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8)

1. 診七情

脈有七情之傷,而為九氣之別:怒傷於肝,脈促而氣上衝;驚傷於膽,脈氣亂而動掣;過喜傷心,脈散而氣緩;過思傷脾,脈短而氣結;憂傷肺,脈澀而氣沉;恐傷腎,脈沉而氣怯;傷於寒者脈遲,其人氣收;傷於熱者脈數,其人氣泄。故脈促而人氣消,因悲傷而心系掣也。

白話文:

在診斷疾病時,會看到人的情緒對身體造成傷害,並且呈現出不同的氣脈狀態:生氣會傷害肝臟,導致脈搏急促且氣往上衝;受到驚嚇會傷害膽,使得脈象混亂並且身體不由自主地抽動;過度開心會傷害心臟,使脈搏散漫且氣緩慢;過度思考會傷害脾臟,脈搏變得短促且氣結;憂鬱會傷害肺部,脈象變得澀滯且氣沉;過度恐懼會傷害腎臟,脈象深沉且氣弱;受寒會使得脈搏變慢,因為身體的氣被收縮;受熱會使得脈搏加速,因為身體的氣被洩掉。所以當脈搏急促,人體的能量就會消耗,這是由於悲傷導致心臟功能受到影響。

2. 明常變

凡眾人之脈,有素大素小,素陰素陽者,此賦自先天。若邪變之脈,有倏緩倏疾,乍進乍退者,此病之驟至,脈隨氣見也。故凡診脈者,必須先識臟脈,而後可以察病脈;先識常脈,而後可以察變脈。於常脈中可察人之器局壽夭,於變脈中可察人之疾病死生。

白話文:

凡是眾人的脈象,有本來就大的,有本來就小的,有本來偏陰的,有本來偏陽的,這些都是從先天遺傳下來的特徵。如果遇到因疾病影響而產生變化脈象,有時會忽快忽慢,時而強勁時而微弱,這是因為疾病突然來臨,脈象隨著體內氣血的變化而顯現。

因此,凡是為人診脈的醫生,必須先了解各臟腑正常的脈象,然後才能察覺出疾病的脈象;先認識正常的脈象,然後才能辨別出異常的脈象。在正常的脈象中,可以推測一個人的體質、格局以及壽命長短;在異常的脈象中,可以診斷出一個人的疾病狀況,甚至預測生死。

3. 審真偽

脈言浮表沉里,數熱遲寒,弦強為實,微細為虛,是固然矣。然疑似中尤有真辨,不可不察也。如浮為在表,而凡陰虛血少,中氣虧損者,脈必浮而無力,是浮不可概言表。沉為在裡,而凡表邪初感,寒束皮毛,脈不能達,則必沉緊,是沉不可概言里,數雖為熱,而真熱者未必數,凡虛損之症,陰陽俱困,虛甚者數必甚,是數不可概言熱。遲雖為寒,然傷寒初退,餘熱未清,脈多遲滑,是遲不可概言寒。

弦強類實,而真陰虛損,胃氣大虧,陰陽關格等證,脈必豁大而弦強,是強不可概言實。微細類虛,而凡痛極,氣閉營衛,壅滯不通者,脈必伏匿,是微不可概言虛。凡諸脈之中,皆有疑似,皆有真辨,診家大要,當先識此。

白話文:

內容翻譯如下:

脈象說到浮主表證、沉主裏證,數主熱證、遲主寒證,弦強表示實證、微細表示虛證,這些確實是事實。然而,在相似的脈象中,仍需辨別其真實情況,這點不可忽略。比如說,雖然浮脈通常代表表證,但對於陰虛血少或中氣不足的情況,脈象會呈現浮而無力,這就說明浮脈不能一概認為是表證。同樣地,沉脈雖常見於裏證,但在表邪初感,寒氣束縛皮毛,脈象無法充分展現時,也會出現沉緊脈象,這說明沉脈也不能一概認為是裏證。數脈雖常與熱證相關,但真正熱證不一定表現為數脈;在虛損病症中,陰陽都處於困頓狀態,虛弱嚴重者,脈搏必然更頻繁,這說明數脈不能一概認為是熱證。遲脈雖與寒證相關,但在傷寒初愈,餘熱尚未清除時,脈象往往遲緩滑利,這說明遲脈不能一概認為是寒證。

