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山筆記》~ 霍亂說
霍亂說
1. 霍亂說
霍亂之因,在乎飲食不慎,內傷脾胃,或夾雜暑濕之邪,症之最凶者,莫此為甚。吐利之後,或傷其陽,或傷其陰,多隨人之體質而見焉。如傷陽太甚,至四肢逆冷,六脈俱伏,危如朝露。若增煩躁、汗淋不已,氣喘,危在頃刻。急治之法,惟有來復丹、附、桂、龍、蠣、參、術之屬,庶可百中圖一。
傷陰太過者,音嗄,渴飲,乃吐利之下,津液虧耗,中土受傷,土不生金,音為之閉矣。苦寒清化藥中,佐以養液之品。然二者以固護陽氣為最要,蓋陽能生陰,陰不能生陽,且霍亂一症,極易陽亡汗脫也,醫者審之。
《醫通》論霍亂,千古明論,學者當宗。愚按:兵燹之後,最多疫癘,邇來霍亂一症,是亦症之一也。曾在申江,目睹服附、桂,舌黑津枯而死者,又以西瓜、黃連、瀉心等湯服之而生者,又曾以參、附、白通等大劑而得活者,誠不可拘執也。但辨晰陰陽寒熱,頗非易易,因其脈多伏匿也,只得於口之渴不渴,能飲不能飲,便清便臭,神清神躁,喜熱喜冷,以此數端為辨,庶幾少誤。
假如已現臟絕之款,盧扁亦不能挽回矣,竟有不及進藥者,此即經文所謂「大氣入臟者」之症也。又按:此病最難處方,因脈象不能作據,還宜於舉動神氣中得其真情,其口渴、溲、便,最關辨證明確。
白話文:
【對於霍亂的理解】
霍亂之所以發生,主要是由於飲食上的不慎,導致脾胃受損,或是夾帶了暑熱和濕氣的邪氣侵襲,這種情況下,病症的嚴重程度可謂是最為惡劣的。嘔吐和腹瀉後,可能會傷害到身體的陽氣或陰氣,而這些影響往往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而有所不同。如果陽氣受到極大的傷害,可能會出現四肢冰冷,脈搏微弱甚至無法觸及的情況,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脆弱。如果再出現煩躁不安、大量出汗以及呼吸困難的情況,那麼生命可能就在瞬息之間就會失去。緊急治療的方法,唯有使用來復丹、附子、肉桂、龍骨、牡蠣、人參、白朮這類藥物,或許能在百中求一線生機。
如果陰氣受到過度傷害,可能會導致聲音嘶啞,口渴難忍。這是因為嘔吐和腹瀉後,體內的津液大量流失,脾胃受損,脾氣無法滋養肺氣,因此聲音變得沙啞。在使用苦寒清熱的藥物時,應該輔以滋養津液的成分。然而,保護和固守陽氣纔是最重要的,因為陽氣可以滋養陰氣,而陰氣卻無法生成陽氣。而且,霍亂這種疾病非常容易導致陽氣消亡和大量出汗。醫生在診斷時必須謹慎考慮這一點。
《醫通》對霍亂的討論,是歷代以來最為透徹的,學習醫學的人應該遵循其中的理論。我個人認為:戰爭之後,疫情最為頻繁,近期的霍亂,就是其中一種疾病。曾經在上海,我親眼見證有人服用附子和肉桂後,舌頭變黑,口乾舌燥,最終死亡。同時,也有人通過服用西瓜汁、黃連和瀉心湯等方法而存活下來。還有曾經用大劑量的人參、附子和白通湯救活的案例,這確實不能一概而論。但是,要分辨陰陽和寒熱的差異並不容易,因為霍亂患者的脈象往往隱藏不明,只能從是否口渴、能否喝水、排泄物的性質、精神狀態是否清醒、喜愛熱還是冷等幾個方面進行判斷,這樣才能盡量減少誤診。
假如患者已經呈現出臟腑功能衰竭的徵兆,即使是名醫華佗和扁鵲也無法挽回。有些病人甚至還沒來得及服藥就離世了,這就是經典醫書中所描述的“大氣入臟”症狀。此外,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案最難制定,因為脈象無法作為參考依據,更應該從病人的行動和精神狀態中獲取真實病情。他們的口渴、小便和大便狀況,對於正確診斷至關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