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美

《古今名醫彙粹》~ 卷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)

1. 三陰三陽藏象脈法

太陽藏何象?岐伯曰:象三陽而浮也。曰:少陽藏何象?曰:象一陽也。一陰誤文,陰藏者,滑而不實也。曰:陽明藏何象?曰:象大浮也。太陰臟搏言伏鼓也。二陰搏至,腎沉不浮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經氣藏於體內時,表現為三陽之氣浮於表面;少陽經氣藏於體內時,表現為一陽之氣;陰經氣藏於體內時,則表現為滑而不實;陽明經氣藏於體內時,表現為大浮;太陰經氣藏於體內時,表現為臟腑搏動如同伏鼓;二陰經氣藏於體內時,則表現為腎氣沉而不浮。

此名象藏者,六經之本脈也。象三陽而浮者,太陽主表,為諸陽之極盛而在上,故象三陽而浮也。象一陽者,輕虛以滑是也,象大浮者,陽明胃氣之海,其氣本大而升,故象浮大也。太陰臟搏,言伏鼓者,伏言其主陰主內,鼓言其有力,所謂大而緩,不浮者也。二陰搏至,即所謂沉滑者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所謂的「象藏」脈,是人體六條經脈的根本脈象。

「象三陽而浮」:陽明、少陽、太陽三條陽經的脈象浮在表層,因為太陽經主管身體表層,是陽氣最盛最表面的經脈,所以脈象浮動。

「象一陽」:脈象輕快、虛浮而順滑,這是少陽經的脈象。

「象大浮」:脈象浮大,這是陽明胃經的脈象,因為胃經氣血流動旺盛,氣升騰,所以脈象浮大。

「太陰臟搏,言伏鼓」:太陰經的脈象沉伏有力,像隱藏的鼓聲一樣。太陰經主管內臟,主陰,脈象深沉而不浮。

「二陰搏至,即所謂沉滑者也」:太陰經和厥陰經的脈象沉滑,也就是脈象深沉而緩慢順滑。

其一陽藏者,滑而不實句,實一陰之誤文。蓋滑而不實,可言一陰,而不可言一陽。一陽者,輕虛帶滑,其滑從浮見。一陰者,滑而不實,其不實從滑見。要其地為純陰,陽之所起,實在於此,此為陰陽相錯之地,不沉為陰,故滑而不實也。

白話文:

這段古文把「陽藏」寫成「實」,是錯誤的。因為「滑而不實」可以形容陰,不能形容陽。陽的特點是輕浮帶滑,它的滑是因為浮現。陰的特點是滑而不實,它的不實是因為滑。關鍵在於這個部位是純陰,陽氣升起的開始,所以陽氣就在這裡,這是一個陰陽交錯的地方,它不往下沉變成陰,所以才會滑而不實。

所謂三陽者,太陽也。三陽脈至手太陰,弦浮而不沉,決以度,察以心,合之陰陽之論。

所謂二陽者,陽明也。至手太陰,弦而沉急不鼓,炅至以病皆死。

一陽者,少陽也。至手太陰,上連人迎,弦急懸不絕,此少陽之病也,專陰則死。

三陰者,六經之所主也,交於太陰,伏鼓不浮,上空志心。

二陰至肺,其氣歸膀胱,外連脾胃。

一陰獨至,鉤而滑,經絕,氣浮不鼓。

此六脈者,乍陰乍陽,交屬相併,謬通五臟,合於陰陽,先至為主,後至為客。

白話文:

所謂三陽,指的是太陽經脈。三陽脈在手太陰經脈處,脈象弦浮而不沉,需要根據脈搏的度數來判斷,用心去觀察,才能合乎陰陽之理。

所謂二陽,指的是陽明經脈。在手太陰經脈處,脈象弦而沉急,不鼓動,如果病情嚴重,就會死亡。

一陽指的是少陽經脈。在手太陰經脈處,上連人迎脈,脈象弦急而懸而不絕,這是少陽經脈的病症,如果純屬陰邪,就會死亡。

三陰,指的是六經所屬的經脈,與太陰經脈交匯,脈象伏而鼓動,不浮,上空無力,志意消沉。

二陰經脈到達肺部,氣息歸屬於膀胱,外連脾胃。

一陰經脈獨自到達,脈象鉤而滑,經絡斷絕,氣息浮而不鼓。

這六條經脈,有時陰有時陽,相互交匯,互相牽連,貫通五臟,符合陰陽之理,先到達的為主要病症,後到達的為客氣病症。

前明六經之脈象,此明六部之至寸口而弦急者,當察也。太陽當浮,今乃帶弦,則當約以四時高下之度而決斷之,必又察以心,而合之陰陽之論。此不特太陽而然,凡五部皆然也。

陽明浮大,今弦沉急不鼓,是陰勝陽,木乘土也。若是炅至以病,是陽明之陰絕,死矣。

白話文:

以前明堂六經的脈象來說,如果六部脈象在寸口位置出現弦急的徵象,就需要仔細辨察。太陽之氣應當表浮,現在卻帶有弦脈,就要根據四季高下的不同情況來判斷,同時還要結合心臟的脈象,參照陰陽的論述。不僅太陽脈如此,其他五臟脈象也都是這樣。

少陽之脈輕虛以滑,今至手太陰上出人迎,脈來弦急而長,浮露不斷,則失其所以為少陽矣。若弦急太甚,是真臟脈見,謂之專陰,可以徵其死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陽經的脈象通常輕微舒緩,現在卻延伸到手太陰經上,出現「人迎」的脈象。脈象來勢急促有力,綿長浮現且持續不斷,這已經失去了少陽經的特性。如果脈象過於急促有力,表示真臟的脈象顯露,稱為「專陰」,這預示著死亡。

三陰即脾,故為六經之所主,有母萬物之象,和緩基本脈。今見伏鼓不浮,則陰盛陽衰,當病上焦空虛,志心為陰所傷,皆致不足,故曰上空志心。

白話文:

三陰是指脾。它主宰六經。脾就像萬物的母親,能調和身體的基本脈象。現在看到脈象沉伏有力但不上浮,表明陰氣旺盛而陽氣不足。應當是上焦空虛,思慮過多而傷陰,導致陰氣不足。因此,稱之為「上空志心」。

二陰至肺者,腎脈上行入肺,出氣口,又主水,與肺行降下之令,通調水道,其氣歸膀胱也。腎能升降,又即與脾胃,知升降之柄,故曰外連脾胃。外者腎,對肺言,即二陰,為里之義。

一陰獨至,則經絕於中,氣浮於外,故不能鼓,鉤而滑,但弦無胃,生意竭矣。

白話文:

兩個腎經的氣脈上行進入肺部,從肺部的氣孔排出。它與肺一起發揮下降的命令,調節水道的流通,最後氣息歸於膀胱。腎臟具有升降的功能,並且與脾胃相連,共同掌握升降的關鍵,所以說腎臟與脾胃有外在聯繫。這裡的「外」是指腎臟,相對於「肺」,也就是兩個陰經,「裏」是指內在。

此六脈者,陰陽皆至於手太陽,是交屬相併,謬通五臟,故能合於陰陽也。張景岳曰:六脈之交,至有先後,有以陰見陽者,有以陽見陰者。陽脈先至,陰脈後至,則陽為主而陰為客;陰脈先至,陽脈後至,則陰為主而陽為客。主先至為主,後至為客之謂也。然至有常變,有真假。

白話文:

這六條脈絡,陰陽之氣都匯聚於手太陽,交匯並行,貫通五臟,所以能調和陰陽。

醫家張景嶽說:六脈的交匯有先後之分,有的以陰脈顯現陽脈,有的以陽脈顯現陰脈。如果陽脈先到,陰脈後到,則陽脈為主,陰脈為客;如果陰脈先到,陽脈後到,則陰脈為主,陽脈為客。是先到者為主,後到者為客的意思。

