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山筆記》~ 景岳論肝無補法

回本書目錄

景岳論肝無補法

1. 景岳論肝無補法

凡一切痃、癖、癥、瘕、痞氣、奔豚,腹中如杯如盤者,皆肝虛金衰木旺之病,當滋腎水以救之,切不可用疏利伐肝之劑。足厥陰肝為風木之臟,喜條達而惡抑鬱,故《經》云「木鬱達之」是也。然肝藏血,人夜臥則血歸於肝,是肝之所賴以養者血也。肝血虛則肝火旺,肝火旺者,肝氣逆也,肝氣逆則氣實,為有餘,有餘則瀉,舉世盡曰伐肝,故為肝無補法。不知肝氣有餘不可補,補則氣滯而不舒,非云肝之血之不可補也。

白話文:

所有痃痺、癖症、腫脹、腹中積聚、腹脹、氣逆等疾病,都是因為肝氣虛弱,肺金衰弱,肝木旺盛所導致的。應該滋補腎水來救助,切不可使用疏通排泄、削弱肝氣的藥方。足厥陰肝,是屬於風木性質的臟器,喜歡疏通暢達而討厭抑鬱。所以《內經》中說:「肝氣鬱結了,就要疏通它。」但是,肝臟儲藏著血液,人在夜間睡覺時,血液會回歸到肝臟,這是肝臟所依賴的滋養之物。肝血虛弱,就會導致肝火旺盛;肝火旺盛,就會導致肝氣逆行;肝氣逆行,就會氣血壅盛,形成有餘的病態。有餘的,就要瀉出去。所以,世人普遍認為應該瀉肝,導致肝沒有被滋補的方法。其實,並非肝氣有餘不可滋補,滋補反而會導致氣滯不舒。但這並不是說肝血不可滋補。

肝血不足則為筋攣、為角弓、為抽掣、為爪枯、為目眩、為頭痛、為脅肋痛、為少腹痛、為疝痛諸證。凡此皆肝血不榮也,而可以不補乎?然補肝血,又莫如滋腎水,水者木之母也,母旺則子強,是以當滋化源。若謂肝無補法者,以肝氣之不可補,而非謂肝血之不可補也。

白話文:

肝血不足就會出現筋脈抽搐、像拉弓一樣痙攣、抽搐、指甲枯萎、頭暈、頭痛、肋骨疼痛、小腹部疼痛、疝氣等症狀。凡是這些症狀,都是肝血不足所致,難道可以不滋補嗎?但是要滋補肝血,最好的辦法還是滋養腎水,因為水是滋養肝木的,腎水旺盛,肝木就會強壯,因此應該滋補腎水這個根本。如果說肝臟不能滋補的話,那是因為肝氣不能滋補,而不是說肝血不能滋補。

余友湯菊畦先生診方伯夫人肝氣,諸醫治之罔效,用景岳理陰煎,大熟地以肉桂末拌,炒鬆,服之霍然而愈。

白話文:

我的朋友湯菊畦先生診治方伯夫人的肝氣病,其他醫生治療都無效。他用景嶽的理陰煎,將熟地黃大量炒熟,加入肉桂粉末拌勻,炒至鬆軟,服用後她馬上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