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山筆記》~ 液虧無以作汗雖得不暢論
液虧無以作汗雖得不暢論
1. 液虧無以作汗雖得不暢論
每見傷寒,冬溫鬱伏,灼熱無汗,煩悶咳嗽,痰黏口渴,舌白尖干,投以表達,汗不得,熱不退,此係陰虧液少,所謂奪液無汗也。余曾以麻杏石甘湯治之頗效,如便溏不勝石膏之寒涼,淡豆豉合鮮石斛同搗用之,亦得暢汗而解,此余所親歷者也。
白話文:
經常會看到因為感冒、冬天的溫病被抑制在體內,導致身體發熱但不出汗,感到煩躁悶悶的,同時還有咳嗽、痰黏稠且口渴,舌頭邊緣泛白,尖端乾燥。使用了發汗的藥物,卻無法讓患者出汗,熱度也不退,這就是因為體內陰分不足,津液減少,也就是所謂的津液虧損,所以無法出汗。
我曾經用過麻杏石甘湯來治療這種情況,效果不錯。但是,如果患者有腹瀉的情況,承受不了石膏的寒涼性質,可以改用淡豆豉和新鮮的石斛一同搗碎使用,也能達到出汗解熱的效果。這是我的實際經驗。
這段文字的意思是,對於津液不足導致的無汗症狀,使用麻杏石甘湯或淡豆豉與石斛的組合,可達到治療效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