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山筆記》~ 寒包火論
寒包火論
1. 寒包火論
寒包火之症,惡寒內熱,喘咳無汗,舌津干,或屢投汗劑,不得滴汗,須用麻杏石甘以滋胃液而開肺經,古法中第一禁方。余曾治一人冬月壯熱無汗,喘咳無痰,前醫屢投麻黃仍無汗泄,余見其舌津乾白,中心帶黃,焦灼煩悶,脈洪數,口乾不多飲,與麻杏石甘湯一劑,汗大出而咳痰膿厚,痰中血縷數點,繼以清泄而愈。
病家詢余曰:何前之麻黃未得一毫汗泄,先生加以石膏寒涼,反得暢汗,其故何歟?余曰:譬如鍋上蒸物,但以薪灼其鍋,則鍋愈燥,不獨無氣水上蒸,且恐爆烈矣。余以石膏滋清胃液,液充乃能化汗,鍋中添水,蒸籠上自然津津而潤。子又何疑耶?再有陰液不足之軀,可加生地;陽氣薄弱之輩,宜佐人參。
又有內壅無汗,不在此例。
白話文:
【寒包火理論】
在「寒包火」的症狀中,病人會感覺到外冷內熱,呼吸急促咳嗽卻不出汗,舌頭表面乾燥。有些情況下,即便多次使用發汗藥物,也無法使病人出汗,這時就必須使用麻杏石甘湯來滋潤胃部的液體並打開肺經,這是古代療法中的首選方劑。
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在冬天出現高燒無汗,喘息咳嗽卻無痰的病人。之前的醫生多次使用麻黃,卻無法讓他出汗。我看他舌頭表面乾白,中央略帶黃色,病人感到焦躁煩悶,脈搏洪大且頻率快,口乾卻不大量喝水。我給他服用了一劑麻杏石甘湯,結果他大量出汗,咳出的痰變得濃厚,痰中還夾雜著幾點血絲。然後我用清熱解毒的方法繼續治療,他很快就好了。
病人家屬問我:為什麼之前用的麻黃完全沒有效果,而我加入的石膏是寒涼的,反而讓他出了很多汗,這是為什麼呢?我回答說:這就像鍋上蒸東西一樣,如果只是加熱鍋底,鍋會越來越乾,不但不會產生蒸汽,甚至可能會燒壞鍋子。我用石膏滋潤胃液,讓液體充足才能轉化為汗水,就像鍋中加了水,蒸籠上自然就會變得濕潤。你還有什麼疑問嗎?
對於陰液不足的人,可以添加生地黃;對於陽氣較弱的人,則適合加入人參。
此外,如果內部堵塞導致無法出汗的情況,就不適用這個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