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觀

《中國醫學源流論》~ 中國醫學源流論 (27)

回本書目錄

中國醫學源流論 (27)

1. 清代學派

《回春錄》多雜證,《仁術志》則感證為詳。道光三十年,楊照藜合為一編,易其名曰《王氏醫案》,加評點刻之,又《重慶堂隨筆》,為孟英曾祖學權所撰,今坊間亦與孟英諸書合刻。學權字秉衡,子國祥,字永嘉;國祥子升,字大昌;世以醫名。)而陳修園之明白曉暢,足以啟悟初學,亦自有獨到處。

(修園名念祖,長樂人。所著者凡十五種,曰《神農本草經讀》、曰《靈素集註節要》、曰《傷寒論淺注》、曰《長沙方歌括》、曰《金匱要略淺注》、曰《金匱方歌括》、曰《傷寒醫訣串解》、曰《傷寒真方歌括》、曰《景岳新方砭》、曰《時方歌括》、曰《時方妙用》、曰《醫學從眾錄》、曰《醫學實在易》、曰《醫學三字經》、曰《女科要旨》。今坊間所刻陳修園醫書,乃至六七十種,甚至以元明人之作羼入其間,謬矣。

)其餘有所著述,為醫家所宗仰者,若沈芊綠、(《沈氏尊生書》。)景嵩崖、《嵩崖尊生書》。)程鍾齡、(《醫學心悟》。)羅淡生(《名醫匯粹》及《方論》。)之流,則指不勝屈矣。

白話文:

清代學派

《回春錄》內容多為雜症,《仁術志》則感應驗證詳盡。道光三十年,楊照藜將兩書合編,改名為《王氏醫案》,並加上了評點和刻印。此外,《重慶堂隨筆》是孟英曾祖父學權所著,現在市面上也常與孟英的其他著作一起刻印。學權字秉衡,兒子叫國祥,字永嘉;國祥的兒子叫升,字大昌;他們家族世代以醫術聞名。而陳修園的醫書明白易懂,足以啟發初學者,而且也有其獨到之處。

(陳修園,名念祖,福建長樂人。他著述多達十五種,包括《神農本草經讀》、《靈素集註節要》、《傷寒論淺注》、《長沙方歌括》、《金匱要略淺注》、《金匱方歌括》、《傷寒醫訣串解》、《傷寒真方歌括》、《景岳新方砭》、《時方歌括》、《時方妙用》、《醫學從眾錄》、《醫學實在易》、《醫學三字經》、《女科要旨》。現在市面上刻印的陳修園醫書,甚至多達六七十種,其中甚至夾雜了元明時期的作品,這是錯誤的。)

其他還有許多醫家著述受到推崇,例如沈芊綠(《沈氏尊生書》)、景嵩崖(《嵩崖尊生書》)、程鍾齡(《醫學心悟》)、羅淡生(《名醫匯粹》及《方論》)等等,實在多不勝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