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山筆記》~ 論隔二隔三之治
論隔二隔三之治
1. 論隔二隔三之治
隔二隔三之治,如癃閉之屬,用利水藥不應,以滋養肺金如沙參、麥冬、玉竹之類,謂水出高源,肺金能生腎水,腎與膀胱為表裡,滋其化源,則泉源竭矣,此乃屬虛者言。若下有濕熱,與夫瘀閉、寒閉、熱閉、氣閉,治法種種不同。又有胃氣不醒,用養胃疏利藥皆不應,改用溫補腎經藥,則胃納大開;緣腎為胃關,命火不能上蒸,猶釜底無火則物不熟,是亦隔二之治。第用藥最難,如用熟地須要肉桂末同炒,余如補骨、四神之類。
按:溫養與溫熱有異,溫養如冬日之可愛,溫熱如夏日之可畏,學者不可不知。
白話文:
【討論間接療法】
談到間接療法,例如在處理小便不通的情況下,如果使用利尿藥物效果不佳,我們可以嘗試滋養肺部,使用如沙參、麥冬、玉竹等藥物。因為身體水分的排出是由於肺部功能,肺部健康能夠促進腎臟生成水分,而腎臟和膀胱又相互影響,滋養肺部水源的產生,才能解決問題。這是針對虛弱情況來說的。但若是下焦有濕熱,或是血瘀導致閉塞、寒冷或熱度過高導致的閉塞、氣滯導致的閉塞,這些情況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。
再者,如果胃氣不足,使用了養胃和疏利的藥物都沒有反應,換用溫補腎臟的藥物,反而讓胃口大開。這背後的原因是腎臟控制胃的開關,若腎臟的元氣無法上升蒸發食物,就像鍋子底部沒有火,食物自然不會煮熟,這也是間接療法的一種。但使用這種療法時,選藥非常關鍵,例如使用熟地黃時,必須與肉桂粉一起炒制,其他如補骨脂、四神丸等藥物也需謹慎使用。
附註:溫養和溫熱是不同的,溫養如同冬天的暖陽,讓人感到舒適;溫熱卻像夏天的酷熱,令人恐懼。學習中醫的人一定要明白這一點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