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山筆記》~ 肺熱久嗽治法

回本書目錄

肺熱久嗽治法

1. 肺熱久嗽治法

寇宗奭曰:一婦患肺熱久嗽,身如火炙,肌瘦成癆,以枇杷葉、木通、款冬、紫菀。杏仁、桑皮各等分,大黃減半末之,蜜丸櫻桃大,食後、夜臥各含化一丸。按:含化一丸須記,學者審之。此是瀉去肺腸之積熱,勿使在留以爍陰液,去熱即是存陰,勝服滋補之藥。蓋滋補正所以留熱,肺安能清肅哉?惟大便頻溏者不甚宜也。

然大黃輕用,不過藉其氣以導火下行,況噙化一丸,其力甚薄,意亦深矣。

白話文:

寇宗奭說:有一名婦女患有長期的肺熱咳嗽,身體像被火烤一樣,肌肉消瘦到形成肺結核。治療上使用了枇杷葉、木通、款冬、紫菀、杏仁和桑皮,每種藥材份量相同,而大黃的份量則減半,研磨成粉末後,用蜂蜜製成櫻桃大小的藥丸。餐後及睡前,各自含化一粒藥丸。需特別注意的是,含化一粒藥丸的指示,學習者應詳細審視。這種治療方法是為了排除肺腸內的積熱,避免其殘留在體內燒灼陰液。清除熱毒即是保存陰液,效果比服用滋補藥物更好。因為滋補藥物實際上可能導致熱毒停留,肺部又如何能保持清肅呢?但如果是大便頻繁稀軟的人,就不那麼適合這種療法。

然而,大黃的使用份量並不多,主要是利用其氣味來引導熱毒向下排解,況且含化一丸的藥力並不強,其中的意涵十分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