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一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3)

1. 附:格言一

崆峒子云:人之病痰火,十之八九。老人不宜速降其火,虛人不宜盡去其痰。攻之太甚,則病轉劇而致危,殆以固元氣為本。凡病類推而行之。

《小學》有虛實分治之法,謂疾病之生也,皆因外感、內傷生火、生濕、生熱、生痰四者而已。審其少壯新病,是濕則燥之;是火則瀉之;濕而生熱,則燥濕而兼清熱;火而生痰,則瀉火而兼豁痰,無餘蘊矣。當其衰老久病,又當攻補兼施:如氣虛而有濕熱痰火,則以四君補氣,而兼燥濕清熱,瀉火豁痰;血虛而有痰火濕熱,則以四物補血,而兼泄火豁痰,清熱燥濕,如此則攻補合宜。故曰:少壯新病,攻邪可審;老衰久病,補益為先。

若夫陰虛火動,脾胃虛衰,真陰者,水也,脾胃者,土也,土雖喜燥,然太燥則草木枯槁,水雖喜潤,然太潤則草木濕爛,是以補脾滋腎之劑,在燥濕得宜耳。

治其旺氣,謂病有陰陽,氣有衰旺,不明衰旺,則治之反甚。如陽盛陰衰者,陰虛火旺也,治之者不知補陰,而專用苦寒治其旺,豈知苦寒皆沉降,沉降則亡陰,陰愈亡則火愈甚,故服寒反熱者,陰虛不宜降也。又如陽衰陰盛者,氣弱生寒也,治之者不知補陽以消陰,而專用辛溫治陰之旺,豈知辛熱能耗散,耗散則亡陽,陽愈亡則寒愈甚,故服熱藥反寒者,陽虛不宜耗也。此無他,皆以專治旺氣,故其相反如此。

喻嘉言曰:逆秋氣則傷肺,冬為飧泄,與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不同。然傷風而飧泄,以風為主,風者木也;傷肺而飧泄,以肺為主,肺者金也,其候各異。風邪傷人,必入空竅,而空竅惟脾胃為最,風既居之,其導引如順風揚帆,不俟脾之運化,食入即出,以致飧已即泄也。

不知者以為脾虛完穀不化,如長夏洞泄寒中,及冬月飧泄之泄,反以補脾剛燥之藥,助風性之勁,有泄無已,每至於束手無策。倘知從春令治之,用桂杖領風從肌表而出,一二劑可愈也。秋月之傷肺,傷於肺之燥也,與秋傷於燥,冬生咳嗽同是一病。但在肺則為咳嗽,在大腸則為飧泄,世所謂肺移熱於大腸,久為腸澼者,即此病也。

但使肺熱不傳於大腸,則飧泄自止。不知者惟務止澀,以燥益燥,不亦冤哉。逆冬氣則傷腎,春為痿厥,同一病乎?曰:痿自痿,厥自厥,本是二病。然痿者必至於厥,厥者必至於痿,究竟同一病也。但肝氣失恃,則痿病先見;筋脈未傾,則厥病先見耳。肝病則筋失所養,如其夙有筋患,不覺忽然而痿矣。

肝氣以條達為順,素多鬱怒,其氣不條達而橫格,漸至於下虛上盛,氣高不返,眩運不知人而厥矣,厥必氣通始蘇也。此皆冬時失養臟之道,正氣不足之病,與治痰治風絕不相干。一味培補腎水,生津養血,聽其筋自柔和,肝自條達可也。若精枯氣削,亦難為矣。

白話文:

附:格言一

崆峒子說:人體疾病,大多是痰火引起的,佔了八九成。老年人不宜快速降低體內的火氣,體虛的人也不宜完全去除痰濕。治療過度,反而會加重病情,甚至危及生命,根本在於鞏固元氣。其他疾病也可依此類推。

