收斂抑制它;治療脾虛一定要從陽氣入手,氣屬陽,主上升,脾虛則氣機下陷,應當提升它。

治療虛勞危及生命的病症,只有人參功效最強,可以依靠它。人參主要作用是滋陰,就像朱丹溪治療虛勞的案例,用人參的佔七成以上;神農本草經中治療虛勞的方劑,也有七成使用人參。自從有人提出肺熱傷肺的說法,以及服用人參會致死的說法後,就誤導後人,讓他們甘於使用苦寒的藥物,直到死亡也不悔改,實在可悲!他們不知道肺經本身就可能出現熱證,肺脈獨實的情況下,人參確實不宜使用。但如果是肺金被火克的情況,則非人參不可救。

腎陰虛則精氣不能收藏,肝陽亢則氣機不固,這是因為腎主閉藏,肝主疏泄的緣故。

天下沒有逆流的水,人體也沒有倒著往上走的痰。所以善於治療痰飲的人,不是直接治療痰,而是治療氣。氣機通暢,則全身津液就能順暢運行。治療痰飲沒有別的方法,就是健脾;健脾沒有別的方法,就是去除濕邪;濕邪去除,脾氣自然就健旺;脾氣健旺,痰飲自然就消除了,這是治本的方法。治療痰飲沒有別的方法,就是清熱;清熱沒有別的方法,就是順氣;氣機下降,熱邪自然就消除;熱邪消除,痰飲自然就化解了,這是治標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