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觀

《中國醫學源流論》~ 中國醫學源流論 (30)

回本書目錄

中國醫學源流論 (30)

1. 痘疹學

種痘之在今日,自以採取西醫新法為便,然胎毒重者,對於大痘仍不能免,即成人方面,亦有因流行性而感受者。往年治痘專家,對於溫涼攻補,大都純熟,應付變化,如珠走盤,其治效實非西醫所及,今則通都大邑,種痘盛行,於是治痘之法漸晦,甚為可惜,故醫家對於此層,仍宜研究也。

小兒之有驚風,即古書所謂痙也。後醫立驚風之名,以施治療,中肯者少。方中行著《痙書》一卷,始歷引《素問》、《傷寒》、《金匱》以發明之,喻嘉言、(《生民切要》、)程鳳雛(《慈幼筏》。)咸闡斯義,而其治法則至陳飛霞(《幼幼集成》。)始詳,最新則有嚴蒼山《腦膜炎學》。

清初幼科最著名者,為馮楚瞻所著《錦囊秘錄》,凡分內經纂要、雜症大小合參、痘疹全集、雜證痘疹藥性合參四種。馮氏謂前此幼科治法,多偏重先天,大人治法,多偏重後天,而痘疹雜證二家論藥性之言,亦不能相合,往往此宜彼忌。意欲觀其會通而溝合之,雖所論未必盡當,要不愧體大思精之目。

此後幼科中能自樹立者,當推程鳳雛、陳飛霞兩家。武進莊在田(名一夔,精兒科。)《達生》、《福幼》兩編,雖卷帙寥寥,而論痘疹、痙證治法頗精當,醫家病家均不可不一覽。

白話文:

痘疹學

現代接種疫苗方法很方便,但體內胎毒嚴重的人,還是可能長重症痘痘;即使成年人,也可能因流行病而感染。過去治療痘痘的專家,對於溫熱和寒涼的治療方法都非常熟練,應付各種變化遊刃有餘,療效遠非西醫可比。現在大城市普遍接種疫苗,於是治療痘痘的方法逐漸失傳,非常可惜,所以醫生應該繼續研究這方面。

小兒驚風,就是古書上說的痙攣。後來的醫生創立了「驚風」這個病名來治療,但真正有效的不多。方中行寫了一本《痙書》,從《素問》、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等經典著作中闡述驚風的病理,喻嘉言、程鳳雛也都有相關論述,但治療方法直到陳飛霞才詳細闡述,最新的是嚴蒼山的《腦膜炎學》。

清朝初期,兒科最著名的著作是馮楚瞻的《錦囊秘錄》,分為內經概要、雜症彙編、痘疹大全、痘疹藥性彙編四部分。馮氏認為,之前的兒科治療多偏重先天因素,成人治療多偏重後天因素,而痘疹和雜症兩種治療方法在藥性方面也無法統一,常常一方有效一方禁忌。他希望將其整合起來,雖然他的論述不一定都對,但其宏大的構思和精密的思考是值得肯定的。

此後兒科領域能自成一派的,當推程鳳雛和陳飛霞。武進莊一夔的《達生》、《福幼》兩書,雖然篇幅不多,但論述痘疹和痙攣的治療方法卻相當精準,醫生和患者都應該閱讀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