《小學》中提到虛實分治的方法,認為疾病的產生,都是因為外感或內傷導致體內產生火、濕、熱、痰四種邪氣。如果遇到年輕人新發的疾病,如果是濕邪就用燥濕的方法治療;如果是火邪就用瀉火的方法治療;如果是濕邪導致發熱,就既要燥濕又要清熱;如果是火邪導致痰濕,就既要瀉火又要化痰,直到邪氣完全清除。但對於老年人或久病患者,則需要攻補兼施:例如,如果氣虛伴有濕熱痰火,就用四君子湯補氣,同時還要燥濕清熱,瀉火化痰;如果血虛伴有痰火濕熱,就用四物湯補血,同時還要瀉火化痰,清熱燥濕,這樣攻補就恰當了。所以說:年輕人新發的疾病,攻邪治療可以明確判斷;老年人久病,則應該以補益為主。

至於陰虛火旺,脾胃虛弱的情況,真陰之精如同水,脾胃如同土,土雖然喜歡乾燥,但太乾燥則草木枯萎;水雖然喜歡濕潤,但太濕潤則草木腐爛,所以補脾滋腎的藥物,關鍵在於燥濕得當。

治療旺盛之氣,疾病有陰陽,氣有衰旺,不明白衰旺之理,治療就會適得其反。例如,陽盛陰衰,就是陰虛火旺,治療者不知道補陰,而專用苦寒藥物來治療旺盛的陽氣,卻不知道苦寒藥物都具有沉降的特性,沉降就會耗損陰精,陰精越耗損,火氣就越旺盛,所以服用寒涼藥物反而病情加重,這是因為陰虛不宜降火。又例如,陽衰陰盛,是氣虛生寒,治療者不知道補陽來消陰,而專用辛溫藥物來治療旺盛的陰氣,卻不知道辛溫藥物容易耗散陽氣,耗散就會損傷陽氣,陽氣越損傷,寒邪就越盛,所以服用溫熱藥物反而病情加重,這是因為陽虛不宜耗散。這些情況,都是因為只治療旺盛之氣,所以才會產生相反的效果。

喻嘉言說:違背秋季的氣候就會傷肺,冬天就會出現泄瀉,這和春天傷風,夏天泄瀉不一樣。但是,傷風而泄瀉,以風邪為主,風屬木;傷肺而泄瀉,以肺氣為主,肺屬金,它們的病候不同。風邪傷人,必然侵入體內空虛的部位,而脾胃是最空虛的部位,風邪一旦侵入,就像順風揚帆一樣,不經過脾胃的運化,食物一吃進去就排出,導致吃了就拉肚子。

不懂的人以為是脾虛導致食物不能消化,像長夏季節的泄瀉,以及冬天的泄瀉,就用補脾燥濕的藥物,反而助長了風邪的勢頭,泄瀉就止不住,往往束手無策。如果懂得從春季的病機來治療,用桂枝等藥物引導風邪從肌表排出,一兩劑就能治癒。秋季傷肺,是因為肺氣乾燥,這和秋季傷燥,冬天咳嗽是同一個病症。只是發生在肺部就表現為咳嗽,發生在大腸就表現為泄瀉,世人所謂的肺熱傳到大腸,久而久之導致腸澼,就是這種疾病。

只要能防止肺熱傳到大腸,泄瀉就能自然停止。不懂的人只注重止瀉固澀,用燥熱的方法加重燥熱,不是很冤枉嗎?違背冬天的氣候就會傷腎,春天就會出現痿厥,這是同一個病嗎?痿和厥是不同的病,但痿病必然會發展成厥病,厥病也必然會發展成痿病,最終是同一個病。只是肝氣失調,痿病就先出現;筋脈還沒有損傷,厥病就先出現。肝病會導致筋脈失去濡養,如果本來就有筋脈方面的疾病,就會突然出現痿病。

肝氣的順暢是正常的狀態,如果經常鬱怒,肝氣就不順暢,會橫逆,漸漸導致下虛上盛,氣上逆不能下降,出現頭暈目眩,神志不清,就是厥病,厥病必須氣血通暢才能恢復。這些都是冬天沒有好好保養臟腑,正氣不足引起的疾病,與治療痰濕風邪完全沒有關係。只需要滋補腎水,滋陰養血,讓筋脈自然柔和,肝氣自然順暢就可以了。如果精氣已經枯竭,那就很難治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