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吳醫彙講》~ 卷十一 (2)
卷十一 (2)
1. 中道說
中之為道,無所不涵,無所不徹,推之醫理,尤不可忽。蓋萬病由於乖戾,用藥惟以調和,益其不足,損其有餘,溫涼攻補,必歸於中而後可。夫中者,不偏不倚,無過不及之謂也。故中無定體、隨時而在,一病有一中,不可偏向一病,而今日如此為中,明日如彼為中,慎勿固執。且同一病而此,則如此為中者,彼則如此而又非中,無窮活變。
白話文:
在中醫理論中,“中”的原則是不可或缺的。它涵蓋了所有層面,無所不能。應用於醫學理論中尤為重要。
疾病的產生都是由於身體的平衡失調。用藥的目的是調整平衡,補充不足,去除過剩,運用溫補、寒涼等治療方法,最終都應該回到平衡的狀態。
這個“中”的原則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隨時而異的。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平衡點,不能偏向於某一種疾病的治療方法。今天可能這樣治療是平衡的,明天可能那樣治療纔是平衡的。切不可固執己見。
即使是同一種疾病,在不同的患者身上,平衡點也不同。所以,治療的方法也要靈活多變,不能一概而論。
故中者,如權之稱物,如鏡之取火,少越焉,太過矣;少退焉,不及矣;總在當機之順應也。醫之中道,非不寒、不熱,不補、不瀉之謂,中病即是中,中病而毫無偏倚,毫無過不及,即是至中。
白話文:
所謂中庸之道,就像秤砣稱量物品,或鏡子取火一樣,稍有偏差就會過度或不足。總之,關鍵在於適時調整和順應。在中醫中,中道並非指不寒不熱、不補不瀉,而是指疾病得到恰當的治療,沒有任何偏差或過度。
是以補如參、地,瀉如硝、黃,熱如薑、附,寒如膏、連,散如麻、桂,毒如虻、蛭,合宜而用,何一非大中之理乎,是在平時窮理精而辨症明,則臨病自生變化,能統萬理於一原,自能通一心於萬事也。嘗怪前賢往哲,代不乏人,其聰明才辯之資,縱橫反復,蹈奇入險,固皆醫林之傑也,然而適中者寡矣。《書》曰,「允孰厥中。
」子曰:中庸不可能也,醫雖小道,何獨不然?
白話文:
因此,補益如人參、黃芪,瀉下如芒硝、大黃,溫熱如生薑、附子,寒涼如膏脂、蓮子,宣發如麻子、肉桂,毒性如虻蟲、水蛭,適當地使用這些藥物,哪一種不是符合中庸之理呢?關鍵在於平時透徹地研究學問,精準地辨別病情,那麼在臨牀上自然會產生變化,能將萬千道理歸於一源,就能讓心意融通於萬事。
我常感奇怪,古代先哲,代不乏人,他們的聰明才智和辯才,縱橫捭闔,出奇制勝,固然都是醫林中的佼佼者,然而真正恰到好處的人卻很少。《尚書》上說,「恰當地掌握中和之道」。
2. 三百九十七法考
仲景《傷寒》書為叔和編次,已失其真,即林億校本,亦已難得,今世所傳,惟成無已註釋之本而已。至三百九十七法,莫不津津樂道,而究鮮確指。汪苓友亦云:前人所未明言,其引張孝培《傷寒類疏》桂枝湯服後至以助藥力為一法,溫覆至如水流漓又一法,稱與諸家不同,顧吾不知其何本而有此。
白話文:
仲景的《傷寒論》由叔和編纂,但已經失傳了真實版本。即使是林億校定的版本也很難找到。現在流傳的,只有成無己註釋的版本。至於書中的三百九十七條方劑,卻被津津樂道,但卻鮮有確切的指引。汪苓友也說:前人尚未明言的,他援引張孝培的《傷寒類疏》中,服下桂枝湯後用以幫助藥效的一種方法,溫覆到像水流一樣的一種方法,稱與其他人的不同。但我不知道他是根據什麼依據提出這些方法的。