弦強脈象看似實證,但在真陰虛損、胃氣大虧,或陰陽關格等情況下,脈象會呈現豁大且弦強,這說明強脈不能一概認為是實證。微細脈象看似虛證,但在劇烈疼痛,氣血閉塞,血液循環受阻時,脈象必然隱蔽,這說明微脈不能一概認為是虛證。總的來說,各種脈象中都有相似和真實的區別,診斷疾病時最重要的是能辨別這些差異。

4. 知從舍

治病之法,有當舍症從脈者,有當舍脈從症者。蓋脈有真假,症有真假,凡見脈症有不相合者,則必有一真一假隱乎其中,故有以陽症見陰脈。有以陰症見陽脈,有以虛症見實脈,有以實症見虛脈,此陰彼陽,此虛彼實,欲將何從?余嘗熟察之,夫實症脈虛者,必其症為假實;脈實症虛者,必其脈為假實也。何以見之?如外雖煩熱,而脈見微弱者,必火虛也;腹雖脹滿,而脈見微弱者,必胃虛也。

虛火虛脹,其堪攻乎?此宜從脈之虛,不宜從症之實也。其有本無煩熱,而脈見洪數者,非火邪也;本無脹滯,而脈見弦強者,非內實也。無熱無脹,其堪瀉乎?此宜從症之虛,不宜從脈之實也。蓋實有假而虛無假,假實者病多變幻,此其所以有假也;虛者虧損既露,此其所以無假也。

故凡脈症不合者,中必有奸,必先察其虛以求其根本,不易之要法也。

然真實假虛,非曰必無。如寒邪內傷,或食停氣滯,心腹急痛,以致脈過沉伏,或促或結,此邪閉經絡而然,脈雖若虛,而必有痛脹等症可據,是誠假虛之脈,本非虛也。又若四肢厥逆,或惡風怯寒,而脈見滑數,以熱極生寒,外雖若虛,而內有煩熱便結等證可據者,是誠假虛之病,本非虛也。又若是實脈而無是實症,即假實脈;有是實症而無是實脈,即假實證。

知假知真,即知所從舍矣。

又有從脈從症之法,以病之輕重為期,如病本輕淺,別無危候,可因現在以治其標,若病關臟氣,稍見疑難,必須詳辨虛實,憑依下藥,方為切當。所以輕者從症,十惟一二;重者從脈,十嘗八九。故雖脈有真假,實由人見之不真耳,脈何嘗假哉。

白話文:

治療疾病的方法,有時候需要忽略症狀而根據脈象來判斷,有時候則需要忽略脈象而根據症狀來判斷。因為脈象和症狀都有可能是偽裝的,當脈象和症狀不符合時,必定有一個是真實的,一個是偽裝的。例如可能出現的是外表看似陰性病症卻出現陽性脈象,或是外表看似陽性病症卻出現陰性脈象,也可能出現虛弱病症卻出現強健脈象,或是強健病症卻出現虛弱脈象。面對這種陰陽互換、虛實相反的情況,我們該如何判斷?

我經過深入觀察,發現如果強健病症卻出現虛弱脈象,那這個強健病症必定是偽裝的;反之,如果虛弱病症卻出現強健脈象,那這個強健脈象必定是偽裝的。如何得知?例如,外表看似煩躁發熱,但脈象卻顯得微弱,這表示體內的火氣其實是虛弱的;肚子雖然看似脹滿,但脈象卻顯得微弱,這表示胃部其實是虛弱的。

對於虛弱的火氣和脹滿,我們能進行攻擊性的治療嗎?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應該依據脈象的虛弱,而不是依據病症的強健。同樣的,如果原本沒有煩躁發熱,但脈象卻顯示洪大且快速,這並不是火氣過盛;原本沒有脹滿,但脈象卻顯示弦緊且強烈,這也不是內臟過於實滿。對於沒有發熱和脹滿的病人,我們能進行瀉下的治療嗎?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應該依據病症的虛弱,而不是依據脈象的強健。

