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馬王堆簡帛》~ 天下至道談 (1)

回本書目錄

天下至道談 (1)

1. 天下至道談

黃神問於左神曰:「陰陽九竅十二節俱生而獨先死,何也?」左神曰:「力事弗使,哀樂弗以,飲食弗右,其居甚陰而不見陽,猝而暴用,不待其壯,不忍兩熱,是故亟傷。諱其名,匿其體,至多暴事而無禮,是故與身俱生而獨先死。」

怒而而不大者,肌不至也;大而不堅者,筋不至也;堅而不熱者,氣不至也。肌不至而用則腄,氣不至而用則避,三者皆至,此謂三詣。

天下至道談

如水味淫,如春秋氣,往者弗見,不得其功;來者弗堵,吾饗其饋。嗚呼慎哉,神明之事,在於所閉。審操玉閉,神明將至。凡彼治身,務在積精。精贏必舍,精缺必補,補舍之時,精缺為之。

為之合坐,闕尻鼻口,各當其時,忽往忽來,至精將失,吾奚以止之?虛實有常,慎用勿忘,勿困勿窮,筋骨隆強,踵以玉泉,食以芬芳,微出微入,待盈是常,三和氣至,堅勁以強。將欲治之,必審其言,踵以玉閉,可以壹仙。壹動耳目聰明,再動聲音章,三動皮革光,四動脊骨強,五動尻髀壯,六動水道行,七動至堅以強,八動志驕以揚,九動順彼天英,十動生神明。

氣有八益,又有七損。不能用八益、去七損,則行年而陰氣自半也,五十而起居衰,六十而耳目不聰明,七十下枯上脫,陰氣不用,灌泣流出。令之復壯有道,去七損以振其病,用八益以貳其氣,是故老者復壯,壯者不衰。君子居處安樂,飲食恣欲,皮腠曼密,氣血充贏,身體輕利。

疾使內,不能道,生病出汗喘息,中煩氣亂;弗能治,生內熱;飲藥灼灸以致其氣,服餌以輔其外,強用之,不能道,生痤腫睾;氣血充贏,九竅不道,上下不用,生痤疽,故善用八益、去七損,五病者不作。

八益:一曰治氣,二曰致沫,三曰知時,四曰畜氣,五曰和沫,六曰竊積氣,七曰待贏,八曰定傾。

七損:一曰閉,二曰泄,三曰竭,四曰勿,五曰煩,六曰絕,七曰費。

治八益:旦起起坐,直脊,開尻,翕州,抑下之,曰治氣;飲食,垂尻,直脊,翕州,通氣焉,曰致沫;先戲兩樂,交欲為之,曰知時。為而耎脊,翕州,抑下之,曰蓄氣;為而勿亟勿數,出入和治,曰和沫;出卧,令人起之,怒釋之,曰積氣;幾已,內脊,毋動,翕氣,抑下之,靜身須之,曰待贏;已而灑之,怒而舍之,曰定傾,此謂八益。

七損:為之而疾痛,曰內閉:為之出汗,曰外泄;為之不已,曰竭;臻欲之而不能,曰弗;為之喘息中亂,曰煩;弗欲強之,曰絕;為之臻疾,曰費,此謂七損。故善用八益,去七損,耳目聰明,身體輕利,陰氣益強,延年益壽,居處樂長。

人生而所不學者二,一曰息,二曰食。非此二者,無非學與服。故貳生者食也,損生者色也,是以聖人合男女必有則也。故:

白話文:

黃神問左神說:「陰陽、九竅、十二節都是同時產生,為何獨獨先死呢?」左神回答說:「這是因為不懂得節省力氣,不控制情緒的悲傷與快樂,飲食不注意適量,長期待在陰暗處不見陽光,突然間過度使用身體,不等到壯年就這樣,無法忍受過熱,所以容易受傷。這是因為隱瞞它的真實情況,掩蓋它的本體,經常胡亂行事而沒有節制,所以與身體同時出生,卻獨自先死。」

如果發怒卻無法使肌肉充實飽滿,那是因為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的滋養;如果肌肉充實卻不夠堅硬,那是因為筋脈沒有得到充分的滋養;如果堅硬卻沒有發熱感,那是因為氣血沒有得到充分的滋養。肌肉沒有得到滋養卻強行使用就會造成肌肉鬆弛,氣血沒有得到滋養卻強行使用就會造成氣血阻滯,肌肉、筋脈、氣血三者都得到充分滋養,才能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。