然而,這種先後順序也是有變化和真假的。

常陽變陰,常陰變陽,常者主也,變者客也。變有真假,真變則殆,假變無虞,真者主也,假者客也。客主之義,有脈體焉,有運氣焉,有久暫焉,有順逆焉,有主之先而後之客者焉,診之精妙在此。

白話文:

健康的人會生病,生病的人會康復。健康是主要的,生病是次要的。生病有真假之分,真的生病很危險,假的生病則不用擔心。真的生病是主要的,假的生病是次要的。主次之分,可以從脈象、運氣、時間長短、順逆變化等方面來判斷。有的病是先有主症,後有客症,掌握這些精妙的診斷方法至關重要。

2. 附六經主用發明說

羅東逸曰,人身之正,有三陰三陽之經,分主周身。然其經皆起於足,三陽為外,三陰為內。故足太陽之經,從巔頂頭項而下五行,居身之背,以至於足。足陽明從額顱頸喉而下,亦五行,居身之前,以至於足。足少陽從耳前後下脅身畔,而居身之兩脅,以至於足,此足三陽之周身,所以主外也。

白話文:

羅東逸說,人體的正經,有足三陽和足三陰經,分別掌管周身。這些經絡都起於足底部,足三陽在體外,足三陰在體內。所以,足太陽經從頭頂頭頸部位下行五行,在身體背部,一直到腳趾。足陽明經從額頭顱骨頸部喉嚨下行五行,在身體前部,一直到腳趾。足少陽經從耳後前後下行,經過脇部身體兩側,位於身體的兩脅部位,一直到腳趾,這就是足三陽經在周身的分佈情況,所以它們主掌體外。

至於三陰,足太陰為後天六經之主,足少陰為先天藏精之腑,足厥陰為陰陽生氣之根,所以立人之命蒂者,盡足三陰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三條陰經,足太陰脾經是後天六條經脈的主宰,足少陰腎經是先天收藏精華的臟腑,足厥陰肝經是陰陽生氣的根源。因此,構成人的根本的,正是所有的足三陰經。

若手之六經,雖與足六經出入相連,而手少陰心,君主清靜高拱,太陰肺調元行氣,包絡為佐貳臣,二腸三焦,器能傳化之官耳。其經位則見於兩臂,地既不多,而所傷之病皆自足六經及之。此仲景於傷寒止立足六經,而不立手經,為古聖傳述,為後學發蒙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將手上的六條經絡和足上的六條經絡聯繫起來,就會發現手少陰心經高高在上,統治著人體的清靜和虛靜狀態。手太陰肺經調節元氣和行氣;手厥陰包絡經輔助於心肺經。大腸和小腸、三焦都是轉化和運輸的器官。手六經的走行位置都出現在兩臂上,空間不大,但手六經受到的傷害,都源自足六經。所以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中隻立足六經,而不立手經,這是古代聖賢的傳授,也是為初學者打好基礎。

蓋手六經緣與足六經相絡上下,故詳之十二經。其實此六經之陰陽,皆足六經之附庸也。末學不察,見古經三陽之文,遂以膀胱與小腸雙舉,二陽則大腸與胃雙舉,輒以附庸為主用,輕重失宜。不知手經緣與足經相接,非謂附庸能與天運四時同體也。此義不明,乃自命為名家者,亦墮此雲霧,為之一概。

白話文:

手上的六條經絡與足上的六條經絡相連接,所以詳細說明這十二條經絡。其實,這六條經絡的陰陽屬性,都是足上六條經絡的附屬。學術不精的人不仔細觀察,看到古經書中提到三陽,就同時提膀胱經和小腸經;提到二陽,就同時提大腸經和胃經,往往把附庸當作主要部分,失掉了輕重之宜。不知道手上的經絡與足上的經絡相連接,並不是說附庸可以和天體運行的四時相同。這個道理不明確,於是自命為名醫的人,也陷入這層迷霧,一概如此。

3. 脈有逆從陰陽

脈有陰陽,知陽者知陰,知陰者知陽。凡陽有五,五五二十五陽。所謂陰者,真臟也,見則必敗,敗必死也;所謂陽者,胃脘之陽也。別於陽者,知病處也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

