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今樹亮

《醫事啟源》~ 正文 (11)

回本書目錄

正文 (11)

1. 筩針

靈樞四時氣篇曰。徒㽷先取環谷下三寸。(案環谷不知所指。馬蒔曰。各經無環谷穴。止足少陽膽經。有環跳穴。今曰三寸。意風市穴。此說恐非因名為說耳。蓋環谷膀胱部位。今時療鼓脹水腫刺針筩而取水。往往得驗。意與刺㿗疝同。)以鈹針針之。已刺而筩之。而內之。

入而復之。以盡其㽷必堅。來緩則煩悗。來急則安靜。間日刺之。㽷盡乃止。又官針篇曰。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。取以大針。肘後方皮膚水腹內未有者。服諸發汗藥。得汁便瘥。煞慎風寒為急。若腹大小之不去。便針臍下二寸。入數分。令水出。孔合須腹針乃止。則筩針之法。

不昉於洋人矣。

附案療水腫鼓脹。用筩針刺之。出於不得已之策。可或一為之。屢之則大命從殞矣。干金云。凡水病忌腹上出水。出水者一月死。大忌之。聖濟引徒郁子云。華佗云。水病未遇良醫。第一不得針灸。言氣在膜外。已化為水。水出即引出腹中氣。水盡則死。醫說引醫余云。病水人水在膜外。

切不可針。針透膜初時稍愈。再來即不可治。神效名方云。大忌腳膝上針刺出水。取一時之效。後必死矣。蓋此症固忌針刺。然百藥無效。至難奈何。施之所為穿腹法是也。但其僥倖萬一。安可措而不講耶。余嘗驗之。水腫有虛實之分。全身洪腫如水泡。如霜瓜。短氣喘鳴。

氣息欲絕。以指壓之。其痕隨手而起者。屬實皮膚之腫也。其痕窅而不起者。屬虛肉間之腫也。實者就股間膕縫而取水。猶可望生矣。虛者則決不可取也。鼓脹亦然。有氣水之分。腹中汙液。瀦蓄若囊實物。內漸盈滿。外漸怒張。至殆如鼓。膨朜欲裂。以指彈之。或按之。其運轉響動者水也。

若腫硬緊滿。青筋絡繹。皮光射人。按之無聲者氣也。水者可刺。至氣者不可刺也。要徵之胃氣。若能食者用權猶存。可刺矣。不能食者。用權已亡。雖水亦不可刺也。能辨此。差別而親試體驗。知經文之不我欺焉。故非甄腫之。虛實。水氣之差別。胃氣之存亡。決不可刺也。

蕃醫不顧忌。一概施之。戕命不少。因表為後的。

(評)水腫外刺取水死者甚多。著者所謂屢之則大命從殞。蕃醫一概施之。戕命不少。立言洵有功哉。實事見醫譚。

白話文:

【筒針】

靈樞四時氣篇提及:如果遇到徒㽷的病情,應先在環谷下三寸的地方進行治療。(根據記載,環谷的確切位置不明確,馬蒔解釋,各經絡中並無環谷這一穴位,只有足少陽膽經中有環跳穴。現今所說的三寸,可能是風市穴的位置,但這種說法可能只是根據名字的聯想,並不一定正確。環谷應在膀胱部位,現在在治療鼓脹和水腫時,常常用筒針抽水,效果往往很好,這和治療㿗疝的方法類似。)使用鈹針進行針刺,然後再用筒針抽水,將針插入。

進針後再反覆操作,直到完全抽出水腫的水分,一定要確保堅實。如果抽出的水分流速緩慢,病人會感到煩悶;如果流速快,則病人會感到平靜。隔天進行一次治療,直到水腫完全消退才停止。另外,官針篇提到:對於無法通過關節的水腫患者,應使用大針治療。如果皮膚水腫但腹部內部尚未有積水的情況,可以服用發汗藥,一旦出汗就會好轉。然而,要注意防風防寒,這是最緊急的。如果腹部的水腫無法消除,可以在肚臍下方二寸處針刺,深入幾分,讓積水排出,待孔口閉合後,再在腹部進行針刺,這就是筒針的治療方法。

這種方法並不源於西方醫學。

附錄案例:在治療水腫和鼓脹時,使用筒針抽水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手段,可以偶爾使用,但頻繁使用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。千金方指出,所有水腫的患者都應避免腹部抽水,因為一旦抽水,一個月內可能會死亡,這是極大的禁忌。聖濟引用徒鬱子的話說,華佗認為,水腫患者如果未能遇到好的醫生,首先不要進行針灸治療,因為氣體已經在膜外轉變為水,一旦抽水,就會把腹中的氣體一同抽出,水盡氣竭,人也就死了。醫說引述醫餘的觀點,認為水腫患者的水是在膜外,絕對不能針刺。雖然初期針刺穿透膜後,病情似乎有所改善,但再次發作時就無法治療了。神效名方提到,最忌諱的是在腳膝上方針刺出水,雖然能暫時看到效果,但後果肯定是死亡。因此,這種疾病雖然針刺治療是禁忌,但如果其他藥物都無效,到了束手無策的地步,穿腹法就是唯一的選擇。但這種方法的成功率非常低,不能置之不理,也不應該過度依賴。我曾經檢查過,水腫可以分為虛腫和實腫。全身浮腫如同水泡,如同霜打的瓜,呼吸困難,喘息不止,眼看就要斷氣,如果用手指按壓,腫塊會迅速恢復原狀的,屬於實腫,即皮膚腫脹。如果按壓後腫塊久久不能恢復,那就是虛腫,即肌肉之間的腫脹。實腫的情況下,可以在大腿根部的膕縫處抽取積水,這樣還有生存的希望。虛腫的情況下,則絕對不能抽取積水。鼓脹的情況也是這樣,有氣腫和水腫之分。如果腹部內有污濁的液體,像袋子裡的東西一樣,內外都充滿了,外表看起來就像鼓一樣,膨脹得快要破裂。如果用手指敲擊或按壓,能聽到裡面的液體移動聲,那就是水腫。如果腹部腫脹、堅硬、緊張且充滿,青色的血管清晰可見,皮膚光亮反射光芒,按壓下去沒有聲音,那就是氣腫。水腫可以針刺治療,但氣腫不可以。最重要的是要觀察胃氣,如果患者還能進食,說明身體機能還存在,可以進行針刺治療。如果患者已經不能進食,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喪失,即使水腫也不能針刺治療。能夠辨別這些情況,並親自進行實踐體驗,就能明白古籍中的記載並非虛言。因此,除非能夠區分腫脹的虛實、水氣的差異以及胃氣的存亡,否則絕不能進行針刺治療。

西方醫生對此並無顧忌,常常隨意使用,導致不少患者死亡。因此,我在此提出警告,以供後人參考。

(評論)水腫患者在體外抽取積水,導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多。作者所說的頻繁抽取積水會導致生命危險,西方醫生隨意使用,導致不少患者死亡。這種警示確實有功。實際情況請參見醫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