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7)

1. 驚悸怔忡健忘煩躁不寐

朱丹溪曰:怔忡,大概屬血虛與痰。有慮使動屬虛。時作時止者,痰因火動,瘦人多是血虛。肥人多是痰飲。食直覺心跳者是血少。多勞則心跳,屬虛兼氣。

東垣曰:六脈大而空虛,病面赤心跳,乃火虛炎上也,補以降之,有不因驚而心動者,謂之憺憺動,屬痰火。王宇泰曰:一陰一陽,多對待而言。如喜怒並稱者,喜出於心,為陽;怒出於肝,為陰。志意並稱者,志是靜而不移,意是動而不定;靜則陰也,動則陽也。驚恐並稱者,驚因觸於外事,內動其心,心動則神搖;恐因惑於外事,內歉其志,志歉則精卻。

是故《內經》所謂:驚則心無所依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亂矣;恐則精卻,卻則上焦閉,閉則無氣還,無氣還則下焦脹,故氣不行矣。又謂嘗貴後賤,嘗富後貧,悲憂內結,至於脫營失精,病深無氣,則灑然而驚。此類皆是病從外事而動內之心神者也。

若夫在人身之陰陽盛衰而致驚恐者,驚是火熱,躁動其心,心動則神亂,神用無方,故驚之。變態亦不一狀,與五神相應而動。肝藏魂,魂不安則為驚駭為驚妄;肺藏魄,魄不安則驚躁;脾藏意,意不專則為驚惑;腎藏志,志不慊則為驚恐,心惕惕然;胃雖無神,然五臟之海,諸熱歸之,則發驚狂,若聞木音,亦惕惕然心欲動也。驚則安其神而散亂之氣可斂,恐則定其志而走失之精可固。

白話文:

驚悸怔忡健忘煩躁不寐

朱丹溪認為,怔忡大致上是血虛或痰濕所致。因思慮而導致心悸,屬於虛證。時而發作時而停止的,是痰火互擾,瘦人多為血虛,肥人多為痰飲。吃東西就覺得心跳,是血虛。勞累後心跳,屬於氣虛兼血虛。

張元素(東垣)認為,六脈洪大而虛弱,面色紅赤,心跳,這是心火虛弱而上炎,應該用滋陰降火的方法治療。有些心跳並非因驚嚇引起,而是持續的心悸不安,這叫做「憺憺動」,屬於痰火。

王宇泰認為,陰陽是相對而言的。例如喜怒,喜出自心,屬陽;怒出自肝,屬陰。志意,志是安靜不變的,屬陰;意是活躍不定的,屬陽。驚恐,驚是外來事物刺激內心,心動則神搖;恐是外來事物使人迷惑,意志受挫,意志受挫則精氣受損。

因此,《內經》說:驚嚇則心神無所依託,思慮不定,導致氣機紊亂;害怕則精氣受損,上焦閉塞,氣血不能迴圈,下焦脹滿,氣機運行受阻。又說,曾經尊貴後貧賤,曾經富有後貧窮,悲憂鬱結於心,導致精氣耗損,病情加重,氣血衰竭,就會突然驚恐。這些都是由於外在事件引起內心精神活動紊亂所致。

至於因人體陰陽盛衰而導致驚恐的,驚是火熱之邪,使心神躁動不安,心神失控,故而驚恐。其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,與五臟之神相應而發作。肝藏魂,魂不安則驚駭、胡言亂語;肺藏魄,魄不安則驚悸煩躁;脾藏意,意不專則驚惑;腎藏志,志不滿則驚恐不安,心神不寧;胃雖然沒有特定的神,但它是五臟之海,諸熱都歸於胃,所以胃熱也可導致驚狂,甚至聽到木頭的聲音也會心神不寧。驚恐發作時,安神定志,可以收斂散亂之氣,固攝走失之精。

2. 聲喑

張景岳曰:聲音出於臟氣,臟實則聲宏,臟虛則聲怯。然舌為心苗,心病則舌不能轉,此心在聲音之主也。聲由氣而發,肺病則氣奪,此肺為聲音之戶也。腎藏精,精化氣,陰虛則無氣,此腎為聲音之根也。病雖由五臟,而三者實為之主。

然人以腎為根,元氣所由生,使腎一衰,則元陽寢弱。聲音之標在心肺,聲音之本則在腎。經云:內奪而厥,則為喑痱。此腎虛也。腎為聲音之根,信非謬矣。

喑病分虛實:實者病在標,風寒火邪,氣逆之閉,易治之;若其色欲傷腎,憂思傷心,驚恐傷膽,飢餒疲勞傷脾,非各求其屬,而大補元氣,安望其嘶敗者復完,而殘損者復振乎?此虛為難治矣。

然猶有難易者,暫而近者易,漸久者難;脈緩滑者易,細數者難;素無損傷者易,積有勞怯者難。以及病人久嗽聲啞,肺腎俱敗,但宜補肺氣,滋腎水,養金潤燥,其聲自出。或略加訶子、百藥煎之類,兼收斂以治其標。若見假熱痰盛,再用寒涼消耗,鮮不危矣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人的聲音是由臟腑的氣血所產生,臟腑氣血充足,聲音就會洪亮,氣血虛弱,聲音就會顯得怯懦。然而,舌頭是心臟的外顯,心臟生病,舌頭就無法靈活轉動,這說明心臟是聲音的主要控制者。聲音是由氣息發出,肺部生病,氣息就會不足,這顯示肺部是聲音的通道。腎臟儲存精氣,精氣轉化為氣息,如果陰虛,氣息就會衰弱,這說明腎臟是聲音的根本來源。疾病雖然可能源自五臟,但心、肺和腎是影響聲音最主要的三個臟器。

人體以腎臟為根本,元氣由此產生,一旦腎臟功能衰退,元陽也會隨之減弱。聲音的表面表現看心肺,但聲音的本質根源卻在腎臟。經典中寫到:體內元氣被奪取,就會導致聲音沙啞。這正是腎虛的表現。腎臟是聲音的根本,這一點毫無疑問。

聲音沙啞的病症可分為虛實兩種:實症是表層問題,可能是風寒、火邪或氣逆導致的閉塞,較容易治療;若是因縱慾傷腎、憂慮傷心、驚嚇傷膽、饑餓疲勞傷脾,這些問題如果不針對其根源治療,單純大補元氣,難以期待聲音嘶啞的情況能恢復正常,受損的聲音能重新振作。這種虛症較難治療。

然而,即使同為虛症,也有易治與難治之分:剛發生不久的較易治,持續時間長的較難治;脈搏緩慢且滑順的較易治,細微且頻繁的較難治;從未受過傷害的較易治,長期勞累體弱的較難治。對於長期咳嗽聲音沙啞,肺腎都已受損的患者,應當補充肺部氣息,滋養腎臟的陰液,滋潤肺金,使其不再乾燥,聲音自然就能恢復。或者稍微添加訶子、百藥煎等藥物,從表層收斂治療。如果看到虛熱痰多的情況,再使用寒涼的藥物消炎,往往會導致病情危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