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樂亭指要》~ 卷四 (3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33)

1. 瘰癧

施,稟質陰虧,陰虧者必火熾而上越,肺金受灼則為咳吐紅。今雖血不見,而虛陽不潛,絡脈為枯,右耳後結核累累入貫珠者。此謂虛痰,良由日受龍雷燔爍,筋無血養所致,非比痰實可攻可消而能速效。急宜凝神靜養絕欲往年,乃是治此症之良圖,兼以壯水育陰制陽軟堅,毋求欲速,方可湊功。如不遵戒守,雖服藥無益,慎之慎之。

大熟地,生決明,元參,草節,北沙參,川貝,牡蠣,懷藥

又方,大合桃(二十個),蟬蛻(五個)

將合桃對縫劈開,以蟬七個,和桃肉研碎,乃裝入殼內。鹽泥包裹,火內煨焦,去泥研末。用淡鹽湯調送,每日一服。作二十服,另包。倘若煨過成白灰者,不用。未盡煨焦者,亦不用。

李,水不上承,火不下降,肺液被劫,咽喉不寬,頸側兩旁痰癧成串,硬而無情。此虛痰也,不易應效。商清金壯水,鹽以軟堅法。

北沙參,元參,生地,海浮石,川貝,桔梗,銀花,乾草節,牡蠣

白話文:

[瘰癧]

這位患者,本質上是陰氣不足,陰氣虧損的人,必然會有火氣旺盛並向上沖的情況,肺部受到火氣的侵蝕,就會導致咳嗽帶血。現在雖然沒有看到出血的情況,但虛弱的陽氣無法潛藏,導致血管幹涸,右耳後面出現了像串珠一樣的結塊。這是所謂的虛痰,主要原因是長期受到身體內部的火氣煎熬,筋骨缺乏血液滋養所導致,這和一般的實痰不同,不能用攻擊或消解的方法快速治療。

現在最緊迫的是要靜心養神,遠離慾望,這纔是治療這個病的有效方法。同時也要壯大體內的水分,滋養陰氣,抑制過旺的陽氣,軟化堅硬的結塊。不要急於求成,才能慢慢見效。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,即使吃藥也沒有用,一定要小心。

藥方:大量熟地,生決明子,玄參,草節,北沙參,川貝母,牡蠣,山藥。

另一個藥方:大核桃20個,蟬蛻5個。

將核桃沿著縫隙切開,把蟬蛻和核桃肉一起研磨成粉末,再放回核桃殼內。用鹽泥包裹,放在火裡燒到焦黑,去掉鹽泥,再研磨成粉末。用淡鹽水調和,每天服用一次。可以做20次的分量,另外包好。如果燒過頭變成白灰,或者沒有完全燒焦的,都不要使用。

對於李姓患者,水份無法上升,火氣無法下降,肺部的液體被消耗,咽喉不舒暢,脖子兩邊有連串的瘰癧,堅硬且無彈性。這是虛痰,不容易有效治療。需要清熱潤肺,壯水制火,用鹽來軟化堅硬的結塊。

藥方:北沙參,玄參,生地黃,海浮石,川貝母,桔梗,金銀花,甘草節,牡蠣。

2.

吳,腮疔走黃,勢在十分凶險。勉方以冀百中之一。

銀花(二兩),甘菊(一兩),柴地丁(五錢),蒲公英(五錢),知母(一錢五分),大貝(三錢),花粉(三錢),甲片(二錢),角針(三錢),乳香(一錢),炒河車(一錢)

此方,三劑大效。

白話文:

[疔瘡]

吳先生,他長在腮邊的疔瘡急速惡化,情況非常危急。盡力開出以下藥方,希望能有萬中無一的機會。

銀花(60克),甘菊(30克),柴胡地丁(15克),蒲公英(15克),知母(4.5克),大貝(9克),花粉(9克),甲片(6克),角針(9克),乳香(3克),炒河車(3克)

這個藥方,服用三次後會有顯著的效果。

3. 骨疽

某,附骨疽大症也,消亦不易,成攻亦難速痊,總要耐心。

柴胡,黃芩,桂枝,蒼朮,獨活,防風,當歸,甲片,角針,連翹,牛膝,全蠍,赤勺,木香

某,大勢已退,但腐未脫,新未生,尚在險途,能遵戒守,醫藥得力,非不可愈。然人事不能善養,亦易生變,慎之慎之。

羌活,川芎,生草,銀花,洋參,焦冬朮,廣皮,砂仁,扁豆,上耆,當歸,生赤首烏,焦穀芽

某,病有輕者重者,輕者數劑可愈,非關醫之能也;重者數十劑而愈,有半載經年而愈,有數年而愈,非關醫之不能也。總貴識症,如初此症,附於筋骨,其發也甚緩,收攻也甚難。調養得宜,原有可愈;調理不善,每多中變。須耐心服藥,寒暖飲食,事事小心,水到渠成,一定之理。如欲速,非惟無益,適足以有害也。

