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吳醫彙講》~ 卷九 (2)
卷九 (2)
1. 攷正古方權量說
夫此七合之蜜,今重一兩二錢一分八釐者,即古蜜十六兩之數也,依上法重測之,得古一兩,今若干之數。
古十六兩,今重一兩二錢一分八釐;古一兩,今重七分六釐強。
以古方參之:
麻黃湯,麻黃三兩(准今二錢三分),分三服,中病即止(每服止七分六釐)。
小柴胡湯,柴胡八兩(准今六錢),分三服。(每服止二錢)。
承氣湯,大黃四兩(准今三錢),分再服,中病即止(每服止一錢半)。
白虎湯,石膏一斤(准今一兩二錢)。分三服(每服止四錢)。
藥升之容積二千分,以今倉斛之積寸推之,古一升,今六勺七抄也。
立方算法,滿千分為一寸,曾以倉斛計之,合曲尺之寸度,積一千四百九十七寸為今五斗,則知曲尺二寸,為六勺七抄。
以古方參之:
半夏秫米湯,半夏五合(准今三勺三抄半),秫米一升(准今六勺七抄),甘瀾水五升(准今三合三勺),煎取升半(准今一合),分三次,每服飲一小杯(杯如杯飲,約可手掬,今比此尤小,故曰小杯)。
四逆散,每服方寸匕(准今一錢),其泄利下重者,加薤白一升煎服(末藥少而一升之薤,其少亦可知)。
方寸匕者,作匕正方一寸,依曲尺之寸度為之。錢匕者,以五銖錢為之,開元錢亦同。皆抄散取不落為度。
古人用散藥,以刀圭抄取之,匕亦刀圭之意也。准前論一刀圭為三十二黍,方寸匕者,十刀圭也。立方一寸積千分三除之,得三百三十三分為方一寸匕之實,容三百二十黍,准今一錢(藥性輕重不等,今但就黍計之,以得其大概)。
《千金》論「錢匕者,以大錢上全抄之;若云半錢匕者,則是一「錢抄取半邊耳,井用五銖錢也。錢五匕者,今五銖錢邊五字者以抄之,亦令不落為度。」按五銖錢與開元錢徑相同,准曲尺九分,其冪六十三分,以九分乘之,得五百六十七分,三除之,得一百八十九分為一錢匕之實。
乃以三百三十三分為首率,重一錢為次率,一百八十九分為三率,得重五分六釐為四率,是一錢匕之重也。半錢匕者,准今二分八釐;錢五匕者,准今一分四釐也。
以古方參之:
五苓散、四逆散等方,每服方寸匕(准今一錢)。
桃花湯,赤石脂末半斤,每服方寸匕,日三服(每方寸匕准今之二錢,石藥性重也)。
燒褌散,每服方寸匕,日三服(灰性必輕)。
大陷胸湯,甘遂一錢匕,分二服(每服是半錢匕,准今二分八釐)。
十棗湯,強人服一錢匕(准今五分六釐)。
文蛤散,一錢匕(藥性較輕)。
一撮者,以三指為度。
《千金》論「一撮者,四刀圭也。」得一百二十八黍,准今四分。
以古方參之:
澤術糜銜散,藥共二十五分(准今四錢七分五釐),以三指撮為後飯(每服四分,日三服,三日後病瘳,而藥將盡矣)。
白話文:
考正古方權量說
古代七合的蜂蜜,現在重一兩二錢一分八釐,相當於古代十六兩。根據這個比例換算,古代一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重量。
古代十六兩,現在重一兩二錢一分八釐;古代一兩,現在重七分六釐強。
以此推算古方劑量:
麻黃湯:麻黃三兩(相當於現在二錢三分),分三次服用,症狀好轉即停藥(每次服用七分六釐)。
小柴胡湯:柴胡八兩(相當於現在六錢),分三次服用。(每次服用二錢)。
承氣湯:大黃四兩(相當於現在三錢),分兩次服用,症狀好轉即停藥(每次服用一錢半)。
白虎湯:石膏一斤(相當於現在一兩二錢),分三次服用(每次服用四錢)。
藥升的容積是二千分之一,根據現在的倉斛容量推算,古代一升相當於現在六勺七抄。
立方算法,滿一千分之一為一寸,曾用倉斛計算,合乎曲尺的寸度,一千四百九十七立方寸相當於現在五斗,因此可知曲尺二寸相當於六勺七抄。
以此推算古方劑量:
半夏秫米湯:半夏五合(相當於現在三勺三抄半),秫米一升(相當於現在六勺七抄),甘瀾水五升(相當於現在三合三勺),煎成一升半(相當於現在一合),分三次服用,每次服用一小杯(杯子大小如手掬,現在的杯子比古時更小,所以稱作小杯)。
四逆散:每次服用方寸匕(相當於現在一錢),如果泄瀉嚴重,加薤白一升煎服(末藥少而一升之薤,其少亦可知)。
方寸匕,指作成正方形一寸的匕,根據曲尺的寸度製作。錢匕,以五銖錢為量器,開元錢也一樣。都是取藥粉末不溢出為度。
古人使用散劑,用刀圭取藥,匕也是刀圭的意思。根據之前的論述,一刀圭為三十二黍,方寸匕是十刀圭。立方一寸積一千分之三,除以三,得到三百三十三分之一為方寸匕的實際容量,容納三百二十黍,相當於現在一錢(藥物輕重不同,這裡只是根據黍來計算,以求其大概)。
《千金方》論述:「錢匕,以大錢上沿刮取;如果說是半錢匕,就是刮取大錢的一半;都用五銖錢。錢五匕,用五銖錢邊緣五字那面刮取,也要求不溢出為度。」五銖錢和開元錢直徑相同,約合曲尺九分,面積為六十三平方分,九分乘九分得五百六十七平方分,除以三,得一百八十九平方分為一錢匕的實際容量。
以三百三十三分之一為首項,一錢為第二項,一百八十九平方分為第三項,得到五分六釐為第四項,這就是一錢匕的重量。半錢匕,相當於現在二分八釐;錢五匕,相當於現在一分四釐。
以此推算古方劑量:
五苓散、四逆散等方,每次服用方寸匕(相當於現在一錢)。
桃花湯:赤石脂末半斤,每次服用方寸匕,一天三次(每次方寸匕相當於現在二錢,石藥性重)。
燒褌散:每次服用方寸匕,一天三次(灰性較輕)。
大陷胸湯:甘遂一錢匕,分兩次服用(每次服用半錢匕,相當於現在二分八釐)。
十棗湯:體壯者服用一錢匕(相當於現在五分六釐)。
文蛤散:一錢匕(藥性較輕)。
一撮,以三指為度。
《千金方》論述:「一撮,四刀圭。」相當於一百二十八黍,相當於現在四分。
以此推算古方劑量:
澤術糜銜散:藥物共二十五分(相當於現在四錢七分五釐),用三指撮取作為飯後服藥(每次服用四分,一天三次,三日後病癒,藥也將用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