考前明有吾虞趙開美翻刻宋板《傷寒論》全文,其三百九十七法,於每篇之首注共幾法,先則節錄原文,開明第一、第二,次於原文之下,複列一、二、三之數,總計全書治法,瞭如也。但不知出自叔和,出自林億,今之傳本亡之者,殆為無己所刪乎?後人未見宋刻,茫然不曉,如王安道亦未之見也。
白話文:
在過去,有一位名叫趙開美的學者,他將宋朝版本的《傷寒論》整本書重新刻印並公開。這本書共有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,在每篇的開始,會標注出有多少種方法。首先,會摘錄原始文本,然後在原文下方列出一、二、三等數字來做分類。整本書的治療方法,一目瞭然。
然而,我們不清楚這些方法是源自於叔和還是林億。現存的版本中,有可能是無己刪去了他們的部分。後來的人們沒有見過宋朝的原版,因此對於這本書的理解一片茫然,像是王安道這樣的人物,也未曾見過此書。
國朝王晉三雖於每方之下注以各法,亦不過繼張孝培、汪苓友之志而愛禮存羊,究有未能悉洽者。故愚以為注書不應改移,止宜就文辨論,如朱子之賢,闕文錯簡,皆仍其舊,無已何人,而乃擅削,以致迄今,盈庭聚訟也。
白話文:
在清朝的王晉三,雖然在每個方劑下註明各種方法,這只是繼承了張孝培和汪苓友的理念,並表現出對他們的尊重,但實際上並不能完全符合他們的想法。所以我認爲注釋書籍不應該改變移動,只應該根據文義進行討論。例如朱熹這樣賢能的人,對於缺失或錯誤的文句,都應保持原狀,除非確實無法更改,否則不應該擅自刪除,以免導致現在眾說紛紜的情況。
僕先祖笠山公,精於醫理,傅極群書,臨症之暇,靜坐小齋,手不釋卷,雖至老不倦。於暮年採取諸同學高論,輯成《吳醫匯講》行世。舊存見聞篇什,及諸公送來佳作,先祖必反復細閱,再商之二三老友,考訂盡善,方始付梓。是以採取者果多,存止者亦復不少,緣集行海內,同人之公論系焉,不苟採選,可見僕先祖慎且重也。
白話文:
我的祖先笠山公,深諳醫學理論,研讀了大量的醫書。在臨診之餘,他總會靜坐在書房裡,手不離書本,即使到了晚年也不曾厭倦。在晚年時,他收集了許多同學的高見,整理編撰成《吳醫匯講》一書,廣為流傳。
祖先保留了許多親友贈送的佳作,他都會仔細研讀再三,並與幾位老友討論,考訂完善後才交給出版社印刷。因此,他收集的作品十分豐富,但最後保留的卻不多。由於這部著作要在全國發行,所以眾人的評價非常重要。祖先在作品選擇上嚴謹而慎重,由此可見他的用心良苦。
選至十一卷周省吾先生佳章之後,忽抱沉疴,於辛酉歲辭世,迄今十四載矣,痛音容之已杳,幸《匯講》之流傳。慶耆僅守遺板,即以十一卷第八頁省吾先生佳作為止。慶耆年幼無知,不能克承家學,醫林典籍,未經探討,雖承佳章賜教,不敢續入集內,所以遵先祖慎採之遺意也。爰書數語,附於簡末。
嘉慶十九年歲次甲戌春正月孫男慶耆百拜謹識
白話文:
當初選編周省吾先生的佳作為《中醫匯講》的第十一卷,後來周先生突發重病,在辛酉年辭世,到現在已經十四年了。我們十分懷念他,幸好《中醫匯講》流傳了下來。慶耆只保存遺留的版權,將《中醫匯講》第十一卷第八頁周省吾先生的佳作作為結尾。慶耆年紀尚幼,無知無識,不能繼承家傳的醫學,對於醫學典籍也未曾探究。雖然蒙受周先生的教導,仍不敢續寫《中醫匯講》,這是遵循先祖慎重取捨文字的遺訓。特此寫下幾句話,附在《中醫匯講》的最後。