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讀書志》~ 卷下 (2)
卷下 (2)
1. 元史藝文志
醫壘元戎十二卷
此事難知二卷
湯液本草三卷
湯液大法四卷
陰症略例一卷
癍論萃英一卷
2. 國朝四庫
醫壘元戎十二卷
此事難知二卷
湯液本草四卷
民間行本
醫壘元戎一卷
上書十種,去復四種,凡六種。元趙州王好古撰。好古字進之,號海藏,官本州教授提舉醫學。受業潔古,潔古歿,遂師事東垣。此事難知,專論傷寒,醫壘元戎,兼述雜病。其書推尊仲聖,效法朱肱,復斟酌二家,變通其說,雖於長沙大法,無所闡明,而寅畏小心,實當時之翹楚。醫壘元戎,為明萬曆癸卯遼東巡撫顧遂刻,而體例參差費校,今本東垣十書竟刪成一卷。
湯液本草,融會潔古珍珠囊,東垣藥類法象,用藥心法,於本草原旨了無干涉。
白話文:
以上共十本書,刪去重複的四本書,現有六本書。作者是元朝趙州人王好古。王好古字進之,號海藏,擔任本州教授兼提舉醫學官職。他師從潔古,潔古去世後,又拜東垣為師。這件事鮮為人知,他專門研究傷寒病,在《醫壘元戎》中同時探討其他疾病。他的著作尊崇《傷寒雜病論》的作者張仲景,效仿朱肱,又綜合兩家的說法,變通其理論。雖然沒有闡明長沙大法的精要,但他的謹慎小心,確是當時醫學界的佼佼者。《醫壘元戎》在明朝萬曆癸卯年由遼東巡撫顧遂刻印,但體例參差不齊,耗費校對。現在東垣的十本書都被刪減為一卷。
3. 元史藝文志
金匱鉤玄三卷
平治薈萃方三卷
傷寒論辨疑一卷
傷寒摘疑一卷
格致餘論一卷
局方發揮一卷
治痘要法一卷
活幼便覽二卷
纂要八卷
治法語錄三卷
外科精要新論一卷
本草衍義補遺一卷
醫案一卷
白話文:
《金匱鉤玄》三卷、《平治薈萃方》三卷、《傷寒論辨疑》一卷、《傷寒摘疑》一卷、《格致餘論》一卷、《局方發揮》一卷、《治痘要法》一卷、《活幼便覽》二卷、《纂要》八卷、《治法語錄》三卷、《外科精要新論》一卷、《本草衍義補遺》一卷、《醫案》一卷。
4. 國朝四庫
金匱鉤玄三卷
格致餘論一卷
局方發揮一卷
民間行本
心法五卷
上書十七種,去復三種,凡十四種。元婺州義烏朱震亨撰。震亨字彥修,學者尊為丹溪翁。師許文正公衡,究道德性命之學,文正患末疾,喻使習醫,翁遂棄舉子業,致力於陳裴二百九十七方,漸悟其非,乃遊歷他郡,遇羅知悌,知悌字子敬,號太無先生,宋理宗朝寺人。初劉完素授醫學於荊山浮屠,知悌悉受其傳,又旁通子和、明之二家,翁盡得其秘。
白話文:
以上共十七部醫書,其中有重複的三部,實際上是十四部。作者是元朝婺州義烏人朱震亨,字彥修。學者們尊稱他為「丹溪翁」。他師從許文正公衡,鑽研道德和性命之學。文正公得了一種小病,建議他學習醫術。於是,朱震亨放棄了科舉之路,專心研究陳自明和裴宗之的二百九十七個藥方。漸漸地,他發現這些藥方不盡人意,於是遊歷各地,遇到了羅知悌。羅知悌字子敬,號太無先生,是宋理宗朝的寺人。當初,劉完素在荊山佛寺教授醫學,羅知悌悉心學習他的傳授,同時旁通子和、明之二家的學說。朱震亨從羅知悌那裡學到了醫學的真諦。
歸起文正疾,益推廣意旨,因作相火及陽有餘,陰不足之論,專尚滋陰降火,心法首論六篇,分一百門,金匱鉤玄,分一百三十八類,有方有論,劉氏之學,至翁益彰。然絕去深沉,專趨淺近,執寒涼之結習,滋流弊於三朝,亦可謂功之首、罪之魁矣。戴良盛稱其敦孝友之行,得道學之源,重倫常而輕榮利,為之作傳。
白話文:
歸有光繼續發揚文正公的學說,因此提出相火和陽氣太盛,陰氣不足的論點,專門主張滋陰降火。他的心法首篇中有六篇,分為一百個門類;《金匱鉤玄》分為一百三十八類,有方劑也有論述。戴氏的學說到歸有光這裡纔得到發揚光大。但是,他一味追求淺顯易懂,拋棄了深奧的學術,固守寒涼的陋習,延誤了三代醫學的發展,也可以說是居功至偉,卻也是罪魁禍首。戴良盛讚他的行為敦厚孝順,能得到儒學的真諦,重視倫理道德,輕視功名利祿。因此為他寫了傳記。