所謂陰陽者,去者為陰,至者為陽,靜者為陰,動者為陽;遲者為陰,數者為陽。

白話文:

脈象有陰有陽。知道了陽脈就能知道陰脈,知道了陰脈就能知道陽脈。所有陽脈有五條,五乘五等於二十五條陽脈。所謂的陰脈,是指真臟的脈象,如果出現陰脈,必定是病情惡化,惡化就表示死亡。所謂的陽脈,是指胃脘的陽脈。能分辨陽脈,就能知道疾病的部位;能分辨陰脈,就能知道死生的時間。

脈有逆從四時,未有藏形,春夏而脈瘦,秋冬而脈浮大,命曰逆四時也。風熱而脈靜,泄而脫血脈實,病在中脈虛,病在外脈澀堅者,皆難治,命曰反四時也。

白話文:

脈象應該順應四季而變化,沒有固定不變的形狀。春天夏天,脈象應當較細,秋天冬天脈象應當較浮大。如果出現與季節相反的脈象,叫做「逆四時」。

如果出現風熱之症,脈象反倒平靜;如果發生泄瀉脫血的狀況,脈象卻異常強勁;如果疾病在體腔內部,脈象卻虛弱;如果疾病在外表,脈象卻堅澀而緊實,這些情況都難以治療,稱為「反四時」。

其脈絕不來,若一息五六至,其形肉不脫,真臟雖不見,猶死也。

逆從之例三條,一以反四時,一以反病體,一以形脈相反。凡逆從之見有餘不足輕重,皆可知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搏非常微弱甚至感覺不到,或者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五到六次,雖然身體還沒有明顯消瘦,但即使看不到典型的真髒脈,也預示著死亡。

判斷病情逆順的三種情況,一種是與四季相反,一種是與病人的體質相反,還有一種是病人的體徵與脈象相反。凡是這些逆順的情況顯示出的太過或不及,病情的輕重,都可以據此瞭解了。

按陰陽逆從四字,是診脈辨病之要法。諸脈異等,臟腑異情,四時異宜,死生之辨,皆以此四字別之。故胃氣、四時、五臟諸脈之形,為診家之經;陰陽逆從,為診家之緯。

白話文:

在中醫診脈辨病中,「陰陽逆從」這四個字至關重要。不同的脈象反映了臟腑的不同狀態,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式,生死之間的辨別,都可以通過這四個字來區分。因此,胃氣、四時、五臟的脈象形狀,是中醫診斷的經線;而陰陽逆從,則是中醫診斷的緯線。

4. 脈之大要

夫脈血之府也,長則氣治,短則氣病,數則心煩,大則病進,上盛則氣高,下則氣脹,代則氣衰,細則氣少,渾渾其至如湧泉,病進而色弊,綿綿其去如弦絕者,死。諸急者多寒,緩者多熱。大者多氣少血,小者氣血皆少。滑者陽氣盛,微有熱;澀者少血少氣,微有寒。諸小者,陰陽形氣俱不足。

白話文:

脈絡是氣血的所在,脈絡長的話,氣血運行通暢;脈絡短的話,氣血運行不暢。脈搏跳動得快的話,容易心煩;脈搏粗大的話,病情加重;脈搏浮在上部的話,氣血上浮;脈搏沉在下部的話,氣血下陷;脈搏跳動間隔時間長的話,氣血衰弱;脈搏細小弱的話,氣血不足。脈搏洶湧有力如泉水般,病情加重,面色晦暗;脈搏綿綿弱弱如琴絃斷裂般,預示死亡。脈搏跳動快的人大多偏寒;脈搏跳動慢的人大多偏熱。脈搏寬大的人氣血不足,脈搏細小的人氣血都很不足。脈搏滑利的人陽氣旺盛,略微有點熱;脈搏澀滯的人氣血不足,略微有點寒。脈搏細小的人陰陽氣血皆不足。

