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讀書志》~ 卷上 (5)
卷上 (5)
1. 梁七錄
內事五卷
2. 隋書經籍志
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一卷
枕中灸刺經一卷
白話文:
觀看形體和面色並診查手腕三處脈象的經典共一卷
頭部灸法和針刺療法的經典共一卷
3. 宋史藝文志
藥方一卷
上書四種,魏沛國譙人華佗撰。倫又名旉,字元化。遊藝徐土,年且百歲,猶有壯容。精於方藥,治病奇詭,而性惡難合,恥以醫名。武帝苦頭風,佗針之即止。後求歸取方,托妻病,召之不赴。帝怒其詐,收獄殺之,書皆不傳。
白話文:
魏國譙縣人華佗撰寫了四種醫書,他的名字叫做倫,字元化。他曾在徐州遊歷,年近百歲,仍容光煥發。他精通藥方,治療疾病奇特詭異,但性情孤傲,不願以醫術聞名。漢武帝患頭痛,華佗用針灸治療,立即止痛。後來武帝想要學習他的醫術,於是假借妻子生病為由,請他回來,但華佗卻拒絕前去。武帝因此怒他欺騙,將他下獄殺害,他的醫書也因此失傳。
4. 梁七錄
本草六卷
5. 隋書經籍志
華佗方十卷
6. 唐書藝文志
本草因六卷
集華氏藥方十卷
白話文:
本草共有六卷
匯集了華氏的藥方共十卷
上書四種,去復二種,凡二種,魏廣陵吳普撰。普,華氏弟子,准師處療,多所全濟。受虎鹿熊猨鳥五禽道引之戲,年九十餘,耳目聰明,齒牙完固,其書至宋失傳。佗又有弟子樊阿善針,受漆葉青黏散,服之年百餘歲。世傳中藏經八卷,隋唐未錄,宋志始見。且方中所用太平錢,山藥,一為宋熙陵初年號,一為避厚陵偏諱。
白話文:
現代
此書有四種,其中有重複的兩種,實際上有兩種,是魏國廣陵郡的吳普撰寫的。吳普是華佗的弟子,經常在華佗身邊治療病人,救治了很多人。他學習了「虎、鹿、熊、猨、鳥」五種動物的導引術。年過九十歲,耳聰目明,牙齒堅固。他的書到了宋朝就失傳了。
吳普還有一個弟子樊阿,擅長針灸,學習了漆葉青黏散的製作方法,服用後活了一百多歲。
傳說中有一部《中藏經》,有八卷,隋唐時期未有記載,到了宋朝纔在目錄中出現。此外,在書中提到的方劑中用到的「太平錢」和「山藥」,一個是宋朝熙寧初年的年號,另一個是為了避開宋太祖趙匡胤父親的名字「匡」而使用的替代品。
鄧處中究不知為何時人,其自序荒誕,與本傳不合。然書中論脈察聲色形證具有至理,王氏脈經徵引極多,殆即吳氏所集之書。後人附入別方,幻改今名耳,特識於吳氏之下。
白話文:
鄧處中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年代的人,他的自序寫得離奇荒誕,與其本傳記載不符。然而,他的著作中關於脈象、聲色形體證據的論述卻非常有道理,王氏的《脈經》徵引了大量的內容,可能就是吳氏所收集的著作。後人將其他方劑附入其中,並改頭換面,但仍然記載在吳氏名下。
7. 梁七錄
藥錄六卷
本草經一卷
藥方一卷
白話文:
藥物記錄六卷
草藥經典一卷
藥方集一卷
8. 唐書藝文志
李氏本草三卷
上書四種,魏李鐺之撰。新唐志作華氏弟子,不列爵里,書皆失傳。
白話文:
這本書名為《李氏本草》,共有三卷,是由魏朝的李鐺所寫。在新的《唐書》目錄中,他被記載為華氏的弟子,但沒有記載他的爵位和出生地。這本書現在都已經失傳了。