明休寧方廣,字約之,號古庵,以醫遊河、洛間,寓陳留,集丹溪心法附餘二十四卷,龐雜不倫,大失丹溪之旨。尚有脈藥證治地理等書未見。
白話文:
明朝時期的休寧人方廣,字約之,號古庵。他到河洛一帶遊歷行醫,寄寓在陳留,收集整理了「丹溪心法」附錄,總共有二十四卷。這些內容龐雜繁瑣,混亂無章,嚴重偏離了丹溪流派的精髓。方廣還有一些關於脈象、藥物、證治、地理學方面的著作,但目前已不傳於世。
5. 民間刻本
金匱衍義二十二卷
上書一種,元趙以德撰,本書署曰宋人,明程充序丹溪心法,有丹溪門人劉叔淵、戴元禮、趙以德,此書史志未戴。元志有趙良金匱音義醫學宗旨。華亭縣誌:趙良,字以德,號云居,浦江人。張士誠據吳,屢召不赴,挈家隱華亭鄉間,鬻醫自活。
白話文:
上文記載了一部書籍,由元代的趙以德撰寫。書中標明是宋人所著,明代的程充為其作序,稱其為「丹溪心法」。丹溪門人有劉叔淵、戴元禮、趙以德。這本書在史籍和志書中沒有記載,但在元代的書目中記載有趙良的《金匱音義醫學宗旨》。華亭縣誌記載:趙良,字以德,號雲居,浦江人。張士誠佔據吳地時,多次徵召趙良,但趙良不予理睬,帶著家人隱居在華亭鄉間,靠行醫為生。
6. 元史藝文志
醫韻統一百卷
百病鉤玄二十卷
醫經溯洄集一卷
7. 國朝四庫
醫經溯洄集一卷
上書四種,去復一種,凡三種。元崑山王履撰。履字安道,朱震亨弟子,工詩善畫,明洪武初始卒。嘗謂素問人傷於寒則為病熱,是論病之常。仲景始分寒熱而義猶未盡,又言陽明篇無目痛,少陰篇無胸背痛,太陰無隘乾,厥陰篇無囊縮,必有脫簡。乃取三百九十七法中有方治者,得二百三十八條,為二百三十八治,書凡二十一篇,名醫經溯洄集。辭雖誇伐,於醫道實有發明,足矯當時結習。
白話文:
以上有四本書,去掉重複的一本,實際有三本。由元朝崑山人王履所撰。王履字安道,是朱震亨的學生,擅長寫詩和畫畫,明朝洪武初年過世。
王履曾經說過,《素問》中提到「人受到寒氣的侵襲就會生病」,這是討論疾病的普遍規律。張仲景將疾病分為寒熱,但探討得還不夠深入。他又提到,在陽明篇中沒有提到眼睛疼痛,在少陰篇中沒有提到胸背疼痛,在太陰篇中沒有提到大便不通,在厥陰篇中沒有提到陰囊縮小,一定是書中缺失了一些內容。
於是,王履從三百九十七條方劑中,挑選出能夠治療上述疾病的兩百三十八個,編成《二百三十八治》,全書共有二十一篇,取名為《醫經溯洄集》。
雖然王履的言論有些誇張,但在醫學領域確實有創見,足夠糾正當時醫界的流弊。
明祁門徐春甫云:鉤玄醫統二書若存,利濟民生匪淺。因撰古今醫統一百卷,既仍其名,復仍其卷。意春甫本有二書,但改韻歸類增損而成己作耳。春甫字東皋,以醫受知太師成國公朱希忠,官太醫,名其術於公卿間。故首有靈壁侯湯世隆等六人,及嘉靖丙辰自序。後列恭順侯吳繼爵,臨淮侯李言恭,平江伯陳王謨等三十八人銜名。
白話文:
明朝祁門人徐春甫說:如果《鉤玄》和《醫統》兩本書還存在,那將對百姓的生命福祉大有裨益。因此,我編寫了《古今醫統》一百卷,既保留了它們的書名,也保留了它們的卷數。我的意思是,徐春甫原本只有兩本書,但我對它們進行了韻律調整、歸類和增減,使之成為我自己的作品。徐春甫字東皋,憑藉醫術得到太師成國公朱希忠的賞識,出任太醫,他的醫術在公卿之間享有盛名。因此,書的首頁有靈壁侯湯世隆等六人,以及嘉靖丙辰年的自序。後面列出了恭順侯吳繼爵、臨淮侯李言恭、平江伯陳王謨等三十八人的名字。
書分福、壽、康、寧四集,每集十冊,以富貴榮華客,清閒自在仙,鵬程九萬里,鶴算八千年,玉質成飛步,朱顏永駐延,平安無量劫,靜默有真源,四十字為號。廣引道藏經籙,養生修煉,及林靈素大成,金書諸目。一卷為歷代名醫二百七十二人小紀,採摭書籍二百八十二部目錄。
白話文:
這本書分為「福」、「壽」、「康」、「寧」四個集,每個集都有十本。
標題寫著:
- 富貴榮華過客
- 清閒自在神仙
- 鵬程萬裏
- 鶴算千年
- 玉質飛快
- 朱顏不老
- 平安無災劫