上耆,當歸,白芍,川芎,熟地,洋參,茯苓,杜仲,冬朮,炙草,丹參,杞子,懷藥,廣皮薑棗

某,膿雖有,尚未退透。所嫌身懷六甲,攻消之藥礙胎者多,求其平穩者施之。於重大者,難以見功。刻下胎氣時時上逆,可不以安胎為急務乎?在外症,勢在作膿之時,當兼內托。

蘇梗,黃芩,砂仁,當歸,洋參,羚羊片,甘草,花粉,銀花,甘菊,元參,白朮

光緒元年春月,錄

白話文:

[骨疽]

這是一種嚴重的附骨疽病症,治療過程艱辛,要消除它並不容易,即使形成膿腫,想要迅速康復也是困難重重,總之需要極大的耐心。

用到的藥材有柴胡、黃芩、桂枝、蒼朮、獨活、防風、當歸、甲片、角針、連翹、牛膝、全蠍、赤勺和木香等。

目前病情已經得到控制,但是壞死的部分還未完全脫落,新生組織也尚未長出,仍處於高風險期。如果能夠遵守醫囑,配合適當的治療,並非沒有機會痊癒。然而,若日常生活中無法妥善照顧自己,病情很容易惡化,必須非常小心。

後續的藥方包括羌活、川芎、生草、銀花、洋參、焦冬朮、廣皮、砂仁、扁豆、上耆、當歸、生赤首烏和焦穀芽等。

病症有輕有重,輕微的幾劑藥就能好轉,這並不是醫生的功勞;嚴重的可能需要數十劑藥才能恢復,甚至半年或一年才會痊癒,有的甚至要幾年,這也不是醫生無能的問題。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藥。像這種初期附著在筋骨上的病症,發病速度慢,治療起來也非常困難。如果調養得宜,自然可以痊癒;若調理不當,則可能導致病情反覆。所以,病人必須耐心服藥,注意保暖和飲食,事事小心,就像水到渠成一樣,一切順其自然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如果急於求成,不但無益,反而可能有害。

再來的藥方是上耆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熟地、洋參、茯苓、杜仲、冬朮、炙草、丹參、杞子、懷藥、廣皮薑棗等。

目前雖然有膿,但尚未完全排出。因為患者懷孕,很多消炎去膿的藥物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,因此只能使用比較溫和的藥物,對於重症效果有限。目前胎兒偶爾會有上衝的現象,應該以安胎為首要任務。對於外傷部位,目前正處於膿腫階段,應同時進行內部託舉治療。

最後的藥方包含蘇梗、黃芩、砂仁、當歸、洋參、羚羊片、甘草、花粉、銀花、甘菊、元參、白朮等。

這些治療建議記錄於光緒元年春月。

4. 附:薛應嵩醫論

5. 胎產保命方

全當歸(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五分),生黃耆(八分),白芍(酒炒,一錢二分,冬用一錢),荊芥穗(八分),川貝母(去心研,一錢),蘄艾(醋炒,七分),川羌活(五分),枳殼(麩炒,六分),菟絲子(揀淨酒泡,一錢四分),紫熟厚朴(薑汁炒,七分),甘草(五分),生薑(三片)

此方,專治一切產症,未產時不拘月數。或偶傷胎氣,腰疼腹痛,其有血下之勢,服者能安。或小產危急之際,一服即愈,再服全安。或十月正產,交骨不開,橫生逆下,數日難產,或子死腹中,命在危急,服之立愈。此方系異人傳授,救人危急,每用不過兩劑,屢試無不神效,幸勿輕視。藥須地道,照方炮製,秤准,惟產後禁服。

難產,當歸(三錢),川芎(一錢五分)

煎,沖黃酒,每送二丸。

白話文:

這處方專門用於治療各種產後症狀,無論懷孕幾個月都可以服用。偶爾不慎傷到胎氣,導致腰痛腹痛,甚至有流血的徵兆,服用此方可以穩定情況。在小產的危急關頭,服用一次就能改善,再服用一次就可以完全康復。對於足月生產,如果遇到骨盆不開、胎兒位置不正,或是幾天都無法順利分娩,甚至胎兒已經死亡在腹中,生命垂危的情況,服用此方也能立即見效。這個處方是由高人傳授,用於緊急救人性命,通常使用不會超過兩劑,經過多次實驗,無不顯示出其神奇的功效,請勿輕易忽視。使用的藥材必須是地道的,按照處方進行炮製,且要精確稱量,但產後則應避免服用。

對於難產的情況,可使用當歸(三錢)和川芎(一錢五分)來煎煮,然後加入黃酒,每次送服兩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