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讀書志》~ 卷上 (2)
卷上 (2)
1. 明戴氏原禮
2. 明史藝文志
證治要訣十二卷
校正金匱鉤玄三卷
推求師意二卷
證治類元未載卷
證治用藥未載卷
白話文:
[明史藝文志]中記載的書目內容如下:
-
"證治要訣"共十二卷:這本書詳細闡述了各種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關鍵要點。
-
"校正金匱鉤玄"三卷:此書為校訂修正過的版本,主要探討深奧的醫學理論和實踐。
-
"推求師意"二卷:這本書旨在理解並傳達老師(前輩)的醫學思想和經驗。
-
"證治類元未載"卷:該卷內容為在「證治類元」一書中未曾記載的疾病診療方法。
-
"證治用藥未載"卷:這卷則是補充了一些在其他相關著作中未有記錄的藥物使用方式。
3. 國朝四庫
校正金匱鉤玄三卷
推求師意二卷
民間行本
證治要訣十二卷
證治類方四卷
上書九種,去復三種,凡六種。明婺州浦江戴原禮撰。原禮字思恭,丹溪弟子。元亡入明,遂為明人。洪武中徵為御醫,太祖不豫,少間,御右順門、治侍疾無狀諸醫,獨慰思恭為仁義人,太孫嗣位,罪諸醫,復獨擢思恭為太醫院使。永樂初,以年老乞歸。三年夏復徵入,進見免拜,是年冬乞骸骨,遣官護送,賚賜金帛,逾月卒。
遺行人致祭,年八十二。校正丹溪金匱鉤玄附論六篇,並推求師意,皆保全其師補陰制火之說。又隱括心法諸要,撰證治要訣類方,圓融委曲,情法備至,以救當時漫用寒涼之弊,誠朱氏之功臣也。
白話文:
校正了《金匱鉤玄》三卷,
推敲理解老師的意圖,編寫了《推求師意》二卷,
民間流傳的版本,
《證治要訣》十二卷,
《證治類方》四卷,
以上九種書籍,刪除了重複的三種,總共留下六種。這些書是由明代婺州浦江人戴原禮撰寫的。戴原禮,字思恭,他是丹溪的弟子。元朝滅亡後進入明朝,成為明朝人。在洪武年間被徵召為御醫,當太祖身體不適,病情稍微好轉時,在御右順門,他因為治療皇帝病情沒有顯著效果而受到處罰,但只有他被安慰為仁義之人。太孫繼位後,懲罰眾多醫者,但再次只提拔了戴思恭為太醫院使。永樂初年,因為年老請求辭職回家。永樂三年夏天又被徵召入宮,見面時免去了跪拜禮節,同年冬天再次請求退休,朝廷派遣官員護送他回家,賞賜了大量金帛,一個月後去世。
朝廷派使者前往祭奠,他享年八十二歲。他校正了丹溪的《金匱鉤玄》,附錄了六篇論述,並推敲理解老師的意圖,全力保護和延續老師的補陰制火理論。同時,他總結了心法的各項要點,編寫了《證治要訣類方》,內容圓滿豐富,情理兼備,旨在糾正當時過度使用寒涼藥物的弊端,可謂是朱氏學說的忠實傳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