脈之浮沉及與人迎寸口氣大小等者,病難已,病之在臟,沉而大者易已,小者為逆;病之在腑,浮而大者易已。人迎盛者傷於寒,氣口大傷於食。

沉細懸絕者為陰,盛躁喘數者為陽。

邪氣來,緊而疾;穀氣來,徐而和。

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。

白話文:

脈搏的浮沉和患者的呼吸大小相同,病情很難好轉,病情在臟器,脈沉而大的容易好轉,脈小的病情會反覆;病情在腑,脈浮而大的容易好轉。患者的頸動脈搏動旺盛的,是受寒傷。呼吸粗重的,是因飲食所傷。

形盛脈細,少氣不足以息者死。形瘦脈大,胸中多氣者死。形氣相得者生。叄伍不調者病。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。

白話文:

身體強壯但脈絡細小,呼吸微弱不足以維持生命者,會死亡。身體瘦弱但脈絡粗壯,胸中氣體過多者,會死亡。身體和氣血互相協調者,會存活。氣血比例失調者,會生病。全身脈象三部九候全都失常者,會死亡。

上下左右之脈,相應如參舂者病;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。中部之脈雖獨調,與中臟相失者死。中部之脈相減者死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上下左右的脈絡對應不協調,就像搗米一樣,則會有疾病;上下左右的脈絡亂七八糟,無法辨識的,會死亡。中部脈絡雖然獨自規律,但與中臟器官失去協調的,也會死亡。中部脈絡互相消減的,也會死亡。

沉甚曰病,弦甚曰病,澀甚曰病,數甚曰病,參見曰病,復見曰病,未去而去曰病,去而不去曰病,反者死。

色脈已定,別之奈何?岐伯曰:調其脈之緩、急、小、大、滑、澀,而病變定矣。

白話文:

病情嚴重表現為沈脈,強硬表現為弦脈,滯澀表現為澀脈,急促表現為數脈,脈象錯亂無序也稱為病,脈象複雜多變也稱為病,脈象尚未消失就轉變稱為病,脈象雖然轉變但仍存在也稱為病,與正常情況相反的情況會導致死亡。

當色澤和脈象已經確定,該如何區別呢?岐伯說:調整脈象的緩急、大小、滑澀,這樣疾病的情況就能確定。

張景岳曰:脈之見象,陰陽而已。本經謂三陽搏而勿浮,三陰搏而勿沉,是則雖有一陽、二陽、三陽之分,而總在勿浮之例:雖有一陰、二陰、三陰之分,而總在勿沉之例。可見胃氣之本,不大不小,不浮不沉,不遲不數,滑而不澀,此太和之人也。一自邪氣勝而正氣衰,胃氣竭而臟氣見,遂有太過不及之病形與脈象俱見,於是有浮、沉、大、小、緩、急、滑、澀八者之脈見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脈象的表徵只有陰陽兩種。經典中說三陽脈搏動有力但不浮,三陰脈搏動有力但不沉,這表示脈象雖然分為一陽、二陽、三陽,但總的來說都是不浮的;雖然分為一陰、二陰、三陰,但總的來說都是不沉的。可見正常的胃氣,不強不弱,不浮不沉,不快不慢,流暢不澀滯,這是身體健康平衡的人的脈象。一旦邪氣盛而正氣衰,胃氣衰弱而臟腑之氣浮現,就會出現病理性的脈象,呈現出太過或不及的症狀,同時會有浮、沉、大、小、緩、急、滑、澀這八種脈象表現。

夫八者之脈,皆病脈也,然各有所主,有於中者必形於外,要其微甚懸絕之相去,即可得之氣血多少,死生之診。故其診法雖有不同,而大要則有所定,所謂知要者一言而終也。

白話文:

這八種脈象都是病脈,但是各自都有代表的意義。如果身體內部有疾病,必定會表現在外部的脈象上。我們只要找出脈象微細和過於強盛的差別,就能瞭解氣血的盛衰,從而判斷生死。所以,診脈的方法雖然不盡相同,但大原則都是確定的,這就是所謂「知要者一言而終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