- 靜默有真源
總共用四十個字作為標題。
內容廣泛引用道教典籍和修煉方法,以及林靈素大成之術和金書中的各種目錄。
書中還收錄了歷代二百七十二位名醫的簡歷,並摘錄了二百八十二部書籍的目錄。
二卷為內經要旨十一篇,曰陰陽、攝生、病能、論治、脈候、色診、藏象、經度、運氣、標本、針刺。三卷為翼醫通考。四卷為內經脈侯。五卷為運氣易覽。六卷為經穴發明。七卷為針灸直指。八卷至七十九卷為病機治法。凡一百四十二門。八十、八十一為外科理例。八十二、八十三為婦科心鏡。
白話文:
第二卷是《內經要旨》,共有十一篇,內容包括陰陽、養生、病因、治療、脈象、面色診斷、臟腑、經絡、運氣、標本、針灸。第三卷是《翼醫通考》。第四卷是《內經脈候》。第五卷是《運氣易覽》。第六卷是《經穴發明》。第七卷是《針灸直指》。第8卷至第79卷是《病機治法》,總共有142個門類。第80、81卷是《外科理例》。第82、83卷是《婦科心鏡》。
八十四為螽斯廣育。八十五為胎產須知。八十六、八十七為老老余編。八十八至九十為幼幼類集。九十一為豆疹泄秘。九十二為奇病續抄一百三十七侯。九十三為經驗秘方一百八十四道。九十四、九十五為本草集要。九十六為本草御荒。九十七為製法備錄。九十八為通用諸方十類,曰藥品、花木、天時、人道、飲食、衣服、起居、器物、鳥獸、雜著。
白話文:
八十四篇:《螽斯廣育》,關於育兒知識的。
八十五篇:《胎產須知》,關於懷孕和生產的。
八十六、八十七篇:《老老餘編》,老年人養生保健的。
八十八至九十篇:《幼幼類集》,兒童保健和疾病的。
九十一篇:《豆疹泄祕》,關於麻疹和腹瀉的。
九十二篇:《奇病續抄》,一百三十七個疑難雜症的。
九十三篇:《經驗祕方》,一百八十四個民間驗方。
九十四、九十五篇:《本草集要》,有關中藥材的知識。
九十六篇:《本草御荒》,關於荒年中求生的中藥用法。
九十七篇:《製法備錄》,各種藥物的製備方法。
九十八篇:《通用諸方》,分為十類:藥品、花木、天時、人道、飲食、衣服、起居、器物、鳥獸、雜著。
九十九、一百為養生余錄,以神仙安期生,名臣范蠡等五十二人,亦為名醫,經史子集註疏小說四十四種,廁於醫籍。甚至以僦貸季為岐伯之師,少俞為俞拊之弟,少師為桐君之爵,太乙為雷公之號,且名以宋時雷斆之斆,陳藏器唐開元中人,誤為梁人,曰華子大明,宋開寶中人,誤為陳氏北齊雁門人,白虎通壽命一篇,毫不涉醫,乃曰直抉醫家未宣之奧,其紕繆自欺處不勝枚舉。
白話文:
第 99、100 則為養生相關的記載,其中提到了神仙安期生、名臣范蠡等 52 人,這些人也被認為是著名的醫生。另外,文章還引用了經史子集、註疏小說等 44 種文獻,將其歸為醫學書籍。
甚至荒謬地將僦貸季尊為岐伯的老師,將少俞當成俞拊的弟弟,稱少師為桐君的爵位,將太乙視作雷公的稱號。此外,還將宋朝的雷斆誤寫為「斆」,將唐朝開元年間的陳藏器誤認為是梁朝人,把宋朝開寶年間的華子大明誤認為是陳朝北齊雁門人。白虎通中關於壽命的記載,根本與醫學無關,卻被說成是醫學家未公開的祕密。文章中這樣的錯誤和自欺欺人的地方不勝枚舉。
至病機雖祖述內經巢氏,而治法不本漢唐,惟著意於南宋以下諸子,尤崇信當時胡濙易簡方,蓋前明考據家陋習。好奇務繁,以誇博辨,往往掛一漏萬,根據無稽,第體例甚井,非萬病回春,嵩崖尊生可比,陳念祖欲一概廢之,未免太過矣。
白話文:
在疾病的病理方面雖然遵循《內經》和巢元方的理論,但是在治療方法上並沒有遵循漢朝和唐朝的方法,而是注重從南宋以後的醫家那裡獲得啟發,尤其推崇當時胡濙提出的簡易方劑。這可能是受到明朝考據學家不良習慣的影響,他們過於好奇,追求繁複,以博覽強辯為榮,常常掛一漏萬,信口開河,但是他們的著作分類還是比較清晰的。這些著作雖然比不上《萬病回春》和《嵩崖尊生》那樣的經典名著,陳念祖想要完全廢棄它們,未免太過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