一般來說,強健的脈象可能是偽裝的,但虛弱的脈象通常是真實的。因為偽裝的強健脈象通常會伴隨著病情的變化,而真實的虛弱脈象則代表身體已經出現損失。

然而,真實的脈象被偽裝為虛弱脈象的情況也是存在的。例如,當寒邪侵入體內,或是食物停留在腸胃,導致心腹疼痛,這時脈象可能會變得深沉或突然加速或延遲,這是因為邪氣阻塞了經絡。雖然脈象看起來虛弱,但我們可以根據疼痛和脹滿等症狀來判斷,這是偽裝的虛弱脈象,實際上並非虛弱。同樣的,當四肢冰冷,或是畏寒怕風,但脈象卻顯示滑順且快速,這是因為體內的熱氣過盛,導致外表看似虛弱,但體內卻有煩躁發熱和便祕等症狀,這是偽裝的虛弱病症,實際上並非虛弱。

瞭解什麼是偽裝,什麼是真實,就能知道在治療時該如何選擇依據脈象還是症狀。

此外,還有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病情輕重的方法。如果病情輕微,沒有危險的症狀,可以根據目前的症狀來治療表面的問題。但如果病情影響到臟器功能,稍微有些疑難,那就必須詳細辨別虛實,根據診斷結果來開藥,這樣才能恰當地治療。因此,對於輕微的病情,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根據症狀來治療,只有少數情況會根據脈象;對於嚴重的病情,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根據脈象來治療,只有少數情況會根據症狀。所以,雖然脈象有可能是偽裝的,但這是因為我們的觀察不夠精準,脈象本身並不會偽裝。

5. 操獨見

脈義之見於諸家者,六經有序,臟象有位,三部九候有則,詳且備矣。學者按部以索象,按臟以索病,咸謂無遁情矣。

然索部位,審之於寸,似乎病在心肺;索之於關,似乎病在肝脾;索之於尺,似乎病在兩腎。乃有不然者,如頭痛一證,病本在上,兩寸其應也。若以經臟言,則少陽、陽明之痛,不應在兩關乎?太陽之痛,不應在左尺乎?如淋遺等症,病本在下,尺中所主也。若氣有不攝,病脈見右寸矣;神有不固,病脈見左寸矣。

使必以部位言,則上下相關,不可泥也;使必以經臟言,則承製相移,有不必執也。故善為脈者,貴在察神,不可察形;貴在眾中見獨,不在部中泥證。

然獨之為義有三:有部位之獨,謂諸部無恙,一部稍乖,乖處藏奸。有臟氣之獨,不得以部位為拘,如諸見洪者皆心脈,諸見弦者皆肝脈,肺之浮,脾之緩,腎之石。五臟之中,各有五脈,五脈互見,獨乖者病,乖而強者,即本臟之有餘;乖而弱者,則本臟之不足。有脈體之獨,《內經》曰:獨小者病,獨大者病,獨疾者病。

獨遲者病,獨陷者病是也。三者之獨,但得其一,即見病之本矣。故曰得一之精,以知死生,正此謂矣。

白話文:

對於脈診理論,各大家的見解中,六經的排列順序,臟腑的定位,三部九候的規則,已經詳細且完備。學習者依照部位探索臟腑的狀況,根據臟腑來判斷疾病,都認為沒有任何隱藏的病情。

然而,當探查部位時,在寸脈,似乎病情出現在心肺;在關脈,似乎病情出現在肝脾;在尺脈,似乎病情出現在雙腎。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,例如頭痛,病症本來出現在上方,應該反映在兩寸脈。如果從經絡和臟腑的角度來看,少陽、陽明的頭痛,不應該反映在兩關脈嗎?太陽的頭痛,不應該反映在左尺脈嗎?像淋瀝尿頻等病症,本來出現在下方,主要由尺脈反映。如果氣血失調,病脈會出現在右寸脈;如果精神不穩,病脈會出現在左寸脈。