9. 梁七錄
論病一卷
10. 隋書經籍志
脈經十卷
11. 唐書藝文志
脈經十卷
仲景藥方十五卷
傷寒卒病論十卷
白話文:
《脈經》十卷
張仲景的藥方十五卷
《傷寒雜病論》十卷
12. 宋史藝文志
脈經十卷
金匱要略方三卷
金匱玉函經八卷
脈決機要三卷
民間行本
脈經十卷
金匱玉函經八卷
白話文:
《脈經》十卷
《金匱要略方》三卷
《金匱玉函經》八卷
《脈決機要》三卷
民間通行版本
《脈經》十卷
《金匱玉函經》八卷
上書十一種,去復四種,凡七種。西晉太醫令高平王叔和撰。叔和一代名醫,去漢未遠,故有深知灼見,能傳仲景道脈。摭集古經名論,撰脈經九十七篇。仲景傷寒金匱之文十載八九,當成於三陰三陽篇之先。宋熙寧初校正後,鏤板於廣西漕司,長樂陳孔碩序。元泰定間,龍興醫學教授謝縉重刻,東陽柳道傳序。
白話文:
原書共有十一種,刪除重複內容後剩餘七種。西晉時期的太醫令高平王叔和撰寫。王叔和是當時著名的醫家,距漢朝末年不遠,所以對前人學說有深入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,能夠傳承仲景(張仲景)的醫學理念。王叔和收集整理了古代經書和名家論著,撰寫了《脈經》九十七篇。其中關於傷寒病和金匱要略的內容佔了十之八九,應當是先於三陰三陽篇而完成的。宋熙寧年間初次校正後,在廣西漕運司刻印了木版書。長樂人陳孔碩作序。元泰定年間,龍興醫學教授謝縉再次刻印,東陽人柳道傳作序。
道光癸卯,疁城黃鋐刊本,跋稱得明萬曆三年晉安袁表本,卷末識童文舉復校重梓者。又得趙府居敬堂本,元泰定四年宗濂書院本,與家藏鈔本校刻,前有叔和自序,及熙寧元年林億等進呈剳子,附袁氏補註金匱玉函經林億校定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。
白話文:
道光癸卯年,安徽省疁城縣黃鋐刊印的版本,根據跋文記載,是根據明朝萬曆三年間晉安地區袁表所藏的版本刻印的,在卷末寫有童文舉復校重刻的字樣。另外,還參考了趙府居敬堂本和元朝泰定四年宗濂書院本,並與家藏的抄本進行對照刻印。書前有叔和的自序,以及熙寧元年林億等人進呈的奏章。另外附有袁氏補註的《金匱玉函經》,共計二十九篇,一百一十五個藥方,由林億校定。
首證治總例一十六條,次痙濕暍二十八條,辨脈四十五條,三陰三陽三百二十八條,厥利嘔噦五十條,霍亂十條,陰陽易等八條,與傷寒次序不合;不可發汗等一十七篇三百四十七條,與脈經次序不合;且文義增損,語義不侔,恐是宋人偽託。傳本為國朝康熙丙申上海陳世杰校刻,首列宋英宗治平三年校上疏,次自序與何焯、陳汝楫序。
白話文:
這本醫書的主要內容包括:
- 首證治總例:16 條
- 痙濕暍:28 條
- 辨脈:45 條
- 三陰三陽:328 條
- 厥利嘔噦:50 條
- 霍亂:10 條
- 陰陽易等:8 條
- 與傷寒次序不合:17 篇,347 條
- 與脈經次序不合:17 篇
這本書與《傷寒論》和《脈經》的順序不同,且內容有增減修改,語言表達也不一致。因此,有人懷疑這本書是宋朝人偽造的。
現存的版本是由清朝康熙丙申年間上海陳世傑校刻的。書的開頭收錄了宋英宗治平三年校上疏,其次是自序,以及何焯和陳汝楫的序言。
