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八 (3)
卷八 (3)
1. 經漏
一婦人,性沉靜,勤於女工,善怒,小腹內結一塊,或作痛,或痞滿,月經不調,恪服伐肝之劑,內熱寒熱,胸膈不利,飲食不甘,形體日瘦,牙齦蝕爛。此脾土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,腎水不能生肝木,當滋化源,用補中益氣、六味地黃,至仲春而愈。
松江太守何恭人,性善怒,腹聚一塊年餘,形體骨立,倏然往來,齶蝕透腮,或泥春木旺剋土,仍行伐肝。時季冬,肝脈洪數,按之弦緊,餘脈微弱。余曰:洪數弦緊,肝經真氣發見而邪氣實也,自保不及,何能剋土?況面色青中隱白,乃腎水不足,肝木虧損,肺金剋制,惟慮至春木不能發生耳。勉用壯脾胃、滋腎水,二劑,肝脈悉退。
後大怒,耳內出血,肝脈仍大,按之如無,煩躁作渴。此無根之火,以前藥加肉桂,二劑,肝脈仍斂,熱渴頓退。復因大怒,以致飲食不進,果卒於季冬辛巳日。此木衰弱而金刑剋,信矣。
一婦人,經候過期,發熱倦怠,或用四物、黃連之類,反兩月一度,且少血而成塊。又用峻藥通之,兩目如帛所蔽。余曰:脾為諸陰之首,目為血脈之宗,此脾傷,五臟皆為失所,不能歸於目矣。遂用補中益氣、濟生歸脾二湯,專主脾胃,年餘而愈。
一婦人,年四十,索性急,先因飲食難化,月經不調,服理氣化痰藥,反肚腹膨脹,大便泄瀉;又加烏藥、蓬朮,肚腹腫脹,小便不利;加豬苓、澤瀉,痰喘氣急;手足厥冷,頭面肢體腫脹,指按成窟,脈沉細,右寸為甚。余曰:此脾肺之氣虛寒,不能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滲泄之令不行,生化之氣不運。
即東垣所云:水飲留積,若土之在雨中,則為泥矣。得和風暖日,水濕去而陽化,自然萬物生長。喜其脈相應,遂與金匱加減腎氣丸料服之,小便即通。數劑腫脹消半,四肢漸溫,自能轉側。又與六君子加木香、肉桂、炮姜治之,全愈。後不戒七情飲食,即為泄瀉,仍用前藥加附子五分而安。
一婦人,素有頭暈,不時而作,月經遲而少。余以為中氣虛,不能上升而頭暈,不能下化而經少,用補中益氣湯而愈。後因勞而作,月經如湧,此勞傷火動,用前湯加五味子一劑、服之即愈。前證雖云亡血過多,氣無所附,實因肺氣虧損。
西賓錢思曾云:室年三十,尚無嗣,月經淋漓無期,夫婦異處者幾年矣,思曾欲為娶妾,以謀諸餘。余曰:此鬱怒傷肝,脾虛火動,而血不歸經,乃肝不能藏,脾不能攝也。當清肝火,補脾氣,遂與加味歸脾、逍遙二藥。送至其家,仍告其姑曰:服此病自愈,而當受胎,妾可無娶也。果病愈,次年生子。
一婦人,多怒,經行或數日或半月後止,三年後淋漓無期,肌體倦瘦,口渴內熱,盜汗如洗,日晡熱甚。余用參、朮、耆、歸、茯神、遠志、棗仁、麥冬、五味、丹皮、龍眼肉、炙草、柴胡、升麻,治之獲痊。此證先有怒動肝火,血熱妄行,後乃脾氣下陷,不能攝血歸源,故用前藥。
白話文:
經漏
一位婦女,個性沉靜,勤於女紅,但易怒,小腹內長了一塊腫塊,時而疼痛,時而脹滿,月經也不規律。她服用瀉肝的藥物,反而出現裡熱外寒的症狀,胸膈不舒服,吃不下東西,身體日漸消瘦,牙齦還爛掉了。這是因為脾土不能滋養肺金,肺金不能滋養腎水,腎水又不能滋養肝木,所以必須滋養根本,於是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,到仲春季節就痊癒了。