關於至高養生之道的談論

人若像水一樣沒有味道,像春季秋季的氣息一樣不易察覺,逝去的時光無法看見,就不能獲得養生的功效;若像潮水般湧來,不加以節制,只能接受大自然的饋贈。唉,小心啊!養護精神的關鍵在於閉藏精氣。如果能謹慎地掌握閉藏精氣的方法,精神就會到來。凡是養護身體,重點在於積蓄精氣。精氣充足必然會向外發散,精氣不足就要補養,在補充與發散之間,要懂得在精氣不足時進行補充。

要閉合精氣必須端坐,閉合肛門、鼻孔和嘴巴,各個部位都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閉合。精氣會忽來忽往,如果精氣將要耗散,要如何阻止它呢?虛與實之間有其規律,謹慎使用,不要忘記。不要讓身體感到困頓與疲憊,要讓筋骨強壯有力,以足部的湧泉穴來引導,飲食以芬芳的食物為主,細微地吐納呼吸,等到精氣充足是常理。當身體的氣達到和諧的狀態,就會變得堅韌有力。想要進行養生,必須審慎地理解這些話語,以足部湧泉穴來引導閉合精氣,就能夠進入仙道的境界。第一次做到時,可以使耳聰目明;第二次做到時,可以使聲音洪亮;第三次做到時,可以使皮膚光澤;第四次做到時,可以使脊椎骨強壯;第五次做到時,可以使臀部和大腿強健;第六次做到時,可以使水道暢通;第七次做到時,可以使身體堅硬強壯;第八次做到時,可以使意志高昂;第九次做到時,可以順應天道的英明;第十次做到時,可以產生神聖的光明。

氣有八種益處,也有七種損耗。如果不能運用八種益處,去除七種損耗,那麼到了中年就會陰氣衰退一半,到了五十歲起居就會衰弱,到了六十歲耳目就會變得不聰明,到了七十歲就會出現下枯上脫的現象,陰氣也無法使用,只剩下流淚哭泣。如果想恢復壯年,也是有方法的,那就是去除七種損耗來恢復疾病,運用八種益處來增強氣力。所以老年人可以恢復壯年,壯年人不會衰退。君子生活安樂,飲食隨心所欲,皮膚緊密光滑,氣血充足旺盛,身體輕盈靈活。

如果體內的疾病開始發作,卻不懂得養護之道,會導致生病,出現汗多氣喘、心煩意亂;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會產生內熱。若服用藥物、灼燒艾灸來強行疏通氣血,服用補藥來輔助體外,強行使用身體,卻不懂得養護之道,會導致生痤瘡和睪丸腫脹。如果氣血充足旺盛,九竅卻不通暢,上下氣機運行不暢,會導致生癰疽。所以,善於運用八種益處、去除七種損耗,五種疾病就不會發生。

八種益處:第一,是治氣;第二,是致沫;第三,是知時;第四,是蓄氣;第五,是和沫;第六,是竊積氣;第七,是待盈;第八,是定傾。

七種損耗:第一,是閉;第二,是泄;第三,是竭;第四,是勿;第五,是煩;第六,是絕;第七,是費。

如何運用八種益處:早晨起床後,坐直身體,打開肛門,收縮會陰,向下壓氣,這就是治氣;飲食時,放鬆肛門,挺直脊椎,收縮會陰,疏通氣血,這就是致沫;在性愛前先進行嬉戲,使彼此有慾望,這就是知時;在性愛時,放鬆脊椎,收縮會陰,向下壓氣,這就是蓄氣;性愛時不要過於急促,出入要有節奏,這就是和沫;性愛後,躺下休息,讓人幫助起身,釋放慾望,這就是積氣;性愛快結束時,收縮脊椎,不要動,收縮氣息,向下壓氣,靜養身體,等待精氣充足,這就是待盈;性愛後,洗漱身體,釋放怒氣,這就是定傾,這就是八種益處。

七種損耗:性愛時感到疼痛,這就是內閉;性愛時出汗過多,這就是外泄;性愛時無休止,這就是竭;想要性愛卻力不從心,這就是勿;性愛時氣喘吁吁,心煩意亂,這就是煩;勉強進行性愛,這就是絕;性愛後感到疲憊不堪,這就是費,這就是七種損耗。所以,善於運用八種益處,去除七種損耗,就會耳聰目明,身體輕盈靈活,陰氣更加強盛,延年益壽,生活安樂長久。

人出生有兩件事是不需要學習的:一是呼吸,二是飲食。除了這兩件事之外,其他的都需要學習和實踐。所以,維護生命重要的是飲食,損害生命的是色慾,因此聖人對於男女之間的結合,一定有法則和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