案仁宗朝,王洙於館閣蠹簡中,得金匱玉函要略三卷,上卷傷寒,中卷雜病,下卷藥方並療婦人。林億以論傷寒者為金匱玉函經,論雜病療婦人者為金匱要略。而論雜病之文出脈經八卷,療婦人之法出脈經九卷。王洙宋城人,舉進士,累官翰林學士,泛覽博記,無所不通。著易傳十卷,雜文十餘篇。
子欽臣,賜進士及第,累官集賢院待制知成德軍,為文至多,藏書萬卷,皆手自仇正。
白話文:
宋仁宗年間,王洙在藏書閣中發現了一個被蛀蟲蛀壞的木簡箱,裡面有《金匱玉函要略》三卷。上卷講述傷寒,中卷講述雜病,下卷講述藥方和治療婦科疾病的方法。
林億將討論傷寒的卷冊命名為《金匱玉函經》,而將討論雜病和婦科疾病的卷冊命名為《金匱要略》。而關於雜病的內容取自《脈經》八卷,婦科疾病的治療方法取自《脈經》九卷。
王洙是宋城的居民,考中進士後,官至翰林學士。他博覽羣書,知識淵博。著有《易傳》十卷和雜文十餘篇。
13. 梁七錄
肘後方二卷
14. 隋書經籍志
玉函煎方五卷
肘後方六卷
白話文:
《玉函煎方》五卷
《肘後方》六卷
15. 唐書藝文志
肘後救卒方六卷
16. 宋史藝文志
肘後備急百一方六卷
17. 國朝四庫
肘後備急方八卷
上書六種,去復四種,凡二種。晉句容葛洪撰。洪字稚川,受業於從祖元之弟子鄭隱。元帝為丞相闢為椽,以平賊功爵關內侯,遷散騎常侍,領大著作,因年老辭,乞為句漏令,入羅浮山煉丹,年八十一卒。肘後方梁僅二卷,隋唐宋六卷,類皆後人增入。金匱藥方十五卷亡。
白話文:
前面記載的六本書,其中有四本已經失傳,所以實際只有兩種書留存至今。這兩本書都是東晉時期的葛洪所撰寫。葛洪字稚川,師從他從祖父的弟子鄭隱學習。元帝時期,葛洪被任命為丞相椽,因平賊有功,被封為關內侯。後來升任散騎常侍,掌管大著作。因年紀大了,於是辭去官職,請求出任句漏縣令,並隱居羅浮山煉丹。享年八十一歲。
葛洪所著的《肘後備急方》,梁朝時只有兩卷,到了隋唐宋時期版本擴展為六卷。其中有不少內容是後人添加的。《金匱藥方》一書,現已失傳,原本有十五卷。
18. 隋書經籍志
依諸方撰一卷
19. 唐書藝文志
黃帝三部針經十二卷
20. 宋史藝文志
黃帝三部針經十二卷
21. 國朝四庫
甲乙經八卷
上書四種,去復一種,凡三種。晉魏郡皇甫謐撰。謐字士安,自號元晏先生。郡召上計椽舉孝廉。景元初,晉王為相國,闢皆不就。泰始受禪,著釋勸論以通志,武帝敦闢不已,謐上疏辭疾,稱草莽臣,患軀半不仁。十九載服寒食散違節,隆冬裸袒食冰者七年。又表借帝書,時人目為書淫,因病學醫。
白話文:
上述共有四本書,減去重複的一本,總共有三本。這些書是由晉朝魏郡的皇甫謐所撰寫。皇甫謐字士安,自號元晏先生。郡裡召他擔任上計掾,並舉薦他為孝廉。景元初年,晉王擔任相國,徵召皇甫謐,但皇甫謐均未就任。泰始年間,晉武帝稱帝,皇甫謐上疏辭疾,自稱是草莽之臣,身體半邊已經麻痺不仁。十九年來,皇甫謐服用了寒食散,導致違背時令,隆冬只穿著內衣吃冰七年。後來,皇甫謐上表借閱皇帝的書籍,當時人們批評他貪愛書籍,於是皇甫謐因為生病而學習醫術。
甘露中,撰集黃帝、岐伯、針經、素問、明堂孔穴針灸治要,使事類相從,刪浮去復,成一十二卷,自為序。梁錄作十二卷。隋志作甲乙經十卷、音一卷。舊唐志作黃帝三部針經十三卷,皇甫謐著。新唐志既有甲乙經十二卷,又有三部針經十三卷,當是復誤。書凡一百二十八篇,句中夾註多引楊氏太素,孫氏千金,王冰素問注,王維德銅人圖,皆宋林億等校正所加。今時所傳,系明新安吳勉學校刻。
