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4)

1. 經漏

若胃熱亡津液而經不行,宜清胃。若心火亢甚者,宜清心。若服燥藥過多者,宜養血。若病久氣血衰,宜健脾胃。

一婦人,性善怒,產後唇腫內熱,月水不調,食少作嘔,大便不實,唇出血水。用理氣消導,胸膈痞滿,頭目不清,唇腫經閉;用清胃行血,肢體倦怠,發熱煩躁,涎水湧出。欲用通經之劑。余曰:病本七情,肝脾虛損,數行攻伐,元氣益虛者耳。法當補陰益陽,遂以加味歸脾湯、加味逍遙散、補中益氣湯,如法調治,元氣漸復,唇瘡亦愈。

後因怒,寒熱耳痛,胸脅脹悶,唇焮腫甚,此是怒動肝火而血傷,遂用四物合小柴胡加山梔,頓愈。後又怒,脅乳作脹,肚腹作痛,嘔吐酸涎,飲食不入,小水不利,此是怒動肝木克脾土,乃用補脾氣、養脾血而愈。又因勞役怒氣,飲食失節,發熱喘渴,體倦不食,去血如崩,唇腫熾甚,肝經有火。

脾經氣虛,遂用補中益氣加黑梔、丹皮、芍藥而愈。此證每見,但治其瘡,不固其本,而死者多矣。

一婦人,年六十有四,久鬱怒,頭痛寒熱,春間乳內時痛,服流氣飲之類益甚,不時有血如經行。又大驚恐,飲食不進,夜寐不寧,乳腫及兩脅,焮痛如炙,午前後色赤。余以為肝脾鬱火血燥,先以逍遙散加酒炒黑龍膽一錢,山梔半錢,兩劑頓退,又二劑而全消。再用歸脾加炒梔、貝母,諸證悉退。

一婦人,因怒血崩,久不已,面青黃而或赤。此肝木製脾土而血虛也,用小柴胡合四物,以清肝火、生肝血;又用歸脾、補中二湯,益脾氣以生肝血而痊。若因肝經有風熱而血不寧者,用防風一味為丸,以兼證之藥煎送。或肝經火動而不寧者,用條芩炒為丸,以兼證之藥煎送,無有不效。

一婦人,性急,每怒非太陽,耳、項、喉、齒、胸、乳作痛,則胸滿吞酸,吐瀉少食,經行不止。此皆肝火之證,肝自病則外證見,土受克則內症作。若自病見,用四物加白朮、茯苓、炒山梔、炒龍膽;若內症作,用四君加柴胡、白芍、神麯、吳萸炒連,諸症漸愈。惟月經不止,是血分有熱,脾氣尚虛,以逍遙散倍用白朮、茯苓、陳皮,又以補中益氣加酒炒芍藥,兼服而調。

歸大化內人,患月事不期,崩血昏憒,發熱不寐。或謂血熱妄行,投以寒劑益甚;或以胎成受傷,投以止血,亦不效。余曰:此脾氣虛弱,無以統攝故耳。法當補脾而血自止,用補中益氣湯加炮姜,不數劑而效。惟終夜少睡驚悸,其家另服八珍湯,更不效。余曰:雜矣!乃與歸脾湯加炮姜,以補心腎,遂如初。

一婦人,素有胃火,服清胃散而安,後因勞役,燥渴內熱,肌肉消瘦,月經不行。此胃火消爍陰血,用逍遙散加丹皮、炒山梔以清胃熱,用八珍湯加茯苓、遠志以養脾血,而經自行。

白話文:

經漏

若因胃部熱氣消耗津液而月經停止,應當清熱除胃火。若因心火旺盛,應當清心降火。若服用燥熱藥物過多,應當滋養血液。若久病導致氣血衰弱,應當健脾胃。

一位婦女,性情急躁易怒,產後嘴唇腫脹伴有內熱,月經不調,食慾不振且嘔吐,大便秘結,嘴唇滲出血水。先用理氣消導的方法治療,但胸膈痞滿、頭昏眼花、嘴唇腫脹、月經閉止的症狀仍然存在;改用清胃行血的方法治療,但肢體疲倦、發熱煩躁、口水湧出的症狀依舊。想要使用通經的藥物。我說:她的病根在於七情(喜怒哀樂憂思恐)的過度刺激,導致肝脾虛損,多次服用攻伐之藥,反而耗傷了元氣。治療方法應該補益陰血和陽氣,於是使用加減歸脾湯、加減逍遙散、補中益氣湯等方劑,按照方法治療,元氣逐漸恢復,嘴唇的瘡瘍也痊癒了。

後來因為生氣,出現寒熱耳痛、胸脅脹悶、嘴唇腫脹加劇的情況,這是因為怒氣傷肝導致肝火旺盛,損傷血液,於是使用四物湯加小柴胡湯和山梔子,很快就好了。後來又因為生氣,出現脅肋乳房脹痛、腹痛、嘔吐酸水、飲食不進、小便不利的情況,這是因為怒氣導致肝木克脾土,於是使用補脾益氣、養血的方劑而痊癒。又因勞累和生氣,飲食不節,出現發熱、口渴、身體疲倦、食慾不振、月經量多如崩漏、嘴唇腫脹厲害,肝經有熱,脾經氣虛的情況,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黑梔子、丹皮、芍藥而痊癒。這種情況常見,但只治療瘡瘍,不注重調理根本,所以很多人都因此死亡。

一位六十四歲的婦女,長期鬱怒,頭痛、寒熱,春天乳房時常疼痛,服用疏通氣血的藥物症狀反而加重,時常有像月經一樣的血流出來。又因受驚嚇,飲食不進,夜不能寐,乳房腫脹以及兩脅脹痛如炙烤般,上午下午都呈現紅色。我認為是肝脾鬱火、血燥所致,先用逍遙散加酒炒黑龍膽、山梔子,兩劑藥就明顯好轉,再服兩劑藥就完全消退。然後再用歸脾湯加炒梔子、貝母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。

一位婦女,因生氣導致月經過多,長期不止,面色青黃或發紅。這是肝木克脾土,導致血虛,使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,以清肝火、滋養肝血;又用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,益脾氣以滋養肝血而痊癒。如果因為肝經有風熱而導致月經不調,用防風單味製成丸劑,配合其他藥物煎服。或者肝經火旺而月經不調,用黃芩炒制成丸劑,配合其他藥物煎服,沒有不有效的。

一位婦女,性情急躁,經常因為生氣而導致太陽穴、耳、頸、喉、牙齒、胸、乳房疼痛,胸悶、吞酸、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、月經不止。這些都是肝火旺盛的症狀,肝臟生病則外在症狀顯現,脾土受克則內在症狀出現。如果只出現外在症狀,使用四物湯加白朮、茯苓、炒山梔子、炒龍膽草;如果出現內在症狀,使用四君子湯加柴胡、白芍、神麴、炒吳茱萸,諸症逐漸痊癒。只有月經不止的情況,是因為血分有熱,脾氣虛弱,用逍遙散加倍用量白朮、茯苓、陳皮,又用補中益氣湯加酒炒芍藥,一起服用而調治。

宮廷內一位婦女,患有月經不調,月經量多伴有昏厥、發熱、失眠。有人認為是血熱妄行,使用寒涼藥物反而加重病情;有人認為是胎兒受損,使用止血藥物,也無效。我說:這是脾氣虛弱,不能統攝血液所致。治療方法應該是補益脾氣,則出血自然會停止,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,幾劑藥就見效。只是整夜睡眠不足,心悸,家人又另服八珍湯,仍然無效。我說:這樣用藥太雜亂了!於是給她服用歸脾湯加炮薑,以補益心腎,病情就恢復如初了。

一位婦女,本來就有胃火,服用清胃散後安穩,後來因為勞累,出現口乾舌燥、內熱、肌肉消瘦、月經停止的情況。這是胃火耗傷陰血,使用逍遙散加丹皮、炒山梔子清胃熱,使用八珍湯加茯苓、遠志養脾血,月經就自行恢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