松江太守何恭人的妻子,個性容易動怒,腹部有個腫塊已經一年多了,身體消瘦,疼痛時發時止,牙齦都爛到腮幫子了。有人認為是春天木氣旺盛克制了土氣,仍然使用瀉肝的藥物。當時是冬季,肝脈洪大有力,按壓時感覺弦緊,其他脈象都很微弱。我說:脈象洪大有力且弦緊,是肝經真氣外洩,邪氣壅盛的表現,自身都難以維持,怎麼還能克制脾土呢?況且她的面色青白,是腎水不足,肝木虧損,肺金過於旺盛的表現,我擔心春天木氣無法生發。於是建議她服用健脾胃、滋腎水的藥物,服用了兩劑藥後,肝脈的異常情況就消失了。
後來她大怒,耳朵裡流血,肝脈又變得洪大,但按壓時卻感覺不到脈搏,並且煩躁口渴。這是無根之火,於是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肉桂,服用了兩劑藥後,肝脈恢復正常,煩躁口渴也消失了。但她再次大怒,導致飲食不進,最終在冬季辛巳日去世。這證明了肝木衰弱而肺金過於旺盛的說法是正確的。
一位婦女,月經推遲,伴有發熱倦怠,她曾服用四物湯、黃連等藥物,結果月經變成兩個月來一次,而且經血量少且成塊。又服用峻猛的通經藥物,結果兩眼視力模糊。我說:脾是諸陰之首,眼睛是血脈的總匯,她的問題是脾受損了,五臟功能失調,血液不能歸於眼睛。於是,我讓她服用補中益氣湯和濟生歸脾湯,專門調理脾胃,一年後就痊癒了。
一位四十歲的婦女,個性急躁,因飲食難以消化,月經不調,服用理氣化痰的藥物,反而導致腹部膨脹,大便稀溏;又加用烏藥、蒼朮,腹部更加腫脹,小便不利;再加用豬苓、澤瀉,出現痰喘氣急;手腳冰冷,頭面肢體腫脹,按壓皮膚能留下凹陷,脈象沉細,右寸脈尤甚。我說:這是脾肺之氣虛寒,不能調節水道,輸布到膀胱,滲泄功能失常,氣血生化失常。
正如東垣先生所說:水飲停積,就像土在雨中一樣,會變成泥巴。只有在溫暖的陽光下,水濕才能蒸發,陽氣才能生發,萬物才能生長。我很高興她的脈象與我的診斷相符,於是給她服用加味腎氣丸,小便很快就通暢了。服用了幾劑藥後,腫脹消退了一半,四肢也漸漸溫暖,她也能自己翻身了。我又給她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、肉桂、炮薑的藥方,完全治癒了她的疾病。後來她如果不注意飲食和情緒,就會腹瀉,仍服用之前的藥方,並加入附子五分,就能安穩。
一位婦女,經常頭暈,時發時止,月經推遲且量少。我認為是中氣虛弱,不能上升而導致頭暈,不能下降而導致經血量少,於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,很快就痊癒了。後來她因勞累而再次頭暈,月經量很多,這是勞累傷及肝腎,導致肝陽上亢,於是在原來的藥方中加入五味子一劑,服用後就痊癒了。之前的症狀雖然說是失血過多,氣血沒有依附之處,但實際上是肺氣虛損。
西賓錢思曾說:他家妻子三十歲,還沒生育,月經淋漓不止,而且夫妻分居好幾年了。錢思曾想納妾,來問我的意見。我說:這是鬱怒傷肝,脾虛火旺,導致血液不能歸經,是因為肝不能藏血,脾不能攝血。應該清肝火,補脾氣,於是給她服用加味歸脾湯和逍遙散。我把藥送到她家,還告訴她婆婆:服用這些藥,病就能痊癒,而且可以懷孕,不需要納妾。果然,她病癒了,第二年就生了孩子。
一位婦女,經常動怒,月經有時持續幾天,有時持續半個月才結束,三年後月經淋漓不止,身體消瘦,口渴內熱,盜汗不止,午後熱更明顯。我用人參、白朮、黃耆、當歸、茯神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麥冬、五味子、丹皮、龍眼肉、炙甘草、柴胡、升麻等藥物治療,最終痊癒。這個病症一開始是怒氣傷肝,導致肝火旺盛,血液妄行,後來是脾氣下陷,不能攝血歸經,所以使用了上面的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