白話文:
《甘露集》收錄了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岐伯內經》、《針灸經》、《素問》、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》等著作的內容,按類別編排,刪去重複部分,共十二卷。梁朝的文獻目錄中記載為十二卷,隋代的目錄中記載為甲乙經十卷和音一卷。舊唐朝的目錄中記載為《黃帝三部針經》十三卷,作者為皇甫謐。新唐朝的目錄中同時記載了甲乙經十二卷和三部針經十三卷,可能是重複記載。全書共一百二十八篇,其中夾註了許多來自楊氏《太素經》、孫氏《千金要方》、王冰《素問注》、王維德《銅人圖》的內容,這些內容都是由宋朝的林億等人校對後添加的。現在流傳的版本是明朝新安人吳勉學的刻本。
晉書,謐幼名靜,安定朝那人。漢太尉嵩之曾孫,出後叔父徙居新安,年二十,遊蕩不好學。叔母任氏,流涕婉教,乃感激就鄉人席坦受書,居貧恆力穡勤學,遂博綜典籍,有高尚之志,以著述為務,太康三年卒,年六十八。
白話文:
在《晉書》中記載,華佗的小名叫做靜,是安定朝那人。他是漢朝太尉華嵩的曾孫,後因叔父遷居到新安郡。華佗二十歲的時候,行為放蕩不羈,不喜學習。他的叔母任氏流淚勸誡他,他才受到感動,開始拜鄉人席坦為師讀書。儘管家境清貧,但華佗勤奮刻苦,博覽羣書,立志高遠,專注於著述。在太康三年逝世,享年六十八歲。
遺命:服幅巾故衣,以蘧篨裹屍,麻約二頭,置屍床上,擇不毛之地,穿阮深十尺,長一丈五尺,舉床就阮,去床下屍,平生之物,皆無所隨,惟齋孝經一卷,蘧篨之外,便以親土,土與地平,還其故草,使生其上。不種樹木,形骸與后土同體,魂爽與元氣合靈。亡有前後,不得移祔,無張神座,無十五日朝夕上食禮,不墓祭,但月朔於家設席以祭,百日而止。臨必昏明,不得以夜。
白話文:
遺囑:
穿戴著平常的衣物,用蒲草包裹屍體,用兩根麻繩綁住,放在牀上。
選擇沒有草木生長的地方,挖掘一個十尺深、一丈五尺長的墓穴。
將牀抬到墓穴上,把屍體從牀上移到墓穴中。
生前用品,一律不隨葬。只放一本《孝經》,放在蒲草包裹屍體的外面。
填埋時,用周圍的泥土,填到與地面平齊。
墓地上不種樹木,讓遺體與大地融為一體,精神與自然合而為一。
亡者有先後之分,不得遷移葬地。
不設立神座,也不在十五日早晨和傍晚祭拜。
不祭拜墳墓,只在每月初一在家設席祭祀,100天後停止。
臨終時必須在清晨或傍晚,不能在夜晚。
撰帝王世紀、年曆、高士、逸士、列女等傳,元晏春秋,及詩賦諫頌論難等。門人摯虞、張軌、牛綜、席純皆為晉名臣。子童靈、方回,方回少遵父操,永嘉初,屢徵博士不起,避亂荊州,閒戶閒居,尊賢愛物,人咸崇敬之。刺史陶侃,每著素士服望門輒下,禮敬甚厚。王敦遣從弟廙代侃,遷侃廣州,方回諫阻不從,敦果欲殺侃,賴周訪獲免。
白話文:
撰寫了《帝王世紀》、《年曆》、《高士》、《逸士》、《列女》等傳記,以及《元晏春秋》,以及詩歌、賦、諫言、頌詞、評論等。他的弟子摯虞、張軌、牛綜、席純都是晉朝有名的大臣。他的兒子童靈、方回,方回年少時就繼承了父親的志向。永嘉初年,多次徵召為博士都被拒絕,避亂荊州,隱居閑居,尊崇賢人,愛護百姓,人們都非常尊敬他。刺史陶侃,每次穿著平民服裝拜訪他,都會下車行禮,禮敬非常隆重。王敦派從弟王廙代替陶侃,將陶侃調任廣州,方回勸阻但沒有成功,王敦果然想要殺死陶侃,靠著周訪的幫助才倖免於難。
廙至荊州,大失物情,以方回為侃所敬,乃收斬樹威。荊土華夷莫不流涕。晉名臣見於外臺秘要者,有範汪、張湛。湛無傳。汪字元平,雍州刺史晷之孫,少孤貧,六歲過江、依外家新野庾氏,荊州刺史王澄,見而奇之。年十三喪母,家貧好學。蘇峻之亂,汪西遁詣庾亮,溫嶠陳討賊狀,始解褐參護軍事。
白話文:
範方回到了荊州,受到人們的極大愛戴,以致於連砍樹的威勢都被罷除。荊州境內無論華人還是蠻族都為此感傷流淚。
《外臺祕要》中記載的晉代名臣有範汪和張湛。張湛的傳記已失傳。範汪字元平,是雍州刺史範晷的孫子。範汪少時孤苦貧寒,六歲時渡江投靠外祖母在荊州新野的庾家。荊州刺史王澄見到範汪,很是讚賞。範汪十三歲時喪母,家境貧寒卻好學。蘇峻之亂時,範汪西逃投奔庾亮。溫嶠向庾亮陳述討伐蘇峻的狀書時,範汪才得以脫去平民身份,參與軍事。
賊平,賜爵都鄉侯,為亮佐吏十餘年,轉鷹揚將軍,徵拜中書侍郎,屢有建白。桓溫徵蜀,委以荊州留府。蜀平,進爵武鄉杲侯。溫請為長史,江州刺史,皆不就,自求為東陽太守,甚有惠政。遷除都督徐兗青冀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假節,桓溫北伐,以失期免為庶人。汪屏居吳郡,從容講肄,不言枉真,後至姑孰見溫,溫謂汪遠來詣已,引身望袁宏曰:范公來可作太常。及見溫方謝意,汪曰:亡兒瘞此故來視之耳。
白話文:
賊寇平定,賞賜官爵,封為都鄉侯。範汪擔任諸葛亮的屬官十多年,後轉任鷹揚將軍,徵召入京擔任中書侍郎,多次提出建議。桓溫徵討蜀國,委託他留守荊州。蜀國平定後,進升爵位為武鄉杲侯。桓溫邀請他擔任長史,江州刺史,汪都婉拒了,並自請擔任東陽太守,政績頗有仁政之風。隨後調任都督徐兗青冀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假節。桓溫北伐,因未按時到達而被貶為庶人。汪退居吳郡,從容不迫地講學,不矯情也不虛偽。後來到姑孰拜見桓溫,桓溫對汪說,你遠道而來拜訪我,隨即轉身對袁宏說:範公來了,可以擔任太常。等到汪向桓溫表達謝意時,汪說:我那去世的兒子葬在這裡,所以特來拜祭。
溫大失望,年六十五卒於家,贈散騎常侍,諡曰穆。撰東陽方,梁錄一百七十六卷,隋志一百五十卷目一卷,唐志一百七十卷,尹穆纂。長子康嗣早卒,次子寧,字武子,崇儒抑俗,為豫章太守。以江州刺史王凝之彈劾免官。子泰時為天門太守,棄官稱訴,得赦免。
白話文:
溫大失望透了,六十五歲時在家中去世,被追贈為散騎常侍,諡號「穆」。他編寫了「東陽方」,梁朝記錄一百七十六卷,隋朝志書一百五十卷,目錄一卷。唐朝志書一百七十卷,由尹穆編纂。溫大的長子康嗣早亡,次子溫寧字武子,崇尚儒家,抑制習俗,擔任豫章太守。因江州刺史王凝之彈劾,被免官。溫寧的兒子溫泰當時是天門太守,他辭官向朝廷伸冤,最終獲得赦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