如果一定要按照部位來說,上下之間相互影響,不能死板地看待;如果一定要按照經絡和臟腑來說,經絡之間相互制約,也不必過於拘泥。因此,擅長脈診的人,重在察覺病人的精神狀態,而不是隻看外在形態;重在眾多脈象中看出獨特的異常,而不是在特定部位固守某種病症。

然而,所謂的"獨"有三個含義:一是部位上的獨特,即其他部位都正常,只有一個部位稍有異常,異常的地方可能藏有問題。二是臟腑氣血的獨特,不能只看部位,如洪脈多與心脈有關,弦脈多與肝脈有關,浮脈多與肺脈有關,緩脈多與脾脈有關,沉脈多與腎脈有關。五臟中,各有五種脈象,五脈交錯出現,獨特的異常表示病變,異常且強烈的,表示該臟器功能亢進;異常且微弱的,表示該臟器功能不足。三是脈象本身的獨特,《內經》提到,單獨的細小脈象、大的脈象、快的脈象、慢的脈象、深陷的脈象都是病態。

這三種獨特的脈象,只要發現其中一種,就能找到病根。因此說,掌握其中的精髓,就能預知生死,正是這個意思。

6. 察胃氣

經曰:脈無胃氣亦死。又曰: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。又曰:邪氣來也緊而疾,穀氣來也徐而和。是穀氣即胃氣,胃氣即元氣也。凡診脈者,無論浮、沉、遲、數,但於邪脈得兼軟滑徐和之象者,便是有胃氣。雖諸病疊見,必無害也。

若今日尚和緩,明日更弦急,則知邪氣之愈進。若今日甚弦急,明日稍和緩,知胃氣之漸至,則病當漸清矣。即如頃刻之間,初急後緩者,胃氣之來也;初緩後急者,胃氣之去也。

察邪正進退之法,死生之兆,惟以胃氣為主。蓋脾胃屬土,脈本和緩,土惟畏木,木脈弦強,凡脈見弦急者,為土敗木賊。

白話文:

【觀察胃氣】

古文說:「如果脈搏中沒有胃氣的存在,人就會死亡。」又說:「脈象若顯現出弱且滑順的狀態,這就是有胃氣的表現。」再說:「邪氣入侵時,脈象會呈現緊繃且快速的狀態;而穀氣,也就是我們身體正常運作的能量,到來時,脈象則會呈現緩慢而平和的狀態。由此可見,所謂的穀氣即是胃氣,而胃氣實質上就是我們的生命原氣。因此,醫生在診斷脈象時,不論脈象是浮、沉、遲、速,只要發現脈象中同時存在軟滑、緩慢、平和的特性,就表示此人具有胃氣。即使此人同時患有各種疾病,但因為他具有胃氣,所以他的生命並不會受到威脅。

如果今天脈象還算和緩,但明天卻變得緊繃且快速,這表示邪氣正在進一步侵害身體。反之,如果今天脈象非常緊繃且快速,但明天卻變得和緩,這表示胃氣正在逐漸恢復,那麼病情也會逐漸好轉。甚至在短時間內,如果脈象由快變慢,這表示胃氣正在回復;反之,如果脈象由慢變快,這表示胃氣正在流失。

要觀察邪氣與正氣的消長,預測生死的徵兆,最重要的就是看胃氣的存亡。因為脾胃在五行中屬土,正常的脈象應是和緩的,而土最怕木,如果脈象呈現緊繃且強烈,這表示土被木剋制,身體狀況正在惡化。」

7. 別死脈

雀啄連連三五啄,屋漏半日一點落,魚翔似有又如無,蝦游靜中忽一躍,彈石硬來尋即散,搭指散亂為解索。

白話文:

就像麻雀啄食般,脈搏連續跳動三到五次;又好似屋頂漏水,半天才滴下一滴,脈搏極其緩慢。這種脈象又似水中魚兒遊動,若有若無,極為微弱。又像蝦在靜水中突然一躍,脈搏間歇性地跳動。再者,脈象堅硬如彈石,但一按即散,不穩定。最後,脈象散亂無章,如同解開纏繞的繩索一般,毫無規律可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