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讀書志》~ 卷下 (1)
卷下 (1)
1. 明劉氏若金
劉氏自刻本
本草述三十二卷
上書一種,明潛江劉若金撰。若金字云密,天啟乙丑進士,由縣令歷監司,忤時罷歸,正氣聞天下。崇禎末膺薦復起,以司寇驅馳閩海,知事不可為,即於學易之年,束身引退,自號蠡園逸叟,隱居著書三十載。康熙乙巳卒,年八十。
是書集藥六百九十一種,分水、火、土、金、石、滷石、山草、芳草、隰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谷菜、五果、山果、夷果、味部、蓏部、水果、香木、灌木、苞木、蟲、鱗、介、禽、獸、人,三十部。權藥物生成之時,度五氣五味五色,以明陰陽升降之理,有似平空結撰。
然理暢義博,實發農經陶錄之秘,與盧氏父子互相補苴,允為註釋藥性家之祖。校之前人屬火、屬水、入心、入腎之說,大相逕庭。此為康熙己卯。其子字漣水者,令淳安時刻本。有遂安毛際可,嘉興高佑釲,竟陵吳驥序。
白話文:
這本書是由明朝潛江的劉若金所編寫的《本草述》共三十二卷。劉若金,字雲密,在天啟乙丑年考取了進士,從縣令一路升到監司的位置,後因與當時的政局不合而被罷官回家,他的正直名聲傳遍天下。到了崇禎末年,他再次被推薦出仕,以司寇的身份在閩海地區奔波,但後來意識到事情已無法挽回,就在他開始學習易經的年紀,選擇退出公職,自稱為蠡園逸叟,隱居並專心寫作長達三十年。他在康熙乙巳年去世,享年八十歲。
這本書收集了六百九十一種藥材,分為水、火、土、金、石、鹵石、山草、芳草、隰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谷菜、五果、山果、夷果、味部、蓏部、水果、香木、灌木、苞木、蟲、鱗、介、禽、獸、人等三十類。它分析藥物生長的時節,評估五行五味五色,來闡述陰陽升降的哲理,看似無中生有,卻理論通暢,內容豐富,實際上揭露了農經和陶錄的奧祕,與盧氏父子的作品互補,堪稱藥性學註釋的先驅。與前人對於藥材屬於火、水,或是入心、腎的論述相比,這本書的觀點截然不同。此書於康熙己卯年由他的兒子,名字中帶有"漣水"二字的人,在他擔任淳安縣令時出版。書中有遂安的毛際可,嘉興的高佑釲,以及竟陵的吳驥所寫的序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